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李叔同的船员来到温州,参观了弘毅大师纪念馆
晚晴在宝颜寺
宝严寺弘毅大师纪念馆外景
今年是弘毅大师诞辰140周年。瓯海区CPPCC率先发布《弘毅文化做大做强、打造温州文化高地三年行动计划》,并策划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众所周知,出家之前,他是著名的浪漫主义天才李叔同。他擅长书法、篆刻、绘画、音乐、戏剧、诗歌和石头。他创作的歌曲在当时是“流行歌曲”,一首《送别》家喻户晓,至今仍流行;他也是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教学的先驱之一...出家后是一代高僧。佛教39年,佛教24年,包括12年,弘毅在温州度过。
弘毅大师和温州的命运如何,温州留下了哪些“痕迹”?
纪念馆生动地讲述了“流金”的故事
有一条简单的水泥路通往罗达山麓,也是去温州大学城的捷径。宝严寺位于上山的“捷径”上。纵观《永嘉县志》三十六卷,有“德政乡与宋祥符之间建有霍根宁寺”的记载。霍根宁寺是指保研寺。早年,这座千年古寺交通不方便。今天,它已经成为北方三阳湿地风景区和南方宏伟大学城校区的连接点。
站在山门外仰望,弘毅大师题写的“宝严寺”牌匾令人叹为观止。当你走进寺庙,你会看到巨大的释放池,释放池后面的长廊式建筑是弘毅大师纪念馆。黄杨木大师雕像静静地在亭子中央迎接,眼神深邃,表情慈祥。在纪念馆陈列的众多大师遗物和书信中,大师在温州的12年是生动而传神的...
除了长期驻扎在锡的清福寺外,大师还住在江心寺、茶山宝严寺、仙岩胡夫寺和果溪净德寺。除了清福寺,师傅在宝颜寺逗留的次数最多,时间也最长。在许多私人信件中,他都称赞宝严寺“风光独特”、“山中兰若”,并表示希望“在另一个地方久留”,“另一个地方也是属于清福寺的寺庙”。今天的清福寺早就找不到了,只能在宝颜寺“追查”师傅。
宝严寺没有温州其他佛教圣地香。石宗盛方丈解释说:“弘毅大师是个低调、冷漠的人。如果宝颜寺有不断的香客,也许他就不会留在这里了!”他在宝严寺驻扎了20多年。临沂弘毅的“保研寺”是他的日常作业。“虽然只是简单的三个字,但值得学一辈子。”
他与一群温州文人有着深厚的友谊
从纪念馆橱窗里的旧信件中,我们可以知道,大师关注温州的人文环境,与温州的许多文化名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金百栋的《弘毅大师与温州文化》一文也详细记载:弘毅在上海南洋学院读书时,老同学林大同,字同庄,温州瑞安人。他曾去日本留学,与弘毅大师同龄。曾任民国浙江水利厅厅长。当时,弘毅想找一个干净的地方写书。林同庄讲了永嘉山水和清华。气候温暖舒适,相对安静,没有太多干扰。那是个法治的好地方,老师听了很高兴。这是弘毅大师和温州人关系的开始。
民国温州,有一批通晓佛教的知识分子。除了在温州成立菩提会、莲池会、鹿城佛教会,兴办医院、学校等公益事业,赈灾、扶贫等慈善组织外,还给予弘毅热情接待和全面支持。如陪同从杭州到温州的吴、周梦友等;周群珍,弘毅在温州期间承担“食资”和“一切费用”;刘,首创第一手著作《五绝》三经木刻;为弘毅题写“晚清袁”匾的“永嘉老人”陶文星;谢等人为刻下的“银燕”、“沙面月臂”等篆刻更是数一数二。
在温州形成一个佛教和书法体系
1924年,弘一在清福寺完成了历时四年的现代佛教经典《四季比丘的小心与仪容》。全书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然后35本书交给日本内山,分发给日本东京和京都的大学图书馆收藏。
1928年6月至9月,弘一在温州给李、、丰子恺等写了十余封信,提出了由护生编写的有关细节。这本画集于1929年2月由明凯书店出版,非常受欢迎,有多达15个不同的版本。1929年8月,师父开始创作《酷歌》,由他的学生刘质平和他的弟子们创作,于1936年由上海明凯书店出版。
1932年,清福寺重建,弘毅大师为寺内大雄宝殿题写“极乐庄严”横匾;宝严寺还留下了一幅师傅的原联:“永远捧着一枚干净的戒指,你应该高兴才对。”因为师父的留下,这座千年古刹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不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专家说,弘毅在温州形成了他的佛教和书法体系。
《晚晴》延续了温州的一个故事
在宝严寺山脚附近的一个小院子里,还有一栋两层的青砖楼趴着——这是“弘毅大师故居”,叫:逸仙院,字是大师孙女李娟女士写的。
小楼的建筑风格是民国的,灰瓦木窗。一楼门厅不宽敞。在一张磨角的方桌上,放着一把生锈的刻有多年文房四宝的刻刀。这让人想起弘毅自制的切肉刀和在温州玩篆刻的著名故事。一九二二年四月,印五党,钱派到。叶圣陶先生对这五枚印章的评价是:“太棒了,简直无法形容。”
今天的“故居”来之不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弘毅大师纪念馆先后在津、厦、泉、杭、宁、嘉、台等地建成,研究者遍布世界各地,但作为大师最喜爱的“第二故乡”温州却从未有过纪念地。在一批有识之士的呼吁、奔走和努力下,1997年在寺内建立“弘毅大师纪念馆”后,在山脚下仿造了中山大师院的“故居”,并于2010年正式落成。
2010年11月,出生于阿文的艺术家董兰星带领浙江歌舞剧院大型原创舞剧《李叔同》团队,在家乡演出,恰逢宝严寺新建晚晴。于是,“李叔同”第一次回到了宝严寺的“老地方”,留下了一段长长的故事。
虽然是对“故居”的模仿,但试图与过去发生关系;至少表达了温州对大师虔诚的回忆和挽留,也对回忆大师在温州的12年有着真正的“支撑”。此后,师傅的故乡天津电视台也来宝严寺拍摄专题片;师傅的孙女李娟女士和师傅的学生刘质平先生的儿子都来寻找踪迹。
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弘毅文化”
根据CPPCC瓯海区牵头的“做大做强弘毅文化,打造温州文化高地”三年行动计划,瓯海区有关方面将邀请津、沪、杭、嘉、厦、泉等各界人士共商组建“七城”联盟,纪念弘毅大师,规划弘毅大师温州行百年活动。
瓯海区政协和温州大学音乐学院还联合举办了弘毅文化音乐专场;CPPCC瓯海区纪念弘毅大师协会第一份刊物《温州弘毅大师文化研究》,汇集了弘毅文化的研究成果,在过去的十年里举办了一系列活动。
此外,我市有关部门在姜欣雨召开了纪念座谈会。邀请了一些专家来讨论弘毅大师与温州文化的关系、他与温州密友的爱情、他在温州的艺术成就以及弘毅大师在温州的“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在缅怀这位艺术造诣深厚的大师的同时,他还呼吁进一步发掘和保护弘毅大师留给温州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来源:温州晚报
江红
1.《林大同 寻访弘一大师的“温州踪迹” “晚晴院”再续一段温州佳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林大同 寻访弘一大师的“温州踪迹” “晚晴院”再续一段温州佳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36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