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省、县、文物部最近在王集乡、杨中西村以北的一个水道清积工地发现了当代中晚期古墓,距今已有1000多年。
阜城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经过抢救性清理发现,古墓有主室和侧室各一座,两室相连,均为砖质结构,穹隆顶。主室为夫妻合葬墓,侧室为一女子墓,均有木质棺椁,因年代久远已腐烂,只发现长锈的铁钉。
古墓主室结构为正圆形,直径5米,南北方向,墓室正南入口有一牌楼,两侧有放置长明灯的耳室,墓室内有一假窗和放置长明灯的灯台,灯台下放有香炉和黑釉瓷罐,陪葬贵重金属器较少,墓室北侧有被破坏迹象,疑似早年被盗。
侧室长2.5米、宽1.3米,陪葬物品丰富。两墓室共出土白瓷碗、唐三彩碗、铜镜、玉牛、瓷兔、黑釉罐、红陶罐、三彩腰牌、扇贝油盒、角质梳子等文物20余件和唐开元通宝上百枚,以及一组用楷书墨色书写的砖质砚式墓志铭。
通过对墓室结构及墓室内出土的器物造型勘验和分析,初步断定为唐代中晚期古墓,距今1000多年。
阜城县文保所所长戚红霞介绍说,此古墓的发现,再现了当时兴盛的唐代文化和先民在建筑、器物打造上的聪明才智,对于研究唐代平原地区不同阶层的丧葬习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7月23日,阜城县王集乡杨仲书村发现一座古墓,现场发掘视频迅速在快手、抖音等社交平台传播开来,并引起社会的关注。
古墓位于杨仲书村西南角,村民介绍,古墓是23日施工人员在清理水渠时发现的,已上报给了当地文物部门。当天文物部门就展开了文物清理工作,26日清理结束,于当天下午2时30分许,将现场填埋。
目击者介绍,古墓为青砖结构,构造较简单,圆形主墓室,一侧有一个小耳屋。出土文物有陶器、瓷器、古钱币和梳子等物件,另外还有一座刻有墓志铭的石碑,但经过了上千年的侵蚀,碑文已不清楚,需要进一步处理后才能知道上面的文字,这也是了解墓主人最关键的线索。
杨仲书村有关人士分析,村名中的“仲书”好像是官名,因时代太久远,杨仲书村背后的故事和历史都无从考证了。村里还有一棵国槐,五六个成人才能合围过来,据说唐朝就有了。村民们盼望早点破解古墓墓志铭的内容,也希望能揭开杨仲书村那段尘封的历史。
1.《1972年河北发现唐朝古墓看这里!衡水阜城发现距今1000多年的唐朝古墓!出土大量罕见文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972年河北发现唐朝古墓看这里!衡水阜城发现距今1000多年的唐朝古墓!出土大量罕见文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6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