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专属
中国古代的长屋风俗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山西横水西周墓出土了玉口罩,这是目前发现的第一个专门为卖场制作的玉器。
玉覆面作为中国古代葬玉系列用具中一种重要的器物,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的发展阶段,直至西汉,已经逐渐演变为玉衣头套的一部分。徐州博物馆
玉面罩
武帝以后,大汉帝国政治更加稳定,社会经济日趋繁荣,国力雄厚;张骞“凿空西域”,使和田玉等大量优质玉材输入汉地更为方便;在黄老思想盛行与升仙追求风靡的社会思潮大背景下,人们认为用玉衣殓尸可以使尸身不朽,因此两汉期间的厚葬之风中,极度奢华的玉衣成为王公贵族入葬的必备殓服,是他们实现升仙愿望的重要依托。
汉人以玉衣殓尸以求不朽升仙,但汉墓却因为陪葬丰厚屡遭盗挖,导致“丧乱以来,汉世诸陵无不发掘, 至乃烧取玉匣金缕, 骸骨并尽。”(曹丕《终制》)。随着曹魏时期魏文帝曹丕下令丧葬时“无施珠糯玉匣”,玉衣也就此绝迹,成为两汉期间独有的丧葬习俗。
“刘和”银缕玉衣 徐州博物馆
巧夺天工
玉衣不仅是两汉皇帝、诸侯王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复杂的玉器制品之一。据推算,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需要一个熟练工人花费10多年的时间。所需的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100户中等人家家产总和。
玉衣如此珍贵,完整留存的却并不多。“列备五都”中展出的便是西汉时期唯一完整的银缕玉衣——“刘和”银缕玉衣。“刘和”其人,史书并未记载,只能从墓主人腰间的玉印得知他的名字,其身份应为楚王家族成员,同时出土的其他器物也表明墓的时代应为西汉文景时期。
“刘和”银缕玉衣 徐州博物馆
但信息的缺失并不妨碍我们欣赏它精湛的工艺。这件玉衣衣长181厘米,肩宽48厘米,由2216片玉片、1000克银缕穿缀而成。其使用的玉材极为讲究,选用的是寓意着基业长青的和田青玉,质地细腻温润、玉色深重纯正。每一片玉片都经过了切割、打磨、抛光、钻孔,制作复杂至极。在编缀上,玉衣整体显然是经过巧妙设计的,工匠们先利用银线把玉片编缀成头罩、前胸、后背、袖筒、裤管等部分,再拼接在一起。遇到腹部,鼻子,肩膀等地方还专门使用不同形状的玉片框出了轮廓,颇有几分“立体剪裁”的意思。
“刘和”银缕玉衣
细节图
徐州博物馆
豪奢至极的玉衣,终究未能保留住贵族们的身体不朽,也无法实现他们的升仙之梦,但汉代高超的制玉工艺,却随着玉衣留存至今,向人们展现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也向历代的劳动者致敬,你们的每一分努力,都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的时代辉煌。
参考资料:
《两千多年的银缕玉衣主人是谁?大汉文物展登陆嘉兴》
《谈中国汉唐之间葬俗的演变》杨泓
立足成都 博览天下
成都博物馆
文:刘飞鹏唐澜芯
来源: 成都博物馆
1.《2017年最流行汉朝古装看这里!列备五都丨一件玉衣里的汉代风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17年最流行汉朝古装看这里!列备五都丨一件玉衣里的汉代风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2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