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局的形成先进篇[第80节]
作家:温俊宪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众所周知,秦朝分裂成赵、魏、汉三国后,历史从春秋时代转变为战国时代。
如果说所谓的“战国七雄”是战国时代的主角的话,那么还有一些春秋时代的老牌诸侯在这七个主角的夹缝中求生存,比如郑、宋、卫、鲁等。当然,这些配角绝大部分都在战国时期先后被七国所吞并了。不过配角也有配角的排名,与主角演对手戏较多的配角,当然要比那些露个脸的龙套角色要强的多。如果要为配角们排序的话,那个夹在燕赵之间的“中山国”绝对可以排在前列。如果纵向和他们自己的历史对比的话,高峰期出现在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比之那些春秋时期残留下来的破落户要胜出许多,即使占据第一配角的位置也不为过。
关于中山国的族源,有“鲜虞”、“白狄”之说。更为统一的说法是,这两个族名实则为一。我们可以将这个族群演变列出的可能顺序是“白狄”部落——鲜虞部落联盟——中山国(包括其同族附庸国)。在“秦霸西戎”一节中,我们曾经说过,白狄部落的活动区域原来是在陕北高原。至于他们为什么横跨整个山西高原,迁移至河北平原,则都是拜秦、晋二国所赐。
在秦晋“崤之战”之后,秦国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渭河平原及西、北部高地进行整合的工作上。而生活在陕北高原上的白狄也开始承受来自渭河平原的压力。
按照秦人整合陇右、陇东高原的经验来看,这些边缘民族一般都逃脱不了先“羁縻”,后吞并的命运,不希望被融合的部众只能向更远的边缘地区迁移(如蒙古高原)。如果白狄仍然待在陕北高原的话,他们的下场并不会和义渠、绵诸这些戎人有什么不同。不过从地缘位置来看,白狄们要比他的邻居们要多个选择,即他们有机会越过黄河,东进山西高原。
在一般情况下,白狄们的这个选择并不能算高明。因为根正苗红的晋人消灭他们的欲望,决不比他们的近亲“秦人”要弱。从陕北高原进入山西高原,用一句俗话形容的话,就是“刚出龙潭,又入虎穴”。不过历史还是给了白狄部落以机会,因为当秦人向他们不断挥舞大棒的时候,晋人却向他们伸出了胡萝卜。经魏绛提议,晋惠公开始实施的“和戎”政策,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山西高原,暂时出现了一片祥和之色。因此白狄部落决定东迁,在山西高原之中寻找到新的土地。
白狄部落东迁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50年,这时离“和戎”策的提出相距大约20年。也就是说,白狄花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来观察所谓“和戎”是否是一个圈套,最终的结果当然是他们相信了晋人的诚意。事实上这一政策放在不太长的历史中来看,的确算的上是一个双赢的方案。尽管最终的结果是,晋人真正取得了战略优势。但如果没有和戎策,白狄们也无法在河北平原为他们的历史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白狄们选择的渡河之处在历史上很有名,最为人所熟知的标签是“孟门”。孟门的位置正好在晋陕大峡谷的中点之上,是河西陕北高原与河东吕梁山脉之间,最为重要的连接点。也是河西高地上的边缘民族,与河东戎狄们进行交流的必经之地。
白狄迁移路线图(横屏观看)
∨
孟门在后来的历史中长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果你对中国革命史感兴趣的话。你会发现,同样选择以陕北高原为根据地的红色政权,在东进之时,所选择的通道和2000多年前的白狄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前面说到,孟门是沟通陕北高原与山西高原的枢纽。这个枢纽一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307国道也正是从这一带跨越黄河的,只不过1969年建筑黄河大桥的时候,选在位置偏南的柳林镇上了,因此1971所归划建立的县级单位也就叫作柳林县了(历史上则是孟门辖柳林)。
其实在漫长的历史当中,渡口的具体位置并不一定总是固定在一个点的,在一段水流平缓的河面上,渡河的地点会有小范围的波动的。在明清乃至民国时代,孟门北部的“碛口”成为的新的水陆码头,并成为了晋陕大峡谷的新地标。
无论孟门镇、碛口镇、柳林镇谁成为了晋陕大峡谷的枢纽中心,它们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是以同一个地理单元的面目示人的。孟门一带的战略意义并不止于是连接陕北高原的交通要塞,更在它上游的那些地区(比如河套、西套地区),如果希望与山西高原北部乃至华北平原中部进行沟通的话,在它们沿黄河行进至此时,就可以登陆,并穿越吕梁山脉进入太原盆地了。
现在我们把视线转回到白狄身上。白狄们渡过黄河之后,径直向东走就可以到达太原盆地了。如果说临汾——运城盆地之所以成为晋国的核心地区,是因为它们都与黄河相邻(黄河不仅成为连接这两个盆地的杻带,更让它们与河西地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么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的关系则是靠汾水来维系的。汾河下游的晋人,很自然的会优先考虑,沿着汾河上溯至太原盆地。,也就是说太原盆地处在晋人向北渗透的第一线,假如白狄也一定临汾水而居的话,那么他们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汾水上游的那些山地中寻找机会了。
最终迁移中的白狄并没有抱死在汾水这一棵树上,因为他们只要目光稍稍向东北方向偏移一点,就会发现更好的去处。在那里有一个虽然与太原盆地紧密相连,却又不属于汾水流域的新盆地在向他们招手,它就是——忻定盆地。
忻定盆地的名称来源于忻州和定襄,用一个地理单元中较大的城市来为之命名,是一个惯例。不过这些后世的行政单位并不是我们现在分析的重点,名字嘛,只是一个符号,大家能够记住就行了。
我们常说汾河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也就上汾水),这话大体上是没错的。就象老师们一直告诉我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样,虽然我这个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同学一直到成人之后,才有幸喝过几口黄河水,但却并不能就此否认黄河在中华文明史中的重要作用。不过对于生活在忻定盆地的人来说,滹沱河更应该享受这个称号。
滹沱河与汾河的分水岭,或者说忻定盆地与太原盆地的切割线,是一条东西向的小山脉——系舟山。系舟山实际上是南北向的太行山脉的一条小支脉,只不过它的名气不大,很多人并不知晓。不过如果你再往北走的话,会看到两条非常著名的山脉:恒山和五台山。
古人在为山命名时,基本是命名某个具有显著特征的山峰。而视野更为开阔的今人,往往将之扩展为整个山脉的名称。恒山和五台山也是这种情况,如果你想寻找令狐冲做掌门的地方,或者看看韦小宝出家的清凉寺,目标是十分明确的。而现在我们所要说的是以这两处名山而命名的整条山脉。和系舟山一样,恒山山脉和五台山脉都是太行山的支脉。
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太行山脉象是一棵大树,除了主干以外,总是不时的向旁边伸展出一些旁支。恒山、五台山、系舟山甚至中条山,都是这棵大树的一部分。不过这棵大树比较偏心,基本只是向山西高原开枝散叶,而对于东面的华北平原,则只是些零散的过渡些丘陵罢了。
当白狄迁移至忻定盆地时,理论上他们暂时可以避开晋人的锋芒,寻找到一片安身立命之地。只是晋人就算没有来,那些水草肥美的地方也不能算是无主之地,无论对于华夏族,还是其他民族来说,都并不会当然的接受外来者。
对于白狄来说,如果他们还不能在忻定盆地找到新的土地的话,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两条路:一是继续向北跨越恒山山脉,进入大同盆地;二是向东跨越太行山脉,进入华北平原。由于恒山山脉直接连通了山西高原东西两侧的吕梁——太行山脉,因此进入大同盆地的道路,并不比跨越太行山脉的道路要更通畅。
就华北平原和大同盆地的潜力来说,前者显然要高于后者。在白狄到来之前,山西高原之上的戎狄们就已经不断的跨越太行山脉,向华北平原渗透了。在一百多前前,他们甚至攻灭了周人在华北平原南部所部署的两个重要据点——卫国和邢国,逼迫他们在河济平原中重新立国。从那时时起华北平原的大部就成为了边缘民族开拓新领地的乐土。这其中所蕴含的巨大空间,让白狄也将目标锁定在华北平原之上。
无论是生存,还是迁移,河流往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忻定盆地的主要河流“滹沱河”,正是发源于恒山——五台山脉之间,然后向西拉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从五台山与系周山之间穿越太行山脉,流入华北平原,并最终注入河水(古黄河)。
如果按照常理分析,白狄以及之前的戎狄由忻定盆地进入华北平原的最佳路径,应当是顺滹沱河的水流方向东行,直接进入现在的石家庄地区(滹沱河也被石家庄人民视作母亲河)。只是白狄并没有选择这条看似正常的路线,而是选择了逆流而上,进入了恒山——五台山脉之间,然后在那里稍作停留。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我们下一节再解读。
1.《307国道重走两千年前的秦朝看这里!从陕北东进的重要通道,白狄的迁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307国道重走两千年前的秦朝看这里!从陕北东进的重要通道,白狄的迁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