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网广州12月29日
“我做梦也没想到登山村能变得这么好!”村民梁公才站在自己新建的楼房前,非常喜悦地告诉记者。看着这碧水青山镶嵌的美丽乡村,梁公才差点忘了灯山村昔日的模样。
有利的转折
登山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萧楼镇西南角,地理位置偏远,交通落后。年轻力壮的人“逃离”山村到城市打工谋生,村里只剩下老人和一所抑郁症学校。
转移发生在2019年。广州启动“千企扶千村”农村振兴工程,登山村进入CPPCC视线。
事实上,登山村与广州CPPCC的关系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时CPPCC负责建立登山村帮助穷人,为村里修桥铺路,派遣医生和提供药品……然而,仅仅依靠“输血”并不是农村振兴的长期解决办法。
为了改变登山村的落后局面,促进村庄的优质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广州CPPCC于2019年初率先启动登山村名村工程建设。CPPCC主席刘悦伦四次视察登山村,调查指导工作,规划村庄发展,协调解决困难。作为联络部门,CPPCC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与增城区和萧楼镇共同推进了登山村名村工程的建设。CPPCC农业和农村委员会邓山村工作组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研究邓山村建设的推进情况,每周到邓山村进行实地调查和监督,根据邓山村工作安排表,跟踪监督邓山村建设成名村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采取措施振兴资产或资本基金,以带来经济回报
什么是「名村」?2019年,广州市政协《关于加强名镇建设促进广州农村振兴发展的建议》明确如下:名村是指符合示范村建设要求,具有一个或多个特色和优势,小康生活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代表新农村建设水平和农村改革发展方向,代表广州农村建设成就和形象的村庄。刘悦伦对登山村“名村”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全国一流,广州第一!
名村建设,规划第一。登山村名村建设以“五美三精”为总方针,打造集旅游、休闲、健康、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标杆。
美丽的乡村,美丽的家园,美丽的江湖,美丽的走廊,美丽的公园——“五美”改变了村庄的面貌,狭窄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柏油村道。杂草丛生的深巷一角,成了一个绿竹叶小院。枯燥而单一的河堤正在修建百里碧路,花海、B&B和天文馆也在相继修建...
农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工业的繁荣。为了改变登山村“贫瘠”的产业现状,CPPCC委员和专家组织座谈,对登山村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具体项目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经过努力,成功引进广东东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登山观星镇项目。目前,项目中的登山田文国际综合体已完成土地使用审批,正在加快建设。计划2021年7月开业;稻田华海海智能农业区已完成种植大棚建设和园林景观建设,并已开放试运行;沙车精品B&B区已建成并开始试运行;乌兰花园环境景观工程已竣工并投入试运行,何仙姑文化旅游节、摄影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
广州牧农林业有限公司于2020年5月入驻登山村,因地制宜,构建了集农业种植、农事体验、观光游览、拍照打孔、保健度假、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牧歌负责人魏晓树说,公司在登山村雇佣了大约150名村民,帮助他们在就业中致富。
登山村梅中社社长梁来公是第一个在登山村设立民宿的人。在此之前,他在深圳努力了很多年。在考察了浙江的民宿建设后,梁来动员村民改造房屋,探索乡村旅游服务项目...“现在大家普遍对建设名村达成共识,不如规划怎么发展,做什么工作。非常合作。”尤其是在村庄面貌变好之后,游客蜂拥而至,村民们得到了名村建设带来的红利,成为名村最忠实的“铁粉”。
树立榜样
从广河高速二龙出口,可以看到一个醒目的招牌——“十里碧路”,开车只需五分钟。毕路全长约15公里,沿登山河而上。驿站、公园、亭路、花卉、绿植、亲水平台等节点连绵不断,亮点无穷。
优美的环境给村民带来的幸福感直线上升。不仅村民回来了,城里人也来了。在CPPCC的支持下,登山村盘活了闲置的宅基地,建设了登山村书院,并设立了农业文化展区、非遗创作展示区、乡村书吧等功能区,打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阵地。还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如瑜伽村活动和大学生户外写生活动。来这里“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周末登山村游客约4500人。
登山村的改造就像播下了春天的种子,全面提升了农村的活力。
登山村集体年收入从34万元增加到55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5万元增加到2.95万元。种植业已经从低端分散的传统生产方式升级为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生产方式。曾经在外地工作的村民返村就业投资比例达到30%。
经CPPCC、增城区政府和萧楼镇政府深入调研,决定扩大名村建设范围,将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扩大到登山村沿线的二龙村和沙岗村,新增项目25个,预算总投资5913万元,形成美丽乡村示范区。
“我们不只是一个登山村,还要把增城区1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打造成‘登山村’。”12月2日,刘悦伦在调查登山村时饶有兴趣地说。
增城市市长赵对此表示赞同,并表示:“登山村的建设不仅是一个典范,也是一个标杆。接下来,增城的13个镇和街道必须结合各自的实际,打造更多的名村。”
1.《邓山 邓山村“变形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邓山 邓山村“变形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533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