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民种地都说,要靠老天爷赏饭吃,但随着经济和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肥料的应用、病虫害的防治、新品种的培育等,使作物的产量成倍增长。农产品的极大丰富,选择的多样,让农业种植者关注农产品品相、口感、健康等问题。农作物关键数据的作用:一是通过数据监测作物生长状况,二是数据一旦发生异常,及时做出诸如病虫害预防等调整措施,三也是最为重要的,通过数据展示给消费者更安全、透明的生长过程,有利营销推广、建立溯源体系。

在影响农作物品质的关键数据中,积温、需冷量和无霜期是最常见的标准,那么这三个学术性名词是什么意思,对作物生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积温

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衡量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热量条件的一种标尺,也是表征地区热量条件的一种标尺。以〔度·日〕为单位。这个热量通常是用相应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的累积值表示的,这个累积温度称为积温。

积温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活动积温,另一种是有效积温。①活动积温(一般简称积温 )。为大于某一临界温度值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如日平均气温≥0℃的活动积温和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等。某种作物完成某一生长发育阶段或完成全部生长发育过程,所需的积温为一相对固定值。②有效积温。扣除生物学下限温度(有时同时扣除生物学上限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有效的那部分温度的总和。即扣除对作物有热害和冷害的部分,使热量条件与作物生长发育更趋一致。此外,还有计算日平均气温<0℃的日平均气温总和 ——负积温,以研究作物越冬的抗寒能力和作物(如冬小麦)经受寒冷锻炼的程度。

积温作用主要有:一是可以用来鉴定一个地区的热量资源,因为一个地区的积累数值是根据多年的气温资料计算求得的,因此积温的多少可以表示各地热量资源状况,而作物的积温数值是反映作物生长发育对热量条件的要求。地区积温数值和作物的积温数值对照起来,就可以鉴定和评价该地区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利弊;二是可作为作物生育期预测的一个依据;三是可作为作物引种和改制的一个依据,从外地引种或向外地推广作物优良品种时,都要对该作物品种所需要的积温做出准确的鉴定,然后再与引种或推广地区的积温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看其能否满足要求。

二、需冷量

即植物在自然休眠期内有效低温的累计时数,为该品种的需冷量。但在植物的自然休眠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是复杂的,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同一植物品种的需冷量的也有差异。二、需冷量

计算公式:

7.2°C模式:是weinberger(1950)最早提出的需冷量计算模式,被许多研究者采纳应用。以秋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7.2°C的日期为有效积温累积的起点,以打破自然休眠所需7.2°C或以下的累计低温值为品种的需冷量。

犹它模式:是1974年Richardson在美国犹它州提出的需冷量加权低温模式,与7.2°C模式相比较,其先进之处在于提出了高温对低温的抵消作用,在预测自然休眠结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在气候温暖地区并不能有效预测自然休眠进程.详细计算方式见下页。

0--7.2°C模式:以打破休眠所需0--7.2°C的累计低温值为品种的需冷量。也可以用犹他模型估算需冷量。不同植物的自然休眠需冷量差别很大,从几十个小时到超过2000h不等。

三、无霜期

指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一整段时间。在这一期间内,没有霜的出现。农作物的生长期与无霜期有密切关系。无霜期愈长,生长期也愈长。无霜期的长短因地而异,一般纬度、海拔高度愈低,无霜期愈长。

据统计,我国东北地区平均初霜见于9月中旬,终霜见于4月下旬,无霜期不到150天;华北地区初霜见于十月中旬,终霜见于4月上旬,共约200天左右;长江流域从4月到11月,共约250天左右;华南地区无霜期300天以上,有的年份全年无霜。

霜冻的温度指标一般认为是气温在1摄氏度或者地温在0摄氏度以下时即产生霜冻。5月份以前出现终霜冻,仅对育苗移栽的作物有影响,6月份出现终霜冻,对大多数出苗的作物就都有较大影响,同样秋季初霜冻如果出现在9月下旬对大多数作物影响不大,如果在9月中旬出现初霜冻将影响大多数作物的安全成熟,造成减产和水分过大。

通常,判断农作物是否可以采收,可以主要依据这三个数据,环境+产地优势,这就不难证明为何有的产地能够产出如此上乘的地标性作物!

您可以关注义田买手网微信公众账号:youpinditu ,随时随地查农产品行情。

本文由编辑整理,更多学术知识请登录义田买手网www.y,免费找农场找农产品上义田买手网!

1.《如何计算当地积温、如何查询当地积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如何计算当地积温、如何查询当地积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3256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