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与长城同名的伟大建筑工程。远超以全长1794公里闻名的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比欧洲第一条运河早2000多年改建。
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河流。大运河历史悠久,几经变迁,古今面貌变化很大。它的修筑大致可分三个时期。
春秋至两汉是大运河的初创时期。那时的大运河的特点是分段开凿、各不相通。最早开凿的一段是邗沟,为春秋末(前481年)吴国所开,它南起扬州、北至淮安,后经改建,成为现在里运河的前身。战国时开鸿沟,西起河南荥阳,东至淮河入颖水,沟通了黄河和淮河,是隋朝通济渠的前身。楚汉战争时,曾以鸿沟为界。可以看出它在当时的重要作用。东汉时开凿汴渠、白沟、平虏渠等北通海河,南接黄河,奠定了大运河北段的基础。第二个时期是隋运河时期。隋朝建都长安,洛阳是它的东都。隋炀帝为了搜刮东南地区的财富,控制华北地区的军事并满足他个人穷奢极欲的享受,对古运河各段进行疏浚、改建,并使互相沟通,形成一条以洛阳为中心,联系我国南北的大运河。这在客观上对航运起了促进作用。隋运河有四段:第一段是联结黄淮的通济渠,长1000公里,宽40步,两旁筑“御道”,遍植杨柳,工程是很壮观的;第二段是重开邗沟;第三段是黄河以北的永济渠,它连通沁水、淇水、白沟、卫河达天津,再溯白河入永定河至涿郡(北京);第四段是江南河,北在京口(镇江)入长江,南至余杭接钱塘江。此外,隋文帝时曾引渭河水开凿长安至潼关的广道渠。这样,就形成一个以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盆地,北抵河北平原,南达太湖流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流域,遍及陕、豫、冀、皖、鲁、苏、浙七省的大运河网。它全长2700多公里,西折洛阳,成为一个大弯曲,对促进沿海与内陆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巩固国家统一,起过很大作用。
第三个时期是元朝的大运河。元朝建都大都(北京,从江南搜刮来的粮食财物无须再转到洛阳。所以,元朝改建运河的主要目的是把弯形变为直线(即今地图上所画的穿山东走直线的大运河),以缩短航程。主要工程有两段:一是开凿东平至临清的会通河,即山东运河;二是北京至通州的通惠河,由当时著名水利工程学家郭守敬主持开凿。通惠河的开通,使大都更加繁荣,大船可直抵什刹海。什刹海一带曾出现“舳舻蔽水”盛况。
随着海运的发展和铁路的修筑,大运河的运输地位逐渐下降。解放前夕,除江南河和南运河(卫河)等几段尚可通航外,大都已经堵塞,甚至淤为平地。解放后,大运河在南北运输上虽然仍处于辅助地位,但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进了大量的修复和改建工作,使大运河获得新生。现在,季节性通航里程可达1200公里,江苏邳县以南,直至杭州的600公里,还可通航轮驳船。
1.《1 隋朝大运河分哪四段,干货看这篇!京杭大运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 隋朝大运河分哪四段,干货看这篇!京杭大运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68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