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购物网站海外采购商品。谢志强特别摄影
漫画/焦海洋
核心提示
近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辞职空姐妹代购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开庭。审判只持续了25分钟,法庭没有宣判。
这件事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在于逐渐被人们熟知的“海外采购”这个新名词,以及其背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灰色行业。什么是海外采购?海外采购是如何流行起来的?海外采购的未来会怎样?
一个
海外采购最高利润50%
这些天,住在渝北新城丽都的孟雁一直在犹豫是否继续她的海外采购业务。
自从“离职/姐姐代购案”曝光后,孟雁的母亲给她打了两次电话,劝她重新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这样做真的很冒险。每次回国,我都会拖着几箱装满东西的箱子出机场,会紧张,会出汗。”孟雁说,四年多来,她在海外采购中赚了每一分钱。
孟雁的海外采购源于一次购物经历。
2009年,正在上海出差的孟雁花500元在一家商场买了一瓶倩碧黄油。回到重庆后,她在一家网店看到,同样的东西价格只有249元。"如此大的价格差距令我震惊."
后来,她和这家网店的店主聊了一会儿,才知道这些比商场价格低很多的商品是从海外购买的。
孟雁发现了商机,于是她辞掉工作,开了一家网店,专门从国外进货带回国内,然后挂在网店上出售。
"目前,我主要从法国和英国购买化妆品."孟雁说,当她做采购时,她亲自去国外的柜台,因为她可以得到更低的折扣,因为购买量很大——毛利约为30%,有些化妆品甚至超过50%。
除去各种成本,孟雁每个月可以净赚2万元左右。"正是因为钱,我才一直工作到现在."
与被称为“人肉背包”的孟雁不同,住在渝北区会兴的杨莉(音译)的采购业务依赖于“海外关系”。由于姐姐在韩国留学,经常可以买到当地知名品牌的打折产品,如婴儿用品、化妆品、衣服、包包等,送到网上商店卖给她。
"这些东西需求量很大。"杨莉说她一个月能赚一万左右。
"目前,我市有近100家网上商家在做海外采购."重庆网宝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何说。这个群体一般有三种采购模式:个人或专业采购团队出国采购目标商品;个人卖家通过海外购物网站邮购,在国内分销;海外卖家生活在国外,帮助国内买家购买,邮寄给买家。
三种模式的利润来源都是“避税”,其实就是逃避关税,除了折扣差价。
记者在国内某知名网购平台上搜索“奢侈品采购”,结果显示,网上店铺超过1400家,最高信用已达到5个皇冠级别。
孟雁告诉记者,为了增加商品的销量,他们在国外工厂店或免税店采购时,通常会拍摄一些性价比高的折扣产品,并附上产品价格和规格。“很多粉丝都在直接评论。表明购买意向。”
微博+网店链接的营销方式,让孟雁的代购店大行其道。“工厂商店的商品有时只有20%或30%。我一发微博,马上就有人杀了。”
据了解,我市最受欢迎的海外采购商品主要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
其中,美国采购一般以化妆品、营养保健品、母婴用品为主;在欧洲购买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牌,如鞋包、手表等;日本采购产品多为数码电子产品、时装、母婴用品。
三
十字路口的海外采购
海外采购风起云涌,但“离职案空姐妹采购”的曝光,给从事海外采购业务的人敲响了警钟。
据媒体报道,2010年至2012年,离职的李/【/k0/】多次从韩国携带化妆品来华销售,偷逃海关进口税款109万元。去年7月,她因走私普通货物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之后,虽然该案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北京高院撤销发回重审,但海外采购的法律风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事实上,针对新形势,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监管的措施。2010年,海关总署先后发布《关于调整进出境个人邮件物品管理办法的有关事项》和《携带个人进境物品入境旅客征税规定》,使境外采购中的邮寄和个人携带征税标准更加严格。个人寄送的个人进境物品免税标准限定为5000元至50元。
今年4月15日起,进一步细化邮资税税目目录,修改境外快递通关渠道。
随着新海关政策的实施,部分海外代购商退出市场,“辞职空姐妹代购案”将影响更多海外代购商的去向。本报记者采访的几位海外代购店店主表示,他们将在某个时候退出业务。
市内在线海外代理B2C网商告诉记者,我市大部分专业采购商不具备外贸从业资格。“比例占90%左右,这个群体涉及的法律风险非常大。”
“一方是巨大需求催生的采购市场,另一方是政府对这种灰色交易的打击。”重庆大学教授蒲永健表示,海外采购正处于十字路口。
他认为,政府在抑制海外采购的同时,需要良性的引导和管理,最终目的是让海外消费逐渐回归中国。
“引导海外消费回归,拉动内需,确保税收不外流,需要从稳定人民币汇率、发展壮大百货零售业、逐步调整税制入手。”他说。
张志军认为,监管机构在监管时,应该更加关注舆论的诉求。立法部门应解决电子商务立法缺失的问题,根据网上小规模交易的特点,对合法采购和非法走私做出明确、科学的界定,通过设计专门的采购行业税收制度,将海外采购从灰色领域纳入正式的税收体系框架。
特别要指出的是,虽然关税等税率下调短期内可能对国内行业产生一定影响,但从加强竞争机制的角度来看,可以迫使国内厂商保证产品质量,从而优化“前门消费”的体验,弱化海外商品消费的诱惑。
有趣的是,“如何规范海外采购?”已成为今年国考国税申请题。
“可见政府不仅在关注这种商业模式的监管措施,也在思考如何规范这个行业的发展。”蒲永健说。
观察者说
采购潮背后的国货尴尬
一级产品销往欧美,二级产品销往日韩,三级产品销往国内。这种难以证明却广为流传的说法,加剧了中国特色“海淘”心态的形成。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之一是国内产品“令人失望”。猪肉注射瘦肉精,不粘涂层中隐藏有毒物质,厂商信用裸奔,不仅挑战社会道德底线,也推动更多消费者海外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外购买的商品,有相当一部分实际上是在中国制造的——国内厂商为跨国公司生产代工产品,以远低于国内售价的价格出口到国外,赚取出口退税的差价,以此换取外汇。然而,当海淘人打开盒子看到“中国制造”时,他们并不在乎。
消费者的想法很有意思:与中国的一些原油产品相比,在中国的跨国企业的制造商或供应商必须遵循严格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标准,质量优于国内销售。
所以换个角度看,海外采购大势背后,是国内产品的尴尬。
海外购买权保护困难重重
“专业海外代购国际大牌原单,绝对正宗,通过特殊渠道,直接从工厂入货,品质跟专卖店正品完全一样,请消费者放心购买。”为了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信心,不少提供海外代购的网店或社交网络公众账号,都会在其网页上留下类似的
1.《奢侈品代购利润 “海外代购”引发热潮 全方位分析疯狂背后的优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奢侈品代购利润 “海外代购”引发热潮 全方位分析疯狂背后的优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526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