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汉朝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专题历史记忆:马王堆3号墓出土帛书 老庄学者惊讶 《道德经》有出入

这几件丝绸书是1973年在长沙马王都三号汉墓出土的,根据内容写文章的时间比较早,所以应该是汉惠帝时期的复印件。

由于照片清晰,残破是帛纤维清晰可见,古旧的墨迹,维孔之间充满了历史沧桑感。

书体介于篆书和隶书之间,其字多以篆书结构为主,字形较方正,笔画粗细变化不大,点钩这类的笔画尚不多见,但又不完全是标准的篆书,在字形上已由长变方,在线条上已不随意延展,笔画上隶书中的波、挑、弯钩随处可见,在构形上还间用隶化的偏旁。


以上是以书法观,以下是关于马王堆3号墓出土简牍和帛书的记载,摘自《360图书馆gzb975个人图书馆》,只供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老子帛书介绍

1973年12月至1974年初,湖南省博物馆在长沙市马王堆发掘了2号和3号两座汉墓。其中在3号墓中出土了一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代竹简和帛书,一时震惊了中外学者。根据该墓出土的一件纪年木牍,可以断定该墓下葬的年代是汉文帝前元12年(公元前168年),说明这些简帛在地下已经埋葬了二千一百四十多年了。

3号汉墓共出土竹木简600多枚,除220枚为古代医书外,其余皆为记录随葬器物的清单。这批竹简保存的非常完整,字迹也十分清楚。医书简的内容可以分为4种书,发表时分别为《十问》(竹简)、《合阴阳》(竹简)、《杂禁方》(木简)、《天下至道谈》(竹简)。这些书中除《天下至道谈》原简有书题外,其余三种原简皆无书题,现在的书名为马王堆帛书整理组所拟定的。这四种书的内容皆与房中和养身有关。《十问》是以“养阳”为主要内容,包括服食、行气、道引、按摩等多种方法。此书似采自多种房中书,当与《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古房中书有密切关系,只不过是该书只限于养阳之方,是一种专题内容的摘录或汇编。因书中设有黄帝、尧、王子巧父、盘庚、禹、齐威王、秦昭王等“十问”,故整理组拟书名为《十问》。《合阴阳》主要讲的是性技巧。因篇首有“凡将合阴阳之方”语,所以整理者拈以题篇。全书分八章,第一章讲性交过程;第二章讲“十动”;第三章讲“十节”;第四章讲“十修”;第五章讲“八动”;第六章讲“五音”;第七章讲交合所益;第八章讲“十已之徵”。《杂禁方》篇幅很短,主要是讲巫诅禁咒。其中半数文字涉于房中,其内容多与《医心方》卷二十六《相爱方》相近。《天下至道谈》的内容主要也是讲性技巧,多与《合阴阳》相同。全书分二十章(前两章无篇题,后十八章有篇题);第一章讲为什么“阴阳九窍俱产而独先死”;第二章讲“三诣”;第三章讲“审操玉闭”;第四章至第八章讲“八益”、“七损”;第九章讲“合男女必有则”;第十章讲“十势”;第十一章讲“十修”;第十二章讲“八道”;第十三章为第十至十二章的总结;第十四章讲“八动”;第十八章讲“五音”;第十章讲“八观”;第十七章讲“五徵”与“五欲”;第十八章讲“三至”和“十已”;第十九章讲女性生殖器部位及“十已”后性高潮的反映。出土的遣策记载的是该墓随葬器物的名称和数量。其中有车骑、乐舞、奴仆、侍从以及所持兵器、仪仗、乐器等。遣策所记绝大部分与出土实物吻合,仅有3块木牍所记的侍从和车骑,不见相应实物,但却见于棺室东面的壁画上。

除上述竹木简外,该墓还出木了一大批极为珍贵的帛书,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内容上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帛书出土於三号墓东边箱的一个漆盒内,总共有十多万字。经整理组整理后发现,大部分是已经失传了一千年的古佚书。有的虽然还有传世本子,但和帛书对照,文字上也较大的出入。据统计,这批帛书包括有《老子》、《周易》等二十多种古籍。内容涉及我国古代的思想、历史、军事、天文、历法、地理、医学等。这批佚书的出土,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哲学思想、研究秦汉时期的军事、天文、地理、医学等方面都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

出土帛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写在通高为488厘米的宽幅帛上,折叠成长方形,放在漆盒下层的一个格子里,折叠的边缘已有断损。另一种帛书是写在通高为24厘米的帛上,卷在长条形木片上,出土时压在两卷竹简下面。帛书因年久而粘连,破损比较严重。佚书大部分没有标明篇题。这批帛书从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十五大类。计有:

(甲)

1《老子》甲本,无篇题。

2《老子》甲本卷后佚书之一,无篇题。

3《老子》甲本卷后佚书之二,无篇题。

4《老子》甲本卷后佚书之三,无篇题。

5《老子》甲本卷后佚书之四,无篇题。

(乙)

1《老子》乙本卷前佚书之一,《经法》。

2《老子》乙本卷前佚书之二 ,《十大经》。

3《老子》乙本卷前佚书之三 ,《称》。

4《老子》乙本卷前佚书之四,《道原》。

5《老子》乙本。

(丙)

1《周易》,无篇题。

2《周易》,卷后佚书之一,无篇题。

3《周易》,卷后佚书之二,《要》。

4《周易》,卷后佚书之三,《昭力》。

5《周易、系辞》,无篇题。

(丁)与《战国策》有关的书一种,无篇题,(发表时称《战国纵横家书》)

(戊)属於事语类的佚书一种,无篇题。(发表时称《春秋事语》)

(己)关於天文星占的佚书一种,无篇题。

(庚)关於相马的佚书一种,无篇题。

(辛)关於医经方的佚书一种,无篇题。

(壬)

1关于刑德的佚书之一,无篇题。

2关于刑德的佚书之二,无篇题。

3关于刑德的佚书之三,无篇题。

(癸)

1关于阴阳五行的佚书之一,无篇题。

2关于阴阳五行的佚书之二,无篇题。

(子)导引图一幅。

(丑)地图一幅。

(寅)驻军图一幅。

(卯)街坊图一幅。

(辰)杂占。

帛书《老子》甲本抄写在通高24厘米的帛上,《老子》乙本抄写在通高48厘米的帛上。皆朱丝栏墨书。甲本的字体在篆隶之间,不避高帝刘邦讳,抄写时代可能在高帝时期。乙本的字体为隶书,避邦字讳而不避惠帝刘盈讳,抄写时代可能在惠帝或吕后时期 。甲、乙两本各附抄有四篇古佚书,甲本在卷后,乙本在卷前。甲本《老子》和卷后四篇古佚书合抄成一个长卷,共463行,约有13,000多字。乙本《老子》与卷前四篇古佚书出土时折叠的边缘已经残断,分成32片,经缀合,共有252行,约16,000佘字,两种《老子》抄本大体相同,但和今本对照,在文字上和篇章次序上都有较大出入。帛书《老子》的《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韩非子》的〈解老〉、〈喻老〉所引《老子》本文次序一致。帛书《老子》乙本的上下篇卷尾注有“德三千四十一”、道二千四百六十二“字样,为乙本《老子》的总字数。习称《老子》“五千言”,大概是省事而称的约略之数,帛书乙本实为5,467字。

《老子》甲本卷后四篇古佚书,均无篇题,文献记栽也无可查考。第一篇共181行,约有5,400佘字。是有关儒家思想中的“慎独”、“性善”的内容。第二篇是有关伊尹论“九主”的内容,共52行,约1,500多字。文中讲到九种君主,特别肯定了“法君”。第三篇共48行,约1,500多字。是有关兵家论述攻战守御的内容。第四篇共13行,约400佘字。文字简短,综述了“五行 ”和德、圣、智的关系。因后部残缺甚多,文意不明。

《老子》乙本卷前四篇古佚书皆有篇题,为《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共抄有175行,约11,160多字。除少数几篇文字略有残缺外,其余保存的都很完整。据整理者研究其成书年代当在战国或秦时。有的同志认为这四篇佚书或即为《汉书·艺文志》中列在道家的《黄帝四经》,因汉文帝时祟尚黄老,所以把有关黄帝内容的四篇与《老子》合抄为一卷。有人认为第二篇《十大经》中记载黄帝初立,以及他的大臣如力黑(即力牧)、阉冉、果童、太山之稽(即大山稽)、高阳等人的事迹和相互间答之词,因此可能是《汉书·艺文志》中所列的《黄帝君臣》,或是列入兵阴阳类的《力牧》。

《经法》一篇中所反映的法家思想十分明顾,强调刑名。主张法要像准绳那样作为判明是非曲直的标准。此外,本篇中也还提出要“税敛有度”,以“节民力”。这些对研究当时法家与道家的思想关系提供了新的重要的资料。

另外两篇:《称》共1,600字,其形式类似格言,主要讲的人生处世哲学,带有朴素的辨证法。《道原》共464字,内容是推究道之本原,属道家者言。

帛书《周易》,无篇题,出土时包括《系辞》在内约有5,200余字,卦辞与爻辞与今本基本相同,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则完全不同,保存了比较简单的原始形式。今本《周易》分上下经,帛书则不分。帛书本除《系辞》2,700多字以外,没有“彖”、“象”、“文言”。帛书《系辞》与今本不同之处是没有“大衍之数五十”一章;另外,“昔圣人之作《易》也……是故易达数也”一段约160字左右,今本移作“说卦”的篇首。

帛书《周易》卷后三篇佚书,其内容都是解释《周易》本文的。第一篇卷尾残缺,无篇题,存35行;第二篇卷首残缺,篇题为《要》,存18行,1,648字。上述两篇都是假托孔子与学生的问答,子贡的名字屡见。第三篇题为《昭力》共存6,000佘字,比较完整。内容是传《易》之人与缪和、吕昌、吴孟、张射、李平、昭力等人的间答之辞。所见人名多不可考。

与《战国策》有关的佚书(发表时称为《战国纵横家书》)抄写在广23厘米,长约192厘米的帛上。现存325行,每行30~40字不等,共有11,200多字。全篇首尾完整,后面留有余绢。原来曾对摺、再摺,共二十四层,出土时断为二十四片。折叠处残破,文字有所烂缺。该书书法在篆隶之间,避“邦”字讳,当是公元前195年前后的写本。全书分二十章,章与章间用小圆点隔开,不提行。在二十七章中,见于今本《史记》和《战国策》的有十一章,此外十六章不见现存的传世古籍。这二十七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十四章,内容都和苏秦有关,只有第五章见于今本《史记》和《战国策》;第四章的一部分虽存今本《战国策》中,但差异较大。第二部分有五章,每章后均记字数,五章后还有总字数,显然是另一个来源。第三部分有八章,最后三章也都不见于它书。这部分帛书是一部十分重要的战国后期的历史资料,尤其是第一部分的十四章最为可贵。《史记》对于苏秦活动的年代和有关的史实有不少错乱。现在因为这部分帛书的出土,苏秦的活动以及这一段战国时期的历史似乎有可能加以重写了。另外几章佚文也足可补这个时期的史料空白,就是在《史记》和《战国策》中见过的各篇,由于字句不同,也往往有重要文献价值。

事语类佚书整理小组定名为《春秋事语》,抄写在广约23厘米,长约74厘米的帛上。现存97行,约3,000多字。出土的帛书的前部残缺严重,不知卷首缺多少行。帛书的后部较为完整,且尚有余绢。出土时帛书在一块卷约3厘米宽的木片上,约十二、三周,由于绢质腐朽,出土时已分裂成二百余个大小不同的残片,复原工作相当困难。该书书法由篆变隶,不避邦字讳,当是汉初或更早一些时候抄写的。全书分十六章,每章均提行另起。在这十六章中,只有第二章关于燕国和晋国的战争不见记载,其它的历史事件都可以查明年代。此外,该书记事简略,但在叙述当事人的谈话以及后来人的评论时比较详细。有一部分内容和《春秋》三传、《国语》等古书相近,但里面保存了不少从未见过的资料,极可宝贵。

天文星占的佚书共存144行,约有6,000佘字。无篇题。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木、金、水、火、土五星占及五星行度。书中根据实测记载了从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到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前)七十年间五星在天空运行的位置,并推算出它们的公转周期。如土星(帛书作填星)的公转周期,《史记·天官书》和《淮南子·天文训》都计算为二十八年,帛书却推算为“三十岁一周于天”,更接近于现代天文科学计算的数字(29.46年公转一周)。这是我们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史料价值极其珍贵。

有关相马经一类佚书,共有70余行,约有5,200多字。原无篇题。书中提到“伯乐所相君子之马”、“国马”“良马”、“走马”、“奴马”等。有人认为此书当属《汉书·艺文志》中的《相六畜》一类。

关于医经方一类佚书,共约17,000余字,原无篇题,整理组根据各书的内容,分别定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以上五种医书合抄在一卷帛书上)、《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导引图》(以上三种各抄为一卷帛书)十一种。由于《阴阳十一脉灸经》有两种抄本,文字基本相同,所以帛书古医书实际上共有十种(四种竹简本医书已见上述)。

抄录《足臂十一脉灸经》等五种医书的帛书是高约24厘米的半幅帛,埋藏时折叠成三十余层,出土时折叠处均已裂断。帛书书法秀丽字体近篆,在马王堆帛书中是字体较早的一种,抄写年代大约在秦汉之际。

《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内容都是论述人体十一脉的循行、主病和灸法,与现存的《皇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中论十二脉的部分接近。特别是《阴阳十一脉灸经》很多文句与《经脉篇》相同。但是这两种古医书都只讲了十一脉,较《经脉篇》缺少一条手厥脉。帛书所说各脉循行方向和经路以及主病病侯不仅比《经脉篇》简略,有的论述甚至相反。《经脉篇》所记各脉所属脏腑与其相表里的脏腑间的络脉关系在这两种帛书中大都阙如。因此,整理组推断这两种古灸经的著作年代要早于《灵枢·经脉篇》,是研究经络学说形成和发展的珍贵资料。

《脉法》首句为“以脉法明教下”,整理组据此为帛书定名。该书内容也是论述根据脉法来判断疾病征候,书中还特别提到用灸法和砭石治疗的问题。

《阴阳脉死候》和上述《脉法》一样,也是一篇古代诊断学著作。其内容与《灵枢·经脉篇》中关于“五死”的一段相近,但有一些重要出入,而且没有《经脉篇》所具有的五行学说的色彩。估计这种古医书的著作年代应早于《黄帝内经》的成书。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已发的最早的医方。该帛书书首有目录,正文中每种疾病都是抬头的标题,目录与正文标题互相一致,共有五十二文。整理组据此为该书定名。书中每种疾病标题下分别记载了各种方剂和疗法,少则一、二方,多则二、三十方不等。疾病的种类包括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等科的病名,尤以外科病名为多。对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用药物,也有灸法、砭石及外科手术割治等方法。书中提到的药名多达二百四十余称,有一些不见现存的古本草文献。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和前面介绍的四种古医书中都没有提到针法,而《黄帝内经》中不但有针法,而且还详细论述了九种不同的形制、用途的医针。由此可见帛书《五十二病方》的成立年代较早,对我国医药学史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却谷食气》等三种帛是高约50厘米的整幅帛,出土后已成残片,整理者主要是依据浸水痕迹、折叠关系及帛书本身的经纬纹理等情况来拼接复原的。从字体考察,这卷帛书当为汉初写本。

《却谷食气》是目前能够见到的关于行气或气功的最早的文献之一,书中所述的“朝霞”等名与《楚辞》及《陵阳子明经》相合。帛书《导引图》是现存时代最早的导引图谱,图中图文并茂,资料价值很高。这两种佚书的发现,为研究我国特有的气功疗法的源流和发展都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线索。

《胎产书》主要讲养胎、理胞和求子之法,同时也讲了有关胞产的宜忌,类似古医书《产经》。这些内容与产科的知识有关,在古代亦属房中书的研究范围。在帛书的右上部绘有两幅图。右边画的是两个正视小儿,在头、经的左右两侧、双肩、双腋、双手、双足和私部标有十二辰(一个始自右手,一个始自右足),是依小儿产日预卜凶吉所用。它与后来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日书》中所附《人字图》相同(“字”即生育之意)。左边画的是一个标有四方十二月的方图,中间题有“南方禹藏”四字,是图题。该图也可能是《杂疗方》中“禹藏理胞图法“的插图。在古代,妇女行育后,将小儿的胞衣埋藏在一定的方位,以为可以使小儿健康长寿。《医心方》卷二十三引《产经》云:“昔禹于雷泽之上,有一妇人悲哭而来,禹问其由,答曰:‘妾数生子而皆夭死,一无生在,故哀哭也。’禹教此没,皆长寿,无复夭失也。”可见古代这种迷信方术托名于禹,故名“禹藏”。该书的文字部份,开头一段是禹与幼频的问对,讲的是逐月养胎之法。经考证,当即《诸病源候论·妊娠候》与《千金要方·徐之才逐月养胎方》所本。

《养生方》的性质属于《汉书·艺文志》中的房中类,其内容与房中有密切的关系。古人所说的“养生”,概念很广泛,它不但包括一般的养生补益,而且也包括各种性治疗和性保养(包括“养阴”、“养阳”)。该书内容当有三十二种医方,但由于帛书残损,实际上只有二十七种保存下来。据所述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五类:①用于男性的治疗和保养;②用于女性的治疗和保养;③用于行房;④一般的养生补气;⑤一些杂乱的有关房中书的引文。此外,卷末还附有女性生殖器的平面图,上面标有表示其部位的术语。

《杂疗方》的内容也多涉于房中,它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讲“内加”(即男性如何用药巾擦拭阴茎或药入于尿道口的方法,以“举”为度)和“约”(即女性如何用药巾擦拭阴户的方法,以“知”为度)它的后半部是讲藏埋胎胞之法、益内利中之方和避鬼域虫蛇之方。

这批简帛出土后,最早的报道见于1974年第7期《文物》杂志上发表的由湖南省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写的《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同年第9期《文物》杂志又刊登了晓菡写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概述》,专门对出土的帛书进行了详细介绍。其后,《文物》杂志又陆续发表了马王堆帛书整理组整理的部分帛书、竹简释文。具体是:1974年第10期发表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译文〉、11期发表了《老子》甲乙本及《五星占》译文,1975 年第4期发表了《战国策》(即《战国纵横家书》)释文、第6期发表了古医书释文(一)、第9期发表了古医书译文(二),1977年第1期发表了《春秋事语》释文(一)、第8期发表了《相马经》释文,1984年第3期发表了《六十四卦》释文。1992年,湖南出版社在马王堆发掘二十周年之际出版了由傅举友、陈松长合作的《马王堆汉墓文物》一书,书中首次发表了帛书《易传》中《系辞》的部分照片和释文。1993年出版的第三辑《道家文化与研究》中发表了由陈松长译写的〈帛书《系辞》释文〉及由陈松长、廖名春合写的〈帛书《二三子问》、《易之意》、《要》释文〉。此外,197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由马王堆帛整理组编的平装32开本帛书《老子》、《战国纵横家书》(《文物》杂志发表时称为《战国策》)、《经法》(包括《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十大经》、《称》、《道原》)简注本。1980年文物出版社又出版了由整理组编的八开精装本《马王堆汉墓帛书》(壹),其中包括《老子》甲本及卷后古佚书《五行》、《九主》、《明君》、《德胜》、《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佚书《经法》、《十大经》、《称》、《道原》的图版、释文和注释;1983年又出版了八开精装本《马王堆汉墓帛书》(参),其中包括《春秋事语》和《战国纵横家书》的图版、释文和注释;1985年又出版了八开精装本《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其中包括3号墓出土的帛书、竹简本全部医书,即《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侯》、《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的图版、释文和注释。

孔子删《诗》、《书》,作《易传》,著《春秋》,被认为是“对经典创造性的改造和诠释”。后世一般所说的先秦经典即所谓“五经”、“六经”,就是指孔子改造过的。但是此后经历了战国的“百家争鸣”、秦代的“焚书”等重要历史事件,孔子时代及其以后的所有先秦典籍(包括“五经”以及“诸子”和其他典籍),到了汉代是如何保留下来,又是如何流传下去的?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当时以口耳相传为主,所传之内容必有各种情况的走样,如晁错从伏生受《尚书》,因听不懂话,就有十分之二三是“以其意属读”的(见《史记·晁错列传》),再加上传授者有意无意的曲解和疏忽,结果必失其真。《诗经》在汉初的情形也是如此,“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生、燕韩生,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意。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三家皆列于学官。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而河间献王好之,未得立。”(《汉书·艺文志》)在汉初,这四家诗除开训故、传解不同之外,经文本子是否相同,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而阜阳双古堆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竹简中就有100多支《诗经》简,据研究,既与世传的《毛诗》不同,也与三家《诗》有异,不仅有许多异文,甚至编次也是不同的。(参见《文物》1984年第八期)。除《诗经》外,汉代其他各经的传授也有各种不尽相同的情况,例如《易经》,马王堆帛书中有《周易》,双古堆又有《周易》竹简,它们与传世本不同是肯定的,究竟是怎样的不同,并未完全弄清楚。但可以证明,汉初的或者说先秦的《周易》,有过与后来不同的本子。其他,《礼》、《乐》之类更不消说,后世只能看到汉人编次、传记的一些东西,先秦原籍只有等待出土了。总之,所有经典在传授过程中,必失其真,失去孔子所编的原貌之真,汉代对其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造。

另一大类典籍就是先秦“诸子”,现在最明显的就是《老子》一书,1972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本《老子》 且有大同小异的甲、乙两种本子 ,与后世流传的《老子》颇不相同,使人们大开眼界,为《老子》研究开辟了新天地。没有想到1993年湖北荆门出土的郭店竹简中,又发现了更为不同的《老子》版本。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以上情况说明《老子》文本不仅从战国到汉初有很大变化,而且在汉代也有不少变化。如果说汉初两个帛书本也是汉人的作品,那是汉代对《老子》的第一次改造,后来严遵的《老子注》、《河上公老子章句》,那就是第二次、第三次了,还有我们现在无法看到的邻氏、傅氏、徐氏和刘向的传说,所有这些,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创造性的改造和诠释,例子俯拾即是,不妨试举一二:后世流传本的《老子》第一章,在帛书中原在“德经”之后,这个大的改变应有其深义,再就是一连去掉了七八个“也”字。更重要的是诠释,例如释“有名万物之母”,严遵《老子指归》释为:“有名者之为化也,遵道德、贵神明,师太和,则天地,故为万物母。”而《河上公章句》释为:“有名谓天地,天地有形位,阴阳有柔刚,是其有名也。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这些文字和思想,虽然在汉代其他著作中也可以看到,但这里作为《老子》注文,不能不说是对《老子》的创造性诠释。

1.《【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专题历史记忆:马王堆3号墓出土帛书 老庄学者惊讶 《道德经》有出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专题历史记忆:马王堆3号墓出土帛书 老庄学者惊讶 《道德经》有出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5440.html

上一篇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对各时期的历史影响分析

下一篇

100左右的全套汉朝汉服,干货看这篇!估价上百万的西汉、宋等高古玉将在香港拍卖

关于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我想说1983年,湖北古墓出土上千汉代竹简,专家:数学、医学史要改变了

  • 关于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我想说1983年,湖北古墓出土上千汉代竹简,专家:数学、医学史要改变了
  • 关于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我想说1983年,湖北古墓出土上千汉代竹简,专家:数学、医学史要改变了
  • 关于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我想说1983年,湖北古墓出土上千汉代竹简,专家:数学、医学史要改变了

关于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我想说恐怖秦国却有温情一面:一个保障充分女性权益的国家

  • 关于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我想说恐怖秦国却有温情一面:一个保障充分女性权益的国家
  • 关于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我想说恐怖秦国却有温情一面:一个保障充分女性权益的国家
  • 关于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我想说恐怖秦国却有温情一面:一个保障充分女性权益的国家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专题两千多年的西汉数学题 大学高材生也不一定会做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专题两千多年的西汉数学题 大学高材生也不一定会做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相关介绍,2000多年的书信数学题你会做吗? “狐狸、海狸、狗外出,租金110美元。 犬谓狸,狸谓狐,尔皮倍我,出租当倍哉。问出各几何?” 这是一道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数学题,你会做吗? 1983年,湖北省江陵...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专题之两千多年的西汉数学题 大学高材生也不一定会做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专题之两千多年的西汉数学题 大学高材生也不一定会做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相关介绍,2000多年的书信数学题你会做吗? “狐狸、海狸、狗外出,租金110美元。 犬谓狸,狸谓狐,尔皮倍我,出租当倍哉。问出各几何?” 这是一道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数学题,你会做吗? 1983年,湖北省江陵...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看这里!恐怖秦国却有温情一面:一个保障充分女性权益的国家

  •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看这里!恐怖秦国却有温情一面:一个保障充分女性权益的国家
  •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看这里!恐怖秦国却有温情一面:一个保障充分女性权益的国家
  • 1983年出土汉朝竹简看这里!恐怖秦国却有温情一面:一个保障充分女性权益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