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安史之乱,《长恨歌》对其的描述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爆发时,唐朝正处在“开元盛世”中,也是唐朝的巅峰盛世。这一场动乱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老巢范阳起兵,打破了一派平和的盛世景象。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先后击败各路将领。随后,无可奈何的唐玄宗派名将哥舒翰率最后的二十万军队驻守潼关,以求保全唐朝首都长安的最后屏障。
此时最好的策略是据守,以耗尽叛军的粮草,自然可以退敌。但朝中杨国忠等佞臣却大肆进谗言,认为哥舒翰在养寇自保。唐玄宗听信谗言,多次派使者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战,甚至驿道上传信的使者可以互相望见。
哥舒翰左右为难,但圣命难违,只得出战。但哥舒翰一出关,就遭到了叛军的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哥舒翰也被俘虏。
很快,失去了最后的屏障的长安被叛军占领,唐玄宗仓皇出逃。随后叛军挥师南下。然而,不可一世的叛军却被一座小城拦住了去路。这座小城,就是睢阳。在这里发生了几乎是整个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睢阳保卫战。
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757年,叛军统领是安禄山之子安庆绪的部将尹子琦,统兵十余万人。而睢阳守将是张巡、许远,守军也只有三千余人。看着如此悬殊的敌我比例,尹子琦认为自己可以快速推平睢阳。但他显然估计错了。
面对叛军的疯狂进攻,张巡、许远大声激励将士,鼓励他们迎敌。叛军进攻多次受挫,甚至被出城突袭的守军打的措手不及。但睢阳终究是一个弹丸之地,兵少将寡。
张巡迫不得已,派手下的大将南霁云突围去求援。但周围的诸位节度使竟无人愿意发兵支援。他们都认为睢阳已经失去了战略意义,无需再守,甚至想将南霁云招入麾下。南霁云极为不齿,再次破围杀回睢阳。
最终睢阳坚守了长达十个月,始终没有得到周围节度使和朝廷的一点援助。守军大多带伤,疲态尽显。城破后,张巡、许远等人都被俘虏,英勇就义。这一战除了杀伤大量叛军以外,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为睢阳牵制了叛军十余万的兵力,为官军在其他地区的作战间接提供了支援。睢阳坚守到第九个月的时候,官军收复了长安,不久后又收复了洛阳。而在睢阳的消耗下,叛军也无力南下,只得暂缓攻势。唐王朝也获得了喘息的时机。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会感到奇怪:既然睢阳没有获得一点支援,那么为什么三千兵和城中十万百姓能支撑十个月?他们吃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张巡在历史上遮掩不了的一个污点----吃人。
据后世考证,张巡守睢阳的十个月里,总共杀了有三万老弱病残作为粮食。这个数字相当惊人,所以当今也有许多人在争议张巡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历史的罪人。
然而仔细一想,如果张巡见叛军势大就立即开城投降,那他必定就是历史的罪人了。但若要坚守,那么以这种方式获取军粮,是否是必要的呢?
而且,“吃人”这个说法实际上已经见怪不怪了。明朝末年名将祖大寿在守大凌河城到弹尽粮绝的时候,也做过这样的事,而且是有计划的一批一批将民工杀死吃掉。而且在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围城战役,城中百姓“易子而食”也不是怪事。
但在睢阳保卫战中,即使张巡做出了如此残忍之事,整个睢阳城还能万众一心,合力拒敌,可见百姓或多或少的也对此表示了认可。不论如何,他们都是以国家为大的英雄。
总结:面对数十倍于己且来势汹汹的叛军,张巡面临着两个选择:坚守或是投降。以张巡在当时的名望,投降必定不会招来杀身之祸,甚至能在叛军阵营坐上高位。但这样做的后果必定是国家遭殃。
所以张巡还是选择了坚守,甚至在弹尽粮绝之际“以人为食”。这样的作法虽然面临争议,但张巡也只是在为国家履行自己的责任,而且也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城中百姓的支持。总的来说,无可厚非。
1.《说书读史 张巡为守城与将士们食人三万,到底是真假?他究竟是英雄还是恶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说书读史 张巡为守城与将士们食人三万,到底是真假?他究竟是英雄还是恶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