首相必须使用学者。俗话说“宰相肚里能乘舟”,杜甫的诗《蜀相》写的是“名相殿在何处”。历史上既有“宰相”,也有“宰相”。两者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今天和大家讨论一下。
首相和首相的由来和区别
“丞相”是“宰”“相”的统称,意为主持,相意为协助(君主)。“丞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县学》:“知主者,丞相必从司州起,猛将必从卒起。”辅佐君主、领导官员的宰相,萌芽于春秋时期齐景公建立的左右相。战国时期,魏国是最早建相的国家,其次是朝鲜和赵,后来建立了秦国。“丞相”是此类职位的总称,朝鲜、赵、魏称“相”,秦称“相帮”,楚称“令尹”。“总理”是一个总称,是一种制度体系。历史上除了辽代以丞相为官名外,其他时期“丞相”的官名和职权范围都是不同的。
与总理不同,总理是一个特定的官方名称。据《秦本纪史记》:“二年(公元前309年),初为丞相,李、、为左右丞相。”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继续设置宰相,王万和李四都担任此职。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总理”和“总理”的区别,总理是一种制度设计,是主要官员的总称,总理是具体的官职。总理涵盖了包括总理在内的许多官方职位,总理是总理的一种。
汉丞相——抓大放小
西汉承袭秦制,设丞相。韩曙记录了两个关于首相的故事,非常有趣和耐人寻味。中国皇帝即位后,陈平和周波是左右丞相。文帝曾问周波:“一年之内,全国审判了多少案件?收入支出有多少钱?”周波回答不出这两个问题,汗流浃背。文帝又问了陈平同样的问题。陈平曰:“陛下欲知此案,可问廷尉;要了解钱和食物的收入和支出,你可以问小米的历史。”文帝问陈平:“既然各有一人负责,丞相扮演什么角色?”陈平回答说:“作为宰相,你要辅佐皇帝,管理阴阳,顺应四季,使万物及时生长;傅斯怡和外城的王公,依附百姓,让官吏和医生各尽其责。”陈平的言论集中在西汉丞相的主要职责上,回答得很恰当,文帝也很满意。周波也是总理,他感到羞愧并自愿辞职,只留下陈平一人担任总理。
《汉书·丙吉传》记载了丙吉丞相(又名李记)出门遇战而不顾,撞死人,遇农夫牛气喘异常却下车相问的故事。丙吉认为,总理要关心国家大事,打打杀杀。这是主管部门的责任;问牛就不一样了。很可能是天气异常,会影响农业收成。这是首相应该关心的大事。
丙吉问牛图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第一,西汉宰相的权力比较大,相对权力独立于皇权。第二,总理的主要职责是抓大抓小,抓国家大事。陈平和冰姬对自己的职责都有准确的定位。
汉成帝时,丞相、大夫、傅称之为“三公”。西汉末年,汉哀帝,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医改称大司空,与傅并列三公。三人都是宰相,但没有宰相的官名,这种情况持续了200多年。直到东汉末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退出三公,复任丞相。
三国时期,吴国、蜀国都设丞相,唯独魏没有设丞相,三公、仲树龄为丞相。诸葛亮被视为历代宰相的楷模。诸葛亮死后,蜀中无人称臣。
隋唐宰相——集体领导
魏晋南北朝时期,宰相职位时有变动,设置的时间少,不设置的时间多。隋朝到宋朝的近700年间,宰相一职的设立时间很短,仅在唐朝开元时期和南宋主道时期。其余大部分时间,设置不同名称的官职行使总理职权。
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首领,即内史省内史令、门下省阎娜、尚书省尚书令,均为宰相。唐朝在继承隋朝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朝换代,把内史行省改名为中书省,相应地把内史令改名为中书令,把门下巡抚阎娜改名为侍中。中书省的中书令和厦门省的仆从都是宰相,尚书省的尚书令也是宰相。然而,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在继位前是尚书省人,为了避嫌,没有人敢担任这个职位,所以尚书省的副手,尚书省的左右仆从,成为尚书省的宰相,这样,三省就有了四个宰相。
唐代三省六部
后来由于钟书令和门下仆从的推崇,与尚书省官员的左右仆从一起担任宰相并不合适,于是他们不再轻易被授予钟书令和侍中门下两个官职,而是以其他官职的名义行使宰相职权加上“参政”、“参政”、“分得失”、“平掌政事”。在唐高宗之后,高级官员可以被称为“同中书门三品”和“同中书门平章事”的总理。从此,“通三品”、“平章氏”成了宰相的专属封号。到了晚唐,宰相的名字基本统一在“同平章氏”的名下。
相对于汉朝的宰相,一人独大或者最多两人(左右宰相),唐朝的宰相一般都是多人担任,是一种“集体领导”制度,其中第一种叫“执政笔”,唐玄宗的李、杨都曾经是。安史之乱后,唐肃宗针对前总理权力过度集中的弊端,采取预防措施,建立了总理“十天一写”交替执政制度,以防止相位权力长期垄断在一人手中。
宋朝——宰相必用秀才
到了宋代,丞相先后采用了“通书门下平章氏”、“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左相)”和“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右相)”的称呼,并设置“知政事”为副相。南宋孝宗主干道八年(1172年),左右丞相均设官职,直至南宋灭亡。
说起宋丞相,有两件事不得不提。第一,“丞相必用秀才”。剑龙、赵匡胤、宋太祖在位时,想改国号,丞相赵普取了一个。赵普定“德”字,赵匡胤满意而采纳。至德三年(965年),赵匡胤在宫中偶然发现一面铜镜,背面写着“四年至德”,似乎已经使用了很久。赵匡胤很困惑。现在是三年美德。怎么会有“穿越”的镜子?问丞相赵普,赵普不可能对。儒生窦颐(曾称卢多逊)说这面镜子应该是蜀国的。前蜀主王彦曾用“干德”之名(919-924),镜子应该是当时铸的。赵匡胤非常激动地说,首相必须用学者!
赵匡胤在一个下雪的晚上参观了普图
第二,不用看南方人。据宋代笔记小说《刀山清华》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曾经有过“不看南方人”的祖训,在丞相工作的政务大厅里写过“南方人不准坐我厅”。据《少师·卢文建》记载,易学大师邵雍有一次游览洛阳的天津桥,突然听到一声杜鹃啼叫。邵雍很惊讶。这是一只南方来的鸟,于是叹了口气说:“以后会有南方人,这是乱世的征兆!”
宁二年(1069年),任命王安石参加变法。王安石,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地道的“南方人”。他虽然是政治上的副手,但实际上掌握着权力,这也正是邵雍所说的:“南方人如其人”。北宋朝廷围绕变法分为两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史称“新旧党争”,严重影响了北宋统治。
从南宋开始,就有人把北宋的灭亡归咎于王安石变法。宋高宗赵构曾说:“今(北宋灭亡)之祸,人只知蔡京、王符之罪,不知天下之乱,生于安史”。明朝的鲁尚在《续通鉴简编》中说:“宋朝的灾难始于宗申和安史,终于惠宗和蔡京。”虽然有争议的人有安史,也有蔡京这样的奸臣,但在南宋,中兴名臣李纲、余扶穷,文天祥、陆秀夫坚持与袁作战,宁死不屈,名垂史册。
辽朝——南北官员都有自己的宰相
辽,有时自称契丹,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辽朝实行“以国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统治策略。所以采取了“南北吏”的制度,治理汉人的官职设在宫南,称为南吏,而治理契丹的官职设在宫北,称为北吏。南北官制共有四位宰相,分别是南方政府的左丞相、南方政府的右丞相、北方政府的左丞相和北方政府的右丞相。廖不仅在朝廷中央设置宰相,还在东京、中京、南京等地设置宰相公署。辽朝时,丞相是官方的官名,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明朝——废丞相
金朝和元朝都有不同名字的宰相。统治者、左右丞相、平掌政事统称丞相。元代中书令、右左丞相、中书省平掌政事称丞相。
明朝初年,朱元璋参照元朝的制度,在中书省设立宰相政务,主管宰相,指挥官吏,协助君主处理国家大事。徐达、、李善长、胡、先后任宰相。朱元璋一方面设置宰相,另一方面严格限制相权,防止相权威胁君权。洪武六年(1373年)设六科处理事务,削弱了中书省参与决策的权力。洪武十年(1377年),设立总管理处,上传和发放官方勋章。首相失去了提前处置官方勋章的权利,权力被大大削弱。
洪武十三年(1380年),时任右丞相的胡因谋反被杀后,朱元璋趁机废丞相,亲自率领六部,宣布以后不许嗣王议丞相。大臣要是敢打请柬,就严惩不贷,立马成了祖训。朱元璋在解释他为什么废除丞相时说:“丞相建立后,王侯张君的威望和幸福始于秦朝。丞相体重指鹿为马。自秦朝以来,君君人从未见过秦国建立的烦恼,纷纷受命。他们经常在君国生病,所以擅长魏赋。”
朱元璋废丞相是封建社会官僚制度和治理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一方面,废除宰相,没有领袖,就不能再形成以宰相为首的第二权力中心,大大增强了皇权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取消丞相的直接后果是皇帝的工作量急剧增加。比如王朝是一个庞大的公司,皇帝是董事长,总理是总经理或首席执行官,大臣是各个部门的经理。以前,宰相在皇帝面前扮演总经理的角色,分担很多日常工作,让皇帝这个董事长能够超然于日常琐事之外,思考重大战略方针。丞相废后,皇帝直接与六部经理打交道,缺乏过渡和缓冲,工作量猛增。如果他们是像明太祖和清世宗雍正一样勤奋的皇帝,他们仍然可以设法维持这种局面。如果皇帝偷懒,偷懒,甚至会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转。
虽然皇帝经常被美化为“衣上小吃”、“夜宿”的劳动模范,但毕竟人不是钢铁做的,皇帝没有帮手是无法工作的。永乐年间,明成祖挑选了一批翰林学士加入文远馆,并参与了名为内阁的维护工作,以区别于朝廷的“外国王朝”。其实这些翰林学士都是帮皇上处理日常事务的私秘。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被提升为大学生,但他们的排名只有五名。明仁宗以后,大学生经常担任三顾(少师、少府、少保)等各部大臣,起草诏书,批准皇帝的奏折。他们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绩也越来越高。虽然没有宰相,但是有一个宰相的现实,就是像鲁所说的“今日内阁也是宰相”,而内阁第一侍郎(,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总理”与前任总理在性质上是不同的。明朝内阁只是皇帝的书记处,有一定的参与讨论的权利,但没有决策权。这与汉、唐、宋三代宰相的决策权有本质区别,他们甚至可以“反驳”皇帝的圣旨。
在清朝,宰相制度最终随着封建社会而灭亡
清朝基本沿袭明制,至今还没有正式的宰相。清初设大学士,官阶,是文官的最高等级,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具有宰相性质。雍正军部成立后,大学生的权威为空,取代大学生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清代有许多戏剧,如《宰相刘。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珠儿和索鄂图,总是被当做“向明”和“索香”,这只是小说家的一句话。清朝时,朝臣从来不敢冒充宰相,因为皇帝最烦最烦的就是“宰相”,这是禁忌。据《清实录》记载,乾隆四十六年,乾隆无意中发现著名学者尹家泉在书中把大学和协办大学称为“郭襄”。乾隆对此很生气,严厉批评:“丞相之名不言而喻。洪武废之时,不设,其后大学,我亦步亦趋,不改。但其权威只是投了圣旨,而不是像古代所谓的丙军执政,乾隆说的很准。清朝的大学生只是按照皇帝的旨意起草诏书,根本没有任何决策权。清朝末年,袁世凯独揽大权,被清廷任命为宰相,堪称封建社会最后的“宰相”。
清代来到军部的军机大臣具有宰相的性质
古代皇帝与宰相的关系是君臣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政权的稳定。他们很少有相处融洽亲密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种取舍和竞争的关系。君权强时,相对权弱,反之亦然。前者发展到极致,朱元璋废丞相,皇帝亲自领六部。后者发展到极致,曹操就是皇帝,“名韩翔,实为汉贼”。从秦朝到清朝,宰相的权威普遍经历了一个由大到小,逐渐削弱的过程。与此同时,皇权越来越集中,专制皇权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没有任何限制和约束,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1.《丞相怎么读 浅谈“宰相”与“丞相”到底有什么区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丞相怎么读 浅谈“宰相”与“丞相”到底有什么区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12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