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5日,一封台胞请求帮助查找爷爷(刘涛)资料的信被发送到河南省阜阳市人民政府的市长/市场邮箱。

信件全文如下:

徐副市长(徐兰峰)钧鉴:

本人为台湾同胞,祖籍江苏无锡(有一说是皖南或河南),近日拜读濮阳外国语学校孙凤梅所著《档案价值的相对性》一文内曾提到濮阳市档案馆收藏“江南实业学堂毕业凭照”为该学堂颁发给俞道五的毕业凭照……等。只因俞道五为本人的祖父,其(幼)子俞绍寰(吾父)已81岁,少时离家,如今思念亲人日切。唯健康不允许,无法亲自赴濮阳一览该凭照全文。如蒙徐副市长协助能视得该毕业凭照之副本(或电子文件)或其任何只字词组,则心中不胜感激,亦有助两岸人民之交流与了解。

祝工作顺心!谢谢!

陈情人:俞世隽(俞绍寰幼子)敬上

2007年12月15日

台湾同胞俞世隽先生的信引起副市长徐兰峰的高度重视,面对台湾同胞浓厚的思乡情结,面对一个81岁老人(俞道五幼子俞绍寰)的心愿,面对两岸人民割不断的血肉深情,徐兰峰副市长立即批示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马上安排专人办理此事。 12月29日,满载着濮阳人民浓浓深情的和新年祝福的书信连同俞世隽所提到的有关俞道五先生的3份档案资料照片被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传到了台湾俞世隽的手里。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的复信全文如下:

俞世隽(俞道五幼子俞绍寰幼子)先生,您好!

您的来信收悉,信中所反映情况徐兰峰副市长已安排我办专人办理。经向市档案馆查询,该馆共收藏贵祖父俞道五先生档案资料3份,包括技师登记证书、考绩奖状、委任状,现将有关档案照片传回,请查收。

同时,我们真诚地欢迎您及家人有机会到河南濮阳旅游、做客。新春将至,谨向您及您的全家致以节日的问候,祝新春愉快,合家欢乐!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2007年12月29日

与此同时,台胞俞世隽先生请求协助找寻其祖父俞道五资料的事件,也引起了濮阳市档案馆对“俞道五档案”的极大兴趣。俞道五到底为何许人?濮阳市档案馆是否仅仅收藏有这3件有关俞道五的档案呢?其实这3件档案只是档案馆“展室”里的3件精品档案,而濮阳市档案馆收藏的有关俞道五的档案材料远非这些。那么,濮阳市档案馆到底收藏有多少件有关俞道五的档案材料呢?

2008年初,濮阳市档案馆围绕“俞道五档案材料”对馆藏民国档案材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整理。没想到,这次整理让濮阳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惊喜异常。在整理的过程中,他们就居然又发现了135件有关民国人物俞道五及其家人的档案材料,内容涉及俞道五及其家人生活、学习与工作的各个方面。其中俞道五档案材料共计69件,俞道五家人档案材料共有68件。

俞道五档案材料具体又可分为自传简历类(2件)、证书凭照类(6件)、任职考核类(18件)、聘请函件类(12件)、证明书函类(17件)、收据印单类(6件)、私人信件类七类。

这些档案材料中显示:俞道五,字叔达,1890年1月出生,安徽省旌德县人,汉族,大学文化程度。1905年8月至1911年7月,在江南实业学堂采矿冶金科学习。1912年2月至1914年9月,任朝鲜稷山金矿测量员、试金主任。1914年9月至1918年12月,任江苏南通大学纺织系教员。1919年1月至1927年9月,任山东枣庄中兴煤矿钻探主任兼工程秘书(其间1924年7月至1925年9月借调任农商部考察欧美矿政专员秘书)。1928年1月至1931年12月,任安徽省建设厅技正、安徽省矿务局局长。1932年6月至1933年11月,任安徽省裕含煤矿工程师兼矿长。1933年12月至1939年6月,任江苏省大中煤矿工程师兼事务长。1939年9月至1942年7月,任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技正。1942年8月至1944年8月,任四川省华安煤矿副总工程师兼矿长。1944年9月至1949年月,任交通部公路总局督察工程司。1949年9月任山东省矿务局工程师。

这69件馆藏俞道五档案材料中比较珍贵的有:①清光绪34年(1908)6月江南实业学堂颁发给俞道五的最优等毕业凭照“江南实业学堂毕业凭照”;②民国20年(1931)12月实业部部长孔祥熙签发的授予俞道五采矿科矿业技师的“实业部技师登记证书”;③民国33年(1944)9月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将中正(即蒋介石)签发的任命俞道五为交通部公路总局督察工程司的“委任状”;④民国34年(1945)6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将中正(即蒋介石)签发的任命俞道五为战时运输管理局公路公务处督察工程司的“任职令”;⑤ 民国28年(1939)9月张嘉璈签发的任命俞道五代理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技正的“交通部令”;⑥ 民国30年(1941)6月张嘉璈签发的俞道五任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技正的“考绩奖状”;⑦ 民国31年(1942)9月何应钦签发的派俞道五代理运输统制局公路工务总处督察工程司的“命令”;⑧ 民国35年(1945)2月俞飞鹏签发的俞道五民国35年(1946)考绩晋级的“军事委员会战时运输管理局训令”;⑨ 民国31年(1942)7月华安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仲实、协理白在中签发的聘请俞道五为公司副总工程师的“华安股份有限公司聘书”;⑩ 民国38年(1949)6月南京市军管委员会主任刘伯承、副主任宋任穷签发的有关俞道五情况的公函等等。从中可以看出,俞道五在学生时代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在参加工作后,多次被委以重任,应该是个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

俞道五家人档案材料共有68件,其中俞道五之妻周若瑛(1899年出生)3件,俞道五之妾姚宝妹(1917年出生)4件,俞道五长子俞绍雷(1918年出生)21件,俞道五次子俞绍峄(1920年出生)21件,俞道五幼子俞绍寰(1926年出生)4件,俞道五长女俞翰芳(1924年出生)11件,俞道五次女俞仲芳(1930年出生)3件,俞道五幼女俞小芳(1943年出生)1件。

在两岸人民渴望交流沟通、渴望大三通的今天,面对俞道五这位风云人物的后裔,面对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的归依情节,作为濮阳档案人又能做些什么呢?

2008年9月12日,濮阳市档案馆研究人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把整理好的长达6000余字的《珍贵的民国人物档案:俞道五及其家人档案》一文以“沧海一粟”(注:系作者管先海)的版主身份发表在了《档案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网站《档案界》论坛的业务研究版块,对俞道五及其家人的135件档案材料逐一作了简要介绍。没想到帖子刚发出去,就有了回贴,令版主惊喜的是回帖的竟然是俞道五的另一个孙子——俞世伟(俞道五幼子俞绍寰次子)。俞世伟的回帖全文如下:

沧海一粟先生,您好!

俞道五是我的祖父,我的父亲(俞道五幼子俞绍寰)仍在台湾,半年前曾在网上查过,我的祖父(俞道五)于1985年在重庆还发表过一篇《宦海一勺》的文章,因两岸断讯数十年,完全无任何父执辈的消息,这份资料对我们子孙而言是极其珍贵的,非常感谢您的发表。

我父亲(俞道五幼子俞绍寰)只身来台,在台湾成家,我人出生在台湾台北,帖子上的长辈,我一个也没见过,但从小听到大。家父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思念亲人日切;因道五公的工作、对日抗战、出外读书、国共战争等,连书信资料都散失,真不知该到哪里找人,年初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蛛丝马迹,都仅仅谈到祖父的部分,光这些许资料都让家父(俞道五幼子俞绍寰)感动不已,此次的帖子,巨细靡遗,连同父执辈都在其间,更是高兴。

家父(俞道五幼子俞绍寰)身份证上祖籍是江苏无锡(大概是在学地点,出生在山东枣庄,资料上有这段),长辈们有可能在无锡、南京、重庆、青岛……,根本不知由何处着手。

再次谢谢您(沧海一粟)的发表,顺祷健安!

俞世伟敬上

沧海一粟版主无意中发的这一帖子,不想竟然引起了俞道五后人俞世伟(俞道五幼子俞绍寰次子)的关注,这可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啊!一个小小的帖子竟然牵起了历史隔断的亲情,《档案界》(论坛)网络成了连接两岸同胞的桥梁。一看到台湾的同胞回帖,网友们纷纷跟帖称赞此事:“《档案界》搭起了桥梁,赞一个!沧海(一粟)版主做了一件大好事呀!祝愿俞先生能实现愿望”;“(这是)楼主(沧海一粟)的骄傲,《档案界》的骄傲,档案的骄傲。”

2009年1月4日,根据网上发表的俞道五档案,台胞俞世伟又通过网络给徐兰峰副市长写了一份发自肺腑的感谢信,并希望能得到濮阳档案馆整理的关于祖父俞道五的其他档案资料副本。信件全文如下:

徐副市长(徐兰峰)钧鉴

我叫俞世伟,在台湾出生,现在台北的报业工作。

濮阳市档案馆目前发现有我祖父俞道五一批档案,(详情见《档案界》论坛业务版块)。如蒙俯允,请求能有下述数据的复印件或电子邮件传输,可为家族传家之宝:

1949年写的“俞道五自传”;

1949年填写的俞道五的“呈请任命(备案)干部履历表;

民国38年(1949)签发的周若瑛的(南京市)“中华民国国民身份证”;

民国37年(1948)9月发给俞姚氏(即姚宝妹)的(南京市)“中华民国国民身份证”;

俞绍雷的照片(含合影)8张(件);

俞绍雷家谱;

民国35年(1946)11月签发的俞绍峄的(南京市)“国民身份证”;

民国36年(1947)4月签发的俞绍雷的(青岛市)“中华民国国民身份证”;

民国29年(1940)俞绍寰的“出诊证明书”;

民国34年(1945)中将师长戴之奇签发的俞绍寰的“出征抗敌军人家属证明书”;

民国35年(1946)11月签发的俞绍寰的(南京市)“国民身份证”;

民国37年(1946)中央银行南京分行发行的“特种定期存单”(户主俞绍寰);

民国36年(1947)6月国民政府主计处主计长徐谌签发的派俞翰芳代理首都高等法院会计室书记官的“任职令”;

民国35年(1946)11月签发的俞仲芳的(南京市)“国民身份证”;

民国38年(1949)签发的俞小芳的(南京市)“中华民国国民身份证”。

不情之请,顺颂平安!

俞世伟

2009年1月4日

2009年1月5日,徐兰峰副市长对濮阳市档案局作出批示:“请档案局吴局长(吴健民)阅处。如果允许,请帮助俞先生(俞世伟)满足寻助要求。”在徐副市长的批复下,封存了几十年的俞道五档案资料终于被他的后人们如宝至获,俞世伟感动的说:“谢谢您(沧海一粟)的发表,83岁的老父亲终于可以填补记忆上的隙缝。谨祝各位新春快乐!”(见1月9日俞世伟跟帖)此后,《档案界》论坛里,总可以看到在线的俞世伟及其家人。

2009年2月12日,俞世伟跟帖说:“有关俞道五(档案)资料已于农历年前收到,弥足珍贵,在小小见方的照片第一次看到祖母、二伯父、小姑妈,很高兴,但也不胜感慨,但愿能见到其余的亲人。再次衷心感谢您(沧海一粟)的发表及协助。”

2009年2月14日,俞道五的孙子俞世健(俞道五幼子俞绍寰长子)跟帖说:“谢谢(沧海一粟)版主,我是俞道五的孙辈,现于漳州从事建材行业,从资料及档案中得知祖父的事迹,心中很是感激,谨在此向(沧海一粟)版主致上深深的谢意!”

同日(2009年2月14日),《档案界》论坛众多网友跟帖盛赞这一佳话。网友月芽儿跟帖说:“档案界竟能牵起被历史隔断的亲情,真是叫人感动啊!”网友打盹跟帖说:“真是一段佳话哦!” 网友千杯不醉跟帖说:“甚至这段佳话可以作为高校讲授档案利用的典型案例。” 网友临溪羡鱼跟帖说:“现在论坛上就有两位俞氏后人(俞道五之孙俞世健和俞世伟)在线。沧海(一粟)兄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网友伍振华跟帖说:“在功劳簿上,给沧海(一粟)版主记上一笔,归档保存。”

2009年2月19日,俞世伟跟帖,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一种思乡情愫,跟帖全文如下:

“非常感谢列位的关心和帮忙,那些档案让我们能补上家族历史的缺口,至少在1949年以前的脉络都较清楚了。

前年底舍弟(俞世隽)曾去信濮阳市府陈情要了三件俞道五的资料副本,还在网络上引起繁简文的争议,有几十人加入论战(我想那么古老而优美的文字能留存至今,是上苍对中国人的怜悯,少有国家能这么幸运),其中一份1931年的证书上有祖父(俞道五)一张小小照片,也是后辈第一次看到他老人家的长像,可想我老父(俞道五幼子俞绍寰)的激动了。

父亲(俞道五幼子俞绍寰)来台孜然一身,认为不多久就能回大陆,故少有恒产,每逢年节都会踱着方步,告诉我们兄弟三人(俞世健、俞世伟、俞世隽)一些家族历史,可能因求学、战乱等因素,很多记忆在印证过数据都是错的,就知道这些档案的重要性了,再次要向沧海一粟先生致上诚挚感谢。

我看到祖父(俞道五)在1950年的自传及履历,当时人在济南,也才了解父亲寻亲根本无迹可寻。老父(俞道五幼子俞绍寰)在山东出生,在无锡念小学,在上海念初中,重庆念高中,北京念大学一年即加入青年军201师,赴滇缅抗战,腿上还留了个日本人打的子弹孔,胜利后再回北京念完书,那时家在南京,没想到最后娶妻生子落籍台湾近六十年,是故乡还是异乡都说不清了……。”

2009年2月20日,沧海一粟版主回帖:“祝愿俞绍寰(俞道五幼子)老先生心情愉悦、万事如意、健康长寿!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满足俞老先生的心愿!”

2009年3月20日,俞道五长女俞翰芳之子崔文珉跟帖:“感谢楼主沧海一粟为我们搭起了两岸骨肉亲情的桥梁,我看了整个帖子,感慨万分!60年的分离,两代人的期盼,终于在我们第三代人这里实现。现在我们已经与舅舅表弟取得了联系!我们将在重庆团聚。”

2009年3月30日,沧海一粟版主转发俞世伟发给我的短信,全文如下:

“家兄日前到了重庆找了表哥,我们在电话及网络实时通讯也时有联络,拿到了祖父母及长辈们的旧照,甚至还有一封祖父在暮年(1982年)留给在台父亲的信件,父亲阅后是悲从衷来,知道愈多,愈觉感伤,造化不仅弄人,自家人也弄自家人,一道海峡,上百万人亲情永隔。

祖父、祖母分别在1987年及1990年仙逝,大伯、大伯母在1960年晚或70年初身亡,二伯1950年病故,大姑丈、姑妈也在1997及99年过世,唯一一支香苗流落在台,正是老的找不到儿子,小的以为老家已家破人亡,悲哀莫名。

现家族史总算可以延续下去,还有二姑妈及小姑妈要找到人;这段寻亲、寻根都您在两年多来的贴文发表才起步的,非常感恩,他日得遇必当踵谢。”

濮阳市档案馆收藏的民国人物俞道五及其家人的档案材料共计135件,2007年12月为俞道五之孙俞世隽提供复制件3件(均为俞道五的档案材料),2009年1月为俞道五之孙俞世伟提供复制件14件(其中俞道五的档案材料两件,俞道五家人的档案材料12件),两次共为俞道五的后人提供俞道五及其家人的档案材料复制件17件,这19件相对于135件而言,仅仅是“俞道五及其家人的档案材料”的“冰山一角”。

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成了我们只能隔海相望的一个宝岛,我们一直渴望着她的回归,因为我们的亲人就在岛上。6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渴望终于有了结果,大陆和台湾终于实现了大三通。我们终于可以和宝岛上的亲人一起回望故乡和亲人。我们深信:俞道五后人今后还会通过《档案界》网络或者市长信箱等渠道与濮阳市档案馆联络,查询俞道五及其家人的档案材料,俞道五档案引出的故事还没有结束,随后继续的故事情节有可能会更加精彩动人!我们渴望着俞氏后人(俞道五幼子俞绍寰长子俞世健、次子俞世伟、幼子俞世隽等人)能够真正地来到大陆,来到濮阳寻访先人的足迹,回顾祖先的风采。我们期待着……!!

俞道五自传

俞道五实业部技师登记证书

蒋中正对俞道五的委任状

有关民国人物俞道五及其家人的档案材料,内容涉及俞道五及其家人生活、学习与工作的各个方面,是珍贵的民国人物档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如俞道五的《江南实业学堂毕业凭照》,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江南实业学堂发给俞道五的毕业凭照。

江南实业学堂毕业凭照

凭照显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俞道五以总分一千一百零二分二厘(包括品行、国文、英文代数、英文几何、地理、历史、英文物理、英文化学、英文文法、英文作文、图面、体操共十二门功课)、平均分九十一分八厘的优异成绩毕业于江南实业学堂,获得的优等毕业凭照。《江南实业学堂毕业凭照》系优质纸张制成,长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上端有光绪三十三年上谕:“……并著学部随时派视学官分往各地认真考察,如有废弃读经讲经功课或弃国文不习而不问者,品行不端不安本分而管理员不加惩革者,不惟学生立即屏斥惩罚,其教员管理员并重处,决不姑宽。”体现了清廷对国文学习及学生品行的重视。《江南实业学堂毕业凭照》内容包括毕业学生的各科成绩、籍贯、上三代姓名,以及学堂监督、教务长、斋务长和保人的签名等内容,盖有江南实业学堂印章。《江南实业学堂毕业凭照》对研究江南实业学堂教育状况和清代教育制度具有重要查考利用价值,对研究我国毕业证发展历史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学习古籍版本,离不开查看实物、进入圈子、了解市场价格!网拍是无成本、最方便的学习方法:

长按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点滴拍卖

1.《关于1942民国鱼我想说一份民国档案引发的海峡两岸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942民国鱼我想说一份民国档案引发的海峡两岸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3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