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581 -619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夏溪唐朝的大一统王朝。
581年,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随后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是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后于618年灭亡。隋朝为什么会二世而亡呢?许多人肯定会把锅甩给杨广,认为他残暴无道的统治就是隋朝灭亡的根源,然而实际上它是一个雄才伟略功盖千秋的伟大帝王。
杨坚,第一个实现了中国大范围内的多民族的统一;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开创了科举,结束了千年来官僚士族垄断,制定了当时最先进的律法《开皇律》。不仅如此,他还建立了以隋朝为主导的东亚新秩序,实现了千古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强盛的隋朝:
①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②作用: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 概况:沟通五大水系。(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不管从哪个方面,隋文帝杨坚的成就的的确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3.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原因:上层权贵垄断官吏选拔权
2.过程: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正式确立科举制度
3.评价: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隋朝灭陈后,疆域东起辽河、北抵大漠、西至敦煌 、南据交趾,大业元年(605年)又吞并林邑 ,国土面积达427万平方公里 ,不久林邑复国 ,后大业五年(609年),吞并吐谷浑 、伊吾 ,疆域达到极盛,国土面积达到467万平方公里 。攻占林邑
林邑地处今越南中南部多珍奇宝物,大业元年炀帝委任刘方为罐州道行军总管,以尚书右丞李纲为司马负责侵略林邑。之前刘方将军已经把交趾(今越南河内)平了。
公元605年(大业元年)正月,刘方率舟师主力至海口(林邑人海处)。林邑王梵志派兵据险抵抗,被隋军击溃逃散。三月,刘方率军进至黎江,林邑人据南岸立栏栅,意图阻止隋军渡江。刘方命令兵士盛举旗帜,雄击金鼓而进。隋军旌旗招展鼓声震天,强大的阵势与军威完全把林邑人惊惧了从而溃逃。刘方随即指挥大军渡过黎江。行至三十里,林邑人乘坐着大象,从四面八方围聚而来,妄图与隋军决战威震住隋军。刘方忙命令士兵们用强弩射击大象,大象被纷纷射中受伤而溃乱逃跑,林邑人的军阵被受伤的大象践踏冲乱。刘方乘势指挥精锐之兵发起进攻,林邑军溃散。隋大军全线发起猛攻,大获全胜,只是抓着的俘虏就以万计。此次战役波澜壮阔场面宏大,隋军英勇善战表现出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概。刘方率大军一路向南追击,屡战屡胜,战无不胜。于是济区粟,度六里,前后逢贼,每战必擒。隋军进至大缘江,林邑人又据险为栅,又被击破之,并追过了马援铜柱以南。随后隋军又向南追击了八天,终于抵达林邑人的国都。夏季,四月,林邑王梵志被迫弃城奔逃到海上。刘方率隋军进入林邑都城,缴获林邑人都是用金子铸成的庙主牌位十八枚。“获其庙主金人,污其宫室,刻石纪功而还。”刘方命令刻石记录了这次征伐的功绩后班师还朝。
隋军此次过于深入南方,作战长达数月之久,从冬季打到夏季。班师回朝途中正处炎热的夏季,隋军士兵不适应南方闷热潮湿的气候,加上长途跋涉,士兵们很多染上疾病,有的士卒脚都肿了,死去十之四五。刘方将军也染上了病不幸死在回军途中。炀帝知道消息后非常痛心为之惋惜,下诏褒奖赞美刘方将军。诏曰:“方肃承庙略,恭行天讨,饮冰湍迈,视险若夷。摧锋直指,出其不意,鲸鲵尽殪,巢穴咸倾,役不再劳,肃清海外。致身王事,成绩可嘉,可赠上柱国、卢国公。”
刘方将军此次对林邑的征伐是历史上中国军队在最南方的作战,不仅挫败雄壮的大象军阵的攻击,而且攻下了首都,征服了南海百蛮,从此对隋朝贡不断。这是中国的辉煌,为中国的古代史争光。《北史》、《隋书》赞曰:“刘方号令无私,治军严肃,克剪林邑,遂清南海,徼外百蛮,无思不服。”
驯服契丹
公元605年(大业元年),因契丹人侵扰营州,隋炀帝诏令通事谒者韦云起监领突厥兵去讨伐契丹。突厥启民可汗派二万骑兵,听命于韦云起指挥讨伐契丹。韦云起把两万突厥骑兵分为二十营,分四道一同进发。每营相距一里,不得交杂。闻鼓声而行,闻角声而止。韦云起命令没有公事派遣不得驰马,行军途中一个突厥纥干违犯了韦云起的军令,被韦云起斩杀并持其首以示众。从此突厥将帅拜见韦云起,皆膝行股栗,莫敢仰视。
历史讲究一个客观公正,那么提及隋朝的历史地位,也离不开“统一、富强、文明”这三个关键词,如果不读这套丛书,很难把短命的隋朝和上面这几个词关联起来。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先说统一,隋朝的大一统是真正建立在大范围民族融合基础上的,将北方少数民族与汉人整合在一起,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样的统一,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超过了秦朝。
再说富强,所谓富强至少包含经济和军事两个指标。古代的经济状况通常与人口和粮食两个要素挂钩:隋朝人口约五千万,接近西汉末年水平。光说数字可能大家不太敏感,所以做一个类比:要知道中国人口自西汉以后因连年战乱开始走下坡路,西晋衰落到只有一千六百万,南北朝末期也不过三千万,而隋朝只用了三十年时间将国家的可控人口扩大至了五千万;粮食方面呢?隋朝有六大粮仓,储存的粮食够政府吃用五六十年;另外因为大运河的修建隋朝的物资流通也极为便利。
军事实力方面,隋朝解决了突厥问题,重新建立起了以隋朝为中心的东亚新秩序。
最后说文明,隋文帝创建了科举制,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该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也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此外政治方面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在强化皇权的同时兼顾社会公正,该制度也被沿用了一千多年,可谓“功不在当代,利在千秋”。
制度革新
“唐承隋制”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蒙曼在书中说到“唐朝保留了隋朝所有的好制度,只是增加了一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认识而已”。那么隋朝都有哪些富有旺盛生命力的制度呢?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三省六部制,隋文帝上台后第一件事是改革中央官制,建立了三省六部制。
什么是“三省六部制”?
其中三省即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其中内史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所谓六部,则是尚书省下的吏、礼、兵、都官(后改为刑部)、度支(后改为民部)和工部六大行政部门。门下省和内史省是最高权力机构,类似现在的全国人大;尚书则是最高行政机构,类似国务院,而六部则类似于国务院各部委。“三省六部制”与传统的“三公九卿”制度有何不同?
中国宰相制度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第二阶段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第三阶段是明清时期废除宰相,实行内阁或是军机处的替代体制。“三省六部制”与传统的“三公九卿”制度有何不同?
第一,宰相由具体的个人变成了机构负责人,原先三公体制下的太尉、司徒和司空是宰相,皇帝先任命三公做宰相,而后他们组建宰相府,管理全国政事;而三省制度下,三省长官共同构成宰相集团,将对个人对依赖转变为对机构对依赖,有助于防止宰相专权。
第二,三省制意味着决策与行政的分离,内史和门下负责决策,尚书负责行政权,将决策权与行政权分离,分割了宰相对权利,同时提升了皇权的集中。
第三,三省制意味着决策的程序分工,一个诏令,在皇帝的领导下,在宰相形成基本意见后,需要经过内史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这三个步骤才能生效,意味着决策的审慎化,减少了行政失误。
地方制度
隋文帝在地方官制方面,将原先的州、郡、县三级行政体制简化为了州县制度,同时改变高门大姓把持地方的局面,地方官也由中央任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将地方官制简化为州县两级,提升了行政效率,同时大幅降低了行政开支,对于老百姓也是一件好事。
法律制度
隋文帝在法律制度方面遵循了三条基本原则:一是法律条文从疏、从简;从疏主要是突出法律重点,让老百姓更容易掌握真正的法律精神;从简则是便于法律执行和理解,安抚人心,也让社会规范更宽容;第二个原则是量刑从宽、从轻;第三个基本原则是维护君主专制、维护等级制度。
无论是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还是法律制度,都是整合了南北朝时期制度发展优秀成果的产物。
隋炀帝: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
他是一个有魅力、有功业,但有重大道德缺陷、自负、急功近利的暴君。
魅力体现在哪里呢?第一个魅力是志存高远,从即位之初,便树立了要超越汉武帝、创建千秋大业的伟大志向,他的一生都在东奔西走、很少在都城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精力之充沛、足迹之广阔都透出一股理想主义的魅力。第二个魅力是风流倜傥、自诩隋朝第一诗人,他的诗歌中无不透着热情与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如果说隋炀帝是实实在在的昏君,显然不够客观,因为他是有功业的,具体体现在哪方面呢?首先是治下幅员辽阔,手中的地盘比三代的盛世都要广阔,北方少数民族纷纷来使纳贡称臣;经济方面也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在短短的统治时间内创造了无比繁盛的局面。除此之外,还做了好几个利在千秋的大工程、大作为——工程方面,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长城;作为方面,巡江都、巡塞北、巡西域...
一共统治了十四年,从出征高句丽开始,国内建设基本停滞,因而上面的大部分功业都是在位前八年完成的。效率之高、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接着再说第三个评价——有重大道德缺陷。这个缺陷在于恃才傲物、有才无德,隋炀帝的一生过于自负,自负到只把自己堪称英雄,而众生皆为蝼蚁。无论是官或是民,都只是贯彻他命令、服从他的意志,断不能有自己的任何主张和个人权力。
有道是“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一个人如果只有功没有德,开始阶段走得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想要一直走到最后且走得好,几乎是不可能的。隋炀帝就是典型的例子,急功近利的他最终被亲信所杀而亡国,为后世所唾弃。
在人生的尽头处隋炀帝吟下“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何曾想到好大喜功的暴君也会有此等无奈。
隋朝国力之强,与汉唐大帝国相比,可谓不遑多让。
隋朝三征高丽时,能够发动113万大军。隋朝人口达4600余万,也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
隋朝的动员能力也相当强,七八年间,动员超过3000万人次的役夫,开凿了大运河、扩建了长城。
国内储积也十分封厚。隋朝在各大都会的附近设置了许多国有粮仓,位于洛阳以东洛河入黄河河口处的洛口仓,共有粮窖3000个,每窖存粮8000石,合计存粮达24000000石,约合25.44亿斤。隋朝灭亡后,经过历次义军与百姓的洗劫,据唐朝人估算,仍能持续供应五六十年。隋朝,从581年建国到605年炀帝接手达于极盛,才短短24年。其财富积累的速度远远超过历代大王朝。中国古代是非常单一的农业自然经济,通过农业生产积累财富的速度是一定规律的,所以其他朝代从创业到鼎盛都在六十年左右。隋朝这么快的积累,显然不正常。奥秘是什么呢?
根子在隋文帝,作为开国皇帝,他的性格十分偏狭,做事有时非常偏激。隋朝开国后关中经常遇到饥荒,因为地狭人多,这一问题只能依靠调拨关东粮食解决。
后来就有人借此提出,国家有灾年有丰年,应当把丰年的粮食拿出一部分来,由国家牵头建设义仓,把百姓的粮食放进去,待荒年拿出来救灾。
这个建议的初衷不错,但是隋文帝把他搞歪了。起初百姓愿意响应号召存粮入仓,反正都是给备荒。隋文帝却给百姓定了存粮标准,上等户每年交一石,中等户每年交七斗,下等户每年交四斗。绝对量虽然不多,但架不住年年交。而且这是正赋之外的硬性摊派,不交不行。后来交着交着果然变了味儿,朝廷把义仓管了起来,没有皇帝的诏旨一律不准使用。这就等于侵吞了百姓的财产。隋朝短短二十多年积累起天文数字的存粮,其实就是从农民手中硬抢起来的。本来民间依靠丰年的储备,还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结果被隋文帝连续二十多年硬抢,老百姓都被抢成没有积蓄的穷光蛋,一有水旱灾害,马上就会出现大面积的饥荒。而隋文帝却偏偏不让随意放粮,导致民间越来越穷。
而隋炀帝当政时,还不顾民力几乎枯竭的实际,大兴土木,开凿运河,大修宫室,修补长城,三征高丽。搞的民众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走投无路的百姓,只好揭竿而起了。
历代王朝,因饥荒暴发农民大起义,往往都是在王朝后期,唯独隋朝在开国三十多年就暴发,而且规模极大,力量极强,都是对国家横征暴敛政策的极端反应。
如此死攥着粮食不撒手的做法,也叫隋王朝尝到了苦果。待到隋末农民战争爆发,起义烈火燃遍天下,那些见证了隋朝“富庶”的各地大粮仓,更给短命隋朝送来神助攻:各地反隋大军的重要战略目标,就是抢夺粮仓:著名的洛口仓和回洛仓,成了瓦岗军的囊中之物;黎阳仓成了窦建德的重要家底;而永丰仓却是唐高祖李渊取天下的关键本钱。这些“粮满仓”的仓库,非但没成为隋朝的基石,反而做了亡国的火药桶。
甚至,各地的反隋大军,一个常见的拉队伍套路,就是“开仓大赈饥民”。瓦岗军“开仓资民所取”,罗艺“开仓以赈穷乏”,唐高祖李渊“开仓大赈饥民”,“人气”也就迅速聚敛起来——隋朝一座座紧锁的粮仓,断送的正是天下民心。
对照如此情景,虽然后人常津津乐道马周那句“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但他这一段论述里,另外一句话,才更有警示意义:“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蓄积多少,唯在百姓苦乐。”
1.《【.隋朝】隋朝!出道就是巅峰的大一统王朝,为何只存在38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隋朝】隋朝!出道就是巅峰的大一统王朝,为何只存在38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4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