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咸宜先生经常端茶,并向初次来此的客人提问。如果他得到肯定的回答,他会立即在一个杯子里倒两杯,与客人分享美酒。在杨先生的人生字典里,朋友来了,有好酒很重要。
作者吴霖当然还有香烟。他和他的妻子戴乃迭都喜欢吸烟。也许是多年的习惯,也许是性格使然,杨先生不抽带过滤嘴的烟,他觉得没意思。他喜欢烟酒,但不注重品牌。他经常抽烟,喝他抓到的任何东西。比如最近喝孔夫子的酒,抽翡翠烟。
烟酒茶都有。作为一种待客之道,礼貌是绝对周到的。然后,主宾可以坐在沙发上聊得心旷神怡,家事、国事、天下大事每次都在展开。杨先生的演讲直白、快速、幽默,有时还相当辛辣。跟他说话,你的脑子,你得跑,你得时不时的急转弯。这是一种锻炼。
我以前在一张照片上见过杨先生,手里拿着一个杯子,微笑着坐在沙发上,像仙女一样飘着。背景墙上有一副对联,说毕竟百年是梦,所以醉了就成仙了。镜头似乎离杨先生很远,给人一种空宽敞明亮的感觉。
参观完阳富的客厅,才知道那张照片并不是完整的人像。这里虽然不是很局促,但也不宽敞。至于亮度,就更虚无缥缈了。窗外可能有一堵高墙挡住光线,也可能有一棵树,房间里的黑暗,和楼外明亮的阳光,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所以杨先生家的客厅,常常是大白天灯火通明。
今年初春,杨、来港旅游了一个月。作为访问学者,他们积累了50年的艰苦翻译经验,自然得到了翻译界同行的高度赞扬和真诚尊重。如果不算他们独立翻译的章节,比如杨先生直接从原文翻译成中文的《敖德秀集》、《罗兰之歌》、《牧歌》;戴乃迭的当代文学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半个世纪以来,他们一共翻译了3000多万字的中国古典文学!
3000多万字!久而久之,基地就成了中西沟通的桥梁!也许,应该提醒大家,这50年是连续战争和连续政治运动的头50年。
《诗经》、《楚辞》、《史记》、《宋明平话小说选》、《老残游记》、《儒林外史》乃至《红楼梦》...杨夫妇把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学精华翻译成优美的英语。多少其他国家的朋友正通过这座桥走向东方和中国的时间深处。他们沐浴着春秋之风,穿过了秦皇长城;看着精致的汉宫月亮,它照耀着红楼里的梦和在梦里吟诗的读者...
这位醉人的酿酒师正是擅长品酒的年轻夫妇。不知道杨夫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近酒的。杨先生的品酒史是有据可查的。他曾经说过,他从小家境很好,父母很多都是为了读书而出国留学,所以家里有很多洋酒和洋书。每当长辈喝酒,总是用筷子蘸酒,抱着他尝。这么多次,杨从一开始就知道酒的味道。大概是自己想要什么,就应该对别人大方一点,有一天,天真的杨拿了一瓶父亲留下的上好白兰地,竟然想喂金鱼。而且倒几条,金鱼都是高的,左撇子右舞,真好看。他暗暗觉得好玩,好玩。既然他们这么开心,那就都喝了吧。于是他把剩下的半瓶酒全部倒进了鱼塘。结果金鱼都醉了。那时候他才三四岁。
在杨家,空气含酒香。在这种香味中,如果你看了墙上的对联,你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杨先生爱烟爱酒,关心他的朋友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赞美他,说他是“酒仙”;另一种是为了健康劝他戒烟戒酒。杨先生自己说不敢说前者;他对后一种说法表示感谢,但他仍然相信“与其听朋友的话,不如听自己的话”。于是,杨先生依然有着“从花丛中的一壶酒”的凋谢和“向天请酒”的英气。
下篇八十多岁的杨先生,自然是个退休了的闲人。有时候他很奇怪,老了,但是琐事很多,时间还是很紧。他一生从事翻译工作,不想把余生都花在翻译上。他想自由地写一些文章,他也想写一些他谦虚地称之为“加油”的老式诗。
他的诗很受朋友的欢迎。虽然自以为是,但他只是“学做半瓶醋,诗打一缸油。”但是有很多文章,出现在报纸上,在朋友之间传播。最近他刻意收集整理旧诗,想出了一个集,叫《银桥集》。他说:“银翘解毒丸是北京同仁堂的中药,治疗感冒,我经常吃。银翘是草药,功效是清热降火。既然我的打油诗大部分都是在火起的时候写的,那么用银桥降火似乎也是合适的。”杨先生曾说“银桥解毒丸久有是好事”,被同样幽默的启功先生奉为妙句。
也许,杨先生的大半生,咸宜并没有单纯而绝对地看世界。所以,当问到他最喜欢的书时,他回答没有;问他最开心的事,他还是回答没有;他解释说,不是没有喜欢的书,没有开心的事,真的是“最”这个词让人犹豫。
问他最喜欢什么样的人,他突然从沙发上直起身来,用手指着坐在他对面的戴乃迭,肯定地说:“我最喜欢她!”
杨是英国的一个年轻人,他喜欢徒步旅行。从一个营地点到下一个营地,他们经常“只背一个柔软的背包,通常每天步行十五到二十英里”。他喜欢这种“斯巴达式的健康消遣”。比如在英格兰北部的湖区,他一个人走了三次,两次,最后一次,他的同伴包括他的女朋友戴乃迭和刚到英国的小甘。根据他的回忆录《缅怀载酒失船之年》,那是1939年的春天。
杨之所以录下这段徒步,是因为他遭遇了一段失落的插曲,走了很多错误的路。杨回忆说:“又累又饿,竟然哭了。”为了鼓励他们,他们决定用最大的声音唱进行曲。他们演唱的歌曲包括蒂珀雷里的《漫漫长路》、《安妮·洛里》、《洛蒙德湖》、《前进》、《基督战士》。那天,我走了大约25英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晚年的杨写道:“我们真的很累,但这次经历将会给我们留下多么美好的回忆。”1939年,杨24岁,20岁,萧干只有29岁。
此事对杨有着深刻的记忆,值得铭记。这不仅仅是他和女朋友戴乃迭的第一次长途旅行。另一个证明是那一年唱的歌之一是《罗蒙湖》。70年后的2009年,这首歌作为杨最喜欢的歌曲出现在他最后的告别仪式上...
查萧干年谱,1939年初,萧干就任香港《大公报》,那年春天从香港经河内前往滇缅公路。初夏,他面试归来,接受了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每年250英镑的聘用,于9月1日登上前往欧洲的轮船。所以,今年春天,小甘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杨、一起去远足了。因为,这时候他正忙着滇缅公路上的采访,“来回跑了近三个月”。
萧干的回忆录《没有地图的旅行者》记载,“由于战争局势的沉寂,1940年春,我还带着杨、、等几个即将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在湖区爬山11天,领略了英国中部的山川美景。”幸运的是,小甘还记得那次在湖区的徒步旅行。除了证明远足的时间是1940年春,还证明了除了杨、戴、小三等人外,还有“几个准备回国的中国留学生”。珍惜其他几个人不记得他们的名字,或者很久以前,已经忘记了他们的名字。杨和肖干都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晚年生活在离北京不远的地方,保持着良好的交往。
肖干和戴乃迭于1999年去世。10年后的11月23日,杨在北京煤炭总医院去世,享年95岁。官方媒体报道给出的定语是“中国著名翻译家,《红楼梦》英译本作者,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
杨和有幸相遇。地点是北京白万庄外语系的宿舍。我有一个写作的习惯,总是在写完之后签上具体的日期,月份,日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安排这个。我查了一下旧日记,找到了确切的时间。我在1994年4月29日和5月16日拜访杨先生和戴先生时写的。这一年,杨79岁,75岁。
我记得那天,我一坐好,杨一手端着茶,一手端着一杯白酒,没有征求我的意见。我选了茶。我这辈子和酒没什么联系,自然没注意杨先生端的是什么酒,但根据文字来看,可能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孔府酒”。回过头来看我的话,好像是今天回忆的备忘录。至少对我来说,是珍贵的。
我和杨先生并肩坐在一起聊天,戴乃迭静静地坐在我们对面,头如雪,蓝眼睛还在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看到她青春的照片,不得不惊叹!
当天,杨先生签名寄给我一本1983年初出版的《我来接》,并明确表示对这本书内容的偏爱。当时,他后来的“著名”旧诗集《银桥集》正在筹划中,尚未出版。否则,我必须向他要一份。
2009年11月25日,在我第一次写完旧文后,我打了一段文字表达对杨老师和戴老师的怀念。最后一节是“我记得那天离开的时候,我喝了一小杯酒。所以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路从万村骑到五道口,在春末夏初的风中……”
1.《吴霖 戴乃迭与杨宪益:一对中西合璧的“神雕侠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吴霖 戴乃迭与杨宪益:一对中西合璧的“神雕侠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817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