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春官典瑞》:“要辨明那个特产,不要工作,要穿上那件衣服。
”服饰,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物。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他们都各有着自己的民族服饰,比如苏格兰传统服饰方格兰裙、韩国传统服饰韩服、日本传统服饰和服等等。
苏格兰传统服饰,方格兰裙
当然,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也有自己的传统的服饰——汉服。关于中华服饰文化,我们前面写过不少相关的文章,今天,我们具体来聊聊汉服。
从明朝服饰看明朝社会,浅谈冠服制度下的明朝服饰如何演变发展?
唐朝女性服饰到底有多时尚与开放?梦回唐朝,看女性服饰文化之美
古人是如何取材、染布制作衣服的?从《诗经》看周朝下的服饰文化
汉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服,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倾向和生活方式,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
汉服,一种集聚审美艺术和生活趣味的物化品。早在石器时代开始,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懂得运用大自然材料制作衣服,直至今日,汉服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性服饰。现如今,虽然我们的着装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人们对汉服的喜爱和追崇从未改变。
西塘汉服文化周活动
《2018汉服产业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12月,汉服商家数量依不断增多,淘宝店可以正常打开的汉服商家已达815家,同比前一年统计增长了24.43%。单是当年6月份淘宝排行榜前十五名的汉服淘宝店所创造的产值就高达1.2亿。
杭州淘宝购物节展出的一套价值6万+的汉服,图片源自新京报
以上数据虽然不够全面,但是足于看出汉服的魅力及其文化价值。
一、那么,究竟何为汉服?
汉服,又称华服、汉装、汉衣冠。中国素来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左传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服章”,泛指服饰,衣冠,文中所言,说的便是汉服。汉服的基本特征是上衣下裳、褒衣宽袖、交领右衽。
严格来说,汉服并不单单只是指一件衣服,它既包括衣、冠等基础的服饰布料,也包括鞋、面饰、发式等一系列的配饰穿搭。
说起对汉服的印象,我想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
★1.闲适从容
现今,走在街上,偶尔一瞥,时不时能看到身着汉服的人们,他们或是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或是上了年纪的阿姨大妈,大叔大爷,或是呀呀学语的孩儿。
他们或是在赶路,干活,或是在喝茶,聊天,遛弯儿打发时间……不管哪样,在他们身上,似乎总能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淡然、舒适与从容。我想,那是汉服给人的一种独特感受,这种淡然感与中华传统五千多年的古朴文化与思想离不开关系。
★2.典雅飘逸
中国传统服饰,一直给人一种仙气飘飘,自然而又不失典雅的古风韵律感。
如白居易《长恨歌》当中的“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杜甫《丽人行》当中的“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曹植《美女篇》当中的“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李白《白苎辞》当中的“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
这些都是古代文人墨客眼中的汉服模样,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汉服的那种大气、华美、自然、飘逸与灵动。
二、汉服有着怎样的历史?
《易·系辞》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史记》记载:“黄帝之妻养蚕取丝,并以作衣裳”。
从中可知,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了纺织,养蚕缫丝,制作衣服。不过,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还比较低,为此所制作出来的服饰,还没有那些多做工考究。
到了周朝之后,其衣服的样式也多了一些考究,甚至出现了服饰制度,如有朝服、公服、祭服等服装样式。
可以说,汉服基本成型于周代,而若要论其定型阶段,要数汉代。东汉文学家蔡邕曾在《独断》卷下中写道:“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汉服从秦朝传承沿袭而来,且在汉朝时期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服饰体系。
八识界新疆出土的汉代古尸,身着衣物
那么,汉服的历史演变是什么样的?
我们前面所说,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上衣下裳、褒衣宽袖、交领右衽”,而这种服饰特点,当然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这是经过了历朝历代无数次的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下来的一种固定风格。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服饰文物
周朝时期,上衣下裳的汉服基本样式已经显现。秦汉时期,服饰主要以深衣为主,而其常见的样式有两种,一是曲裾(jū),二是直裾,此时汉服的“褒衣宽袖、交领右衽”的基本特点渐渐定型。
【注:深衣,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通常是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常穿的衣服,也是庶人的常礼服。释义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曲裾,一种续衽绕襟的服装。简单地说,就是将加长后的衣襟绕过后背之后,又绕回前面,然后再在腰部上缚以大带。此类服装最大的特点就是下摆很宽大,类似于“喇叭口”样式。另外,曲裾衣领多为交领,长可触地。
汉曲裾袍
魏晋南北朝,服饰在汉代的基础上增添了几分飘逸灵动和洒脱,当时的服饰袖口宽大。到了唐朝,女性的裙衣变得更为宽大,上襦下裙是当时女性最为常见的穿衣样式。
宋朝时期,圆领服饰较为常见,男服以圆领袍为主,女裙则较之于唐朝要窄一些。
明朝时恢复汉服制,“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在这基础上,服饰的样式风格也变得更为多样。
中国服饰是丰富多彩的,汉服,从无到有,从有到繁,从繁到精的一个演变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与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三、汉服的服饰艺术与文化
关于服饰艺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曾有过这样的描写,如《楚辞·九歌·东君》中的那位太阳神,就是一个身穿青衣白裳、驾着马车的射手,文中如此写道: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把青云当上衣,白霓作下裳,这是一种比喻,也是人们对于美的一种想象,透过这样的审美意象,我们大体可以窥视到古人对服饰审美的追求。
郭沫若曾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汉服所体现出的文化不仅仅是独特的审美艺术,更折射出了中华民族宽厚博爱、自然洒脱的民族精神。
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认为,“天地合一”,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统一的,汉服中最基本的“上衣下裳”着装方式,即分为上下部分的穿衣方式,体现了古人对人与自然的理解。
《孟子.离娄上》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国古人认为,天为圆,地为方,汉服以圆袖为基本特征,意为天道圆润,这同样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感悟与理解。
当然,除了基本的服饰特征和样式,汉服上的图案、纹饰等同样也寄托了古人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美好寓意。
结语
服饰,一种兼具实用性、可观性的物品,一种看似普通却极富艺术创造性和精神文化的物品。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程中,服饰以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纵观中国古代,从黄帝时期,到夏商西周,再到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中国传统汉服随着时代历史的变迁,不断地在融合与创新中发展,最后形成了富有民族特性的服饰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包的思想理念。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称,中国的服饰文化历史悠久,汉服作为华夏民族的衣裳,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之后,仍较好地被保留、传承下来,这正是汉服的魅力所在,汉服,中华文明的华彩篇章,行走中的“汉字符号”。
参考资料:叶立诚著 《服饰美学》戴平著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朱雨虹 汉服的历史演变及其礼仪内涵文 | 文史君
图片 | 网络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1.《关于08奥运秦朝汉服方阵我想说柔美飘逸之汉服,华夏民族的华彩篇章:汉服,行走的“汉字符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08奥运秦朝汉服方阵我想说柔美飘逸之汉服,华夏民族的华彩篇章:汉服,行走的“汉字符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8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