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王朝是晋武帝司马炎在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多年经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取代曹魏称帝建立晋朝后,虽然一度厉行节俭,虚心纳谏,用人唯贤,加强改革,经济繁荣,国家富足,出现了太康盛世的景象,但后期他却性情大变,热衷于安逸享乐,荒淫无度,君臣奢侈赛富,政治昏暗,用人不明,又一手把自己开创的大晋王朝给断送了。他去世后,西晋仅仅又经过了二十六年就灭亡了,真是成也晋武,败也晋武。晋武帝司马炎的罪过,综合起来,有六大项:

其一以晋代魏,得国不正。桀纣残暴,汤、武伐之,乃除暴安良,扶正祛邪,合情合理;暴秦残忍,严刑苛法,天下苦秦久矣,刘邦顺势而起,灭秦建汉,顺天应人,得国正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挂羊头卖狗肉,傀儡汉帝,专权摄国,已被骂“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后来其子逼汉帝退位,代汉自立,得国不正,为后世篡朝带了一个极不好的头。司马炎经过祖父、伯父、父亲在曹魏朝的不断明争暗斗,灭族打压曹氏,独霸朝堂,渐渐成了气侯,于是就效仿曹丕代汉故事,篡夺了曹氏江山,自然也会被时人看作得国不正。因此后来匈奴人刘渊建汉,自称蜀汉后裔,就表明了司马氏得国不正,灭其国名正言顺。以致后来的刘宋篡司马氏的晋朝,也觉得心安理得。其二奢侈腐化,以上率下,造成社会斗富成风。

司马炎登上帝位前期,很有明君气象,勤于政事,反对奢侈,厉行节俭。有一次太医院的医官程据献给司马炎一件色彩夺目、满饰野雉头毛的“雉头裘”。司马炎将其带到朝堂,让百官欣赏。接着司马炎当众一把火烧了“雉头裘”。司马炎说:“这种奇装异服触犯了我不准奢侈浪费的禁令,因此要当众焚毁。以后谁再敢违犯禁令,必依犯罪判处。”但是,西晋平东吴,完成统一大业后,司马炎就骄奢淫逸起来,他广选民女充实后宫,达四万之众,妃嫔成千。

因不知宠幸哪位妃子可好,就驾羊车在宫中游走,羊车停到哪里,就在哪里留宿。宫中妃嫔就纷纷想法引导司马炎到自己宫中留宿,就用竹叶撒上盐水,扔在羊车经过之路。羊爱食有盐的竹叶,自然就会顺着有竹叶的方向,一路走来,停在了某宫妃之处,这就是“羊车望幸”的由来。大族王恺和石宠斗富,大臣上书说“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请求皇帝制止,司马炎不但不管,还资助其舅争富。宰相何曾日食万钱之餐,还说“无下箸处”。石宠请客人饮酒,必让一美人作陪,客人不饮,必斩美人再劝。官僚们不仅奢侈成性,还公开抢劫杀人。如石宠做荆州刺史,“劫远使客商,致富不赀”。

奢靡之风,导致政治腐败,士大夫明哲保身,崇尚清谈,不论世事,党派乱起,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其三大行分封,致乱隐患。西晋是一个靠士族官僚支持而建立起来的政权,自然也要保护士族的利益,因此司马炎就实行了官品占田和荫人以为佃户、衣食客制度。其中规定,官品第一至第九,各以贵贱占田。第一品可占田五十顷,以下每低一品,就递减五顷。又各以品之高低,荫其亲属,荫其客户,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凡被荫之客户,只向大族交租税,不再向国家纳税。宗室、国宾、先贤之后及士人子孙,也都享有此特权。这些措施让士族地主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享有了很多优厚待遇,却影响了庶族地主和农民的利益。

在给予士族地主们优厚待遇的同时,司马炎也吸取了曹魏过分排斥打击宗族势力的教训,他觉得士族特权阶层权力过大,没有宗族势力牵制,其到手的政权就很容易被士族权臣取代,他们司马家就是这样得国的。曹魏政权不长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宗室藩屏的保障。于是晋武帝就大封同宗子弟为王。从西晋建国开始,晋武帝就一口气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为国。而且还给予这些同宗室诸王很大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郡国中文武官员,收取郡国中租税。后来又制定了王国置军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大国可有军队五千人,次国可有军队三千人,小国可有军队一千五百人。不仅如此,晋武帝不仅让诸王在封国内有特权和军队,还让他们担任一个地方的都督诸军事和地方刺史。

如汝南王司马亮为大都督,督豫州诸军事,镇许昌;楚王司马玮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将军;赵王司马伦做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关中;长沙王司马乂和东海王司马越任职朝廷,如此等等。这样诸王在封国内掌握了军政大权,又有朝廷任命的官职,有权又有军力,就对中央政权形成了潜在的威胁,为以后的八王之乱埋下了隐患。其四推行占田制及荫客制,让国力锐减。司马炎上台后,为了维护士族特权阶层的利益,废除了屯田制,实施占田制及荫客制,并以课田法课税。占田制及荫客制让士族们占田有法可依,平民也拥有一定大小的土地,但并没有禁止士族大量并购土地。由于被荫庇的农民只需向荫庇者交租即可,国家税收则是由政府编户齐民承担,这就使得很多农民情愿被并购荫庇在士族地主名下。

这样的结果就直接导致了国家税收减少,士族特权阶层有了更大的经济实力,中央与地方士族、诸王的矛盾加深。同时呢,中央收入减少,国库不足,对各地受灾之民救助无力,也无形中加深了与平民百姓的矛盾。其五放松对内附胡人的管制,加剧胡汉矛盾。两汉以来,随着对周边游牧民族的不断打击,游牧民族势力大减,纷纷内附中原王朝。中原王朝也多以容胡保边接纳游牧民族内迁。到魏晋时期,西、北各游牧民族内迁更加频繁,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族,史称五胡。关中户口百万,五胡就占一半左右。

晋武帝太康初年,侍御史郭钦看到了外族的隐患,上书请求徙胡族于塞外,并以汉人充实边境以对抗外族,晋武帝不予采纳。西晋平吴之后,司马炎吸取汉末教训,罢除州郡的郡兵,削弱了州郡刺史太守的募兵统兵权力,以杜绝军事割据的形成。同时又加强宗室诸王的权力,使地方与诸王之间兵力差距巨大,当诸王反叛时,地方州郡无兵可调,只能降顺。并州和幽州是“制天下命”基地,两汉都在此置郡县,用重兵把守,以此来监督控制管理内附的游牧民族。汉末大乱,匈奴侵边,云中、西河之间,其地遂空,到魏晋时,都未再设郡县,以致成了匈奴等游牧民族发迹或入塞的中转站。曹操时期,认识到了并州、幽州的重要性,就在东北方面,北征大败乌桓后,与辽东公孙康缔约,让其守卫好辽东;在西北面也驻军稳定凉州。

在三北保全了西汉以来断匈奴左右臂膀的东夷校尉、戊己校尉。还将匈奴分为五部,互不统属,分别由内附匈奴的刘姓人担任部帅。但是后来司马懿联合鲜卑、乌桓、高句丽平灭辽东公孙渊叛乱,大屠辽东士人,又内迁辽东民众,导致幽州东北诸郡人口大减,郡县悬空,遂成了以后游牧民族的发迹地。司马炎上位后,更是放宽游牧民族内迁限制,他改变旧制,设置都尉,让五部的刘姓都居住在晋阳的汾水和涧水一带,为刘姓匈奴攻长安,打洛阳提供了便利。

后来晋武帝更是提拔富有野心的匈奴贵族刘渊为北部都尉,让五部豪杰纷纷投到了他的门下,以后,晋惠帝时,更是提拔刘渊做了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为刘渊以后叛晋建汉打下了基础。其六继承人选拔不力,致酿内乱。晋武帝司马炎有十八子,但在选取继承人问题上,他却本着立长不立幼的原则,将痴呆儿子司马衷选作了继承人,立为太子。司马衷是晋武帝已故皇后杨艳的次子,长子司马轨死得早,杨艳也是晋武帝很钟爱尊敬的皇后,晋武帝就立杨皇后次子司马衷为太子。面对司马衷的痴呆,晋武帝也曾担心司马衷不能继承祖宗基业,对他进行了多次考验,司马衷则在自己的太子妃贾南风及谋臣的帮助下,通过了这些考验,以致让晋武帝觉得太子还是有能力继承大统的。

同时呢,司马炎很喜欢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自幼聪慧,觉得他颇有其祖父司马懿之风,必能会兴旺他司马氏基业,因此再没废太子司马衷。再者废长立幼从来就是取祸之道,袁绍、刘表都因此而灭,曹操一度想废长立幼,导致众兄弟骨肉相残。就这样,司马炎到死也没更换太子。皇后杨艳去世后,晋武帝又纳杨艳的妹妹入宫封为皇后,封杨皇后的的父亲杨骏为车骑将军,临晋侯,很是宠信。在晋武帝病重时,本来想让杨骏与汝南王司马亮一同辅政,但杨骏趁晋武帝病重昏厥,软禁晋武帝,并与杨皇后篡改诏书,自封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逼迫本在朝任职的汝南王司马亮就国许昌上任,杨骏独霸了朝纲。

晋武帝死后,按遗诏,司马衷继位为帝,封贾南风为皇后,司马遹为太子。贾南风是个很有野心的女人,她也想控制朝权,就与杨骏发生了争权斗争。为了打败杨骏,她不惜与藩王相勾结,最终杀害了杨骏,独霸了朝权。因司马遹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不利于自己以后把控,贾南风就又以太子谋反为名,杀害了司马遹。贾南风的倒行逆施,专权跋扈,终于引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贾南风被处死,西晋元气大伤,迅速衰败,给了北方胡人以可乘之机,五胡乱华的悲惨历史就此上演了。

晋武帝司马炎,他在父祖的基础上,建立了晋朝,完成了国家统一,也一手打造了太康盛世。但是他先明后昏,晚年奢侈腐化,大行分封,给予藩王过多权力,不依贤能选拔继承人,放松对内附胡人的管控,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直接将他一手建立的西晋王朝推向了覆灭境地,将中华民族也推向了历史上最为暗黑的时代。真是成亦晋武,败亦晋武,晋武帝司马炎也成了历史罪人。

1.《鲜花畅谈历史 西晋仅仅经过了二十六年就灭亡了,真是“成也晋武,败也晋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鲜花畅谈历史 西晋仅仅经过了二十六年就灭亡了,真是“成也晋武,败也晋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0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