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指南

张北海 张艾嘉的叔叔是张北海,他的《侠隐》卖给了姜文,于是《邪不压正》

姜文拍摄了几年的《民国三部曲》最后一部电影正式上映,由姜文、彭于晏于晏、廖凡、周芸、许晴主演,相当精彩。这部电影改编自一部名叫《夏音》的小说,讲述了1936年北平的故事。年轻的侠客李天然深入古都的胡同小巷,寻找五年前学校血案的罪魁祸首。随着他调查的逐渐深入,北京各界人士的斗智斗勇浮出水面。

据说这本书出版后,很多人找到作者购买影视版权。最后,张艾嘉决定把版权卖给姜文,因为她相信姜文的才华可以让它成为一部优秀的电影。这和张艾嘉有什么关系?因为作者是张艾嘉的叔叔——美国著名作家张北海。

很多人可能不熟悉张北海,但他是文人圈里一个传奇的存在。在画家陈丹青口中,他是“纽约之蛾”,爱酒,爱浪漫,爱慷慨;作家阿成20年前成了“张帆”,爱上了他的文章和风度;台湾音乐家陈升在纽约街头遇见了他,并写了一首充满怀旧之情的老嬉皮士歌曲。《桑松》,“午夜走在异乡陌生的街道上,你低头微笑,说百老汇不懂流浪的心情,不如回家。多年以后,你要寻找最美的一天/[/K0/】……”

我有幸在北京见过张北海先生一次,那是北京文化圈的一次沙龙聚会。谈话的话题恰好是《夏音与他心中的城市》这本书。他幽默的谈吐,对北京的深深眷恋,以及他笔下有趣的故事,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终于知道有些男人可以帅到80岁。

走过两个时代两种文化

当我遇到张北海时,他戴着棒球帽,穿着匡威鞋,这是他经典的标志性服装,除了牛仔裤被柔软的棉麻白色连帽衫取代,牛仔裤上的金属链无意中透露出嬉皮士的风格,脖子之间的狭长围巾显示出时尚的味道。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仍然充满灵气,完全不像一个八旬老人。

“我1936年出生在北京。直到1948年,我和家人随国民政府去了台湾省,在北京住了12年。我还不到一岁,还没断奶就已经是难民了。”张北海普通话说得很标准,没有北京话,偶尔会冒出几个英文单词,语气温和,儒雅端庄。

“还有一些印象只是为了吃饭,至于城市面貌,那只是一些成年人追随的风景。此外,还有环城电车,东四拱道和街角的交警亭,胡同口的洋车,西直门的运煤骆驼队,夜里的哭喊声,还有一些一年一度的节日。”除了小吃,北平在张北海童年最深刻的印象是传统的人际关系。“在5600年的帝都,大部分汉人读书,懂得礼数,人们始终保持着相当的尊重和礼数。所以这一代人绝对不会骂人或者直接得罪一个人,这是很有礼貌的。这种氛围已经形成几百年了。即使店家跑了,自然也会帮助人们在迎客的时候把衣服上的土去掉。今天没地方做这个。”

他没有想到,12岁的时候,他就永远离开了小时候的北平,因为再回来的时候,已经不是北平了,时代已经变了。穿越南方的少年张北海在台湾省度过了他的青春期。1962年,他来到美国纽约,被一个完全陌生的全新世界震惊了。

“那是1962年1月。黑人民权、女权、性解放、越南战争、反越战争、左与右、人民公社、环保等新名词都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对我来说,这简直就是一记耳光。”

他在美国张北海各地学习和工作,做过几十份工作,如加油站、花店、画框店、收款员和银行统计...直到1971年,他35岁那年,被联合国录取做翻译工作,最后定居纽约,今天开始写作。

“四分之三个世纪过去了,我经历了两个时代,两种文化,八千英里的云和月。”看了看世界的变化,回想起他当初离开的地方,这座城市还在他的记忆里。由此,便有了小说《夏音》。一开始,年轻的侠客李天然在逃亡美国五年后回到北平,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故事发生在1936年,也就是张北海出生的那一年。

张北海以小说的形式完成了他的回归。

最平常和最传奇的城

《夏音》写于1936年的北平,不是张北海童年记忆中的北平,而是他母亲一再遗憾和怀念的“最美好的日子”。那时的北平,是山雨来临前的宁静,是灾前的最后一朵花开,是古城的美丽高峰。在北京工作多年的张北海明白,当他穿越空时,他看到了当年北京的回归之光。

读夏音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最吸引人的不是江湖侠客的欢愉与敌意,而是跟随李天然的脚步,从初秋到仲夏,度过四季,穿越衣食住行的细节。李天然喜欢走大街小巷,比如挂面胡同、西宗埠胡同、月儿胡同、许旺胡同...无论走到哪里,北京街头有趣的故事,老北京的味道,风俗人情都在书页上,仿佛时光流逝。

然而,很明显,这不是一个真实的城市,而是一个建立在张北海记忆上的虚构城市。“传统与现代,市场与江湖,最中国与最西方,最普通与最传奇,融为一炉,并存。”

正如孟渊叙《东京梦花录》揭示了北宋开封的繁华风光一样,张北海写《北京梦花录》,使老北京的风华不再只是纸上谈兵。

有些读者惊叹于这部小说的“温度”。其实是最温暖最难忘的一次。新旧交融的老北京,包含着衣食住行的生动细节,以及你来来往往的人情世故。然而,这些老北京的日常生活与武术复仇的电光火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于是我们会看到四合院里的闲适和大酒店里的交错;看到庙会的旧规矩,新年习俗的社交;看到黑道白道的奇闻轶事,秋冬春夏四点流动。这些东西都让人读得兴趣盎然。

处处都有人情味,让这本本该快乐的武侠小说,慢了下来,增添了魅力。书的扉页特意摘录了这样一段话:“温暖的太阳晒在身上,从灰色的房子里走出来,街边的大槐树,散落一地的落花,爬出大院围墙的蓝白喇叭花,阵阵鸣叫的蝉鸣,胡同里等客的洋车,板凳上抽着烟斗晒太阳的老人,路边的水果摊,刚才跟来的男孩子。”

也许,这就是张北海在异国他乡一直寻找的东西。

恍然把纽约误认作北平

夏音笔下的1936年的北平,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张北海的记忆,因为他就在那一年出生。为了争取细节的真实性,他只能要求所有的资料。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收集数据的过程持续了几十年,文字的温度和质感都是因为背后的辛苦。

“其实我是从台湾省时代开始收集数据的。当时的收藏不是写小说用的。当我在那里出生的时候,我喜欢看那些日子里外国人是怎么写北京的,那些一辈子住在北京的人是怎么写北京的。我主要想知道我出生的城市。”张海北的书架上有数百篇关于老北京的参考文献,其中大约四分之一是英文的。

“记忆是我检查数据的参考,因为我知道一点当时的情况。即使查了资料,我也知道可以按照我的要求使用。开始写之前,写了6、7本书。我把这六七本书变成了一本书,我照着这本书写。”张海北作品中的男主角李天然喜欢逛九城。他走过的每一条胡同都写得清清楚楚,路线也很清晰,都是因为张海北有一张1935年的北平的街道图。

这张地图是张北海在一本名为《古都文物简介》的书中发现的。但这本书不是一张完整的地图,而是一区一区的地图,内城七区,外城五区。把它们完全拼接起来是一件非常麻烦的技术工作。张北海的一个朋友帮他找到了两个专门研究计算机图形的人,他花了三天时间才完成。

“我们必须找到一张完整的地图来知道如何放置位置,然后知道彼此之间的关系。拼完这张地图,我就知道哪个巷子在哪里了。”

当年,张北海在回忆录中不厌其烦地寻找生活细节,比如坐黄包车,从东城到天桥,三毛钱就够了,老妈子一个月五块。“这些细节都在很多人的回忆录里。比如写抗战前后老北京的邓云翔,写了洋车去哪里坐,花了我多少钱的价格。对我帮助很大。”

而且夏音提到的一些八卦轶事也很有根据。当时天津出版了一本画报,每期只有4到6页左右,叫《北洋画报》。当时所有关于北京的流言蜚语都是由张北海从那里收集来的。

相比于数据收集,在文本中表达北京味更难。对于一个离开故土半个多世纪的人来说,找到地方口音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我写夏音的时候,桌上有几本书,比如《红楼梦》、《骆驼祥子》、《儿女英雄传》、《爱情》、《乌鸦婚》。我为什么选择这些书?因为这些书里的北京话是一流的。《红楼梦》中的白话属于上层建筑。《儿女英雄传》里的北京话很好。老舍的《骆驼祥子》描述的那个时代和我小说的时代很接近。张恨水《笑婚》写的。是老北京市场的故事。”

说起夏音写作过程中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张北海自己都忍不住笑了。“我当时习惯四五点写。一天早上,天快亮的时候,我想喝杯咖啡,呼吸一下新鲜空气/[/k0/】。出门后在街上看到外国人,心想,怎么,怎么来北京的外国人这么多?后来,我突然想起来,我是在纽约写的,1936年我不在北京。”

寻找自己的前世今生

当时,张北海几乎真的以为自己是1936年的北京人,在写1936年的北京故事,他仿佛进入了一个自己创造的梦境。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为夏音作序,他评论说:“当年来台的前辈们怀念过去的无常,于是有了惊梦之叹,而张北海却反其道而行,正准备从容入梦。张北海所依赖的不是哀死的情感,而是文字的再现。除了怀旧,他还必须创造他的理想城市。”

张北海如此怀念和描写北京的方式可能就是他的“故都春梦”。他的北京充满了世界的美好,已经发生的,将要发生的烦恼,无从避免。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北京还有自己的传奇。日军的重围阻挡不了神出鬼没的燕子李三。无论冬夜的胡同弯有多冷,回到老北京的游子还是能找到心上人的门。

1974年,离开家乡26年的张海北第一次回到北京,立刻觉得家乡没有人了。“当然,我明白世界上的一切都随着时间而变化。北京是我的精神故乡吗?数数!”所以,即使事情不一样,他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回来。近年来,他每两年回北京一次。

这个北京对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我只去过雍和宫一次。我还是很喜欢。它建造得非常好,非常漂亮。以前是宫殿,后来变成了寺庙。而且我家之前离喇嘛庙很近,没事干。我非常想念中山公园,因为它曾经是一个每个人都可以去的地方。唯一的遗憾就是去帝国食堂吃饭。你得先买中山公园的票。应该是你买了票然后在那里吃完盖章后还钱。对你来说是合理的。”

当她第一次回来时,张北海根据她的记忆在东四九条30号找到了她童年的家。她在居委会遇到一位老太太,听说他从国外回来了。她主动和里面的住户商量,住户礼貌的请他去拜访。“我第一眼就发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里面停着两辆车,一辆军用吉普车和一面红旗。里面的人穿着正式的列宁装和羊毛装。院子保养得很好,是个生活的家。”

然而几年后,他带着家人第二次去看的时候,30号突然变成了57号,不知道为什么几百年的街号从偶数变成了单号。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兴趣去看他的故居了。

对张北海来说,新北京仍有惊喜。“最近几次回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吃摩羯座,四两个二锅头,大蛋糕,真的是很大的享受。这是北京近几十年来创造的最神奇的小吃。”

晚上,沙龙的散漫结束了,张北海离开了,轻盈地走着,很快消失在北京的茫茫夜色中。此刻,我真的觉得他就是自己笔下的少年侠客,飞檐走壁,从一条巷子滑到另一条巷子,从一面墙跳到另一面墙。

他躲在古城的黑暗里,寻找又寻找,仿佛是梦游者的旅行。他在寻找的是北京的线索和他对前世的记忆。

1.《张北海 张艾嘉的叔叔是张北海,他的《侠隐》卖给了姜文,于是《邪不压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张北海 张艾嘉的叔叔是张北海,他的《侠隐》卖给了姜文,于是《邪不压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812037.html

上一篇

劫战风云 “劫争”--方寸之间风云起

下一篇

大年夜的中国行动 大年夜 中国悄悄做出一项重磅决定 太绝了

上海友谊商店 北京友谊商店史话:最大的特点是一般人不得入内

上海友谊商店 北京友谊商店史话:最大的特点是一般人不得入内

北京法雅体育的老板尹阿奇先生是我的朋友。乍一看,老殷的名字像是出生在江浙一带的人。其实他是个正经老北京。他在商场工作了几十年,从一个普通的店员一步步成为大型商场的老板。现在他在体育用品行业做的很好,在北京的老商界也很有名气。除了主业,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他的家里堆...

怎样欣赏古典音乐 在北京街头听古典音乐是种怎样的体验?国家大剧院告诉你

  • 怎样欣赏古典音乐 在北京街头听古典音乐是种怎样的体验?国家大剧院告诉你
  • 怎样欣赏古典音乐 在北京街头听古典音乐是种怎样的体验?国家大剧院告诉你
  • 怎样欣赏古典音乐 在北京街头听古典音乐是种怎样的体验?国家大剧院告诉你
黑龙江女孩 苦命姑娘挺住!黑龙江女孩赵千千晕倒北京街头,此前刚考过一本线

黑龙江女孩 苦命姑娘挺住!黑龙江女孩赵千千晕倒北京街头,此前刚考过一本线

五年前,脊柱侧凸女孩赵乾乾在黑龙江和北京好人的帮助下,成功完成手术,恢复了正常生活。在今年的高考中,她的分数超过了分数线15分。为了以后能顺利融入大学生活,表姐池芝华六天前来北京复查,但因身体不适晕倒街头,随后呼吸衰竭。她被送到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急救...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向日葵绽放招“馋猫”,路人摇头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向日葵绽放招“馋猫”,路人摇头

炎炎夏日,北五环外的奥森公园北公园里,向日葵盛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最近,一些游客去了赏花时,但发现好的向日葵要么被那些“非正式的人”拔掉,要么整个花盘都被拿走了,这让人看着就心疼。要么整个花盘被摘下。或者整个盘都拿掉。挖出来一张小怪脸。记者来到奥森公园北公园...

孙永先 北京56岁老“片儿警”手绘胡同 记录背街小巷变迁史

孙永先 北京56岁老“片儿警”手绘胡同 记录背街小巷变迁史

安定门派出所的老“电影警察”李劲松生动地记录了安定门地区拆堵“开墙打洞”的工作场景,以及后街小巷的变化。张蕾 摄焦北头条标准化法律咨询点,宝超胡同第一次被大型机械拆除,方嘉胡同翻新后“焕然一新”,“贾茹山居”升级仿古……可以说每一幅画都是他珍贵的记忆。这是他对辖区居...

北京龙韬娱乐文化有限公司 黄子韬成立公司 网友:还招不招人?

  • 北京龙韬娱乐文化有限公司 黄子韬成立公司 网友:还招不招人?
  • 北京龙韬娱乐文化有限公司 黄子韬成立公司 网友:还招不招人?
  • 北京龙韬娱乐文化有限公司 黄子韬成立公司 网友:还招不招人?
北京暴雨死亡 暴雨中转移5399人,无伤亡报告 48小时下了北京全年1/6的雨

北京暴雨死亡 暴雨中转移5399人,无伤亡报告 48小时下了北京全年1/6的雨

市防汛办称,截至昨日19时,全市已转移5399人,其中密云3725人,目前无人员伤亡报告。昨天下午13时49分,困在密云山区的最后一批游客安全撤离。 钱蕾摄昨天的暴雨造成石景山金安桥、昌平天通苑北站等14条道路短时间积水,全部及时处理。记者从市交通委道路管理局了解到...

男孩性早熟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男孩性早熟多源于疾病 会影响最终身高

男孩性早熟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男孩性早熟多源于疾病 会影响最终身高

朱成,72岁,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1970年,朱成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毕业,去了北京儿童医院。在内分泌科创始人春延的指导下,他专攻儿童内分泌学。40年后,朱伟依然坚守在儿科一线。“以前儿童医院还是淡季;淡季不淡,夏天更忙。”资料阎彤摄每天门诊,不到早上8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