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隋朝开始科举考试到20世纪初,越南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已经过了1200多年。
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仅对我国意义深刻,甚至周边国家也多有影响。为何它魅力这么大?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寒门子弟,士族乡绅得到上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因为它所带来的特权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诱惑力之大,无人能拒绝。
宋代科举考试现场
古代科举如同打怪升级一般,历经乡试、省试、殿试,要先后获得秀才、举人、进士的功名称号,才算是功德圆满。但是,并不是成了进士,才可以做官,成为人上人,基本上有了功名的生员就已经开始成为了特权阶层。
仅以明朝为例,有了功名,那么你的社会地位就会急剧上升,可以说算是进入了统治阶层的范围了。各种特权自然而然的就来了
明朝内阁
首先是经济特权
在封建社会,平民是有徭役赋税的,其中,徭役是国家指派的义务劳动,全程自费。许多老百姓一趟徭役,能够直接破产。服役中,不仅仅有各种生活支出,甚至还要面临官员的盘剥和甩锅。
而一旦成了秀才,便可免去两人的徭役,免去了不小的开销。当老百姓累死累活的时候,秀才们却可以在家读书、玩乐。这一点是可以随着功名和官位提升不断增加的。
明朝官场
而且家庭贫困的秀才,还可以免除粮税,这一点,在明中后期,特权范围不断扩大,进而变成一种潜规则,是个秀才都可以免粮。也是今人认为明朝秀才赋役全免的认知由来。
这一结合,成为有功名的人的好处便可想而知了,甚至有不少农户为了躲避赋役,主动将田地挂靠在这些人身上,这也是明朝土地兼并严重的原因之一。此外,生员定期还有皇粮可领。
明朝官员士绅
其二、法律特权
我们常听戏文和电视剧中,秀才老爷上的公堂,一句学生功名在身,可见堂官而不跪,好不威风。而这就是秀才的特权了,见官不跪(还是得看官员品级),事实上和官员已经是一波人了。
另外还有免刑的优待,生员犯事可不用上刑,若是一般重罪,也只是交由教育部门处理。若要用刑,须得上报省级学政,革去功名才可动刑。
同治七年皇榜
其三、社会特权
明朝路引严格,出远门需要上报官府,开具证明,写明时间地点,而生员的路引则无需限制,天涯之大,皆可去得。
除了这一点,秀才还可以使用奴婢,人数随着功名和官位可以得到提升。这便是正式进入统治阶层的标志,因为一般的老百姓,就算是豪商富贾也不可以私续奴婢,至少法律上是这般。
科举等级
明朝的平民在服装上也有严格规定,什么样式什么颜色,选择余地有限。而有了功名之后,你可以多出几套象征身份的不同服装,这几件可不能乱穿,不同的功名衣服也是不一样的。穿着这几身衣服出门,小老百姓多半会在行礼的同时暗自羡慕。
秀才行礼
其四、政治特权
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诞生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他们互称同年,拜阅卷官为坐师,同乡同省之间往往互相帮扶。可以说从中举开始,你就真正有了政治资本。你可以不是官,但是你一定认识许多当官的,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这便是极大的好处。况且成为举人后,往往地方官就可以给你安排一些政务帮忙处理了。
四川贡院
中举开始,你就有了做官的资格,三科不中,也可以去户部排队选官。有句话说得好,官员去世,门口偷看偷笑的,不是仇家,就是等待选官的举人。
至于进士,虽然多为小官,大多是翰林院里的清闲工作或者地方上的小官,但是已经进入了统治集团。最重要的一点,明朝的内阁,一国宰辅,必定出自翰林院,这一点是明朝的潜规则,而翰林院只有进士才有资格去。
进士牌匾
总结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从明朝生员的各种特权好处中,我们不难发现,参加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实际上已经算是“统治阶层预备队”了,他们往往可以干涉地方上的政务执行。 一旦科举功成,社会地位便会大大不同。所以人们都会前赴后继,那怕倾家荡产,七老八十都要参加科举。
以上,便是编者之个人见解,欢迎各位网友评论指正。
1.《1 隋朝开创科举制的意义看这里!千年不绝,什么样的好处和特权,让读书人对科举趋之若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 隋朝开创科举制的意义看这里!千年不绝,什么样的好处和特权,让读书人对科举趋之若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5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