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中记载有:“高皇创图,势若摧枯。国运神武,家难圣谟。言生床笫,祸切肌肤。”李渊开国,时隔数年,玄武之变,无奈禅位。在位八年,后世遗忘,鲜有提及,宛如透明。实则不然,政绩显著,千古一帝。

每当提及唐朝,大多数人想到的第一位皇帝肯定是唐太宗李世民,久而久之甚至会误以为他是开国皇帝。而唐高祖李渊,在唐朝的存在感并不强,就像一个“小透明”。究其根源,一是李渊在位时间较短;二是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对唐朝贡献重大,相对比之下,李渊则鲜被提及。

但是,大家别看李渊在位仅八年,但他的政绩仍十分突出,为李世民开创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前,他的人生宛如开挂一般,足以说明其能力不弱,堪称千古一帝。

李渊出生于北周贵族家庭,其父亲为唐国公,他顺理成章袭封爵位,并且同杨坚关系不错。后者建立隋朝之后,李渊依旧被重用。七世纪初,隋炀帝出兵高句丽,李渊则被任命为运粮官。在古代,行军打仗粮草尤为关键,甚至是制胜法宝,李渊能够担任这一职位,足以见其能力出众。

之后,隋朝逐渐走向灭亡,李渊在太原起兵,彻底推翻隋朝,并且结束了全国混战的局面,使得国家再度统一。从这个角度来看,李渊阻止了国家再次陷入分裂局面,对整个国家的后续发展意义重大。相反,如果国家持续处于分裂状态,则百害而无一益。

统一全国之后,唐朝的政治体系大多沿用隋朝体系,但李渊吸取前朝教训,对各部门又进行了详细分工,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各司其职。这一套政治体系对后世诸多朝代影响颇深,甚至可以说为后世政治体系定型,每一个朝代皆仿照其建立自己的政治体系。

在军事方面,李渊沿用西魏创立的府兵制度。简而言之,这一制度就是将练兵权和领兵权分立,避免出现南北朝时期军阀割据的现状。府兵制的优点便是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还为国家减轻了不少负担,这也是唐军战斗力强的原因之一。

不过,由于玄武门之变突然发生,李渊仅仅在位八年便迫不得已让位,成为太上皇。因为当时秦王李世民多年在外征战,功劳卓著、位高权重,其势力直逼身为皇帝的李渊,如果李渊不主动退位,很有可能会被李世民暗中杀害夺位,李建成便是前车之鉴。

所以,如果没有发生玄武门之变,李渊同样有能力带领大唐走向盛世,称其为“千古一帝”绝对名副其实。只可惜李渊在位时间不长,政绩被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盛世掩盖,才逐渐被后人淡忘,只将其当作普通皇帝,对于李渊的才能与政绩反而视而不见。

值得一提的是,李渊在禅位之前曾为李世民留下十四个字: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李世民为夺得皇位,不惜除掉大哥李建成与弟弟李元吉,甚至逼迫父亲让位。而李渊这一席话,听上去倒像是“诅咒”,因此李世民也没有在意,只当对方在吓唬自己。

数年之后,李世民的儿子李泰联合他人对太子李承乾下手,没想到事情败露,被李承乾反将一军。但这两人因为争夺皇储之位都没有善终,反而使得李治渔翁得利,成为李世民的继承人。但因为武则天的出现,李氏子孙多被惨遭杀害,正如当初李世民夺位弑兄一样。

直到唐朝灭亡,类似这样的事件依旧在王宫之内发生,李渊当初所说的十四个字一一应验。虽然说李世民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明君,大唐在他的带领之下逐渐走向巅峰,被后世争相模仿。但李世民的上位过程也同样被后世模仿,无心之中造就了其后世的悲惨结局。

总而言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一个可以做到十全十美,李世民是这样,李渊也是如此。从某个角度来看,之所以会出现玄武门之变,他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李渊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权衡李建成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或许可以避免一场杀戮。另外,李世民的子孙同样为李渊的子孙,他对自己的后代如此诅咒,同样说明其思想局限性,禅位早已是命中注定。

1.《沐柒文史 真正的李渊到底怎样?堪称千古一帝,死前留下14字预言大唐国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沐柒文史 真正的李渊到底怎样?堪称千古一帝,死前留下14字预言大唐国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68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