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社会现实的映射,每种婚姻理念背后都有复杂的历史渊源和积淀。
今天所看到的“男方买车买房备彩礼才能娶上媳妇”的现象,其实已经有千多年的渊源积淀。
历史上的婚配习俗,其实有两大分野,大体可分两个不同价值取向的阶段。
第一阶段:西汉东汉时期的重门第婚姻模式
自汉武帝登基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谁讲儒术讲得好,理解得透彻,使用得灵活,谁就能做官,做大官。由此产生了一大批以研读“经书”“经学”的官僚,这种以研学“经书”而形成的官僚体系,后来成为若干个派系派别,也形成了很多名震朝野的“大儒”,这些大儒的家族,旁姻,后代基本上都沿袭家学之风,经学之风,由此,至东汉时期就逐步形成了累世公卿,门阀大族的社会现状。
这种门阀政治,门第观念一直延续了好几百年,整个汉唐盛世时期,“门第”始终是主导婚姻的关键因素。
门阀时期的婚姻,主要看“门第”,这就是所谓“门当户对”的由来。
小门小户,不可能嫁入门阀大户,门阀大户也不可能去迎娶平民之女。
第二阶段:南宋北宋时期的重财产婚姻模式
到了五代十国至南宋和北宋的两宋时期,门阀政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北宋的都城汴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在1000年前,可是人口超过150万人的国际大都市和世界商贸中心!其经济的繁华程度可见一斑。
商贸经济的繁华,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统一货币的流通也给了人们消费的便利和空间。
换句话说,从北宋开始,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几乎所有东西(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的产品)
由此宣告,丰富的物质享受,不再是官僚世家和门阀大族的专有权。
这种只要有钱就能买遍天下的新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婚姻制度和婚姻习俗从“论门第”向“论财产”的重要转变。
——这也由此掀开了中国婚姻观念从门第声望型婚姻向实用型婚姻转变的序幕。
令人称奇的是,宋代重财产的男婚女嫁,是男权红利,女人受难,与今日情况恰好相反。
也就是说,两宋时期的女子嫁人,因男尊女卑之社会现实,女人必须有丰厚的嫁妆,才能在夫家享受到应有的尊重。如果没有丰厚的嫁妆,要么男人不娶,要么男人娶而休之,要么男人不给女人好脸色,总之,没有丰厚嫁妆储备的女人,在婚姻关系中,是十分被动的。
宋代的婚姻模式和今天有惊人的相似,
从宋代的“厚嫁之风”盛行,完全就是今天“豪娶之风”盛行的一面镜子。
两宋时期的“厚嫁之风”对婚姻正常结构的破坏,由下述三点可见一斑:
一、皇亲国戚嫁女(嫁公主):可以让原本生活清寒的读书人一步登天。
皇室宗亲下嫁公主的主要妆奁(嫁妆):
(1)迎娶宗室女子的男人直接封为驸马都尉(驸马都尉:一种官职,品级介于五品和六品之间,相当于今天的厅级高官了!)
(2)衣服,玉带,马匹若干。
(3)白银万两。
用今天的话来说,在宋代,一个还算有些才华的读书人,只要有才华,长得帅,被宗室女子看对眼儿了,那不仅可以攀上皇亲国戚,而且直接给解决工作,当新郎官当天就加封官帽吃上高级官家饭,同时还要配置豪华服饰,金玉之器和豪车数辆(马匹马车)。同时还陪嫁百万现金作为新婚夫妇的家庭“启动资金”!
哎呀,真可谓一步登天,那小日子,滋润得没话说啊......
二、中产家庭嫁女:让普通的男人少奋斗30年。
在宋代,受“厚嫁”的不良风气驱使,宋代的父母们,都把置办女儿的嫁妆当作一件“天大的事”。
史书记载,北宋有个叫袁采的人,著有《袁氏世范》一书。他是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的进士,官至“监登闻鼓院”,这个职务直接掌接受文武官员及士民章奏表疏,有点类似行政诉讼法院院长的官职。大概也是个四品至三品之间的官职。在宋代,袁采应该是妥妥的中产偏上阶级。
他在告诫子孙的家书中写道:中产之家凡事不可不早虑,养女,亦应早为其储蓄衣衾,妆奁之具。待到嫁临时筹备及不恤子女羞见人也!
南宋初年的宰相赵鼎,在《家训笔录》中记道:“三十六娘,吾所钟爱,他日吾百年之后,于绍兴府租课内拨米二百担充嫁资”。
按照宋代婚俗,一个中产阶级嫁女,女方家庭必须先把草帖,丁贴交付男方家庭。在草帖中,有专门的“妆奁”部分。大概会罗列如下妆奁:
(1)首饰,金银,珠宝。
(2)大量的粮食,布匹。
(3)田土,山园。
(4)屋业。
今天娶不上媳妇的男人们看到这些是不是都要疯狂了。
——这哪里是娶媳妇,这完全是娶的自己未来的衣碌啊。
宋代,一个男人,娶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儿,不仅能得到大批的金银珠宝粮食布匹,还能得到田产柴山和房产。
娶个媳妇就像中彩票一样啊!
三、贫苦百姓嫁女:往往因无法及时备齐嫁妆,而迟嫁或成被迫为“剩女”。
在南北两宋时期,绝大部分的普通人家女子,如果长得好看的,还有色可以交换,嫁妆可以适当酌情减量。还有一部分长得好看,但家境贫寒的女子,就去做“官妓”了,说白了就是去卖唱卖笑唱戏或者给富家大贾当小老婆去了。
如果长得不好看,嫁妆又不丰厚,说实话,是真的挺难嫁出去。普通长相的女人,或者是贫寒之家出生的女子,大概只有四种结局:
(1)生女不举。什么意思呢?就是贫寒之家发现自家生的是女儿,生下来直接丢弃,任其自生自灭或者是女儿生下来直接将其溺亡。——这要在今天就是杀人罪啊!
(2)交换婚。什么意思呢?如果家里有女孩儿也有男孩儿,嫁女这个事儿可以办。贫家小户之间,互相订亲联姻,互换儿子女儿。双方都不要嫁妆,不管赚不赚,反正都是两家人合成了一家人而已。
(3)娶媳妇后再嫁女。什么意思呢?如果家里有儿子也有女儿,但是无法与另一个家庭进行“交换婚”,就只能让自家的儿子先娶媳妇,接受了儿媳妇的嫁妆后,变卖成钱,再置换成嫁女儿的嫁妆。——南宋的一条法令也证明了这种“先娶后嫁”模式的规范性和可行性。这条法令说:未嫁均有定法,未嫁者与聘财,姊妹在室者给嫁资,未嫁者给财产不得过嫁资之数。
这条法令又是啥意思呢?白话解释:
如果贫寒人家家中有未嫁的女儿,其嫁妆资金由谁出呢?由家中的兄弟出。未嫁的女儿将来的嫁妆总价值不能超过兄弟娶媳妇时所得的女方嫁妆总价值。说白了,就是让嫁过来的媳妇嫁妆去折换嫁女儿的嫁资。
——看到这一条法令,笔者哑然失笑。这不就是今天很多农村流行的:贫家小户的父母们用嫁女儿时收下的男方的聘礼,用来给家里的儿子修房子娶媳妇吗?!只不过,宋代是男换女,今天是女换男而已啊!历史怎么就是这样惊人的重复呢?
(4)大龄姑娘迟迟嫁不出去成为剩女,或者终身不嫁。
如果家里没有兄弟,只有女儿,甚至家里有两个三个女儿的贫寒人家,说实话,肯定是嫁不起的。
那就只能熬啊,熬到筹备好嫁妆,勉强能够嫁的时候再嫁吧。如果女儿都四十岁了,父母还没有凑齐嫁妆,那就正是老姑娘,只能在娘家呆一辈子了哦!
——哎,这不正如今天很多贫寒家庭和普通家庭有很多找不到媳妇儿的老光棍吗?
只不过,1000年前是“女光棍”现象普遍,今天是”男光棍”现象普遍而已.......
——————————————————
在宋代的“厚嫁”之风,很类似于今天的“厚娶”之风。
北宋是因为嫁妆的事情,毁了多少男女婚姻!
今天是因为房子,车子和彩礼的问题,毁了多少美好姻缘!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直陈当年过分“厚嫁”的变态社会现实:
他说:妇者,家之所有盛衰也,慕一时之富贵而娶之,彼携其富贵,鲜有不轻其夫而傲其舅姑,养成娇妒之性,异日为患!借使因妇财而致富,苟有丈夫之志气者,能无愧乎?
司马光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三层意思:
(1)一个女人,影响到一个家庭的盛衰,嫁一个女儿,为了置办嫁妆,几乎让一个中产家庭贫穷。当然,一个女人的品行,也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和睦盛衰。
(2)一个男人,为了贪慕女人丰厚的嫁妆,而娶了女人,女人必将依仗自己的财富地位轻视丈夫,也轻视姑嫂,婆媳关系也搞不好,而且这种女人恃宠而骄、家资丰厚、盛气凌人,穿金戴银,娇惯嫉妒成性,长久来看,不是男人的财富,而是男人的祸患!
(3)因为娶了个嫁妆丰厚的女人,就志得意满,耀武扬威,到处炫耀显摆,坐享其成。这种吃软饭的男人,还像个男人吗?能不愧疚吗?!
———————————————————
时过境迁,短短千余年之后的今天,男女双方的地位完全颠倒了。
(1)我们并不倡导宋时的“厚嫁”之风,毕竟那是在“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社会形态下形成的恶习和怪风气。
(2)当然,男人们也绝不接受今日今时的“豪娶”之风,为何非要男人备彩礼,备房产,备车马呢?这同样是新的不平等!
毕竟,现在既不是男权社会,也不是女权社会,是男女平等,自由恋爱,自由结合的社会。
更可悲的是,厚嫁和豪娶,本来都是有钱人的游戏,今天90%的普通男女也在效仿!
宋时“厚嫁”给女方及女方家庭的重大思想包袱现在“完美”地转嫁到男人和男人的家庭上来了。
其实,笔者想套用司马光这段古论:以告诫今天那些非要男方准备数十万彩礼,准备新房新车才嫁过男方去的女人和女人的家长们:
丈夫者,家之所有盛衰也,慕一时之富贵而嫁之,彼携其富贵,鲜有不轻其妻而傲其丈人,养成霸道之性,异日为患!借使因夫财而致富,苟有妇人之生活优渥者,能无愧乎?
————————————
无论是宋代,还是今日。
无论是“厚嫁”还是“豪娶”,都是不良社会风气给害的!
都是盲目的攀比,盲目的从众给害的。
作茧自缚,自作自受,逃无可逃。
男人们,那些娶不上媳妇的男人们,也许正在梦回大宋!
1.《90后的宋朝生活看这里!无房无车无存款娶不上媳妇的职场男人,都想回到千年前的宋朝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90后的宋朝生活看这里!无房无车无存款娶不上媳妇的职场男人,都想回到千年前的宋朝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8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