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也并不顽强,其实在被做成“人彘”后,戚夫人早已经奄奄一息了,能够扛下来,纯属是吕后不愿意让她死去罢了,戚夫人的惨状,还间接“害死”了汉惠帝刘盈。

人彘这一个“酷刑”,在历史上是吕后独创。

就是能把一个人做成“人彘”,这才体现出了吕后的“残忍”的另一面,这是秦汉时期折磨人的最高境界,比之炮烙和车裂都要令人悚然。

在《史记》的记载中,司马迁毫不避讳地描述了吕后对于“戚夫人”的“折磨,这种这么手段,可谓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吕后专门为戚夫人所设置的。

所谓“彘”,在当时代指的“猪”,戚夫人在被囚禁在“永巷”之后,还不懂得服软,处处和吕后对着干,而吕后又痛恨儿子刘盈向着戚夫人母子,于是她便想出了,把这一个好好的大活人,变成一个“彘”,也就是人彘。

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虽然是短短的记载,可骇人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戚夫人的摧残,吕后有着顺序,首先是断其手足,让戚夫人失去四肢。

在当时,若是出现了断手断足的伤势,处理不好则是会立马导致死亡,可问题来了,吕后既然是要“折磨”人,那么肯定会让她不那么快“死去”,这也就意味着,戚夫人在被伤害的同时,吕后也在刻意地保留戚夫人的生命,这其中用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必然许多。

可去了“四肢”还不算完,戚夫人的眼睛也被挖了,耳朵也被弄聋了,语言器官也被破坏了,最后说不出话。

这些所有的伤害,都是有“计划”的,因为伤不到戚夫人的致命部位,所以戚夫人是能够感知到的,而这,也是吕后想要的效果。

能说明戚夫人生命力顽强吗?

这当然也可能是一个因素,因为戚夫人并不是孑然一身的,她还有儿子,还有世家,她对吕后对她的炮制是痛恨的,甚至可以说,这俩人一直都是“死对头”,支撑着戚夫人活下去的,可能就是好胜心。

比如当年得到了刘邦的宠爱后,戚夫人提出要“换太子”。

皇后还在世,太子还在世,毫不夸张地说,这种情况下,妃子敢提出“换太子”的,唯有戚夫人一个人。

所以她这件事其实是做绝了,戚夫人和吕后的纷争,一直都是戚夫人在挑起的,虽然说起来并不可能,但实际上的情况就是,吕后在刘邦在世的时候,一直是“弱势”的。

戚夫人受到刘邦的宠爱,不是没有根基的,吕后有自己的吕家人在朝中掌有权力,而戚夫人也是一样的。

戚夫人出身于战国贵族,乃为周王室之后,身份要比吕后更加显贵,在刘邦的后宫里,戚夫人算是“鹤立鸡群”,这激起了她的好胜心。

当年的西汉功臣中,有一名为“戚鳃(sai)”的功臣,本是秦朝将领,后来归降于刘邦,为刘邦立过大功,在西汉初,戚鳃执掌“北军”,而戚鳃之女,正是刘邦的宠妃戚夫人。

宠爱戚夫人,肯定是有着一定的“政治意味”的,但戚夫人有才华也是真事,她能歌善舞,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作品,而且她还年轻漂亮,出身于贵族世家,这一切的条件,都要比吕后更好。

一边是刘邦的疼爱,一边是家人的位高权重,戚夫人开始不考虑后果。

她直接动摇了当时“苦命人”吕后的地位,吕后在前半生,一直把儿子当成自己的全部,戚夫人提出要换太子,本质就是在“折磨”吕后。

这场后宫的“斗法”,是吕后和戚夫人仇恨的基础。

刘邦爱好歌舞,即便登基为帝后,也还是更喜欢“玩乐”,他的偏袒,也加剧了吕后与戚夫人的矛盾。

在戚夫人眼中,她是远远超过吕后的,她的儿子刘如意,也是刘邦最为喜欢的一个儿子,更甚刘盈,在这种心理基础下,戚夫人从未想过自己会有什么不好的下场。

在提出了“换太子”之后,朝堂一片哗然,虽然沛县故人们,朝廷大臣们对刘邦很是忠诚,可关于将太子换成刘如意一事,众人纷纷反对。

刘邦没有想到,他的创业伙伴们如此反感此事,而周昌还一度因此和刘邦“翻脸”,随着“商山四皓”的出场,刘盈这太子之位才保住。

对此,吕后付出了什么代价?

因为周昌帮助了刘盈,吕后以皇后之身,直接给周昌“下跪”。

皇后对大臣下跪,这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也由此可见吕后对这件事情的“耿耿于怀”以及羁绊,而这背后,对于戚夫人的“愤恨”,是无限量增长的。

随着大汉的发展,吕后也开始了自己的“布局”。

在陈豨、英布之乱前,吕后已经开始了谋划对刘邦“后手”的铲除,韩信和彭越之死,正是吕后的安排。

刘邦对此闻到了一些“不对劲”的味道,可留给他的方法和时间不多了,他只能安排戚夫人和刘如意的“未来”。

为此,刘邦将戚夫人母子托付给了太子刘盈,让刘盈善待他们母子二人。

就是这样,戚夫人更加有恃无恐,即便是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戚夫人都没意识到危机到来。

刘邦驾崩后,吕后立即掌握了实权,太子刘盈尚且“年轻”,吕后掌权是说得过去的。

而这个过渡阶段,就是戚夫人“失策”的一个节点,戚夫人不知道吕后封锁后宫,对刘邦此前的宠妃们进行“惩戒”,幸运一点的是永远被囚禁在后宫,倒霉的最坏不过戚夫人。

关于戚夫人,吕后一开始给他安排到了“永巷”,永巷乃是后宫的“绝境”,戚夫人天天以泪洗面,可她的眼泪,不是求饶,而是“抱怨”,她自诩还有先帝最宠爱的儿子赵如意,而赵如意,此时就被刘盈“保护”着。

也就是刘盈对戚夫人母子的保护,击溃了吕后最后一丝的理智。

当年为了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吕后连给周昌跪下这种事都做了,而事到如今,刘盈却为了“仇人”和自己作对,对于吕后来说,这无不等同于“天塌地陷”。

与此同时,戚夫人每天都在囚禁中抱怨赵如意不知道她这个亲娘在受苦,吕后借此以“孝”的名义召刘如意入京,可刘邦留给刘如意的相国,正是吕后当年的恩人周昌,周昌频频阻止,吕后没有办法,最后只能设计“暗杀”刘如意。

可即便如此,这份仇恨还未发泄完,吕后趁势研究出了最让人骇然的“折磨”方法,给予戚夫人百倍于她精神上的摧残,也就是制造出“人彘”之法。

戚夫人被制成人彘的过程中,必然是用了大量的方法保证戚夫人“存活”下来,之所以要让她活着,为的就是给当时的皇帝刘盈看看,他所保护的人,最终还是要被杀害。

而戚夫人的惨状,也成为了刘盈“病倒”的根本原因之一,刘盈连续感叹自己的母亲太残忍,此时,母子二人“亲情”近乎磨灭。

被制成人彘后,戚夫人多久才咽气,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戚夫人在死前,必然有着不甘和不相信,若是当年她继续争取,说不定她便是当朝太后了。

后世人与普遍认为戚夫人“太冤屈”,可戚夫人和吕后的战争,从来都不是正义之争。

这就是一场一个妻子和另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和另一个母亲的“不世之仇”罢了。

1.《鲜花畅谈历史 戚夫人被吕雉做成了“人彘”,她的生命力为什么会如此顽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鲜花畅谈历史 戚夫人被吕雉做成了“人彘”,她的生命力为什么会如此顽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4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