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我们知道要走很长的路,经历了很多,付出了很多,牺牲了很多,牺牲了很多,今天才去广土居人的国家。
01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国历史就此停滞,再无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变化,只是简单地王朝循环:新王朝建立-初期强盛-渐渐腐败衰落-政治糜烂导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推翻政权-新王朝建立……一直到近代,这个循环才被打破。
这种整体印象其实很粗糙很不准确,抹杀了中国历史上很多重要的发展演变。事实上,无论是制度层面,还是思想观念层面,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充满了复杂、激烈的变革和进步,绝不是简单的王朝循环。
可喜的是,近年来新出版的一批历史著作,已经发力深入剖析中国历史的内在演变,中国历史的形象,因此变得更加清晰、丰满,也更加可信。比如《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这本书。
《祥瑞》并不是王莽的传记,更不是意在给王莽翻案的噱头之作,而是整个西汉王朝的政治演变史。王莽既是灭亡西汉的操盘手,也是西汉王朝政治演变的结果。从刘邦到王莽,其中有丰富复杂的演化,而且是制度发展进步意义上的演化。
今天我就来说说西汉政治演变史的第一步:帝国的建立。
02
说到西汉王朝-大汉帝国的建立,大家肯定以为关键是楚汉相争那场战争。在那场战争中,刘邦打败了项羽,随后建立了大汉王朝。再往前说,统一的中华帝国,是秦始皇建立起来的。为此,秦始皇做了很多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度量衡等等。
秦始皇辛辛苦苦,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帝国。刘邦所做的,只不过是结束秦末的战乱,恢复和平和秩序,重建帝国而已。换句话说,刘邦只是继承了秦帝国的基业。所谓建立大汉帝国,主要费劲就是楚汉相争那几年。
这是一个巨大的误会。
秦首次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但秦的短命而亡,正表明,这个帝国的基础很不稳固,一推就倒。让这个大帝国真正稳固下来,这个艰巨的历史任务,秦始皇远远没有完成。
不但秦始皇没有完成,刘邦也没有完成。从刘邦开始,经过文帝景帝到汉武帝,又经过昭帝宣帝,这个艰巨的历史任务才算基本完成。汉宣帝在公元前49年去世。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算起,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用了将近两百年。
从那以后,虽然中国多次陷入战乱和分裂,但统一国家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春秋战国时那种列国并立的局面,被认为是“不正常”。即使身处乱世,大家也都相信,恢复“正常”,也就是恢复国家的和平和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也正是因此,每到乱世,总有人出来“收拾旧山河”。
所以,西汉王朝最大的历史意义,也是他们的最大的历史贡献,就是把统一的中华大帝国真正稳固下来,稳固到足以经受日后上千年风风雨雨、世道变迁的考验而屹立不倒。中国人的主体民族,用“汉”作为名称,是很有理由的。
那么,西汉王朝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呢?
03
刘邦登基当了皇帝以后,有一次和大臣们聊天。刘邦问众大臣:你们说说,凭什么我得了天下?项羽是因为什么输的?
众大臣当然是抓紧机会拍马屁,说皇上啊,您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为您这人慷慨大方,不吃独食,打下来土地,愿意给功臣们分,“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就不成,那人虽然是贵族出身,但吝啬得很,舍不得把土地分给别人,“得利而不予人利”。
刘邦一听,呵呵一笑,说你们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能得天下,不仅是因为愿意和大家分享,还因为我善于用人,有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杰出人才啊。
这段对话,后世一般用来说明人才的重要性。刘邦和他的大臣们,可能也没想太多,但我们这些知道后来历史的人听来,却颇感紧张,甚至毛骨悚然。这段对话,很大程度上预示了西汉王朝后来的命运。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就说到今人理解古人的一个常见盲区。那就是古人往往格外重视他那个时代之前刚刚发生的大事,或者大量延续之前的观念、做法——历史也有惯性。
事实上,我们今天的人同样也会格外重视之前刚刚发生的大事,比如,当今世界,基本上还是在二战和冷战的笼罩下。联合国、北约、东西方的分别、苏联解体、美国在日本德国的驻军、中日韩三国复杂纠结的关系等等,很多事情和观念都是因为之前的二战和冷战。
但我们当然不会格外重视西汉人之前的那段历史。对我们来说,那只是漫长历史中的一个环节而已。我们不会有西汉人那种身处其中的切身感觉。
对于秦汉之际的人们来说,他们的时代之前,是长达几百年的春秋战国,再往前是更加分散、数量更多的分立政治体。因此,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列国并立才是正常状态,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秦的统一,对当时人来说,是个新鲜概念。大家还远远没有普遍接受。
所以,那些大臣们即使在恭维刘邦时,也自然而然地认为,皇帝把土地分给有功的人,大家各占一块,这才是好皇帝、正经皇帝。大家心目中的正经国家,是周朝那种分封建制、万邦协和的国家。大家根本不相信秦朝那种中央高度集权的国家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是刘邦面临的最大难题。
04
事实上,在当时人看来,“诛灭暴秦”和“列国复国”“重回周朝”是同一码事。“暴秦”之所以逞凶,不就是因为他们灭了六国么。既然如此,攻灭暴秦以后,就应该恢复六国啊。
项羽就是这么干的。灭了秦朝以后,项羽就大力恢复封建制,重建列国。又出现了一大堆“王”。并且,项羽给自己起了个很奇怪、很不伦不类的称号——西楚霸王,听上去不像天下之主,倒像是个山大王。这说明,项羽其实都没想清楚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建立新国家。他只是简单地效仿之前的周朝。
实际上,恢复封建制,正是项羽输给刘邦的重要原因之一,他逆历史潮流而动。秦始皇虽然暴烈,但他建立统一大帝国,符合历史潮流的大方向——只是超前了一些。项羽不识大势,想要开历史倒车,这不就败了。
可是,刘邦虽然赢了,却同样要面对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回到封建去”的强大观念。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秦朝是;刘邦的汉朝,可不是。
教科书上说,秦始皇建立了郡县制,取代了商周的封建制。大家可能以为,刘邦建立的汉朝,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其实根本不是。在“郡县”的成色上,汉朝建立初期,比秦朝差很多。
刘邦建立的汉朝,看起来其实更像周朝。刘邦的“汉”,占据一部分地盘。在“汉”的地盘里,实行了郡县制——中央委派地方官员,地方官员不得世袭。但在“汉”以外,还有很多诸侯国,有很多“王”。这些“王”都是世袭的,各国都有自己的“朝廷”和各种官员。这些诸侯国,和春秋战国时的那些国家,有些区别,但区别也不算大。刘邦这个皇帝,不像秦始皇,更像周天子——地位崇高,但实权有限。
这本书《西汉侯国地理》,就是研究西汉“郡国并行”制度及其演变的专门学术著作。研究得很详细,水平很高,并且,作者也是青年学者。
05
当时人的观念,从一个事情中可以看出来。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后死后,汉朝一帮老臣,诛灭了吕家人,推举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继位。刘恒原来被分封在代国,是代王。这种分封的法子,和周天子分封子弟到各地做诸侯,差不多。
代国在今天的山西一带,离首都长安挺远。刘恒被封到这里,说明他已被“边缘化”,本来只能安安静静过一生,没想到天上掉馅饼,忽然被人推为皇帝。刘恒不知是吉是凶,就召集代国的大臣们商议。
他们怎么商议的,和本文无关,就不细说了。这里要说的是,在商议中,一位代国大臣说:
“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将,习兵事,多谋诈……”
看,他的用词是“汉大臣”,而不是“朝中”“京中”等词汇。这和战国时赵国说秦国、楚国说齐国的口气,没什么不同。可见,当时人心目中,刘邦的汉朝,就是列国之一,只不过地位更高,类似于盟主、牵头人等等。这根本不是后世统一国家里地方对中央的态度。
当然,等到汉文帝坐上了皇帝宝座,为诸侯尾大不掉焦虑不安的,就该是他了。所以,虽然汉文帝能当上皇帝,是因为大臣诛灭了外戚吕氏,但汉文帝上台以后,照样重用外戚。这是因为,对汉文帝来说,外戚是外姓,就算做大,也不会篡位,同姓的诸侯王却是能真要命真夺权的。
汉文帝时,有个重要人物,那就是贾谊。贾谊深受汉文帝赏识,他给汉文帝出了几个重要的计策,目的都是为了削弱诸侯国。贾谊也因此遭到权贵的激烈攻击,被外放到长沙,年纪轻轻就死在那里。
汉文帝在世时,努力削弱诸侯国的力量。这期间,有个词“除国”时而在史书中出现,意思就是把某个诸侯国除去,在那个地方实行郡县制,也就是纳入中央直管范围。但汉文帝力量有限,只能尽量做,没有彻底完成。
06
后来就到了汉景帝。到这时,虽然也还不是真正意义的中央集权,但毕竟汉朝稳定地存续了差不多半个世纪了,加之文帝虽然力度不大但坚持不懈地“除国”,汉朝中央的力量已经渐渐超出其他诸侯国,整体格局已经和春秋战国不同。中央-地方的区别越来越明显了。
这是汉景帝加大力度削弱诸侯国的背景条件,虽然如此,还是招致了“七国之乱”。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七个国家闹出来的乱子,和后世的“八王之乱”等等,性质不一样。
七国之乱中耐人寻味的一点是,带头闹事的吴王刘濞,并不像后世的造反者那样要夺取汉景帝的帝位。刘濞想要的,只是继续保持诸侯国现状。刘濞就想安安静静地当个诸侯王。
七国之乱的失败,刘濞之死,意味着最后一批抱持“列国并立”封建观念的人退出了历史舞台。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开始大刀阔斧地铲除、削弱诸侯国,力度比文帝时要大很多。到这时,汉帝国才算是有模有样了。
平定七国之乱,是中华帝国政治演变的重要环节。从此以后,没人能再开历史倒车,让中国回到春秋战国那种列国分立的状态,那种状态的正当性,也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坚定地向着统一大帝国的方向进发。
接下来是汉武帝的推恩令。通过巧妙的制度设计,推恩令让诸侯国很快变小变弱。到了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在一份诏书中说:
“今中国一统而北边未安,朕甚悼之……”
这是汉朝第一次在诏书中使用“一统”这个词。这意味着,中央-地方关系正式取代了天子-诸侯关系。
到这时,制度层面,统一大帝国的基本框架完整了。但仅有制度建设是不够的,还需要意识形态建设。这就是汉武帝、汉宣帝的贡献了。
07
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的作为是多方面的。在帝国建立这方面,除了推恩令以外,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实际上是要为汉帝国找到秦朝法家以外的替代性意识形态。在当时,只有儒家可供选择。
当儒家的主导地位确立以后,汉朝也就有了和此前朝代不同的新的国家基础。可以说,这时才算是汉帝国的真正“建国”。而汉武帝的泰山封禅,完美符合了汉帝国建国的礼仪要求。
在泰山封禅中有个细节,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当时的太史令,没有被允许一同前往。司马谈因此忧愤发病,不治而亡。
太史令这个官职,以往很重要,有些类似大祭司的角色,负责沟通天人之间的联系。类似封禅这样的大典,太史令是一定要在场的。他在场,仪式才能上达天听,才有效。
但汉武帝居然故意不让太史令出席。刘彻这个皇帝确实不一般。他的意思是:大汉王朝和他自己这个皇帝的正当性,不需要“大祭司”了。皇帝本人说了算。并且,经过封禅,也就是直接从上天那里得到“授权”,刘氏家族不再是造反起家的暴徒之后,也不是秦始皇那样的旧贵族的延续。汉王朝开创了新的合法性源泉。大汉王朝真正接过了天命。
不要小看这些礼仪性的活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力强盛,才能隆重举办如封禅这样的大活动。同时,成功举办了这种活动,对官员、百姓的心理影响,很大,对国家合法性、正当性的加强,会有很大促进。
不过,汉武帝虽然功劳大,支付的成本也很大。“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以至于汉武帝死后,很多人站出来批评他。汉武帝在打牢大汉王朝的基础的同时,也造成了其他方面的结构性损伤。
对这些损伤打了补丁,完善制度建设的,是汉宣帝。
08
大家批评汉武帝,就想要实行类似轻徭薄赋、不与民争利的儒家主张。汉昭帝时期,著名的“盐铁论”大辩论,就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弘扬儒家观念的热烈思潮。到了宣帝时,儒臣们更是气势饱满。汉宣帝的儿子,也就是太子、未来的接班人,也是儒家的信徒。
对此,汉宣帝给了当头一棒:“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乱我家者,太子也!”
具体政策上,汉宣帝左手打压儒臣,右手重用法律行政方面,也就是法家方面的官员。同时,提高宦官、外戚的地位,以抗衡外边朝廷上的儒臣。总之,是在王道和霸道之间保持平衡。
经过汉宣帝的努力和一番作为,一方面,儒家观念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地位确立了;同时,在执行层面,大量法家的技术性官僚掌控政事。而且,汉朝至此已经延续一百多年,本朝的惯例、传统也蔚为大观。两方面结合起来,汉朝的意识形态建设也完成了。
汉宣帝以后,西汉也就过了顶峰期,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如此,作为统一大帝国,各方面的建设已经完成——最重要的大事,基本做完了。
回顾这个过程,明显可以看出,一个统一大帝国的建立,很难很难。不但复杂,而且很多事情只能依靠时间的积累,在合适的历史时机完成。因此,这绝不是一个人——即使他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或者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任务。更不是开个会、发个宣言、公告就能完成的事情。
看事容易做事难。把广大地域内的众多人民,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件事的真实难度,远超人们的想象。
换了角度来说则是,到今天,虽然大家都是看上去一样的国家,都有国旗国歌,但作为中国人,我们知道,我们是走了很远很远,经历了很多很多,付出了很多很多,牺牲了很多很多,才走到今天广土巨族的国家。
这时,回望那些还处在列国分立阶段的其他文明,真是万语千言,欲说还休——说了你们也不懂。
张向荣:《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李子旸”
作者其他热文:
中国重返联合国时的中美较量
中国的农业和粮食安全
这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为革命正名,理解中国人
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1.《【2021的汉朝会持续多久】专题建立大帝国,很难很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21的汉朝会持续多久】专题建立大帝国,很难很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5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