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庶之别,源于中国古代的宗法制。
所谓的宗法制,正式完善于先秦的西周时期。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按照严格的等级关系,对家族成员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划分,并确立了对应的等级制度。这一体系延续了几千年,直到近代以前,整个中国都是以宗法制维系起来的、等级鲜明的社会,无论谁当君主/皇帝都一样。
而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啥叫嫡长子、庶子呢?在古代“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下,每个男性只能有一个正妻,也叫嫡妻;嫡妻所生的儿子就是嫡子,其中的老大就是嫡长子(同理,女儿就是嫡女)。而那些由妾所生的子女,就是庶子女。
嫡、庶子虽然是同一个父亲,但由于母亲的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最核心的就在于对父亲权力、财富、地位等等一切资源的继承权上。为了将这一事务制度化,西周时期形成了“大宗”、“小宗”的讲究。
首先,从整个国家层面来讲,那时的周天子是天下之大宗,王位严格贯彻“传嫡不穿庶、传长不传贤”的规则,由历代周天子的嫡长子世代传递;而周天子的所有弟弟们,都属于“小宗”。
其次,在这些小宗内部,又进一步形成了大、小之别。比如周天子的一个弟弟被封为了地方的小君侯,他的嫡长子则是自己的指定继承人,是为这个家族的“大宗”;而其他的儿子则自然沦为“小宗”。
同样的,即使以寻常的家族,也按照这个套路形成大小宗之别。
大、小宗之间,不仅存在家庭等级的区别,在政治上也呈现出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还是以周朝为例,大宗继承父亲的权力、封地;其余的小宗,抛开那些年纪小、未成年的,其他的要么在长兄手下担任一定的职务,要么前去自己的小封地上居住,但要服从长兄的管理、指挥。
除了嫡长子拥有至高无上的独特地位外,相对于庶子,所有的嫡子都“高人一等”。两者之间不仅存在身份地位上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也无时不刻不体现出尊贵卑贱。比如,对于家族的继承权,优先靠考虑嫡长子,随后是嫡长孙,接下来是其他嫡子;如果没有嫡子嫡孙,才会考虑庶子庶孙。在平时,嫡子所享受的服饰、车马、住宅等待遇标准,都会远高于庶子;在一些朝代,庶子还要当嫡子的臣子、下属。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时代,无论任何时期,嫡子的地位都会比庶子高。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规则,实际操作中,嫡子取代嫡长子、庶子逆袭嫡子的案例层出不穷。
前一种情况比较常见,最著名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作为李渊的嫡次子,他以武力干掉了家族的嫡长子、自己的嫡长兄李建成,成功夺位;
庶子逆袭的案例同样很多。
比如比如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孟尝君田文,他本为田婴的贱妾所生,出生后差点被溺死,其他的兄弟有四十多号人。长大后,凭借脑子灵光、能说会道、腹黑心狠,成功博取了父亲的信任,并通过收买门客、制造舆论,最终逆袭、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与封地。
秦始皇嬴政的父亲嬴异人就是庶子出身,当然了,嬴政的祖父秦孝文王并没有嫡长子,这个比较例外。
后世的皇帝中,庶子出身的同样不少,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汉文帝刘恒、汉昭帝刘弗陵、汉献帝刘协等;唐代中后期,以庶代嫡几乎成了常态,唐玄宗李隆基以及安史之乱后的大部分皇帝,都是庶子出身。在宋、明、清时期同样如此,清朝时甚至改为立贤不立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一种进步。
以嫡庶有别为核心的宗法制,不仅是古代的家族制度,实际上也成了政治、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虽然看似死板、不合理(不如立长不立贤),但它也加强了凝聚力、维护了稳定性,是文明延续的有力支撑。
从本质上来说,它是古代等级制度在家族中的体现,是时代局限性的产物,自然存在其合理性,我们不能武断地说它好或者坏。随着“一夫一妻多妾”制成为历史,嫡庶之别也荡然无存,如今连家长与子女之间也提倡“交朋友”,无疑是社会的进步。
1.《正史漫谈 古代的“嫡庶有别”是怎么回事?嫡、庶子之间的区别到底有多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正史漫谈 古代的“嫡庶有别”是怎么回事?嫡、庶子之间的区别到底有多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7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