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说起吴三桂,对清朝有所了解的人一定不陌生,我们说清朝能够建立起中原政权,吴三桂功不可没。当然,清朝在建立政权之初也经历了一番磨难。

平三藩时吴三桂有多勇猛?击断了八旗军脊梁,斩杀41位八旗将佐!

吴三桂出生于1612年,祖籍在江苏省南邮市。出生于将门之家,受到父亲的舅舅的影响,擅长骑射,在崇祯年间考中武举,并且任职都督指挥期间功名显赫

顺治皇帝驾鹤西去后,康熙继位,那年,康熙皇帝只有八岁。由于年幼,手中没有掌握实际大权。直至成年,陪伴他长大的孝庄太皇太后才将大权交付给康熙。

康熙皇帝有着雄心壮志,在20岁那年,想凭借自己的能力,成就一番大业。然而,当时吴三桂、耿精良、尚可喜已经在清朝初期被封为了藩王。因此,这就与康熙皇帝的愿望相违背,毕竟康熙皇帝想要的是独揽大权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康熙皇帝想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唯一的做法就是削藩。当然,三位藩王听闻要削减自己手中的权力时,都心照不宣的进行了反抗。所以,一场波及全国范围的战争打响,经过八年的抗争,终于平息。当然,在战争期间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当时的吴三桂已经61岁了,是势力十分强大的平西王。不论是清朝还是现在,都是一位高龄老人。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康熙皇帝所统治的清朝却根基不稳,摇摇欲坠,反倒是吴三桂所管理的地区的老百姓十分崇敬吴三桂,原来吴三桂很会笼络民心,并且说服了朝中的众多大臣。这无疑是给康熙皇帝一个致命的打击

风水轮流转,尽管吴三桂在前几次的战争中都获得了胜利,但是在接下来的对抗中,吴三桂却接二连三的错失良机,使军队陷入了僵局,进退两难,不过还好,由于吴三桂势力较为强大,即使现在所处困境,无法进攻,但是整个军队并没有丧失士气,表现出颓靡之风。从康熙17年开始,清军的军队才开始有了反攻的苗头。

康熙皇帝当时集结了十万大军在湖广战场,这次的主要目的是讨伐吴三桂在岳州的军事基地。当然,吴三桂也有着精明的头脑,在此时采用了围魏救赵的方法,打乱了清政府的对战节奏。面对如此顽固的敌人,康熙皇帝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亲自上阵,与吴三桂展开一番较量。

但是当时的康熙皇帝年轻气盛,经验尚浅,又怎么能是可以和吴三桂对抗的对手呢?吴三桂在清朝初期战功显赫,济济有名,而且经验十分老道。

因此面对康熙皇帝的挑衅,吴三桂再一次想出了一个奇招来应对康熙皇帝。不久过后,吴三桂自己称帝,手下的将士们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士气倍增。同时,一直出于不利地位的康熙皇帝再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

这场较量持续了五年之久,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康熙皇帝也毫不松懈,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来对付,召集了蒙满八旗的主力军,这可是清政府的镇国之宝,也是国家统治的立根之本。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出手。

然而,吴三桂却对此毫不在意,减少了军队人马的流动。所以在永兴之战时,眼看吴三桂的军队就要胜利,八旗军从四面八方涌入进来,原来他们一直埋伏在外。尽管吴三桂的将领在震惊之余迅速投入了战争之中,但面对人数众多的八旗军,也无力回天。吴三桂的军队以失败而告终。

如此一来,吴三桂已经触及到了八旗军的脊梁,尽管康熙皇帝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是再次身处险境。同时,吴三桂妻子的离世也给吴三桂很大的打击。在不久之后吴三桂也去世了。当然,吴三桂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便将大权继承给了自己的孙子吴世璠

吴三桂的离世其实对军队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军心。但是,当时的将领以及大权执掌人经过一番商量后,决定将吴三桂的死保密下来,不对外公布。(图6)

这个消息还是传了出来,一时间,军队民心涣散,士气不振。康熙皇帝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加之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军队有人叛变,康熙帝认为这是自己反攻的绝佳时机,便很快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当然,吴三桂的军事力量还是很强大的,所以,康熙皇帝也只是险胜

纵观历史,康熙皇帝一生当中的历史贡献还是非常多的,回过头来观望这段历史,不得不说还是非常危险的。毕竟每一次的战争都有着失去江山的风险。

1.《笔尖文化日记 平三藩时吴三桂有多勇猛?击断了八旗军脊梁,斩杀41位八旗将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笔尖文化日记 平三藩时吴三桂有多勇猛?击断了八旗军脊梁,斩杀41位八旗将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6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