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女王,《魏书》中推测可能叫郭照,出生在东汉末年,由于从小聪明过人,父亲就叫她郭女王。不久父母兄弟先后死于战乱,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她做了宦官家的婢女。

后来曹操率兵进入洛阳,曹家的势力日益增强,郭照的主人铜醍后把她献给曹丕做礼物,想以此讨得曹家的重视。一个地位卑微的小婢女想引起曹丕的注意和欢心,靠一点点姿色是很难成功的,因为曹丕的夫人是出身高贵、端庄漂亮、温柔贤惠的甄氏,除了不懂军事政治,不能为曹丕出谋划策之外,管理家务绝对是一把好手,况且二人恩爱有加,一个小婢女要想走进曹丕的心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聪颖过人的郭照总能在曹丕一筹莫展之时,提出一些新奇的好点子,让曹丕茅塞顿开,喜出望外。曹丕和曹植虽是一母同胞,但都想争当第一继承人,明争暗斗,两人争得不可开交,此时也多亏了郭照的足智多谋,才使得曹丕顺利继承父位。如此机智聪明的幕后军师,曹丕自然另眼相待。即位后,直接封郭照为夫人。

看来女人光靠漂亮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还是要有足够的聪明和过人的智慧。曹丕坐上魏王的宝座,并不知足,他是个有野心的人,他要取代汉室,废除汉献帝,建立属于自己的天下,封为魏文帝。

曹丕称帝了,矛盾也来了,封谁为皇后呢?这个曾让刘秀为难的难题也摆在了他的面前。选皇后不仅要有美貌、学识、出身,更重要的一点是能为皇帝生孩子,这几点,甄氏除了年龄偏大美貌不如之前外,却也是无可挑剔的,可郭照,除了年轻漂亮聪明之外,其他几条连及格都难达到,立她为皇后,除了曹丕自己满意外,众大臣也是极力反对的。

甄氏自己也知道自己虽然勉强占优势,但在皇帝心中的位置却是大不如从前了。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甄氏也没闲着,整天见不到皇帝,就写了一封自以为情深义厚的情诗想挽回曹丕的心,可她万万没想到,这封信竟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她以为的情真意切,在曹丕看来却是满腹的怨言,恰在此时,郭照趁机挑拨离间,可怜的甄氏被曹丕赐死,命断黄泉。

郭照的皇后梦也随即实现,聪明人自有过人之处,她也深知,以自己的出身地位难以赢得众人的接纳,她就以退为进,拒绝接受曹丕的提拔。还上书表明自己的心意:臣妾才疏学浅,出身卑微,实在难以匹配皇后这个尊贵的地位,我不仅比不上娥皇、女英,也远没有姜氏的优良品德,实在达不到皇后的标准。

一番谦虚谨慎使得曹丕更是欢喜不已,也更让他下定决心,皇后之位非郭照莫属。

一个人不管多么优秀聪颖,但也有为人的弱点和不足,郭照在取得皇后这件事上做得不够光明正大,耍了小心机,这也为她以后埋下了隐患。但身为一国皇后,她的能力和作为却是有目共睹,让人称赞的。

郭照本是穷苦人家,自然懂得节俭之风,虽然贵为皇后,却处处以身作则,提倡节俭。尤其对自己的娘家人更是严上加严。虽然没有至亲家人,唯一的堂兄堂姐也就成了她唯一的娘家人。

有次她的外甥想纳妾,这在当时也无可厚非,但郭照坚决阻止,她说:战乱年月,有多少将军士兵为国鏖战,他们也需要娶妻生子,享受天伦之乐,而你,已经有了家庭,一家人和睦幸福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还何必要纳妾呢?如果再发现此类事情,定会严厉惩罚。

后来她的堂姐去世,外甥想厚葬母亲,可郭照拒绝铺张浪费,她认为不论是大家、还是小家过日子一定要懂得节俭,懂得朴实无华。

郭照自从当上了皇后,她一直谨记着后宫不能干预朝政,一心着手于打理后宫,为皇帝免去后宫之忧,好让他一心一意处理朝政。对于甄氏的儿子曹叡她更是疼爱有加,也由于自己没有孩子,她把全部的母爱都给与了她。她上敬老,下爱小,宫里上上下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也由此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可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一手抚养的曹叡,虽不是亲骨肉,但自己也是拿亲骨肉来对待的,继母难当,曹叡的心中,继母虽有百般好,但终究抵不过生母,母亲的死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里,等他即位后,得知母亲的死是因为郭照的闲话导致的,更是怒不可遏,于是就下令逼迫郭照自杀。这还不解他心头之恨,他还按照母亲死的样子让郭照也披头散发,头发把脸完全盖住,嘴里还塞满了糠。

一个聪明贤德的皇后,没想到一步走错,竟得到了悲惨的下场。

1.《老樊樱桃读书 她是曹丕的幕后军师,是曹魏第一位皇后,最终却被养子逼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老樊樱桃读书 她是曹丕的幕后军师,是曹魏第一位皇后,最终却被养子逼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