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江洋酒客们想告诉大家泸州的旧消息。已经被遗忘了70年的工业往事——合江三益和锅厂。

合江三益和火锅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陈天兴、黄毛森、威海文等三人共同集资创办。

厂址在合江县马街子,地滨赤水河与长江合流处,建有渡船码头,便于产品及原材燃料的起运。自建厂起至民国十四年(1925年)止,内购进原材料、销售产品及生产管理等业务均由陈玉兴负责。会计账务先由陈的五弟陈泽民负责,以冯泽民为助手。民国十四年(1925年)起至民国二十九年,会计账务改由陈钰兴长子陈季伯负责。

经营之初,铸锅的生铁自綦江购进,杠炭从赤水、二郎滩等地购入,松烟则在南川采购。此时只有一座熔铁炉,熔铁一次,需时五天五夜,以龙顶锅(即三水耳锅)为准,每次可铸饭锅二千口,约计1口锅需生铁11斤左右,经过冶炼,除去杂质,每口锅净重约8斤左右。每炉需烧杠炭1万斤,用松烟二十至三十斤。每铸一炉后需休息一天,然后熔第二炉。每年均于中秋节后气候凉爽时开炉,至次年三月半停炉,全年生产时期为八个半月。每月熔铁铸锅五次,全月可生产饭锅1万口,全年所产饭锅在8万5千口左右。

当时全川只有泸州、合江两地生产铁锅。乙巳年(光绪31年即公历1905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泸、合两地锅厂,除三益和外,均被洪水所淹,锅模被淹坏。重制新模,至少需一年左右时间始能恢复生产。这次洪水,造成全川只有三益和一家生产铁锅的局面,省内外各地均涌向三益和锅厂购货。三益和因之扩大生产,将熔铁炉增至五座(只生产一年,次年即减为三座,一直到民国十五),全年可生产铁锅四十二万余口。售价则由每口白银六钱提高到白银七钱二分(均按三水耳锅计算),全年多获利润白银五万余两。年终分红,股东各得利润白银一万七、八干两。当时一百两白银,可买老量四石的田租的士地,黄、魏两家即以此年所分得之利润各购得二、三百石(老量计算)田租的土地。

光绪32年(公元1906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益和锅厂均为三座熔炉生产铁锅。民国16年(1927年)黄、魏两家股东因年岁已高要求退股,遂由陈钰兴的五弟陈泽民、六弟陈炳荣入股合资经营,名仍为“三益和”。民国17年(1928年)下半年在小市新街子(花酒地址)创建三益和州分厂。民国21年(1932年)陈炳荣与陈季伯因意见分歧退股独资经营、“钰兴荣锅厂”,(其前身为曹锅厂,地址在合江县城对岸白塔坝)自此,三益和锅由陈钰兴及其弟陈泽民两家合资经营。

生铁质量之高低,关系着所产铁锅的好坏,为了提高铁锅质量,稳定原料来源。三益和锅厂于民国24年(1935年)在当时的威远县联界场创办了“威远三益和铁厂”,由陈容德负责经管。全厂有工人50人左右,炼铁炉一座,一昼一夜可炼出生铁1万斤。此地铁矿质量虽好但缺乏炼铁所需之杠炭,全赖从外地运入,成本无法降低。于是在民国28年(1939年)又在綦江县东溪镇开办“綦江三益和铁厂”,(威远铁厂于民国30年停办)此地铁矿质量既好,杠炭亦不缺乏且可利用水力鼓风生产成本得以大大降低。全厂有两个炼铁炉,工人ー百人左右。每炉一昼夜可产生铁1万2千斤,虽足以供应当时铸锅所需,但如再扩大生产,即有不足之虞。

为求能完全满足扩大生产所需之原料,要进一步降低造价,民国34年(1945年)陈季伯以重金(当时每回锅折合大米九十斤约付出1万口三水耳锅的代价,)由重庆聘请技师来綦江铁厂将鼓风设备改进为热风炉。半年改成,炉温提高了一倍,炼铁时间缩短,在相等的治炼时间里,生铁产量提高一倍。在川南地区,綦江三益和铁厂为最先使用热风炉之铁厂。

三益和锅厂,原只生产饭锅、民国29年(1940年)三益和泸州分厂开始铸造盐锅(熬盐所用的铁锅)。每口盐锅重1100至1200斤,每天可生产盐锅五至六口,销售于五通桥、自贡等地。在生产盐锅的同时,也开始生产苏钢,一昼夜可产苏钢500斤。当时全川除重庆北碚有一家铁厂能生产苏钢外,只有三益和泸州分能产苏钢。

生产盐锅,需要大量的生铁和杠炭,从綦江运来,运价高昂。于是陈季伯又在綦江铁厂作试验,将铁厂熔出之铁水直接铸成盐锅,经过三次试验,获得成功。这样不仅减少了原材然料的运费,而且产量也有相应的提高,每天可生产盐锅17、18口,成本又有所降低。

在铸锅工具方面,陈季伯在当时条件下,也尽力改进。锅厂铸锅泥模,系由黄泥制成。每一泥模,铸锅十口以后,就破裂不能再用而每一泥模从制成到干定合用,需时二三个月,因此,锅厂急需制作大量泥模,存放备用,而晒晾和存放泥模古地面积很宽(原来晒晾锅模即占地二十亩以上)陈季伯又进行试制,先制成铁质锅模,在其上糊上层适度的薄泥,六七天后薄泥即可干定。经过反复试验,掌握了糊泥的多少分寸。这种锅模一次可铸铁锅五、六口,与泥模比较,虽然少铸四、五回但大大缩短了制作泥模所需的时间,缩小了晒晾泥模的占地面积使生产成本又有降低。

三益和总厂,原设在合江,泸州为分厂。民国26年(1937年)后,泸州分厂业务增多,分增设管事(相当于副经理)一人,由魏佐清充任。民国29年(1940年)陈钰兴去世,陈季伯继任为总经理,总厂由合江迁至泸州。

1941年9月三益和兄弟遵循其父陈钰兴遗训,出资筹办“祖毅”中学校(今天合江县马街中学前身):由陈涤生负责选择合江毗芦寺校地及经管修建事宜;陈季伯负责办理向各级政府申请私人办学校手续,得专署批准予立案;由上海复旦大学肄业及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的陈秋农为董事长,聘请合江教育名流的沈佛愚为校长,在重庆双倍薪金聘江苏一中、南京一中校久负盛名又确有教学经验的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教师数人,并对所有教师家属由学校贴补其伙食费,使教师免除家属后顾之忧,专心教学。于1942年秋季正式招生,收初中生四班,约计240人,对学生学杂费用,只收县立中学的50%。(这才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儒商标准,现在的私立学校不一样。不可同日而语)

招生公告各班前十名学生,毕业后,如能考入高中及中专校而家庭经济有困难者,学校承担其学、杂、伙食费用。如愿意就业者,学校安排在三益和工作。自1942年开办至1952年移交更名为合江马街中学校十年当中,共计收学生40班,约计2000余人。

学生制服改为童子军服装,由学校统一缝制、费用由学校津贴50%。各班毕业前十名学生,升入江津聚奎高中重庆南开高中、江安高中、立信会计专业校等经祖毅中学资助费用的约140余人。安排在三益和工作的约160余名。

学校校规是:凡不专心学习、酗酒、赌搏、吸烟(雅片)打架者,一律开除。由于教师认真教学,学生发奋读书,除每班的前十名之外,一般学生都勤奋学习,培养了人才。值得记上一功。

三益和锅厂的营业机构除合江、泸州两地外,民国28年(1939年)在自贡开设有三益和分号,销售盐锅、饭锅。29年(1940年)先后在资中、资阳、简阳等地开设分号,民国38年(1949年)在成都梨花街开设分号。饭锅的售价以龙顶锅的售价为准,清乙巳年(1905年)以前每锅售价白银6钱(可获毛利1钱2分),乙巳年起每口售银7钱2分。自民国14至民国31年(1925——1942年)每口售银元1元3角。民国31年后,法币不断贬值,每口售价折合实物大米旧量2斗(每斗米重45斤)左右。

职工人数全盛时期,泸州小市锅厂有职工二百人左右,綦江铁厂亦有职工二百人上下,其他各地分支机构共约两百人。其待遇:民国31年(1942年)以前,职工每人每月工资银元10元至25元之间,职工伙食由厂方供给。民国29年以后,各门市部职工每年发制服、衬衫裤各两套,隔年发棉大衣一件。

民国31年以后,物价不断上涨,厂方则按物价未涨前所得工资能买回的物资量照现价金额发给作当月的工资。股东于每年腊月召开股东会一次,研究决定股东当年应分配之利润,职工应得的红利以及明年业务开展等有关事项。

民国29年以后,三益和泸州大河街门市部,实行产品由门市部包销责任制。货品由厂方按出厂价供给门市部,门市部负责推销,商业利润由门市部自己支配。此一办法,大大地激发了门市部职工的经营积极性,销售量大增。

1949年12月泸州解放。泸州市人民政府号召工商界人士支援前方,陈季伯即捐献银元2万元,为泸州市捐献最多的商家。解放初期,泸州市盐锅售价每市斤为旧人民币1800元即(现值1角8分)。三益和锅厂每斤生铁成本则为旧人民币1千2百元,泸州市联益厂每斤生铁成本则为旧人民币1千5百元。而铁的质量尚不及三益和。1950年,三益和厂将盐锅售价降为每市斤旧人民币1千4百元至1千5百元,尚有利可图,而联益厂则因成本高无法与三益和竞争而倒闭。自此,三益和厂垄断了自贡市和五通桥等地的盐锅销售。

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三益和厂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全部撒销。1954年2月,泸州小市锅厂并入国营泸州锅厂,人员由政府接收分配了工作,綦江铁厂于1955年2月由当时綦江县接收,三益和锅厂至此便告结束。

今天泸州很少有人知道三益和锅厂的往事,但是这些曾经的泸州工商界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和厂,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爱国的民族实业家,值得我们去记录他们的过去,你现在去泸州大和街,还能看到联一大楼,就是当年合作泸州开厂的见证。

1.《1942民国鱼,干货看这篇!泸州印记:民国合江三益和锅厂,曾包揽了大部分四川人厨房用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942民国鱼,干货看这篇!泸州印记:民国合江三益和锅厂,曾包揽了大部分四川人厨房用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4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