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去西藏等高原地区旅游最害怕遇到高原反应。海拔反应是人到达一定高度后,为适应海拔引起的气压差、含氧量低、空空气干燥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简单来说,可饮用氧气的发明获奖,身体对缺氧环境的适应过程称为高原反应,是高原地区特有的常见病。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带上氧气面罩或服用含氧药物,及时补充氧气。有没有更简单便携的方法来改善这种单一的人体供氧模式?据国内媒体报道,陕西某科研团队发明了可饮用氧气,已获国家奖励。喝一次可以辅助供氧40分钟!从此高原反应不再令人恐惧。
基于“饮用氧气”的研究,该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口服高氧液能明显改善缺氧反应,且口服氧气的维持时间长于静脉输氧。认为“高氧液进入消化道后,溶解氧可通过消化道粘膜直接进入人体组织,可增加血氧含量,维持全身各脏器的功能”。同时,该团队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口服高氧溶液还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加速体内自由基清除、保护肺损伤等健康益处。
2002年的一天,仍在Xi西安空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担任主治医师的许立先教授被分配到格尔木治疗高原反应患者,于是许立先教授带领医疗队赶赴现场。
当时由于高原缺氧,许礼贤教授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高原反应和缺氧。后来他马上拿了一瓶高氧葡萄糖,大概5分钟后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了5%。
这件事发生在许立贤教授身上,从那以后给他很大的启发:不如直接发明一种可饮用的氧气,也可以提高来自消化道的动脉的营养压力和氧饱和度。人体提供氧气最重要的是呼吸道,但很多肺扩散功能下降的患者利用呼吸道提供氧气的效果较差。如果换一种方式发明另一种供氧通道,那就是静脉辅助供氧的方法,使用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疗效确切,易于推广,特别适用于战场上肺扩散功能障碍、呼吸中枢抑制、危重伤员的治疗。
有想法就要付诸实践,于是以许立贤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根据上述思路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最终形成了一种可饮用的氧气。
2009年1月,以徐礼贤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以11年完成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特殊环境缺氧防治新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一成果不仅证明了人体可以呼吸和供氧,还可以通过“供氧”和“饮氧”来改善缺氧状态。
还可以增加动脉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持续十分钟左右。口服,可支持消化道供氧约40分钟,供氧效果提高4倍。许礼贤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的这项最新科研成果,也彻底改变了以前单一的人体供氧模式。
网友评论:从此以后,我们在高海拔地区执行任务的士兵不再害怕缺氧。长期困扰高原部队的缺氧问题得到了更加彻底的解决,高原部队的战斗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许立贤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也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科技创新给我们带来了新思维和新希望。让我们为许立贤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鼓掌。
1.《发明可喝的氧获奖 解决高原反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发明可喝的氧获奖 解决高原反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222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