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石刻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绚丽的一章,现在也给后世书法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养分。

11月1日,“三国两晋南北朝刻石三十品新探”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从三国的《上尊号碑》到北齐的《铁山石颂》,近三百年间三十件重要碑刻的早期拓本首次公开集中展示。

在展厅正中间,一座四面由拓片组成的立体“巨碑”格外震撼,这就是著名的《好大王碑》整幅拓本。《好大王碑》全称《高丽好大王碑》,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由一块巨大的天然角砾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碑体呈方柱型,高6米有余,四面环刻的碑文叙述了高句丽建国的神话和君王谈德的战功。它刊刻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碑上书法似隶似楷,古拙厚重。展览展出的是民国初年的最早拓本,高达5米多,难得一见。

展览中的另一件珍宝,是《瘗鹤铭》清初拓本,刊刻于南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这座碑的命运多舛,像迷一样铭刻在历史上。”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王东声介绍道,《瘗鹤铭》深受北宋欧阳修推崇,黄庭坚更是赞誉其为“大字之祖”。它原刻于镇江市焦山西麓崖壁上,后因山崩堕入江中,湮没在历史中数百年。现存残石五块,存88字,笔画雄健飞舞,且方圆并用,虽是楷书,却还略带隶书和行书意趣。

高达5米多的《好大王碑》拓本(中)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副院长杨涛看来,此次展览的重要意义在于展出了许多最早版本的碑刻原拓,具有源头参考价值。“在比较各个版本拓本的不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哪些是被后人误读的,哪些是真正源头的东西。”展品中有一件魏《正始石经》拓本,是《善本碑帖录》中记录到的三套“最大块《正始石经》残石拓本”最完整初拓本之一。而北魏时期的《张猛龙碑》是北魏碑刻中最享盛誉的作品,为精严雅正书风的代表,此次展览展出了明拓本。

据悉,此次展览中的拓本展品均精选自北京文物交流中心及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碑刻研究委员会等专业收藏机构。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主任李晨介绍,在此次展览的拓本选择上,一是侧重版本质量,选择拓本时间相对较早、捶拓效果较精美的版本,能较好地反映碑刻书法的面貌。二是为一些较重要的碑刻同时提供了剪裱本和整纸本,这样既可以使观众清晰地观察到碑刻的细节,又能从整体角度看到碑刻的完整气象,使观众有较全面的感受和体会。

此外,二层展出了当代艺术家基于刻石“三十品”为母本进行的书法创作。这些作品试图从当代人的审美出发,研究、取法古代经典,在植根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有鲜活生命力且属于这个时代的书法力作。展览持续至11月6日。

1.《2200万晋朝书法,干货看这篇!难得一见的碑刻原拓!三十件三国两晋南北朝重要碑刻拓本展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200万晋朝书法,干货看这篇!难得一见的碑刻原拓!三十件三国两晋南北朝重要碑刻拓本展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6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