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养蚕》出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四年级理科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养蚕》。根据蚕的发育过程,构建教学内容,蚕桑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以交流会的形式回顾蚕桑经验,让蚕桑成为学生难忘的学习经历。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0 1
重点是发起和引导学生开展养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蚕卵和幼蚕。
0 2
引导学生自理,独立观察记录蚕的发育过程,开展相关的观察、实践和探究活动,可以明确识别蚕生长发育的几个重要阶段,详细记录饲养、睡眠、蜕皮、羽化、繁殖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围绕自己发现的课题进行探究学习。
0 3
介绍了中国古代养蚕的悠久历史,引导学生体验抽丝,测量丝绸的长度。
0 4
组织交流活动,全面总结养蚕活动的收获和经验,通过整理记录、报告发现、展示学习成果等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蚕一生变化的几个主要阶段。
一、养蚕前的准备
部分
01
课前调查
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学习,查阅桑叶的种类、形态特征等基本常识资料,了解蚕种主要成分的特性;同时,在家长的帮助下,我去社区调查了市区桑叶的分布情况,制作了桑叶分布统计表(见表1)。
表1部分地区桑叶分布统计
调查日期
调查地点
数量(树)
研究者
5月4日
天河六村23号楼首门
一个
徐越西
花园村1号28号楼前
一个
夏正毅
5月6日
永安5村20庄停车场
一个
苏梦龙与吴昱翰
唐倩路497号403室
一个
范新春和孙耀东
5月7日
教师新村28路站旁
一个
鲍老师
天河七村小区第一排最后一棵树
一个
薛宇辰和爸爸
5月10日
永安二村14号楼旁
一个
李金阳
5月11日
人民东路官庄小区26号楼对面
一个
王艳杰
地铁停车场旁边
10
杨小艺
官庄高架桥下
一个
徐欣怡
银都花园1庄
一个
宝丰瑞
在乔奇电影院旁边
50
金羽杰
天河一村14号楼503室
一个
严怡春
大乔公园
一个
徐欣怡
天河三村门
一个
张敬轩
部分
02
理科班:主题阅读会,提出有趣的研究课题
第一节课,我学习了蚕业小师傅景格格制作的绘本《蚕日记》,感受了蚕一生的阶段性变化。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最后通过筛选整理,如“蚕怎么吃”“蚕怎么结茧”“怎么区分雌雄”“蚕怎么蜕皮”“蜕皮前后有什么区别”“蚕怎么吐丝”等等。
部分
03
获取信息,出具收养蚕宝宝的证明,对蚕宝宝的生活负责
当一切准备就绪,特别是时间节点快到了的时候,老师开始给每个学生分发10个普通蚕种,要求学生认真填写领养证明。回家后,他们为蚕宝宝安排了一个“温暖”的家,并建议学生在每组中选择最佳的“舒适区”,以显示他们对蚕宝宝“家”环境的“高度关注”。
养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部分
01
观察蚕卵和幼虫
学习目的:学会观察蚕种,了解蚕种孵化过程,掌握蚁蚕饲养方法。
蚕宝宝下蛋,但肉眼很难看清,于是老师带了放大镜,指导学生从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或者在纸上画一幅蚕卵图。
学生说:蚕卵大小和大米一样,颜色是黑色,有的是浅灰色。
有同学问:“为什么蚕卵一样,颜色会不一样?”
所以有养蚕经验的同学,必然会成为“小老师”:那些颜色深的,即将孵化出幼虫——蚁蚕。
老师问“小老师”:“蚁蚕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孵化的?”
对于这个新问题,“小老师”显然没有研究,而是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多湿热啊!
部分
02
观察蛹期的蚕
观察学习目的:了解蛹蚕的外貌特征,以及眼睛和翅膀在哪里。
在观察蚕蛹阶段的蚕时,老师最初的预设是这样的:学生先称一个蚕茧的重量,然后剖开,在灯前摇一摇,拍一张照片看看蚕茧里的蚕是什么样子,这就引出了学生的思考和疑惑。
例如:
蛹和蚕有什么区别?
还能找到眼睛和脚吗?
蛹会动吗?
它产生了什么?
你在割茧里还发现了什么?会是什么呢?
......
然后让学生查阅资料,自主解决自己的问题。然而,偶尔会发现美术老师徐海燕是个不寻常的养蚕专家(许老师三四年间养过几千只蚕,在他的花园里种了几棵桑树,所以他根本就是个养蚕专家!),理科老师决定请她上理科课,给她讲养蚕的故事。
部分
03
观察家蚕的羽化、交配和产卵的变化过程
学习目标:1。了解蚕吐丝结茧时的物理变化,了解结茧的全过程,学习并尝试制作蚕茧画;2.了解蚕蛾的身体结构,学会鉴别雄蛾和雌蛾;3.了解雄蛾和雌蛾的交配和产卵过程。
有些学生养的蚕已经不吃了,身体也在由青白变蜡黄,直至半透明。
理科课上,老师把自己半透明的熟蚕宝宝带进教室,告诉学生是时候盖一个大小合适、稳定的新房子了,方便蚕宝宝做茧。
然后播放相关教学视频,提醒学生在蚕开始吐丝结茧时,要仔细观察蚕的结茧情况;当幼蚕结茧成功后,可以将蚕茧放入热水中加热蒸煮,然后将蛾变成蛆并破茧而出,杀死蛾和蛆,然后烘干,得到完整的蚕茧。
最后,课堂讨论允许学生观察和思考以下问题:
如何判断蚕宝宝该不该吐丝结茧?
为什么要给蚕宝宝盖新房才结茧?
什么样的新房适合蚕宝宝做茧?
重点是如何给蚕宝宝建一个房子,方便他们结茧,要考虑用什么材料建,建多大,有多舒服,做成什么形状。
学生们想到了纸板、稻草和其他材料,想把蚕宝宝的家弄得又圆又方。新房的大小只需要比蚕宝宝大就可以了。
有同学提问:房子小了,茧密度会大吗?两只蚕在一个正方形里结茧会怎么样?方形房子和圆柱形房子有什么区别?
成茧后学习蚕茧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肩负着传承蚕茧画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使命。
课上美术老师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用白茧制作剪贴画,再用水彩颜料上色的基本工艺流程。蚕茧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学生做的蚕茧画
蚕交配通常很难观察到。老师给学生们看视频,学生们又提了很多问题。
比如“难道只有雌雄蚕蛾才能交配吗?”"两只雄(雌)蛾能交配吗?"......
为此,老师设计了以下观察和学习任务:
1.比较蚕蛾和蛹的形态,找出蚕蛾身体的哪些部位是由蛹发育而来的。
2.找出雌蛾和雄蛾的区别,学会区分。
3.数一数一只雌蛾能产多少卵。仔细观察新蛋的外观特征。
4.交配蛾和不交配蛾产卵有什么区别?以上系列观察任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昆虫交配的一般规律。蚕宝宝的世界里有那么多生命的奥秘!只有认真研究过的人才能知道。
部分
04
体验旋转
体验:让历史“照亮”现实,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和多学科知识。
学习目的:了解我国养蚕吐丝的历史,能够独立吐丝。
设计学习任务:
1.通过测量和称重,比较谁的茧最大、最厚;
2.了解丝的作用,预测一根丝可能有多长;
3.逛蚕品店了解蚕品;
4.了解蚕桑历史、一带一路等相关知识。
称重和预测属于数学知识的范畴。学生外出时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到蚕茧的大小是由蚕的数量决定的,蚕的长度与所吃的桑叶有很大关系;对丝绸产品专卖店的调查发现,丝绸产品包括被子、围巾、内衣等。,它们有不同的生产工艺和不同的价格。丝绸裙子很贵,卖得很好,因为夏天穿丝绸衣服很酷。
老师在课堂上简单介绍了纺纱方法后,许多学生回家体验纺纱过程,李金阳还写了一篇专门的纺纱日记。
部分
05
交流养蚕经验
学习目的: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关于蚕的知识和研究成果。
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分享了:
1.蚕经历了哪些变化?
2.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吴静雯就调查日记《蚕宝宝对不起》做了跨班交流,旨在提醒学生养蚕时注意细节,不要马虎;苏梦龙4 (2)班的微视频《蚕宝宝的成长》和吴的美文《我是养蚕小师傅》也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分享有温暖人心、纠正错误、鼓舞士气、鞭策前进的力量。它鼓励学生更深入地参与项目学习和研究,争取自己独特的发现。
★欢迎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理科老师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给我们,让这里成为全国理科老师的加油站。更多信息请关注“加油!理科班微信官方账号
1.《养蚕的过程 “我们来养蚕”科学实践案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养蚕的过程 “我们来养蚕”科学实践案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15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