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文章到底是怎么写的
-以《行走》为例,谈谈如何处理叙事文章中的各种元素
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课的重头戏。然而,采用常规的阅读方法和途径只能大致完成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用有限。为了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通过阅读促进写作,我们必须从写作的角度有意识地研究文本,从而发现文本或范文生成的奥秘。记叙文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文体。本文试图运用作者倡导的“阅读、理解、写作三步作文教学法”,通过对《行走》的主题、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主题的分析,来探讨叙事性文章。一般来说,如何恰当地处理每个元素,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一篇好文章。
莫怀戚先生的著名文章《行走》:
我们走在田野里: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妈妈不想出来。她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再往前走一点就觉得累了。我说,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去拿外套。她现在听我的,就像我小时候听她一样。
天气很好。这个春天来的太晚了,太晚了,有些老人受不了。但是春天终于来了。我母亲熬过了又一个严冬。
在南方这个早春的田野里,大块大块的新绿被随意地铺设着,有的厚,有的轻;树上的芽也很密;田野里冬天的水起泡了。这一切都让人想到一件事——生活。
我和妈妈走在前面,老婆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道:“前面还有一对母子,后面还有一对母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有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我儿子想走这条路。路径很有意思。但一切都取决于我。我妈年纪大了,听惯了强势的儿子说话。儿子还小,习惯听高个子爸爸说话。我妻子呢?她总是在外面听我说话。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责任重大。两者我都想想办法,但是找不到;我想拆散家庭,一分为二,得到我想要的,但我不想。我决定委屈一下儿子,因为和他在一起很久了。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了摸孙子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我们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着小路看去:有金色的花椰菜,两排整齐的桑树,尽头有一个闪闪发光的鱼塘。“我走不了的地方,你来背我。”妈妈对我说。
就这样,我们朝着阳光下的花菜、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那里,我蹲下来抱起我妈,我老婆蹲下来抱起我儿子。我妈虽然高,但是很瘦,天生不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年轻,天生轻盈:但我和老婆走得很慢很稳,仿佛背上的和背上的加起来就是全世界。
正文(7325字):
一篇好的文章总是经得起读者的反复阅读和深入研究的。莫怀戚先生的著名文章《行走》就是这样一篇值得我们不断深思的文章。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1985年的《中国青年报》上。自从入选几套中学语文教材以来,在解读、鉴赏、探究文章上一直没有间断过,至今仍让人觉得深刻难忘,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对于《行走》这样的好文章,既要引导学生做深度阅读,欣赏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感情,又要从学会写作的角度,进一步揣摩和领悟作者的艺术匠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课的重头戏。然而,采用常规的阅读方法只能完成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用有限。为了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通过阅读促进写作,我们必须从写作的角度有意识地研究文本,从而发现文本或范文生成的奥秘。因此,笔者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和写作实践中,逐渐探索并实现了一种有效地将阅读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被总结、归纳并命名为“阅读、理解、写作三步作文教学法”。所谓“阅读”,是指教师从学习写作的角度指导学生阅读,学习课文或范文中使用的写作方法。所谓“悟”,就是感觉、理解、顿悟,就是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找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有什么原因和秘密。所谓“写作”,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写作,即把所读、所想、所感、所深刻理解的东西,自由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其中,“启蒙”是阅读和写作之间至关重要的一环和一步。没有认真、深入、透彻的“开悟”,就无法真正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也很难真正理解作者究竟是如何从灵光一现到结尾写出动人篇章的。关于“读、悟、写三步作文教学法”详细介绍的论文已在其他期刊发表(见2017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2期;《读书写作月刊》,2017年第4期),此处不再赘述。
本文试图运用作者倡导的“读、悟、写三步作文教学法”对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第一册的课文《行走》进行具体探究,以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的。《行走》是一篇精致的叙事散文,叙事文章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文体。以《行走》为样本来研究记叙文的立意和编排,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的适应性。通常,教师在帮助学生写记叙文时,通常会强调一定要把记叙文的“六要素”讲清楚,否则写不完整,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或缺陷。这个要求自然是必须的。但在很多情况下,老师可能没有研究透彻,学生更困惑的是如何准确把握文章的要素,或者说如何自然、准确、熟练地实施。叙事的所谓“六要素”只是一个很长时间的宽泛说法。关于六个元素是什么,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事实上,一篇记叙文的要素并不限于六个。有些元素在文章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有些则很模糊,孰轻孰重不能一概而论。根据文体特点和表达需要,作者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我们不妨以《行走》为例,通过分析其主题、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和主题,以及如何恰当、恰当地处理各个元素,来探讨叙事文章。
1.关于题材。《行走》中写的“主题”是一种普通的行走活动。走路大家都很熟悉,让学生写关于走路的作文,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写的。但作为从业者,学生边走边写所见所闻所感就足够了。然而,如果他们想像莫怀戚先生那样写出新的思想和深刻的含义,成为著名的杰作,仅仅笼统地处理主题是不够的。而且走路本身是很常见的,尤其是走路过程中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很难从中做出精彩的文章。所以有经验的作家一般不会写这种普通题材的,会觉得没文章可做。然而,莫怀戚先生的剑走偏了,一次看似平常的行走,在他奇妙的笔下,迫使他挖掘出不寻常的含义。他是怎么把铁变成金的?
通过研究文章可以发现,作者虽然写的是行走,但也写的是亲情,处理家庭矛盾,内容比行走本身更丰富深刻。作者对这样一个常见题材的处理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要写好一篇文章,选材当然很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怎么写,怎么艺术地处理题材。仔细反复阅读这篇课文,字面意思是户外散步活动。但是,我们越仔细、越深入地阅读它,就越会意识到,它不仅仅是关于行走,而是基于行走,它写出了比它更广、更深、更广的意义。如果写行走,一般很难写出能打动人心的东西。文章只有超越题材本身,或者给普通题材赋予不寻常的意义,即对普通题材进行拓展和延伸,挖掘出深层次的东西,才能出奇的新颖,达到不寻常的表达效果和艺术品格。
2.差不多了。叙事张文通常有事件发生的时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知道作者什么时候写了发生的事情,或者时间在张文是如何体现的。当作者指出张文的时间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非常具体和准确的时间点,如新闻、游记、报告文学等;一个是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时间段,比如很多散文、小说。一般读者读张文的时候可能不会注意时间,但作为一个研究写作的人,一定要讲清楚,因为这涉及到张文是如何产生的深层次问题。这个张文什么时候写的发生的事情?张文说:“这是南方早春的田地……”,只是模糊地透露出时间在早春,没有具体的时间节点。作者没有说行走经历发生在哪一天或哪一个小时,只是发生在“早春”,这似乎表明具体时间对这个张文并不重要。“时间”被认为是叙事的六大要素之一。《行走》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这个元素?
这涉及到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文学作品并不是对生活中具体事件的完整记录。他们来自生活,但往往高于生活。它能清楚地写下在特定时间发生了什么,从而会有特定的时间点;但也可以将发生无数次的同一事件高度概括、艺术化地表达为一次发生。作者在《行走》中所写的独特感受,可能是在一次行走中获得的,但更有可能是无数次行走中获得的感受的总和。作者通过理性的分析和发散性的联想,把这些零散的、微妙的、粗糙的感情积累起来,使之成为写作的素材或原型,最终诞生了这样的张。正是因为张文写的行走是可以像吃饭睡觉一样重复的东西,所以具体的时间点不再很重要,所以一般表示故事发生在“早春”。如果是传说中的“鲁豫”,不能天天重复,就要指定具体时间,以显示其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叙事六要素之一的“时间”,有时候是不需要写得很明确的,尤其是在创作作品中。如果《行走》明确指出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会给人一种不那么真实的感觉。读者宁愿相信文本中敏锐而深刻的情感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以满足生活的理性。
3.关于位置。这篇文章写的“行走”发生在什么样的地方或者空?这篇文章讲述的是环境:“我们走在田野里”。“场”的意思是场和元夜,意思是在一个很宽的空的房间里进行“行走”。也正是因为广度,才会有道路路径的选择,“走不到的地方”,从而为后面设置专门的情节,提前铺垫。如果让学生写行走的地点,大部分人会把自己局限在平时的行走经历中,在门前的小路上,或者相邻的田野、公园里,确定行走的地点或者空,这样就会缺少一些情况发生的机会。我们再看一遍。「散步」的行程是怎样的?上面写着,“我和妈妈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沿着一条小路,“我们走向阳光下的花椰菜、桑树和鱼塘。到了一个地方,我蹲下来,抱起我妈,我老婆蹲下来,抱起我儿子。”可见作者对怎么走,怎么走并没有太多具体清晰的描述,只是用简单的文字勾勒出来,很有跳跃性。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我猜作者认为这篇文章虽然写的是“散步”,但散步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表达主题的机会、一次对话、一个载体,他的目的是在散步之外表达更深层次的思想感情。既然目的不是行走本身,那么人物的具体去向并不重要,行走时所见所感应该有利于服务中心。平时看到同学写类似的作文,总是把行走路线写的准确清晰。好像他们不这么写就不叫游记了。其实他们可能把不重要的东西写的太过详细,反而冲淡了最重要的内容。走路时一般有哪些体验和感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行走,应该会有很多能看到的风景,能想到的问题。但是作为一篇文章,需要围绕主题选择素材,所以一定要做一个大的选择,而不是把看到的东西都塞进去。细读正文,作者描述了散步时看到的风景,写了“天气”、“田野里的新绿”、“树上的绿芽”、“田野里的水泡”、“阳光”、“金色的花椰菜、两排整齐的桑树、尽头闪闪发光的鱼塘”等等。为什么只选择这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风景来写?最初的目的和用处在于突出主题:因为“这一切都让人想起一件事——生活”。行走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健康,延长寿命,所以作者在选材的时候会有很强的生命感,任何能反映生活状态的景物都会进入眼睛,进入文字,否则就会视而不见。可以说《行走》对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做了足够多的文章。它应该充分贯彻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冰山写作理论,即以最简单的语言表现出最丰富的意义。正是因为作者惜墨如金,不肯轻易细说渲染,这六百字左右的短文,才能从小中见大,小中多赢,成为语文教学界几十年来津津乐道的话题。
4.关于人。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在描述“行走”过程的同时,甚至写了四个人:“我、我妈、我老婆、我儿子”。而这四个人又分为三代。用“儿子”的话来说,就是两对“母亲和儿子”,每一对都属于不同的角色,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家庭。令读者诧异的是,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很好,往往只用一两个短句,就把每个人的性格和特点暴露无遗。正是因为人物写得如此生动,这种典型的叙事散文,具有一些短篇小说的特点,成为一种综合运用各种文体的范文。
我们来看看文章是怎么描述“我”的。“我”不仅是这篇文章的叙述者,也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和“父母”。所以“我”在承上启下,协调这四个人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劝妈妈去散步,说明“我”很关心妈妈的健康;“妈妈熬过了又一个严冬”,表达了“我”对妈妈熬过了又一个困难时期的欣慰;当儿子和奶奶在走大路和走小路的问题上产生分歧时,“我决定委屈儿子”,体现了我对老母亲的尊重和孝顺。从以上描述可以得出结论,“我”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父母”,善于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保证家庭的和谐幸福。
看文章怎么描述“母亲”。“妈妈不想出来”,这是老年人的共同特点。当他们长大后,他们不想做太多的活动。但当我劝她多出去的时候,她信服的点了点头,体现了老母亲对我的信任和服从。最能表达母亲性格和心理的细节是:当儿子提出走这条路,与外婆走这条路的愿望发生冲突,“我”终于决定照顾母亲的时候,母亲突然改变了主意,“我们走这条路吧”,体现出老人是多么的大度和慈爱。
最后,看看“儿子”是什么样的。“我和妈妈走在前面,我老婆和儿子跟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道:‘前面也有母子,后面也有母子’”;“儿子想走小路,小路很有意思。”除此之外,他几乎不写他儿子的话。但是,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读者可以从儿子对童趣的发现和对走一条路的期待中,看到一个活泼、聪明、观察力敏锐、可爱的孩子的形象。
至于老婆,因为她是文章中的配角,作者只用一句话就展现了她的个性:“老婆呢,她总是在外面听我说话。”但是,就是这么幽默有意义的一句话,就足以形容他的妻子了。
从作者对人物的设定来看,这篇短文写了四个人,分属三代,层次复杂。但是因为作者用了几笔,把每个人的特点表现的非常有意味,特别是讲解行走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所以四个人不要太多。相反,他们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叙事散文重在叙事,不写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事物与人的关系是密切的,很难完全分开。如果能在完整叙述的同时写出好的人,自然会给文章增添不少色彩。
5.关于剧情。一般来说,叙事散文对情节没有太高的要求,追求情节的完整、精彩、曲折是小说的基本要求。但在这篇短小的叙事散文中,《行走》的作者充分利用了小说的表现手法,设计了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情节,使得这篇散文显得与众不同。这是什么非常引人注目的情节?就是“不同意”及其处理的过程。想一想,如果这篇关于“行走”的文章缺少了这样一个“不合”,“我”对不合的睿智处理,尤其是缺少了母亲在“我”尊重她的意见,决定走这条路,转而迁就小孙子意想不到的细节之后,突然抛弃自己的想法,这篇文章会不会像现在这样美好?会被选为教材中的经典吗?很有可能是一篇很普通的文章,不值得反复阅读、欣赏和探索。由此可见,这个体现了作者高超构思能力的情节在这篇文章中起着关键作用。没有它,这篇文章就会黯然失色;有了它,突然为一个共同的主题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在这一点上,有些同学可能会有疑问:这样的情节到底是作者在实际行走过程中真正遇到的,还是为了让文章发光而故意设计或捏造的?从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来看,这两种情况都是可能的。一方面,作品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这样的“差异”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有可能发生,所以作者直接使用是合理的;另一方面,文学高于生活,作家在作品中创造艺术,编一个高度符合生活理性的情节,这也符合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总之,无论是真实反映还是艺术虚构,我们都真切地感受到这样一个情节的设计和处理是非常自然和贴心的,没有丝毫的生硬、虚假和勉强,与文章的整体结构完美契合,是整篇文章最精彩的部分。
6.关于主题。《行走》的主题是什么?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这篇文章通过描述一家人在田野中的行走经历,生动地展示了相互尊重、爱护、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有研究者认为,本文以“行走”这一小事作为思想感情的载体,通过对春田一系列场景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生命”这一重要命题的感受和思考,警示人们只有认识生命,善待生命,珍爱生命,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其实以上关于文章主题的观点都应该有很好的理由,可以在文章中证明。但除此之外,文章的主题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我们不妨仔细看看。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信息需要解释。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时候,题目不是《行走》,而是《三代同行》,《行走》入选教材的时候应该是编辑修改过的。之所以修改标题,可能是编辑认为文章本身就是一个“行走”的活动,叫“三代同行”有点小题大做,所以很容易叫“行走”。称之为“行走”好还是“三代同行”好?叫“行走”,真的名副其实。与文章内容关系密切,中学生容易理解,但总觉得有点坐以待毙,太平淡;叫“三代同走”,似乎比“走”给了更深的含义。言下之意,主题超越了题材本身,同时又不脱离《行走》,从而实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达到了更高的写作目的。在我看来,作者原本称之为“三代同辈”而不是“行走”,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另一个人的,重点不在“行走”,而在“三代同辈”,从而深化、拓展、升华了主题。基于以上分析和理解,笔者认为这部张文的主题也可以说是反映了作者对三代同龄人的深刻思考和感悟,通过描述家庭的“行走”,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强烈责任感。因为“走”是现实生活中的一次旅行,会出现“大路”和“小路”以及“去不了的地方”的困境。成员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才能顺利度过这段快乐时光;三代人的家庭也需要在岁月的旅途中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爱护,才能完美地渡过杰西·李的秋冬。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同构和可比性。可以说,行走对人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是人生的一个瞬间或缩影。
关于“行走”这个主题,众说纷纭,到底哪个是正确的?事实上,一部好的张文总是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的主题往往是模糊和含蓄的,而不是单一和清晰的。每一个读者,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和审美情趣,对同一个张文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得出自己独特的结论。正是因为主题往往具有双关、多义的特点,才能经得起反复的阅读、经常的阅读和更新,也使得主题看似平常的张获得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那么,作为一个写作初学者,你如何从一个共同的主题中挖掘出新的思想和深刻的含义,从而丰富和深化张文的主题呢?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从生活的细节和最平凡的事情出发,从中仔细体会和领悟到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道理,通过叙述和描述这些最平凡的生活故事,特别是通过类比或联想,把所写的主题、事件、情节和主题与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联系起来,并找出
文章《行走》除了上述要素外,还突出了对事件、结构、语言等要素的处理,已经有很多研究者进行了解读和评论,此处不再赘述。总之,要写出一部优秀的张文叙事作品,首先要注意从丰富的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尤其是善于发现不寻常的东西,然后根据题材的特点和内涵,思考如何正确、恰当、艺术地处理时间、地点、人物等元素,特别要注意精心、完美地设计情节,以增强张文的感染力。 同时,尽可能挖掘题材的深刻意蕴,从而获得张文的主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平凡中看到新奇,在平淡中显示深刻,在不经意中看到真实的成就,也才能使张文充满曲折、摇曳多姿,让人在阅读时感到兴奋和难忘。
-结束-
[作者简介]
张立明,1963年生于甘肃省泾川县,198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在甘肃省平凉师范学校任语文教师,在甘肃省平凉市教育局教研室任中学任语文教研人员10余年;自2003年起,担任《新课程报》教研室主任、编辑部主任十余年。现为《新课程报语文指南》执行主编。
主要经验和成就:
1.长期从事基础语文教学。他在教学期间,以辅导学生课外阅读和写作而闻名,并编写了一本校本教材《时间与文学欣赏》。他辅导的很多学生在全国作文比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
2.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和教学研究,尤其是高考研究和辅导。在《甘肃教育》、《西北师范大学学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读写》、《读写月刊》、《写作》、《语文教学之友》、《教育时报》等相关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近百篇。
3.他是甘肃作家协会会员。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下班后写作。在《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天妃》、《散文》、《散文一百册》、《读者》、《广书》、《台港文学选编》等100多家国内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文学作品700余篇,并先后发表散文。近年来,致力于《红楼梦》等经典名著的研究;
4.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科研、辅导、编辑、写作、阅读的实践中,针对学生读了很多书最终还是写不好的突出问题,逐渐探索、认识、总结和发展出一套能有效解决从阅读到写作顺利转化的教学模式,即“读、悟、写三步作文教学法”。
当你不离开的时候
1.《好的文章阅读 一篇好文章究竟是怎样被写出来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好的文章阅读 一篇好文章究竟是怎样被写出来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63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