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设计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22课《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一篇课文,结合本文人物描写特点,将教学目标确立为:学习通过人物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并以此为例指导写作。教学时从整体入手,紧紧围绕“抓住人物动作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特点”这一教学重点设计教学过程,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课文为例,读写结合,拓展延伸,运用方法,指导写作,高度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利用多媒体进行优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手疾眼快、精神抖擞”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嘎子的性格特点,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3、体会作者抓住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嘎子的性格特点,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抓住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看动作、猜人物。

  (1)只见他左手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提起拳头打得老虎动弹不得。

  (2)脚踩风火轮,手持火焰枪,如飞云掣电,疾驰而来。

  (3)他纵身一跃,跳到山崖之上,抡起金箍棒,向那妖魔劈去。

  

2、小结:

  这些经典著作中的人物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就是因为作者赋予了他们标志性的动作。语言大师老舍先生曾这样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3、揭题:

  作家徐光耀也用精彩的动作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小英雄形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订正读音、理解词意。

  

三、圈画动词,初悟方法。

  1、浏览课文,圈出动词。

  2、学生展示、补充。

  3、齐读。

  师小结。板书:动作描写。

  

四、品悟形象,领悟方法。

  要求:默读第3自然段,划出有关语句,体会小嘎子的性格特点。

  1、生自学。

  2、小组合作。

  3、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句(1):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重点句(2):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

  师小结:同学们,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让小嘎子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难怪老舍先生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五、拓展阅读,体会妙处。

  学习《小嘎子关禁闭》。要求:认真阅读片段,画出文中的动作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并简单批注。

  1、生按要求自学。

  2、汇报交流。

  

六、运用方法,补写片段。

  出示要求:发挥想象,运用恰当的.动作描写,补写《小嘎子堵烟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

  小嘎子输了比赛,看着胖墩儿得意扬扬地离去,心中气愤难消。猛抬头,看见胖墩儿家房顶上正冒着烟的烟囱,?

  在房顶上,小嘎子前仰后合,乐得几乎喘不上气来------

  1、生想象补写。

  2、师生交流评议。

  师:你们精彩的动作描写,让我们再一次领悟了老舍先生的这句话: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孩子们,你们笔下的小嘎子就“站”起来了,能用手中的笔,让更多的人物站起来吗?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设计】

1.《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设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设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02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