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期末语文怎么复习?

语文课程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教材编写的教学要重点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通过“认知理解——体验内化——迁移应用”的学习过程,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不仅要系统地回顾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在巩固中深化和发展基本技术,融合形成一个基础,培养思维方式,提高综合素质,把中学阶段的学习联系好。这篇文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

堆起步子,千里收集小流量,形成河流

一、汉字

(a)课程要求

在《课标》对读、写文章的评价是考察学生、认识字形、阅读正确的辅音、掌握汉字基本含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下运用汉字的能力、通过词典、词典等工具书检查单词的能力。重视写作的正确性、端正和整洁。

(b)有问题

1.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汉语拼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生现象。例:汉语拼音的标记往往安排错误。拼写规则和拼写规则经常出错。很容易和英语写作混淆。

2.出现了严重的错别字现象。如:同音异义词,相似词混淆;写汉字时,会出现增加、减少笔画或改变结构等小错误。

(c)指导战略

复习阶段整理知识其实是对前期学习的回顾、整理、总结,是将零碎的知识“点”连接成“线”和“面”的过程。复习阶段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会系统整理知识,逐步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

1.拼音方面

(1)巧妙的借用度,整体审查。复习初期阶段,针对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回生情况,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汉语拼音的相关知识进行整体探讨。针对不同地区方言特点,确定汉语拼音训练复习的重点。

(2)通过练习提高能力。练习的形式可以采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历年考试的出题形式,结合教科书,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了几道习题。另一方面,指导学生们自己总结本书正文中放拼音的单词,对可读性错误的单词强制练习。

2.读写方面

(1)日常渗透,加强基础。对单词的复习要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同时渗透到平时的教育中。我们可以在正规教育时,每节课前5分钟对前一天学的单词进行听写复习,指导学生们把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单词梳理成“错题本”,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大卫亚设)。

(2)归纳分类、指导方法。教材以儿童阅读中最频繁、运用能力强、覆盖率高的文字为识字内容,形成者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小学毕业复习时,以六年级下册的“字表”为基础,从形成者的形态意义入手,通过泡沫度、原型度、树状图等方法,引导学生将形成者归类为偏方,在侧面添加偏方等方法进行复习,从而达到了记录比倒三式更多生字的目的。

(3)收紧教科书,纵横复习。复习阶段要重视重新组合教材,把“纵横”接连分类知识,一方面要把相同类型的知识“横向”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要把知识“垂直”联系起来。例如:要想掌握汉字的意思,首先要阅读正确的辅音,然后掌握字母的间架结构和侧面,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和领悟其含义。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词典、词典等工具书检查单词。只有这样多种多样的综合练习才能使知识前后系统化。

二、单词

(a)课程要求

《课标》对“单词”的目标要求分布在每一段的阅读目标中。从低分到高分,不要提“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真正理解课文中的短语,在阅读中积累单词”这样的话。“可以连接上下文,理解短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重要短语表达爱意的作用。通过词典、词典和生活积累,可以理解生词的意思。”“可以把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联系起来,从课文中推测相关短语的意思,辨别单词的情感颜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根据以上目标要求,可以看出,《课标》单词的评价不仅需要阅读和写作,还需要积累词汇,通过多种方法理解单词的含义,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以达到学习目的。

(b)有问题

1.学生有积累单词的意识,但缺乏指导,积累的单词比较分散,不系统。

2.单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下降,单词的鉴别分析、单词的搭配、相关单词的运用等都不能活学。

(c)指导战略

1.依靠教材整理分类

小学单词分类属于初步的简单逻辑思维训练,不能过分要求。其中包括分类训练、列举训练、语序训练等基本形式。教师应结合本教材和课后词汇表中的单词(成语),引导学生分类。然后结合课内复习和课外扩展,积累有新鲜感的单词(成语)。

2.连接策略,了解单词

副编语言教科书对学生理解语言分别提出了以下要求。一年级是通过绘画理解单词,连接上下文理解单词,连接生活经验理解单词。(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三年级学会用各种方法来理解难以理解的单词。高年级在实践中使用单词。因此,在毕业复习阶段,学生可以使用连接策略连接5 ~ 6年级的短语,引导他们归纳理解单词的方法,即上下文和语言环境理解。结合相关电影和电视资料理解。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此外,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寻找同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单词,使用脱字组合语法来理解单词,参考工具书来培养理解单词的习惯。

三、句子

(一个)

课标要求

《课标》中对句子方面的目标要求是紧紧和“阅读目标”联系在一起的。在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此外,《课标》还特别重视语言积累,在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60 篇(段)”。

(二)存在问题

1.不能准确体会、运用修辞手法句子的表达效果;对于比较复杂句子的理解流于表面,不能深刻体会句子的含义和表达的主旨。

2.阅读教学中,学生掌握的句式比较单一,对于句式转换和改写成恰当的句式进行表达这样的考题,遇到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不能灵活掌握。

3.对于优美句段,学生只是单纯机械的积累背诵,缺少对所背内容的理解,因此不能形成体系,不能灵活运用。

(三)指导策略

1.紧扣课本,学习方法

(1)句式表达效果。对于句子中句式的表达效果、修辞方法的特点和好处、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知识,教师可按照梳理知识、总结方法相结合的原则,指导学生进行归类整理。例如: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这样的考点,我们可充分利用部编教材五六年级教科书中的语句段运用来引导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然后针对难点进行专项训练,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表格串联“语句段运用”

(2)理解句子。对于句子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课后问题,梳理总结理解句子的方法: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句子含义;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结合资料、生活经验理解句子含义;紧扣文章的主旨理解句子的含义。教师在学生掌握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后,要结合阅读和写作来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的能力。

2.归纳整理,专项提升

在小升初的毕业考试中,修改病句、句式变换、句子仿写等都是比较重要的考点,针对于这些方法运用性较强的内容复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归纳总结出修改病句、句式变换、句子仿写等题型的基本方法,再通过专项训练提升学生的能力。

3.多元背诵,积累语言

对于教材中要求学生积累背诵的精彩句段,可安排学生多读多诵,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对于古诗文的背诵,可引导学生把诗文中所描写的意象还原成图像画面或四格漫画,理解着去背,或者把同一作者的古诗词或一些情感表达相近、作者创作背景相同的古诗词等按类进行整理归纳复习,从而帮助学生积累。

此外,还可以组织游戏、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将积累的优美语句引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思维导图归纳总结方法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与理解)

在《课标》的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对阅读提出如下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部编本教材的语文要素遵循着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梯度发展序列编排,旨在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阅读能力训练这条线索来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经过多次培养、反复训练才能具备。下面,结合《课标》中的评价建议及相关语文要素,从阅读策略、阅读理解和不同文体阅读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阅读策略

(一)课标要求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三到六年级逐级编排的四个策略单元——预测、提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有目的的阅读。

(二)存在问题

1.对于阅读策略,更要强调学生自主阅读实践,而不是被动机械式地练习。

2.阅读策略不能仅仅停留在方法的指导上,还要让学生感受到运用阅读策略的目的是进行阅读理解。

3.忽略了阅读策略的学习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紧密联系。

(三)指导策略

1.预测

预测,即学生根据一定的线索,有依据地对文本的情节发展、人物命运、作者观点等方面进行自主假设,并寻找文本信息,验证已有的假设,如此反复,不断推进阅读。预测流程如下图:

2.提问

根据阅读理解意义建构的过程来进行分类,常用的各种问题归纳为:有关文本字面意义的问题、对文本进行综合概括的问题、引导推论的问题、引导评价文本的问题及引导学生对文本发表个人意见的问题。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可以针对文章局部提问,也可以针对文章整体提问。

(2)可以从内容、写法、获得的启示等角度提问。

(3)提出的问题要对理解课文有帮助。

3.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指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正确理解和把握阅读文本,获得需要的信息的能力。这里的“规定时间”,是针对语文课程标准“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的要求而言的,因此这里的有一定的速度,不是快速阅读。其方法如下:

(1)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

(2)扩大视域阅读,尽可能连词成句地读文章。

(3)结合文章段落特点,抓住关键语句迅速把握课文内容。

(4)带着问题阅读,做积极的阅读者,并且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

4.有目的的阅读

有目的的阅读,指的是学生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阅读,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

有目的阅读的基本步骤为:第一步,明确阅读文章的目的和任务;第二步,大致浏览文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相关段落和内容;第三步,细读相关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如找出中心句、提取关键信息、勾画关键词;第四步,查找其他资料,整合信息,解决问题,完成阅读任务。

只有不断地实践,学生才能逐步积累经验,明白针对不同的目的,应该读什么、怎么读。

二、阅读理解

(一)课标要求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基于阅读力提升的四层次能力体系”是将部编本教材中关于阅读理解的语文要素根据认知能力从低到高的规律划分为四个层级,即:第一个层级是提取信息能力,第二个层级是:推断、联结、图像化能力;第三个层级是复述、诠释、统整能力;第四个层级是评价和鉴赏能力。

(二)存在问题

1.忽略了语文要素在不同年段、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

2.语文要素落实不扎实,学习方法梳理总结不系统。

(三)指导策略

1.提取信息,即能根据问题从文本中提取有关信息。提取信息是一种最基础的阅读能力,在《课标》中多次体现:

(1)浏览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

(2)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指导方法:根据问题,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文中提出相关信息。

2.推断、图像化、联结

(1)推断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并下结论。根据文本信息作简单推断是在“找出文本中的信息”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

指导方法:①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根据文本的内在联系,运用“要是……就……”的句式进行推断,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②根据已知内容对后面的内容作出推断,建立信息完整性的意识。③通过提取信息、整理信息,并根据文本信息对事情结果的原因作出简单的推断。

(2)图像化是根据文本内容,边读边想,脑海中浮现文本描写的画面。图像化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到:“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其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较发达,他们对图像阅读有着天生的敏感度和兴趣。教师运用图像化策略进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丰富阅读感受,激发阅读兴趣。

指导方法:①抓住句子中重要词语、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能力,在脑海里再现句子所描写的场景和画面,加深对内容的理解。②边读边想象画面时,不仅要能“看”到样子,还要能“听”到声音,“闻”到味道……调动多种感官,品味文字,想象画面。③借助语言文字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进入文本情境,感受艺术魅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3)联结则是由文本展开联想,即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指导方法:①首先是联想自己生活中相似的经历,借以理解作者的深厚情感。②由具体事物引发人生思考,理解作者感悟。③由文本联想到自己所阅读的其他相关联的文章、诗歌等。

3.复述、统整、诠释能力

(1)复述就是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在《课标》中,各学段的目标为:第一学段,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第二学段,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在部编教材中,复述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三大类。

指导方法:①详细复述,要求是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不要遗漏。②简要复述,首先在复述之前多读几遍内容,熟悉内容。然后,主要内容是重点,次要内容恰当减。最后,再抓住顺序关键词,进行简要复述。③创造性复述,即可以把自己设想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讲。也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还可以变换情节顺序,先讲故事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设置一些悬念吸引听众。

(2)统整就是对文章整体感知的能力,即阅读文章时能够迅速地捕捉文章中的信息,即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指导方法:①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画及词句,或者是提取主要信息,阅读文本,以达到了解内容的目的。对于名著,则是通过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②通过带着问题默读,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借助相关资料或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③可以根据要求梳理信息,借助圈画关键词句、列提纲、画表格或结构图等形式,根据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进而把握主要内容。

(3)诠释就是对所读内容中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和段落作出符合文意的解释,或是能对文本中的形象、思想感情作出符合文意的解释。

解释词句意思的方法:①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②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还可以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

谈体会的方法:①联系生活谈体会。②通过比较,谈自己想法的。③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④从故事的不同侧面谈看法,或联系实际,谈生活中类似于寓言中的整合,明辨是非,加深理解,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或从故事中的不同侧面发散思考,获得不同的感受。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方法:①抓住结尾处和藏在课文中间的关键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②能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诗人情感和诗歌的韵味。③揣摩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用这种方法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⑤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⑥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4.评价、鉴赏能力

(1)评价能力是指感受人物形象的能力,要求给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具体方法有: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内心、品质、形象。②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鉴赏能力是指品味语言的能力,体会表达效果。①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如感受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用感叹句或陈述句、反问句或陈述句来表达,不同的语气表达了不同的情感。②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有的可能对陌生事物感到新鲜,有的可能是对某种对式感到新鲜。③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童话中的植物、动物像人一样能活动,有思想、有情感;童话的想象都很丰富;童话里的故事能带给我们启示。④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⑤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⑥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复习时,结合“基于阅读力提升的四层次能力体系”,可以让我们全面而系统关注阅读能力点,准确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据此判断学生的阅读水平,并制定改进复习的措施。

三、不同文体阅读

在《课标》中,将文体分为了以下几大类:文学作品、古诗词和文言文、实用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不同文体的文章在内容、形式及表达方法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一)文学作品的阅读

1.课标要求

小学阶段涉及到的文学作品主要有童话、寓言、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课标》中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总体建议是: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不同学段考查侧重点各有不同。在复习中,应合理设计阅读任务,夯实学生应掌握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2.存在问题

(1)对童话特点的认识拔高要求,没有从课内外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体会童话的特点。

(2)对于寓言,往往把道理从故事中剥离出来,死记硬背其中的道理,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理解寓言的道理上。

(3)对于民间故事,往往是对文本分析过多。

(4)对于名著的阅读,往往拔高要求,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3.指导策略

(1)记叙文阅读方法。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具体方法如下:

写人文章的阅读。①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透过文字发现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特点。②分析典型事例,人物的性格、品质、个性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记事文章的阅读:①记事的文章通常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阅读时要把握记事文章的“六要素”,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插叙、倒叙还是顺叙。②明确写了什么事,通过具体事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③分析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方面的细节描写。人物的思想、性格一般都要通过人在做某件事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微环节体现出来。

写景文章的阅读:①抓住景物特征。构成景物的一般特征有形态、颜色、声音、变化等,由于景物不同,所体现的特征也有所不同。②明确描写的顺序。写景的文章通常有以下几种描写顺序:以位置的转换为序;以时间为序;以景物的类别为序。③体会表达的感情。④写景文章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有寓情于景和借景生情。

状物文章的阅读:①抓住事物的特点。状物文章都离不开对客观事物的描摹,只有将事物的特征描绘得生动具体,才能使读者在头脑中对事物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②体会作者的情感。状物文章的写作目的往往是借助事物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或传达独特的感受,其方法有有借物抒情、借物喻理和借物喻人。

(2)古诗文阅读方法。《课标》中突出强调了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明确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 篇(段)。”

具体阅读方法:①掌握字音,读出节奏。阅读古诗要特别注意读准字音,朗读时要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②推敲字义,理解诗句。阅读古诗应先扫除词义这一障碍,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的基础。③理解全诗,体会情感。理解诗意要在弄清每句诗的意思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内容表述出来。

(3)文言文阅读方法。《课标》中对文言文的评价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体现原文的写作风格。

(4)童话阅读方法。①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②认清故事中的人和事。③明确童话故事揭示的道理。

(5)寓言阅读方法。①理解内容。②把握立场。③归纳寓意。

(6)现代诗阅读方法。①整体感悟,有感情地朗读。②展开联想,抓重点体会。③关注写法,品味语言。

(二)实用性文本阅读

1.课标要求

《课标》中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说明性文章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外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功能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形式、本质和规律。

2.存在问题

(1)对说明性文章的作用和它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认识不全面。

(2)让学生死记硬背说明方法的概念,并作为知识点去考查学生。

3.指导策略

阅读说明性文章的重点在于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其本质和规律,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其说明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功能等方面。常用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事理顺序。

(2)了解说明方法。分析说明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课标要求

非连续性文本是由逻辑、语感不严密的段落层次构成的阅读文本形式。部编教材中出现的非连续性文本有漫画、导览图、火车票、公交站牌等。在《课标》中的要求是: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2.存在问题

(1)从文字、数字、图画等各种文本形式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准确度不够。

(2)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概括能力不强。

3.指导策略

(1)抓题目。题目是文本内容最精要的概括,正确把握题目,有利于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

(2)画重点。有些非连续性文本是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的,内容具有多、杂、乱的特点。阅读时,可以用勾画的方法找出和问题相关的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3)理信息。对于已经得到的信息,我们要进行简单的整理,能够有一定的条理,便于自己使用或解答问题。

(4)得结论。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进行提炼或者概括,从而得出一个结论。

基于语文要素的阅读板块复习,要建构结构化内容序列,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语文复习的有效性。关于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

锦心绣口绝铅华,学成诗书耕读家(沟通与表达)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一种能力。听话、说话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伴随着肢体语言和书面语言以及观察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尺,也是一个人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能力之一。口语交际还包括交际过程中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能力。

一、课标要求

《课标》中关于口语交际版块教学,在总目标与内容部分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在学段目标与内容部分也做了具体的要求。

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评价部分指出:“口语交际的评价,须注重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考查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口语交际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意态度和表达能力。”“评价宜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并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考察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二、存在问题

1.学生交际的语言表达不当。学生语言的条理性不强,在表达过程中前言不搭后语或词不达意;表达的观点不明确或者论据不充分;语病以及一些语气词过多等。

2.交际的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假大空。学生在内容方面过多注重趣味性而忽略口语交际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3.交际的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训练课,缺少交互性;活动自由,没有组织性,学生说话散漫而没有凸显本次主题。

4.不能全面关注到交际的主体。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面窄,只是部分学生的舞台,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口语训练。

三、指导策略

(一)统整策略

1.整合小学阶段的47 个口语交际,在观察中比较、比较中发现、发现后运用

设计一个表格,依次整理出各年级不同单元的口语交际的“主题内容、具体交际步骤、交际小贴士”等。学生根据这样的学习支架把小学阶段的47 个口语交际进行整理,横向对各学段的口语交际的目标、步骤、方式等都了然于心,能对小学的口语交际活动有整体的认知,也能更明确口语交际的阶段性特点。

2.整合中统筹全局,发现规律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口语交际的独白类、对话类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在有目的、有层次的训练,口语交际的主题内容具有序列性。

由纵向的梳理不难发现规律,对不同年段的学生针对同一主题都有阶段性的训练重点,体现了螺旋上升的编排体系特点。

复习中我们再具体到每一个口语交际训练的步骤、交际提示等进行整合,也能更准确地把握学段的训练侧重点以及明确的交际方法的指导。

(二)关联策略

1.口语交际的话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纵观小学阶段的47 个口语交际话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但都离不开学生本身这个“主角”。“介绍类”“独白类”“交往类”“表演类”“讨论类”等。口语交际一可以在班上模拟现场进行真实有效的交流、沟通。二可以带学生到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三可以提供适当的影音资料创设情境。四可以举办现场会进行演讲、辩论等活动。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学生自己的事,是身边的事,是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事,唤起学生的自身情感体验,能更真实的投入到交际的内容中去,并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2.口语交际与单元语文要素、习作教学等紧密结合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一般每册书有8 个单元的语文要素,4 次口语交际,8 次习作。口语交际教学与习作教学和语文要素相辅相成。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主题是“讲历史故事(交际提示:讲之前好好读读这个故事。把重要的信息做在小卡片上。注意语气、表情变化。讲完后问问同学有什么建议)”。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写一件事,写出自己的感受。”则对口语交际所要讲的内容如何复述有了明确的方法指导。习作是“我的心儿怦怦跳”则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变化,口语交际在讲故事的时候也要求有情感的渲染的。即三者结合起来,学生既要学习如何复述故事(内容、方式等),也要掌握讲故事的方法技巧,还要表达一定的情感。因此,口语交际活动的学习一定要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要与语文要素和习作教学等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3.口语交际教学融入综合性学习

学生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与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人交流沟通,让口语交际教学不再纸上谈兵。应该说,综合性学习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实际生活情境。为了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学生必须认真选择好话题,学会与来自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动,倾听他人意见,接受他人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应对他人的询问和质疑。他们“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会在其中得到培养。

4.口语交际与生活、自然、社会联系起来

统编教材的编写是基于立德树人的理念,教学是在培养学生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口语交际要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像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习作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口语交际是“我们与环境”。三者联系起来可以看出本单元的教学既要从书本上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进行环境方面的认知学习,还要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上升到环境保护等层面,提升学生的社会素养。

5.搭建口语交际的学习支架

探讨了口语交际的内涵以及实际意义,还要给学生搭建一定的教学支架,辅助学生完成口语交际的学习活动。

一是从口语交际内容上搭建支架。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往往“语无伦次”,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学生理清所要交际的内容要点以及思路等。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我们就可以借助“意见椅”这个思维图示帮助学生确立观点,选择依据还可以借助“情节梯”“图表”对某一主题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整理。

▲意见椅

二是从交际流程上搭建支架。口语交际的内容熟稔于心,再把流程整理顺畅,注意交际技巧后就能完成活动了。

口语交际的生成过程历经:构思阶段→转换阶段(将所思所想转换成言语信息)→实施阶段(将头脑中的言语信息变成口头语言)→输入和反馈阶段(接收和评价)。

总之,口语交际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

佳句天成风尽垩,匠心独妙笔生花(习作)

习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效的习作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再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其语文素养。而高效的小学作文复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站位,让学生习作更系统、科学、丰满。使学生爱上写作。

一、课标要求

在《课标》中对习作有明确的要求,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也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关于第三学段的课标要求整理出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习作目的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句话告诉我们习作的目的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表达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要能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或感受说出来,达到有效的与人交流。

(二)关于观察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观察不仅是学生获取作文题材的重要途径,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周围世界。

(三)关于习作内容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这里明确了第三学段习作的内容: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应用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分段表述,当然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总之“见闻、感受、想象”是必须在“观察周围世界”的基础上实现的。

(四)修改和速度

要求学生能修改自己的习作,还能互评互改,注意行款,书写,能正确使用标点。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

总之,观察是写好习作的基础,无论是记实作文还是想象作文,好作文还要不断修改,不断完善,才能成为优秀文章,好的文章也一定是行款格式正确,标点使用正确,养成文必加点的好习惯,总之要达到表达内心感受、主动与人交流的目的。

二、教材概览

小学习作的总复习指导必须依托教材,教材是根本,考点、重点都来源教材,虽然一般情况下小升初的习作不考查课内的作文了,但是一定来源于课内习作,教师最好能做到“课内得法,课外悟法”,好好研读教材内容,依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我们先来看统编教材的“习作表达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有:

* 三年级开始每册编排的一个习作单元。(见下图)

* 五六年级普通单元中安排的习作训练。(见下图)

*课文后的小练笔。

*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栏目中的练写。

通过表格归纳,我们不难发现,习作单元的编排是和《课标》要求相辅相成的。单元习作训练主要侧重三大类型:纪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应用文。依着年级升高表达要求也在提高。要求能“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表达形式也要求越来越侧重“自主表达”“自由表达”和“创造性表达”。要求学生有口头表达转化成书面表达。后面会再具体介绍。

其实教材中还灵活安排了小练笔和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促进读写结合,落实语文要素,其实就是在加强训练,培养学生随时随地提笔写作、记录生活的好习惯。

三、存在问题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仍存在这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理论指导不系统

首先是老师的重视程度不够,作文的指导往往等到一单元学完后进行,指导的方法简单,有些敷衍了事。当然,会有一部分教师,能借助教材进行指导,但是做不到系统指导,无痕渗透。

(二)选题千篇一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章要有内容,想表达,酝酿情感。如果学生喜欢的作文,教师能打开他的话匣子,引导他把生活的场景在脑海里像看电影似的重新再现,哪会无话可说,没素材呢?但是很多学生本身生活经历就不多,加上不擅长观察体会,选题千篇一律。

(三)学情不容乐观

对习作兴趣缺少,习作语言匮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书少,课外阅读不够,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是145 万字,有多少学生能达标,很多老师和学校也纠结在“成绩”的怪圈里,舍不得花时间、花力气让学生读书。导致学生写作的语言假大空,最重要的是这样口号式的语言容易得高分。

四、指导策略

(一)分类指导

1.记实作文

记实作文的关键是“实”,是“真实”,是“事实”,是“实实在在”。当然更不是幻想和随意捏造。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多体验,关心身边的人物、事物和景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在观察的同时还要学会积累习作素材,在观察中思考。这样对世界的认识和感知就更强烈,也就更容易记住印象深刻的画面、瞬间、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班级、学校到家庭、社区,接触的人从老师、同学到家人、朋友和路人,去发现人物的特点,抓住细节,捕捉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感人的话语,观察也要细致,这样才能写具体。

写作方法来源于教材的学习,我们以写人作文为例来看,先看教材中单元语文要素中的表达要素(见下图),我们就能发现其中的玄妙。

我们不难发现,写人单元的习作表达要求是逐步加大难度的,先是一人一事一方面特点到一人多事多方法多方面特点;由人物特点——人物品质——人物内心,场景;由叙述事件——加入感受认知——加入情感、场景,具有有序性、阶段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学写人物也是由学习-积累-运用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

如何把人物写好、写活、写具体、写出特点呢?推荐给大家一种图示——移情图。下面笔者以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要求:初步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选取典型事例,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回顾本单元我们学过的写人方法和典型事例。《人物描写一组》主要使用了动作、外貌、语言描写,抓住了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严监生为了两茎灯草不咽气的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特点;《刷子李》主要使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抓住细节,典型事例是刷子李刷墙不落白点。四篇文章都使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这样我们来看移情图:

移情图,就是把人物的所见、所闻、所言、所思、所感等信息进行归类,人物的特点一目了然。这样的图示学生很喜欢,代替了列提纲,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在小学习作复习中可以应用于写人作文中。

那么写事的记实作文呢?推荐教师使用六何图或者故事山的图示,引导学生梳理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直接交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帮助学生完成作文。

▲六何图

▲故事山

故事山是指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想要做什么事情,但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于是做了什么,战胜麻烦,然后有做了什么,最后结果如何。这样文章的脉络就清晰了,时间就清楚了。

2.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是写学生想象的情景、想象的事物,是通过想象展开而成文。写作想象作文实质上是将积累的表象加以创造的过程,绝对不是胡思乱想,胡编乱造。当然,想象作文离不开想象,其实纪实作文也离不开想象,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教师指导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观察中的场景、音响、人物或者动物的活动,使学生对观察对象的感受越来越敏感,引起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进而形成写作动机。当然,想象作文一定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的,可以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激发想象。如果是改写续写之类,可以改变人称,改变处所,改变情节等创造性复述活动。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是《二十年后的家乡》,推荐使用思维导图列提纲,完成习作。

3.应用文

应用文应用性强,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但是小学生一般都不喜欢应用文,可能主要是感情色彩不浓厚吧!很少有过多的笔墨描摹对象,抒发感情,一般都比较抽象、概括。这就需要教师强调其应用价值,通过创造生活的情境,引导儿童理解应用文的写作对象、性质和作用,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应用性语言的训练。

应用文一定要求学生注意格式。如书信、建议书、表扬稿、留言条、借条、通知等,一定要教给学生书写格式和要领。

(二)作文修改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习作时难免会有些疏忽,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在平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遣词造句、文章条理、结构安排、语言表达、标点使用等方面进行修改。修改文章也必须教师培养和引领。

一读:修改文章最好用的方法就是读,就是文章写完后,自己先读给自己听,请“耳朵做先生”,文章一读,不通,不顺,不妥的地方就可以发现了。这也适合考场作文。写完一定认真读一遍,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二改: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就学习了修改符号,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其实当看到清清楚楚的修改后的习作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教师一定带领学生体验这种感受,会让学生爱上写作。

三誊写:誊写是写好文章的最后一步。小学毕业生也必须写得一手好字,书写正确、规范、整洁,行款格式正确,文必加点。

建议教师带领六年级学生整理一个自己的作品集,让学生认真誊写自己的平时的习作,装订在一起,设计一个封面,起个好听的名字,做好目录,做成一本自己的作品集,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会让学生终身难忘。

1.《【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期末语文怎么复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期末语文怎么复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540037.html

上一篇

【六年级第四单元作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二教教育反思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人教版语文5年级以下第7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人教版语文5年级以下第7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相关介绍,西周末年,周幽王向朴浩玲微笑,多次点燃传递信息的烽火台,戏弄诸侯。诸侯们不再相信烽火了。最后,甄蓉突破了锄头,杀死了自己。 这个故事发生在长城的早期建设时期,是我知道的最古老的关于长城的故事。从那以后...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五年级偏版下学期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育分析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五年级偏版下学期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育分析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相关介绍,第一,审议问题。 1.漫画的“范围”。和照片一起描述漫画内容。 2、启示就是解释深刻的道理。 3、以第一人称完成习作。 第二,原文:这次习作是副编教材中固定的两幅漫画,选择了其中一章作为习作主题。 三...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创作作文——使所有的笔都爱上写作。王宇奇《四季的色彩》 16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创作作文——使所有的笔都爱上写作。王宇奇《四季的色彩》 16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相关介绍,[思维导图《绘画》作文—— 《漫画的启示》]魏泽《漫画的启示——树下乘凉的思考》篇教材5年级下册8段作文。 [思维导图《画》作文] 《漫画的启示》的思维导图创意写作指导。 大鱼 主心-大鱼 汤老师: ...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绘画》作文《刘白》《漫画的启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绘画》作文《刘白》《漫画的启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相关介绍,[思维导图《绘画》写作]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写作《漫画的启示》的思维导图创意写作指导。 [思维导图《画》作文] 《漫画的启示》的思维导图创意写作指导。 大鱼 主心-大鱼 汤老师: 思维发展和提升是...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绘画》作文《刘白》《漫画的启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绘画》作文《刘白》《漫画的启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相关介绍,[思维导图《绘画》写作]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写作《漫画的启示》的思维导图创意写作指导。 [思维导图《画》作文] 《漫画的启示》的思维导图创意写作指导。 大鱼 主心-大鱼 汤老师: 思维发展和提升是...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故事和详细的复述,系统的观察训练.通篇小学语文教材主编陈善云详细说明了团员语文要素。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故事和详细的复述,系统的观察训练.通篇小学语文教材主编陈善云详细说明了团员语文要素。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相关介绍,注视着我们 明确语言要素的目标指向的几个例子 要阅读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通篇教科书》),编制好,明确团员语文要素的目标取向,明确安排学习内容的依据。比如,为什么要教授这个要素,目标要求是什么,为...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令我感动的一件事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令我感动的一件事  习作风向标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很多事,也会听说很多事情,其中很多事情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化了记忆,但也总有些事情,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时时触动我们的心灵。请你拿起手中的笔选取生活中令你感动的一件事写下来。  思路新导航  一、精选令你感动的事  写作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