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小编给大家梳理归纳了中考语文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帮助,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供参考。

常见的病句类型及修改

1.语序不当:常见的语序不当有定语位置不当、状语位置不当、虚词位置不当。

病句: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修改: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搭配不当

病句: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修改: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表现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3.成分残缺: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

病句:我有一个女孩,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些。

修改:我有一个女孩,我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些。

4.句式杂糅

病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修改: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2.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3.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4.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画图表的方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5.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6.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写作手法的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中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 中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归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 中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归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09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