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雄“陈德钧”的传奇人生《走遍缙云人物篇》

2019-07-27陈育斌(走遍缙云)

陈德钧其人

陈德钧(1906年—1996年),乳名巧屯儿,家名陈成溪。浙江缙云人氏,系缙云县溶江乡石上村人。他是一个离奇知名人物,年青时跟随大源镇岭头村武术拳师林向升学艺,前后八年练就了一身武艺,拳、刀、枪、棍、棒、凳、锏、流星锤、套路样样精通,具有深厚的武术功底。特别在散打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那魁梧的身材,坚硬的肌肉,灵活的步法,机智的反应集中在一处。艺成师满回到本村,人家问他武艺如何?据他自己讲,赤手空拳能够对付十几个身强力壮的暴徒。恰遇当年,六保迎案,轮到石上村为大头(做案东),大家一致推荐他为开路先锋。这一年,庙会发生事端,他在张山寨岭头与章村“迎案”队伍对峙起来,章村队伍里有二十多个身强力壮的青年,他们手持大刀、木棍将他围在中心,赤手空拳的他,左冲右夺接连打掉他们七八个人手中的兵器,还有两个青年被自己兵器拌倒,一时爬不起来,大家见势不妙,纷纷四处逃脱,通过这一次展示巧屯儿出了大名,名扬四海。

陈德钧遗像

初上战场

1936年缙云县成立抗日自卫队,陈德钧报名参加了担任国术教官,后在其长官的引荐下,1937年到湖北宜都,考入75军周岩军长主办的军事训练班学习,经一年多的刻苦训教,1938年毕业后,分配到预备四师三十九团四连当见习官,接着部队开拔到湖北钟祥打日本鬼子,在寻起灶做饭地点时误遇日本人岗哨,鬼子就开枪射击,一颗子弹正好擦过他的左小腿大骨,待跑出四、五里路,才发现鲜血染红了裤脚,小腿大骨少了半公分。伤好归队后,被调到三十八团,接着就去河南接新兵。因连特务长不慎落水身亡,团长张俊下令顶替特务长,他不愿任职。后转到第六师十八团第八连任少尉排长。1939年8月,部队到达湖北罹长沟与日本鬼子作战三日二夜,取得重大胜利。

一人对决十三名日军

 1940年3月,在湖北北马山他带领尖刀排与日本鬼子争夺制高点,陈德均凭借好耐力冲在最前,离山顶仅差五、六米,陈德均急用左手撑着地沿正想往上跳跃,不料先到达山顶的鬼子反冲下坡,一个抢步刺刀插穿德均撑地的左手掌,德均不动左手,用右手刺刀对准鬼子裤裆一击猛挑,鬼子即刻倒地滚落山坡,左手掌鲜血直流,紧接第二个鬼子又冲了过来,德均虚忽一刺,刀尖正好插进鬼子的胸膛,德均想拔刺刀,一拉鬼子全身往前倒,再一拉还是这样,德均飞起右脚边拔边踢,刺刀才离开鬼子身体,原来刺杀时用力过猛,刀尖正好插进鬼子的脊椎骨。紧接着第三个鬼子冲到身边,德均只能用大力擒拿手,先打脱敌人手上步枪,再顺势一把抓住了鬼子的前手臂,而这个鬼子靠一股蛮劲硬是摆脱德均的擒拿,德均欺进一步一把抓住鬼子的腰带,正想举起扔到下坡,不料鬼子的腰带 “咔嚓”断了,德均只好飞腿一脚踢到他的下巴,鬼子没哼一声就滚落山坡。在他的奋勇刺杀下,我军二三个尖兵陆续冲了上来,十二个鬼子死在他们的刺刀下,同时还活捉了一名俘虏,我军反败为胜,夺取了制高点,在高地我军压制敌人的多次反冲锋,保证了战斗的胜利。

《陈德钧住过的房子》

跟随同乡杀日寇

1941年因战功显著被提升为担架团第一连中尉连务,徐康团长对他很是器重。当年经徐康团长引荐,将他调到四川重庆中一支路17号樊崧甫公馆担任侍从副官。樊崧甫缙云人,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团长中将军衔。陈德均后改任樊崧甫司令随从副官,跟随军团长转战湖北、湖南、四川参加上百次战斗,在后来的几次战斗中又刺杀鬼子若干,他从士兵到排长,后升任为连务和国民党上尉连长。他在当连长期间,把士兵的生命视为己出,士兵们都愿意跟他杀日寇,他从不克扣军饷,就是牺牲了的士兵家属也都寄抚恤金给他们,由于深得士兵们的爱戴,每次战斗他们连都是打得最好的。

参加远征军

 1942年经樊崧甫的推荐,参加了远征军戴安澜的200师,前往缅甸,在同古战役中屡立战功,被提升为九连连长,后因国内局势紧张,1942年5月奉命从野人山回撤,在回撤途中担任先锋队,并在一个大雾的早晨,与迂回过来的日军发生了遭遇战,战斗十分惨烈,陈德钧沉着冷静的命令部队抢占制高点,双方都杀红了眼,历时一个多小时的战斗,使九连全连仅剩下十几人,当陈德钧见到戴安澜将军时,戴安澜紧紧的握住他的手说:“只要有你在,九连就有希望,200师也有希望”。可见戴安澜将军对陈德钧是相当的器重,后经野人山,历尽艰难困苦回到国内。因戴安澜将军在回撤途中英勇牺牲,又被选送到孙立人的38师,经印度集训后又任连长,随孙立人师长转战缅甸各大战场,参加过大小各异的各式各样战役若干次,屡立奇功。1945年冬抗战胜利后退伍回家,在陈氏宗祠挂“同盟义军”匾额。

《陈德钧住过的房子》

积极投身于革命

 1948年春由江设贵引荐认识中共南区区委书记、武装工作队队长李银通,同年参加南区武工队, 1949年2月转为正式党员,参加大小战斗十几次。随后他接替了南区武功队队长职务,李银通仍兼任指导员。解放后在县人民武装部任参谋。1952年部队转业回家,他曾经是石上村副业队的队长,带领大家开垦荒地,种植茶叶和黄花菜,发展了村集体经济。大家知道他武功好经常要他展示,在某一个夏天,同在副业队劳动的陈巧时,赤着背弯起腰要求德均队长把他背上的肉抓起来,说他有“公鸡吃粒”的本领,不妨在自己背上试一试,陈德钧拗不过大家的玩笑,就试了一把,在伸手瞬间陈巧时背上的肉被他抓了起来,疼得巧时连连求饶。另有一次,大家聚集在姓陈祠堂门口,又要让他用“手刀”破板门,所谓的“手刀”就是指尖之力戳破门板,那一年他已经有65岁,在众人的鼓动下,他展示了手上的硬功,真的把大门的一块杉木板给戳破了。后来,陈德钧一直从事武术教练,可说是桃李满天下。他的夫人是重庆来的富家子女,与他一直生活在石上村,就一直没回过老家。1996年,陈德钧离开了人世,享年91岁。陈德钧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他的传奇人生可歌可泣,人们不应该忘记这位抗战英雄。

《陈德钧住过的房子》

1.《樊崧甫 抗战英雄“陈德钧”的传奇人生《走遍缙云人物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樊崧甫 抗战英雄“陈德钧”的传奇人生《走遍缙云人物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417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