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如雷贯耳,经常听说。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学院呢?

其实,孔子学院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

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30日,全球已有158个国家设立了535所孔子学院。一直以来,各地孔子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中国与当地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武义二中,这所坐落在县城的普通高中,先后出了3位孔子学院的院长,他们都是武义二中1977级、1978级的学生,巧的是,3人还是高中的同班同学。

曾立人,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教授,曾任美国天普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目前在南非西开普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任中方院长。

刘亚明,北京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曾担任英国徳蒙福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潘章仙,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后调任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现在是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在她回国开会的间隙,记者采访了她。

把中华文化传播出去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潘章仙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孔子学院除了汉语教学之外,2019年还开展了20多场中国文化体验和交流活动,受到多家中外媒体的关注和报道。2019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优秀孔子学院”称号。比利时的西弗兰德省电视台,香港的凤凰卫视,还有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新华社、人民日报等,都对这些活动做过报道。

潘章仙说,在海外推广汉语教学就是传播中国文化,作为一个非盈利性的教育机构,中方院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做两件事:教学管理、组织文化交流活动。

比利时人很喜欢中国艺术,潘章仙就和同事们把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介绍到国外。很多热爱中国艺术的比利时人围绕在孔院周围,每周三的晚上都有书法家免费给大家开课,平时有空,他们都可以来练习书法。当地的孩子很喜欢中国剪纸,孔院的老师就教他们剪纸,带着孩子们用纸张制作汉服,开展览。

高层次的人文对话、中比论坛等也经常举办。纪念一战华工图片展、汉语桥比利时赛区预决赛、中国书法展等“孔院日”系列活动成为当地人特别期待的节日。

做着有意思的事,潘章仙说,生活也就特别开心。

十二生肖春晚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今年是中国己亥猪年,为了让孔院的学生和当地民众更好地了解春节民俗和猪年的文化内涵,潘章仙和同事们特意选择在比利时猪肉主产基地斯维弗泽勒-维宁勒市举办了孔院春晚。这个活动很受欢迎,西弗兰德省省长卡尔·德卡路维和斯维弗泽勒-维宁勒市市长昂德瑞·凡可斯特到场庆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新年贺词。

当地有300多人来参加,国内不少知名人士来了,华人华侨来了,热闹非凡。“这次春晚让大家在共同的话题里做到了民心相通。”这台春晚,上海民乐团的演奏团来了,北京的古筝演奏家来了,精彩的古琴演奏等,让比利时观众一下子就爱上了中国文化。

自豪成为孔院人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潘章仙说:“孔子学院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能成为孔院人,我感到非常幸运和自豪。”2018年和2019年,她两次受到李克强总理的接见。

在加入孔院大家庭之前,她是浙江工商大学英语教授,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为何与孔子学院结缘呢?

潘章仙介绍,西弗兰德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12年4月,而这所学院正是由浙江工商大学与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合作创办的。当时,潘章仙从教30多年,对在海外教中文非常感兴趣,很希望发挥自己的外语专长,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做些贡献。2018年初,她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通过浙江工商大学推荐,参与国家汉办组织的选拔考试,正式成为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

“潘章仙后来去北京师范大学读博士,我还读过她博士期间出版的著作,在2015年武义二中百年校庆时见过她。”当年的高中班主任熊庆良老师兴致勃勃地讲起自己的学生,言语之间满是自豪。今年81岁的熊庆良曾是武义二中校长,他的班里走出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她从农村出来,学习特别勤奋。她外语很好,所以高二就去了外语班。”

记者|王健 通讯员 蓝雪钺

1.《武义二中 这位金华女老师,成为孔子学院院长!厉害的是,她的两位高中同学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武义二中 这位金华女老师,成为孔子学院院长!厉害的是,她的两位高中同学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6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