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三炮轰掉一艘小船和三位点炮手的“杰出表现”让光绪皇帝心中大喜,认为“我大清国实实有了一支可以雄视远东的强大水师,朕从此可以安枕矣”。于是,经慈禧太后同意,光绪皇帝下令重重封赏李鸿章,一等侯、黄马褂、三眼花翎,“三藩”以后,李鸿章已然成为清朝汉臣中的佼佼者。
只是,李鸿章想要的并非这些,或者当前想要的并非这些,他现在急需60万两白银,以供北洋设备更新、购买炮弹。对于这个奏请,光绪皇帝没有含糊:
“朕已经批了,交给翁师傅办了!”
李鸿章的北洋水师要钱,时任“户部尚书”的翁同龢怎么可能轻易同意:
“禀皇上,户部现在能动用的银子,也就这六十万两了,如果都批给了北洋,其他地方用钱臣就没法子了。”
要说翁同龢到底是状元出身,人情世故还是懂得的,当着光绪皇帝的面,翁同龢并没有一口回绝李鸿章的要求,只是隐晦的表明了不能“都给”的处理意见。
李鸿章心中无奈,但要说的话还必须说:
“禀皇上,这六十万两银子是我北洋更新设备、购买炮弹,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少的,少了,我北洋水师的船就开不动了,炮也打不响了!”
李鸿章还是低估了翁同龢对自己的敌对态度,真就觉得翁同龢会“少给”,而不会“不给”。等到李鸿章跑到户部要钱的时候,翁同龢开始了常规操作:
“唉!这六十万两银子我不能批给你!少荃,我可不是为难你,你看这一年刚刚过去了一半,户部就剩下这些个银子了,你知道这宫里头用度浩繁,李莲英一旦开出个条子来,我手头一点现银都没有,那可怎么得了啊!”
注意了,以下言论会带有明显的主观感情,可就算是被抨击围攻,我也要一吐为快。
且不论光绪皇帝早已经给翁同龢下了旨,翁同龢此举是明显的抗旨;也不论翁同龢曾当着光绪皇帝的面给出过“不能都给”的应承态度;仅就翁同龢拒绝李鸿章的理由,我们就能看清这个所谓的“两代帝师”、“清流领袖”的真实嘴脸。
翁同龢的意思很明确:户部仅剩的60万两银子,我不能给你北洋更新设备、购买炮弹,我得时刻准备着应对太后的开销。不是坚定的“帝党”成员吗?不是号称“宁折不弯”吗?不是天天叫嚣着要让天下道德君子扬眉吐气吗?原来,你翁师傅面对慈禧太后也是个软骨头啊?
当然,或许有人会说,慈禧当政,谁敢拂逆,翁师傅这也是无奈之举!可你既然已经当了婊子,就别再给自己立牌坊了!真小人不可怕,亦不可耻,伪君子才是真恶心!
面对这副嘴脸,李鸿章万般无奈,只说了一句:
“可一旦打起仗来,我北洋军舰没有炮弹!”
一直强调自己“公忠体国”的翁同龢,可不认为北洋水师没有炮弹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他认为宫里的女人该添新衣服了,宫里的太监们改换传单被褥了,光绪的珍妃还天天想要洋玩意,慈禧太后那里更是需要户部鼎力支撑。这些事,哪件不如北洋购买炮弹重要?哪件不是“难办也必须要办”的要紧事?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李鸿章还能说什么,饶是再好的脾气也恐怕会忍不住了。李鸿章索性撕开了脸,和翁同龢算起了总账:翁同龢主管户部之前,北洋水师的银子一毫不缺;可等到翁同龢担任“户部尚书”以后,北洋水师再无拨款,五年没买过一发炮弹。
所以,才有了北洋阅兵放“空炮”演习的事情;所以,才有了李鸿章拉下面子、放下身段为了区区六十万向翁同龢低头讨要的委屈。
离开户部之前,李鸿章给翁同龢扔下一句“等待决战”的威胁:
魔道相争,胜者谁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李中堂还是客气了,翁师傅怎么能称“魔”呢?为了个人恩怨,为了个人利益,就利用手中职权大搞朝堂争斗,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和人民之上,这是典型的“奸臣”啊!如果再算上翁师傅将私人珍藏系数捐给外国的“杰出表现”,他甚至都侮辱了“奸臣”这个称呼。
离开户部以后,李鸿章打算求助慈禧太后,可被小德张和李莲英一顿揶揄后,李鸿章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翁同龢是不是可恨?别着急,这位清流领袖还有着更让人恶心的操作。
李光昭,晚清历史上有名的大骗子,剧中对李光昭出现的时间设定虽然有错误,但也基本还原了他的具体行骗操作。通过小德张介绍,李光昭从庆郡王奕劻的手中弄来了一个“颐和宫工程监督”的官职,并承接了颐和园南洋木材的供应差事。
买木材需要钱,而且正好需要六十万,李光昭命人给翁同龢送礼以换取户部拨款,没有成功;经李莲英点拨,李光昭刊印了一份翁心存和翁同龢的书法合辑,亲自来到了翁府。
看到这份册子,翁同龢心情激动,由衷地说了一句:
“让你费心了!”
李光昭开始“逢迎”:
“怎当大人‘费心’二字?晚生是仰慕大人父子,两代帝师,道德文章为天下楷模,这才不揣浅陋,将令尊和大人的墨宝缀编成集的。”
而后,李光昭又现学现卖,对翁氏书法进行了高度评价,翁师傅的虚荣心瞬间爆棚,立马换了表情、让了座位,将李光昭当成了知己。
等到翁同龢问及李光昭这样一位“尽是文人本色”的人物,为何做出送银子这等充满铜臭之举动时,李光昭又给了一句经典回复:
“小人错了,也怪小人的手下不会办事,把大人这样的千古贤哲之人看成了寻常人啊!”
到底是著名骗子,违心话说来就来,可就是这句违心话让翁同龢更为受用,认为李光昭同志“知错能改,仍为君子”,并对李光昭请求拨款的行为予以了评价:
“你主动为朝廷分忧,为修园子购买南洋,这是堂堂正正的大好事嘛,用不着去走那些歪门邪道;再说了,有内务府的推荐,又有庆王爷的批文,我又怎么会为难你呢!”
唉,急于壮大北洋、应对日本威胁的李鸿章成了真小人,一个江湖骗子反倒成了为朝廷分忧的真君子。更关键的是,翁师傅认为将丢人的事情说出来也就不丢人了,内务府的推荐、庆王爷的批文都能成为翁同龢同意拨款的理由。
“清流”为人向来如此,即使是无耻,也要做一个有理有据的无耻之人!
只是,翁师傅忘了,给北洋水师拨款还有光绪皇帝的圣旨呢!什么堂堂正正,什么为国为民,为人处世,但凭私心;善恶魔道,仅因是否利己而定;同治、光绪两代帝王能用这样一位帝师,大清不亡才是天理不容!
在推搡刊印费用的时候,李光昭一句“大人真迹,乃系无价之宝”更让翁同龢忘了自己姓什么,痛痛快快的问及了正事:
“购买南洋木材,你估摸着需要多少银两啊?”
李光昭给出六十万的数字后,翁同龢也曾质疑过数目是不是太大,甚至还给出了一句人话:
“朝廷的银子是百姓的血汗钱,来之不易啊,这当省之处还是要省啊!”
我的天哪,快来看啊,翁同龢说人话了!整整六十万,即使用来购买修园子的木料也绝不拨给北洋购买炮弹,应对越来越明显的战争局势,翁师傅还真是“公忠体国”啊!
如此翁同龢,实在难找形容之词,只能借用光绪皇帝的话予以评价:
“朕就不明白,一本书法集,你翁师傅就把自己给卖了,还卖得那么贱!”
“名利、名利,名在利前”,现在,我终于明白雍正皇帝痛骂“清流”的那句“他们是不贪钱,但他们贪的是钱,这更可恨”的真正含义。
呸,伪君子!
(文章仅依据电视剧《走向共和》的演绎情节展开,不以真实历史为依据,烦请读者辨识!
1.《清朝那些人 走向共和:晚清“清流”到底有多无耻?翁同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清朝那些人 走向共和:晚清“清流”到底有多无耻?翁同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6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