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话,比起西汉好像没有那么有名。西汉的故事读起来热血沸腾,汉高祖可以有汉武帝北伐匈奴、张良韩信、魏青浩可以有兵灭匈奴、张青浩可以有西域、邵武木等一批明君名名可以有节日,这真是民族的骄傲。(大卫亚设)。
其实东汉这样的事迹也不少,只是有点低调,被西汉的光芒所遮掩。比如最脍炙人口的就是十三将士归玉门,班超平定西域,窦宪燕然勒功等都是发生在东汉,就算到了汉末群三国雄逐鹿天下混乱的时候,也是压制外敌。整个汉朝四百年的时间就是整个民族的骄傲。东汉经过再造汉室的光武帝,汉明帝和汉章帝三位贤君的治理,国家已经发展的国富民强。而汉和帝就是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下出生的。他从十岁(虚岁)登基二十七岁驾崩,短暂的人生却创造了辉辉,对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东汉著名的外戚干政,宦官专权也是从他这里开始的(准确的说后宫外戚干政是从他爹汉章帝开始的)。从此之后外戚,宦官,群臣三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
后宫干政外戚掌权这事要从章帝开始说起,本来明帝的马皇后无出,就把没有母亲的明帝的第五子也就是后来的章帝养在身边,视如己出,也是明帝出于对马皇后的敬爱,因为马皇后是出了名的贤德,也是爱屋及乌就觉得这孩子像自己就立为太子,太子也有孝心对马皇后也是尊重无比。
汉章帝刘炟还未成为皇帝时,便认识了窦皇后、梁皇后(追封)、宋皇后(追封),在她们三人当中,因为窦皇后长的美貌,很有心计而被汉章第所宠爱,一心想立为太子妃,但汉章帝母亲马太后她属意的却是宋皇后,马皇后与她还有着姻亲关系,而宋皇后本人也是温婉贤淑的,性格方面很是对太后胃口。但由于儿子就是不松口,平时章帝对母亲言听计从,百般孝顺,可这件事却不听母亲的,太后也没办法不能太介入儿子婚事。
当汉章帝即位后,窦皇后自然为正宫皇后,而梁氏、宋氏也封为贵人身份,宋贵人肚子争气,生下了皇长子刘庆,刘庆不久后便被册立为太子,而梁贵人也紧接着生下了皇子刘肇。只有窦皇后一人,虽然荣宠无限,但奈何始终无出,这也让窦皇后心里急躁不安。在后宫没有儿子就没有保障。
马太后还在的时候两位贵人有太后保护,窦皇后不敢乱来,太后一驾崩窦皇后可放飞自我了,仗着皇帝的宠爱先诬陷宋贵人把她整死了,太子刘庆也赶走改封清河王,接着又把梁贵人弄死把她儿子据为己有,立为皇太子。
章和二年(88年)二月三十日,汉章帝去世,皇太子刘肇继位,即为汉和帝(79年生才九岁),尊嫡母窦皇后为皇太后,因刘肇年幼,由窦太后临朝称制。从此东汉后宫干政正式登场。
窦太后虽然强势,但对儿子汉和帝还是视如己出。也是为什么后面大臣建议废掉太后的时候,和帝还是不忍心,跟大臣说太后对我有养育之恩。还是以章帝嫡妻皇后合葬。
由于和帝年幼,窦太后临朝,最亲近的人自然是娘家人,于是以窦宪为主的外戚登上庙堂,掌握军政大权,权势滔天。虽然这个窦宪虽然德行不行,但是在军事上干了一件千秋功绩——燕然勒石。后世将他和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作为武将最高追求。窦宪起初犯法杀了窦太后的宠臣而且还是个宗室,这把玩大了,连太后都看不下去了,把他关起来吓唬他要问斩。窦宪也吓着了赶紧求援,有人帮他出主意要他带兵攻打北匈奴将功赎罪,窦宪虽然是个纨绔子弟哪懂军事但也只能硬着头皮求太后,太后排除反对意见应允。最后窦宪带着汉家精锐联合南匈奴和其他内附的胡人,一路出塞几千里,追到燕然山就是现在的蒙古国杭爱山,登上大石刻字勒功,以壮汉家声威远扬。
窦宪回京之后更加嚣张,天下大权都在他们家。汉和帝贵为天子只能隐忍,还要恭恭敬敬。永元四年(92年),和帝年满十四岁,这一年,十三个郡国地裂,各地都发生了大早或蝗灾。此时的窦太后在后宫“百般节俭行善”,对权势没有什么要求。而利欲熏心的窦宪却按捺不住对皇权的向往,暗中图谋,欲行叛逆。后来窦氏兄弟更是想除掉和帝想自立,这时候和帝察觉威险果断出手,以雷霆万钧的手段瞬间控制住了局面,解除窦氏兄弟兵权,逮捕其党羽,囚禁窦太后。这速度之快,手段老辣根本想不到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干出来的事情。
开始和帝看着窦氏兄弟弄权也没办法,不过他不想坐以待毙,慢慢寻找盟友,等待时机,结果发现钩盾令郑众“谨慎机敏有心计”,是个很有能力的人。然后在郑众的协助下,先联合一批宦官,再发展外援。就这样一切准备就绪等待机会一举定乾坤。事后和帝亲政掌握政权,和帝下诏升郑众为大长秋。不仅让他常伴自己左右,还常与他讨论朝中政事。从此,东汉进入了史书上所言“宦官用权自此始矣”的时代。不久,和帝又下诏将郑众册封为鄭乡候,这也是东汉历史上宦官封侯的开始。在和帝的信赖和庇护下,宦官的势力开始强大起来。和帝利用宦官的力量铲除了外戚窦氏,结束了东汉历史上的第一个外戚专权的时代,却也打开了东汉宦官擅权专政的局面。
其实东汉宦官是依附皇权的存在,只终于皇帝,不像外戚权利大到废杀皇帝,宦官却不会,最为忠心所以后面的皇帝大权旁落的时候总是找宦官夺回来,只有宦官会真心对皇帝好。
班超父子几十年平定西域,收服西域五十余国,主要时期也是在和帝在位期间,可谓功劳彪炳青史。
班超长期伏案挥毫,有一次他曾停下工作投下笔叹息说:“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旁人听了都嘲笑他,班超却说:“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后来,他去找相面的人看相,相面的人说:“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班超问其故,相面的人说:“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班超投笔从戎,志向远大,有战略眼光,经过父子两代人(儿子班勇)几十年的努力,再设都护府,为保国家边境安宁,开疆扩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朝廷封为定远侯,后人尊为班定远。
西域各国归顺汉朝后,遥远的条支国(在今伊拉克境内,一说在今叙利亚境内)、安息国(今伊朗)等各国在四万里之外的海边上,都通过辗转翻译来进贡物品。永和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派属吏甘英出使大秦(罗马),走到条支。甘英到大海边(今波斯湾东岸,一说为地中海东岸),想渡海,但安息西部的船工对他说:“海水辽阔,往来的人遇顺风需三个月才能到对岸,若风力不足,也有两年才到的,所以航海的人都准备三年的粮食。在海上常会使人思恋家乡故土,经常有人死亡。”甘英听说后于是作罢。甘英这次出使虽然没有到达目的地大秦,却是第一个到达波斯湾头的中国使者,开创了中西交通的新记录。这就是甘英出事大秦也就是古罗马的故事,也是发生在和帝年间。
在一举扫平了外戚窦氏的势力后,和帝开始亲理政事,每日临朝听政,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故有“劳谦有终”之称。和帝当政时期,曾多次下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并多次下诏纳贤,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在西域复置西域都护,平定西域诸国,降服南匈奴。
汉和帝十分体恤百姓疾苦,多次下诏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反省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元兴元年(105年),垦田面积达732万多顷,为东汉之最,户籍人口达5325万多人。和帝亲政期间东汉国力达到鼎盛,时人称为“永元之隆”。
元兴元年(10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汉和帝病死于京都洛阳的章德前殿,时年二十七岁。刘肇驾崩后,他出生仅一百余日的儿子刘隆继位,次年改元延平,是为汉殇帝。延平元年(106年)三月初五日,葬和帝于慎陵(位于今河南孟津),上庙号为穆宗,谥号孝和皇帝。
1.《100岁以上的汉朝看这里!创造了“永元之隆”的汉和帝只活二十七岁,被严重低估少年天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00岁以上的汉朝看这里!创造了“永元之隆”的汉和帝只活二十七岁,被严重低估少年天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