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明朝

17明朝的灭亡教案专题之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第一,引进新课

《三顾茅庐》视频播放

刚才播放的小视频就是三国时代的著名故事——《三九初丽》。

刘皇叔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经千年传唱,已成佳话。然而古来君主礼贤下士的例子并不少见,为何“三顾茅庐”成为其中最令人熟知的故事?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想要深入了解,请同学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教学提示】

“三顾茅庐”的故事为何久传不衰?点出此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该故事的来龙去脉,关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导入视频资源见光盘)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三遂平妖传》等。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兴废争战、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的喜爱,所以可观道人在《新列国志叙》中形容明代“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余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者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诸刻,其浩瀚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选文背景:本文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当时有宏图大志的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在去曹营前走马荐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后刘备又遇到司马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两人的荐语,更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兴趣。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

目标导学二:梳理课文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并说说文本可分为几个部分,做简要概括。

明确: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因前两次拜谒不遇,关、张二人颇为恼怒,第三次适逢诸葛亮正在午睡,于是刘备立于厅前等待。这是三顾茅庐中的第三顾。

第二部分讲诸葛亮醒后,刘备咨以天下之事并邀之出山辅助的过程。二人对话中已经策划出未来的三分天下局面。这便是著名的“隆中对”部分。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探究:本文篇幅不长,但人物个性却十分鲜明,请结合课文分析:诸葛亮、刘备、张飞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诸葛亮:(1)高风亮节。诸葛亮有一身才华,却甘心做“南阳野人”,刘皇叔若非一片赤诚,不能邀其出山,可见其本心也不愿流落世俗,是高风亮节之行。(2)仁心爱人。刘皇叔以天下苍生为念,诸葛亮方表示愿效犬马之劳,这是儒者大义,足见其一片仁义。(3)聪睿过人。一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是智慧的宣言,不出茅庐,而已知“三分天下”,足见诸葛亮之智。

刘备:(1)仁心爱人。刘备求贤若渴,非是为了一己之私,在诸葛亮未应出山时,刘备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是以苍生为念,以此可见其仁人之心。(2)诚心求贤。刘备为见得诸葛亮,不顾帝王身份,“凡三往”,可见其求贤之诚。(3)虚心求教。刘备自知谋略不足,因此请见诸葛亮,言“开备愚鲁而赐教”,可见其请教虚心。(4)待人宽和有耐心。在张飞表现出急性子时,刘备表现出的是一种耐心与宽厚。(5)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张飞:鲁莽、直爽,直扬言将诸葛亮“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足见其行事鲁莽。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理清人物性格之后,可分角色扮演,还原三顾茅庐情景。角色表演时注意引导学生表现出角色的独特性格。

1.《17明朝的灭亡教案专题之三顾茅庐教学设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7明朝的灭亡教案专题之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53303.html

上一篇

小说:小伙穿越大明,一份报告打给上司,竟直接得到了练兵的官职

下一篇

清朝编撰的《明史》真的抹黑朱元璋了吗?我们看一下原文

关于17明朝的灭亡教案我想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7.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关于17明朝的灭亡教案我想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7.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17明朝的灭亡教案相关介绍,教育目标 1.认出“地,炸”等16个生字。 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造化、家当、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颈、抓耳挠腮”等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

关于17明朝的灭亡教案我想说辛丑120年祭

关于17明朝的灭亡教案我想说辛丑120年祭

17明朝的灭亡教案相关介绍,1901年9月7日(广西27年,新秋),清政府在北京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非、西、哈11个国家签订了《北京议定书》,这是《北京议定书》。 从义和团运动,到清廷借助义和团运动,向各国开战,到...

【17明朝的灭亡教案】部编语文《枫桥夜泊》获奖教案,老师这么讲古诗,学生一定感兴趣

【17明朝的灭亡教案】部编语文《枫桥夜泊》获奖教案,老师这么讲古诗,学生一定感兴趣

17明朝的灭亡教案相关介绍,教育目标: 1.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培养朗读能力、品诗析句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4、感受诗的自然美和语言艺术美。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教学...

关于17明朝的灭亡教案我想说《孔乙己》教学设计(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李淑斌)

关于17明朝的灭亡教案我想说《孔乙己》教学设计(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李淑斌)

17明朝的灭亡教案相关介绍,一、设计思想 1.《孔乙己》李章智老师登上鲁迅小说《完整的艺术》8部小说的榜首,刘在福将它称为“精美的象牙雕刻”.重新服了“雕刻一个世界”。 于廖廖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漠,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

关于17明朝的灭亡教案我想说南京教案是什么事件?

关于17明朝的灭亡教案我想说南京教案是什么事件?

17明朝的灭亡教案相关介绍,系分学士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资料,传播历史知识 南京教案是明新宗万年来基督教在中国传教以来发生的第一次教案,这次大事件的挑衅者是当时礼部侍郎署南京礼部尚书沈吴。 教案发生以后对于天主教传教造成了一定打...

【17明朝的灭亡教案】专题南京教案是何事件,为何说其是西洋传教士在华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17明朝的灭亡教案】专题南京教案是何事件,为何说其是西洋传教士在华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17明朝的灭亡教案相关介绍,作家:还有李在慧,本赛季我是楼学士青年会会员 南京教案是明新宗万年来基督教在中国传教以来发生的第一次教案,这次大事件的挑衅者是当时礼部侍郎署南京礼部尚书沈吴。 教案发生以后对于天主教传教造成了一定打击...

【17明朝的灭亡教案】专题苏轼书法教案

【17明朝的灭亡教案】专题苏轼书法教案

17明朝的灭亡教案相关介绍,刘熙载《艺概书概》云:“看书比看那支行草好。东坡论传神。穿着衣服坐着,收敛用自制,就再也看不到天空了。”说了。(莎士比亚)。 ’《庄子·列御寇》篇云:‘醉之以酒而观其则。’皆此意也。”苏轼固然在正书碑...

17明朝的灭亡教案,干货看这篇!初中历史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42套

17明朝的灭亡教案,干货看这篇!初中历史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42套

17明朝的灭亡教案相关介绍,中学历史教师招聘面试考试讲义42套 目录: 1、中学历史教师招聘面试《“宁做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案。 2、中学历史教师招聘面试《“推恩令”的实施》教案。 3、中学历史教师招聘面试《“铁人”王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