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唐朝

古城堡历史文化遗迹的流域分布延伸考察

夏天和秋天,江郎大地风调雨顺,果实散发着香气,到处都是丰收的喜悦景象。(莎士比亚)。

我和政协的部分工作人员郭翰奇、田亚雄、张方永、于岗、何海珠携常用的野外考察工具,或烈日当头,跋山涉水;或栉风沐雨,翻山越岭。途中爬坡过坎,劈荆斩棘,不畏劳苦,野外奔波,分流域实地考察县境内散布的古城堡遗址和历史文化遗迹。通过现场踏勘,细致观察,准确测量,走访了解,拍摄影像,真实记录,挖掘积累第一手考察资料,便于分析研究古城堡的历史变迁和保护利用现状。现按照古城堡在我县境内的流域分布,考察汇总整理介绍。

一、乐正河流域的古堡考察

乐正河(又名东川河)发源于隆德县杨沟乡,途经隆德宋塬和东庄,然后从东北向西南穿过杨河乡东北部,流经马阳屲处转为由东向西流动。经过杨河乡李庄、西庄、咀儿上、北山、李润,在南湖镇南门村汇入庄浪河水系。境内主要支流有张家沟、沈岔沟和罗家沟,流域面积107.91平方千米。县内河流长度18.2千米,河道平均坡降17.8‰,流域面积80.1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32万立方米。

杨河乡位于庄浪县北部乐正河河谷,乐正河流域覆盖杨河全乡,是杨河乡的重要流域。分布在乐正河流域梁峁沟岔中的古堡相对较多,据杨河乡文化站普查统计,全乡共有相对完整的古堡12处。

(一)杨河乡古堡普查资料

1.李润村1个:蒙家堡子,位于杨河乡李润村二社,明朝时期修建,方形,占地面积2亩,墙体横截宽度约2米,该堡子保存完整,目前堡内居住有蒙氏后代4户。

2.马寺村1个:罗家老堡子,位于马寺村二社井沟口,民国时期修建,当年为躲避匪患而造。方形,占地面积6亩。墙体横截宽度2-3米左右,该堡子毁坏严重,仅存南侧部分墙体,堡子建址已为耕地。

3.杨河村1个:杨家老堡子,位于杨河乡杨河村一社北山,民国时期修建,属躲避匪患而修,方形,占地面积1亩,墙体横截宽度2米左右,该堡子已毁坏严重,仅存部分墙体。

4.马阳屲村1个:中庄堡子,位于马阳屲村五社,明朝时期修建,方形,占地面积6-7亩,墙体横截宽度5米,该堡子已毁坏严重,两面墙体早年已坍塌,目前堡内住有马维刚、马维江2户人家,其余部分成为耕地。

5.大庄村1个:张家大庄堡子,位于杨河乡大庄村一社,民国时期修建,为躲避匪患修造,方形,占地面积3亩,墙体横截宽度2-3米,该堡子毁坏严重,一面墙体早年已坍塌,目前堡内住有张小成、张三堆2户村民,其余均为荒地。

6.李庄村有2个:①李家堡子:位于杨河乡李庄村五社北山,清朝时期修建,方形,占地面积4亩,墙体横截宽度2米,该堡子年久失修,毁损严重,一面墙体已坍塌,目前堡内有李怀选等李氏后人7户居住。

②杨家堡子:位于杨河乡李庄七社(油夫杨家),民国时期修建,为躲避匪患修筑,方形,占地面积2亩,墙体横截宽度2米,该堡子保存较为完整,堡内为荒地。

7.元咀村1个:元咀堡子,位于元咀村三社,民国时期为躲土匪而修建。圆形,占地面积2亩,墙体横截宽度3米,该堡子已毁坏严重,堡子上部部分墙体早年已坍塌,堡内现为荒地。

8.张沟村1个:张家老庄堡子,位于张沟村二社庙底下,民国时期为躲避匪患修建,方形,占地面积2亩,墙体横截宽度2米,该堡子毁坏严重,堡子一面墙体已坍塌,目前堡内为荒地。

9.逯岔村1个:新庄堡子,位于逯岔村八社三爷咀,民国时期修建,圆形,占地面积3亩,墙体横截宽度2米,该堡子保存完整,目前堡内为荒地。

10.沈岔村1个;梁山堡子,位于沈岔村四社,民国时期修建,为躲土匪修筑,方形,占地面积1亩左右,墙体横截宽度2米,该堡子保存完整,目前堡内为村民耕地。

11.关湾村1个:关家堡子,位于关湾村一社,民国时期修建,方形,占地面积3亩左右,墙体横截宽度2-3米,该堡子保存完整,目前堡内均属荒地。

杨河乡只有寺岔村和王湾村没有古堡。

(二)典型古堡的延伸考察

我们考察组在杨河乡万红艳乡长、党政办文书高辉和张宏干事的陪同带领下,对乡辖部分典型古堡进行了实地延伸考察。

1.逯家堡子

又名新庄堡子。地处逯岔村八社的梁顶三爷咀之上,外观似圆形,但实际上呈椭圆形。这个堡子原来朝东开有一堡门,后来村民说堡门对新庄的村民不利,用土就把东堡门给填封了。我们沿着原堡门的边墙搭人梯攀爬上堡墙,对古堡进行详细勘测。椭圆形土堡的最大直径为55米,最小直径为34米,堡墙高6米,墙体厚度为3-4.5米,夯层高度8-11公分。堡子外面低、里面高,易守难攻,便于防卫。面积2.5亩,保存基本完好。逯家堡子位于北纬35°19´,东经106°2´,海拔2000米。

走访了村上一位84岁高龄的白须逯老大爷,老人家说据先年人口传,逯家堡子是清朝年间打的,当时动员了全村的男女老少,白天打堡子,晚上挑着灯笼打堡子,堡子修成后,在民国期间又进行了复修,主要用于当年跑土匪避难。这个堡子曾经救了全村人的性命,访谈中切身感受到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对堡子的情感,以及对现在太平盛世的满足。逯家堡子目前虽已荒废,但它高高耸立在三爷咀之上,仍不失往日的威严壮观。

2.关家堡子

地处关湾村一社的山梁背上,地形比较开阔,堡子堡门朝东,顺着东堡门进入堡内,看到的是完整的堡墙和人行坡道。堡子呈长方形,东西长45.5米,南北宽30米,堡子占地约3亩。堡墙内侧高4.2-4.5米,外侧高6.2米,墙体宽度上部为1.2米,下部为2米。

堡子的修建村上杨文书介绍说是1930年以前打造的,堡子里面过去修有生活用房,基本上一家一座房子,便于躲避匪患暂时居住生活,堡内有一口深井。后来生产队上用做牛羊圈,因为养牛、养羊,有人看管,所以堡子保存的完整。堡子南北筑有两个马面堡墩,便于观察外面的动静,炮台上装有火炮,曾经用于防御土匪进攻。据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年人讲,从他记事起就有这个堡子。炮台呈梯形,台面长4米,宽3.6米,台面较大。关家堡子位于北纬35°21´,东经106°2´,海拔1870米。

3.蒙家堡子

地处乐正河流域的李润村二社,原名郭家堡子。土堡呈正方形,长宽各是44.2米,堡墙厚2.1米,高6米,占地面积3亩。堡子门朝东开,堡门宽2米,高3米,堡内现居住着四户蒙姓后裔,进入堡门是一巷道,两侧各居住两户村民。这个堡子保存的比较完整,但有一点与其它方形土堡结构不同,位于方形土堡四个角处的堡墩(也叫马面)排列呈放射状的八字形摆布,四角土墩上过去都曾修建瞭望楼,便于观察四面八方的动静,视野十分清晰。堡子位于北纬35°21´,东经106°11´,海拔为1690米(附堡子草图)。堡子周围是李润村农户的宅院环抱,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人们安居乐业,长养子孙,享受着静谧美好的田园生活。

今天生活在太平盛世的蒙家堡子村民丰衣足食,祥和安稳,然而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动荡年月,蒙家堡子曾经发生过腥风血雨的悲残故事。李润村支书赵维熙口述,据他年迈的父亲讲,清朝同治年间,宁夏回民暴乱,一路上烧杀掠抢,血流成河,无恶不作。回民土匪大队人马杀到这里,当地有李润和李安两兄弟率众奋起抗贼,李安家族的人抬起火炮向回贼猛轰几炮,打的土匪人仰马翻,四处逃散,但也惹怒了回贼疯狂反扑报复,后李安一家退避在当地村头的关帝庙里抵抗,回贼里三层外三层的把关帝庙围了个水泄不通,靠着里人多势众,兵器精良,把李安一家全部堵在关帝庙里斩尽杀绝。李润族人把后人又过继给李安立门,这就形成了现在的李润村分上李润和下李润两大户族。在李润村居住的大富汉郭家,从南湖为逃避土匪侵扰残杀在李润村筹集粮晌,招兵买马,修筑了郭家堡子,供郭家居住使用。以郭家堡子为据点,一举击退了回贼武装,从此马阳屲村民改教,成为汉族。后来郭家后代不务正业,赌博抽大烟,导致家道衰落,债台高筑,无法维持家业,把先人苦以经营操办的郭家堡子基业卖给当地的蒙家,蒙家人勤俭持家,代代相传,人丁兴旺,家产盈实,成为当地大户,堡内四户蒙姓后裔居住,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传宗接代,渐成望族。

4.堡子山堡子

位于杨河乡马寺村北堡子山顶。西临举家沟,东临王家河,南面山下为马寺村,北面为堡子山台地。堡址东西长60米,南北宽50米,分布面积3000平方米。堡址平面呈椭圆形,最长直径40米,最短直径30米,堡墙为黄土夯筑,残高3-5米,基宽2.4米。南、北各有马面,开南门。南墙堡存较完整,北面堡墙因村民耕种破坏,残高1米左右。堡址北部有一口古井,已回填废弃。修筑时代为明代。

二、庄浪河上游流域的古城堡考察

庄浪河属葫芦河一级支流、渭河二级支流,发源于六盘山西麓的宁夏隆德县奠安乡大漫坡一带,源地海拔2620米。从宁夏奠乡张田家进入庄浪县北部岳堡镇张家湾入县境,流向大致东北——西南方向,上游纳岳堡王家岔、东沟水、张家岔,途径南湖镇,分别有寺沟岔、贾家沟、乐正河(东川河)、双堡子沟、西佛寺沟等水。乐正河是庄浪河最大的一条支流。庄浪河穿磨石峡,转向西流,有卧龙与榆林沟、木头沟水注入,流至南湖、卧龙与静宁后梁乡交界处的迭咀屲归汇葫芦河。

庄浪河全长47.7千米,河道平均坡降23.3‰,流域总面积445.33平方千米,其中境内河长32.51千米,流域面积346.57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1020万立方米。庄浪河水质纯淡,但含砂量较大,年均输沙量203万吨。庄浪河流域是平凉市历史上建制行政级别最高的“庄浪路”所在地,古今垂青,遐迩闻名。

分布在庄浪河上游流域岳堡镇境内的古城堡名称基本上是姓氏地名。在我国古代传统中,家族观念十分强烈。一个家族的人往往定居一处,形成以某家族为主的村落,构成村落地名。这种村落在靠近“水”的地方形成时,便产生了村落水名;这种村落在靠近“地形”类型时,便形成姓氏地形名;这种村落在邻近古堡、寺庙、庵宇等文物古迹或名胜地理实体时,出现姓氏地物实体名。姓氏地名在庄浪1553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数量最多,我们曾查算过庄浪县的地名,狭义的姓氏地名有1396个,占标准地名的60%,广大的姓氏地名(即地名中有姓就算),则高达89%。姓氏占主导地位构成庄浪地名的一大显著特色。

在岳堡镇柳旭杰纪委书记的引导下,我们一同完成了几个特色古堡的实地考察走访。

1.岳堡古城

岳堡古城,俗称岳家堡子。位于海拔1840米的庄浪河上游谷地岳堡镇岳堡村,东湖公园西侧。当地七十多岁的岳士明老人回忆;听先年人说,岳家堡子修建于唐朝年间,当时只有东西门,没有南北门,岳堡古城有“四门八坡”,东西各两道城门,每一道门南北各两坡,每道门上面是二层结构的门牌楼,修造的十分气魄。东门1958年损坏,1960年城门洞才拆除,城内过去是孟氏、岳氏后人在城内居住。岳堡古城和南湖古城(即庄浪古城)属同一朝代,当地民间有“先有南湖城,再有岳堡城”的说法。岳士明老人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清朝年间北面固原的老回回马三刚、吴发云土匪打到县庄浪,吴发云破了南湖城,但没有破掉岳堡城。因为岳堡城修造的十分独特,城堡墙高而且很厚,又只有东西两处城门,防守异常严密,易守难攻,老回回攻打了几次都没有办法破城。

吴士明老人还说,原先岳堡这个地方富的很,自从岳堡城开了北门以后,破坏了这里的风水,从此岳堡逐渐变穷。我们听了只是一笑,老人的说法纯属民间迷信传闻。

岳堡古城南邻南峰寺,有无量祖师佑护一方平安,东靠东林山,新近修建的东林山庄农家乐是一处休闲养生的好地方,城南面的小河沟四季清水常流。

岳堡古城遗址的东城墙外有庄浪县人民政府立的文物保护碑,碑的正面是:

碑的背面是:

岳堡古城保护范围:东至岳堡村河谷,西至岳堡村乡村舞台,南至岳堡村中小道,北至岳堡乡政府围墙。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分布面积15万平方米。

岳堡古城的遗址轮廓基本保存,城堡南侧城墙完好,墙体高10-14米,女儿墙局部保留。墙基厚4-5米,夯层厚9-12公分。东侧城墙由于村民修建院舍,时有时无。北侧城墙只有局部地段能看见遗存,西侧城墙残缺损坏严重,但整个古城形状大致存在。

下面是岳堡古城当年的复原图:

2.南岔堡子

南岔堡子位于南岔二社的梁峁顶上,土堡呈椭圆形,堡门朝东开。堡子的长轴长48.1米,短轴长40.5米,堡墙高4-6.6米不等,墙体厚2米,夯层厚度8-10公分,堡子面积约3亩。南岔堡子地处北纬35°23´,东径106°2´,海拔高度1970米。堡子的西侧有马面土墩修筑,保存完整。堡子修建于民国时期。

八十六岁的岳珪老先生讲,民国时期匪患成灾,南岔堡子跑过土匪,周围几个村庄的人在堡子里避难,土匪一来,人们牵马拉驴,携家带口,背着粮食跑到南岔山上的堡子里,堡子里有每一家盖的房子,供短期躲难生活居住。

3.吴家堡子

吴家堡子当地人叫吴家堡子台,也叫新庄堡子。位于岳堡镇吴家村北山四咀山顶。

驱车沿着深岘吴家北山乡村水泥公路而上,可以看到埂塄水库,在水库的东侧库区下车步行,沿着东面的山间土路盘旋而上,大约走五里多崎岖的沿山土路到达吴家北山四咀山顶部,面积广大的吴家北山新庄堡子便出现在眼前。堡内是一处山顶平台地,地势平坦,居高临下,尽收眼底。

吴家堡子形状呈椭圆形,堡子的长轴长度108米,短轴长度59米,堡墙因年久失修,风吹日晒,风化破坏严重。墙体高6米,厚度1.2米,堡子的占地面积约9亩。吴家村文书吴小军说当年生产队退耕还林时面积确定为14亩。

堡子门朝南开,堡子墙外面的西南侧有一喇嘛庙,供奉喇嘛塑像,祈求平安。庙旁过去有水井一眼,现在已经被填埋。吴家堡子堡门朝南,当地人用塑料袋装的黄土严严实实的封住,听说这个堡门朝南开对当地人不吉利,风水阴阳说破财多灾,祸事不断,才把它封住,为的是保佑一方平安吉祥。堡子位于北纬35°26´43",东径106°3´44",海拔为2060米。

吴家新庄堡子雄踞在北部四咀山顶,是目前考察见到的山顶最大的土堡子之一,平坦程度像一个大操场,外观又像一枚巨大的官印,椭圆形的覆盖在山顶,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堡子是个官印,象征着这个地方的人能出当官的,出的官多,还能出当大官的人。难怪岳堡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吴家人的当官,崔家人的种田,关家人的辦砖,岔口人的划拳!”

吴家堡子里植有杏树、松树和柳树,种有苜蓿草,植被覆盖良好,起到防风固土,保持水土,改善局部小气候的作用,是山顶的一道绿色亮丽景观。

4.塌堡子院堡子

地处岳堡吴家村北山的半山坡上,堡子依地形而建,北高南低,呈半圆形结构。东西最宽处43米,南北长32米,堡墙厚度1.5米,墙高5米,年代久远,风化残蚀严重,夯层不明显,堡门朝东。堡子院内种有杏树,可以想像春天杏花盛开,夏季红杏满院,是附近村民休憩纳凉的绝好去处,一块风水宝地。堡院的西面建有一座山神庙,四季香火不断。

塌堡子院堡子位于北纬35°26´,东经106°3´,海拔1920米。

5.李家堡子

位于岳堡镇王岔村一社的山沟旁边,土堡外形呈长方形,东西长38米,南北宽34米,堡墙高7.5米,墙体厚度2-3米,堡子开一东门,面积2亩多。土堡东墙的外墙体上清晰的书写着白底红色的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堡子原居住有4户人家,后来全部搬迁,现在堡内荒芜,杂草丛生。王岔村有李家堡子,反映了过去“王家人弱,李家人富”的现实,现在全村整体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乡村建设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靠近村社道路的西堡墙体镇上结合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用现代灰色砖加固维修成仿古城墙,砖墙上绘有抗金名将岳飞保家卫国的壁画,岳飞横刀立马,杀敌立功,精忠报国,书写着岳飞著名的诗作《满江红》。

李家堡子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5°25´,东经106°3´,海拔1890米。

三、庙隆沟流域的古堡考察

庙隆沟发源于赵墩乡东北唐山梁南侧的王上湾,呈东北——西南流势,是县境内唯一属于一个乡辖的较大河流。途经阳川坡、刘罗家、石家塬,安家洼、石家湾、王家高塬、裴家堡子,沿途有下阴坡湾、刘罗家咀河、梁家湾、下梨树湾、三湾沟、王家峡、山家沟、槐树湾等沟水补给,在赵墩乡西部的张家塬小河头注入葫芦河。

庙隆沟全长15.2千米,河道平均坡降20.4‰,流域总面积74.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86万立方米。因其水质咸苦,故有苦水河旧称。《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庄浪县苦水川:“在县西二十里,按《明一统志》其水味苦。”明清庄浪县治在今南湖镇,苦水河应指今庙隆沟水。

庙隆沟是我县唯一属于赵墩一个乡管辖的河流。赵墩乡位于庄浪县西北部,地处两省区(甘宁)三县(庄浪县、隆德县、静宁县)交界处。该乡是纯山区乡,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庙隆沟流域斜穿全乡。全乡地形由两条主梁分割出9湾18岔,110多条大小沟壑组成。平均海拔1800米,最高处孙庙高庙山海拔1950米,最低蛟龙掌小河头1650米。值得一提的是,赵墩乡1993年实现了全乡耕地梯田化,大庄村被誉为“中国梯田第一村”称号。

(一)赵墩乡古堡分布统计(附统计表)

(二)典型古堡的延伸考察

赵墩乡地貌复杂多样,地形崎岖破碎,立地条件艰苦,古堡的分布多散布在山大沟深的村庄附近或梁峁山巅,张唯乡长全程陪同,翻山越岭完成了考察任务。

1.赵家堡子

位于梨树湾杜家二社的村庄北侧。土堡呈长方形,长度26米,宽度21.3米,堡门朝东南开,堡门顶部的土墙上有一注水孔,用于防止堡门的木门板和门顶棚木燃烧后灭火,起到消防应急作用。注水孔直通到堡墙的顶部,便于从上到下灌水。堡门高2米,宽1.4米,木门紧锁。堡墙高8-11米,建有两个高大的烽火台,堡子顶部原有高1米多的小围墙,现在基本塌损,痕迹能看到。堡子占地1亩多,夯层厚6-8公分。

赵家堡子修建于清末民初时期,是当地的大财主赵思尚出钱出粮雇人修筑的私堡,为当时梨树湾二社的村民跑土匪避难,防止匪患起了很大的防卫保护效果,目前院堡荒废,保存完整。

地理位置北纬35°23´,东经105°54´,海拔1780米。

2.王家堡子

地处梨湾村七社王庄,鹿儿梁山下。鹿儿梁绵延舒展,很象一头静卧在梁顶上的吉祥梅花鹿。王家堡子居梁下半山腰地势相对平坦的坪台上。堡内住郭家和王家两户村民,王家为堡主,郭家是解放后土改时划分的宅院。院前大树翠绿,生气旺盛。

王家堡子基本上是正方形,长34米,宽30米,东面开一堡门,门高2米,宽1.2米,棚木完好,木门板厚20-30公分,门洞坚固,出入安全。堡墙高8-10米,墙体厚2.5米,夯土层厚8-10公分,黄土夯层清晰,土层依然坚硬。土堡因长期有人居住,保护及时,堡墙和堡门保存完整,至今仍发挥着居住、生活和观赏的作用。堡内居住的郭姓村民家的门牌上写着“赵墩乡梨湾村七社36”的门号。

王家堡子位于北纬35°24´,东径105°54´,海拔1850米。

我们在赵墩乡张唯乡长和村支书、主任的引导下,详细踏勘、丈量,并实地采访当地年长的村民,了解过去和现在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和历史传说。

3.梁顶堡子

赵墩乡牡丹二社梁顶堡子,又称堡子梁堡子。在前往梁顶半山腰的公路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堡子的规模和圆形堡子的轮廓。到了实地,进入堡子里面看到的是堡子围墙年深日久,风化剥蚀破损严重,堡墙内侧离堡子地面高出1.5-2米,外侧堡墙高3-4米。梁顶堡子由于离牡丹村偏远,人为破坏的不明显,主要是自然破坏的严重。整个堡子呈现椭圆形,看起来像一个大鸡蛋,一头大一头小,即北面大南面小。长轴长67米,短轴长30米,堡门朝东开,现只剩下一个豁口。

村支书程宏伟讲,听老人说堡子为同治年间修造。过去堡子里种过柳树,因水源短缺,树木成活较少,现在荒草、灌木丛生,一片荒凉景象。

堡子梁堡子位于北纬35°21´,东径105°55´,海拔1950米。

4.裴范堡子

位于裴堡村,又叫裴家堡子。堡墙损坏严重,仅靠庙隆沟的一侧可以看到延伸的堡墙,堡墙为两层,一层是同治年间构筑的,一层是民国年间补筑的。残墙厚1.5-2米,残留部分高5米左右,过去堡墙大约10米高。据粗略估算,堡子长为100米,宽约84米,形状是长方形。裴范堡子遗址绝大部分被赵墩乡裴堡小学和裴堡幼儿园占用为校园,前面是学校、操场和厕所。堡子的另一部分被裴堡村村民修建为宅院。我在1990年曾被县教育局抽调参加全县计划生育工作进驻裴堡村半个多月,记得当年裴家堡子的城堡土墙还较为完整,堡墙多为村民宅院的院墙,高墙大院,印象十分深刻,而今,昔日的痕迹很难再现。

担任向导的62岁裴堡村主任范来福介绍,裴范堡家现有108户人家,但当时只有20来户人,大多数为裴范两姓,各占一半。还有秤、张、杜、魏、刘等姓氏。(资料:秤姓为蒙古族的后裔,有的地方叫称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称”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单一的姓氏)。听先年人说裴范堡子同治年间为防回回入侵修建的。当年裴堡人打回回的时候,阳川的富汉捐的是钱银,裴堡的富汉范家大老爷汉捐的是粮食,范大老爷捐粮食一万石,官府联合当地乡民和官勇一起奋勇抗敌,一举打退回回土匪的武裴侵扰。朝廷为了奖赏范家富汉的义举贡献,特悬匾“万石粮”一面,据范来福口述,他小的时候都见过这个木质匾额,字是真金做的。后来听说有人拿去加工制做成了喂牲畜的驴槽。“万石粮”朝廷牌匾,到底有没有,仅是一种民间传闻,无据可考,无史料可查,听起来很离奇。

四、葫芦河流域的古堡考察

庄浪县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渭河的一级支流葫芦河,二级支流庄浪河,三级支流水洛河。共有500米以上的支沟2352条(有常年流水的26条),其中一级支沟244条,长762千米;二级支沟303条,长445千米;三级支沟1826条,长664千米。以上河流、支沟构成庄浪县水文网络,是县境内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葫芦河,俗名“苦水河”。由于途径七峡八川,忽放忽收,状以葫芦而得名。葫芦河属渭河一级支流,且是上游最大支流,古有瓦亭水、长离水、陇水之称。源于宁夏西吉县月亮山南麓,南流经静宁县、庄浪县、秦安县,至天水三阳川汇入渭河。葫芦河水从静宁威戎转向东流,从受家峡入赵墩乡刘家塬,在小河头纳庙隆沟水顺庄静县界东南流,纳南湖镇胡家塬沟和石家塬沟水,流至卧龙镇迭咀屲接纳庄浪河,河行卧龙西境,大致由北向南,但因地形崎岖,河道狭窄且十分弯曲,峡多谷深,经张家峡、麻峡、程峡、狼峡、石峡,东侧依次注入支流有花梨湾沟、余家沟、阳坡沟等水,历石峡(《水经注》称“僵人峡”),穿过盘龙山河出山口,南入阳川谷地。阳川谷地地形开阔,地势平坦,河道展宽,东西侧蚀冲刷,左右摇摆蜿蜒,形成九大弯曲。下陷的葫芦河流域,被四周的盘龙山、庙山顶、大咀梁、庙口咀、风帽梁、喇嘛墩诸山所环绕,形成黄土高原少有的下陷小盆地地貌和河流冲积谷地。葫芦河从麻峡而入,破高峡而出,纵贯阳川全境,东有魏家沟、王家铧沟、曹家坪沟、刘家湾、大湾、店缓湾等沟水注入,水量较丰。出县境后,斜穿静宁南部滚滚南流,进入秦安县境内。流经我县赵墩乡、卧龙镇、阳川镇。

葫芦河流长300.6千米,其中县内河长35.5千米,河道平均坡降4.8‰,县内流域面积613.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53亿立方米。水质微碱,故称苦水河。含砂量大,年均输砂378.万吨。每次洪水之后河道即有不同的变化,难免伤害农田,当地农民称它为“瞎龙河”。葫芦河是阳川人民的母亲河,阳川已成为庄浪物阜民康的“粮仓”、“瓜果之乡”和人杰地灵的“文化之乡”、“书画之乡”。

(一)卧龙镇古堡普查统计

(二)部分古堡的延伸考察

1.陈家庙堡子

位于阳川镇西湾村东北侧。北面到乡村公路,南到村庄西乡村公路,东面到农田,堡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短,黄土夯筑,南墙长50米,北墙长39米,东墙长187米,西墙长187米,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堡址现被西湾小学占用,堡墙残高5-6米。夯层厚9厘米,开南门,始建于清代同治初年。该堡址近年来由村小学占用,整体保存状况一般。

2.峡洼坡堡子

位于阳川镇新庄沟村西北300米。峡洼坡山顶。南面为山坡,东、北、西三面山下为葫芦河,地势险要。堡子为圆形,直径10米,分布面积78.5平方米,堡墙高5米,墙基宽2米,堡门呈圆形,高1.8米,宽1.5米。墙外壁陡直,堡内墙凿有九孔小窑洞,系1958年庄浪、静宁县在葫芦河开挖矿时居住所为。该堡子形制独特,保存较好,地理位置险要,属清代晚期民间修筑的防御工事。

五、水洛河流域的古城堡续考

水洛河属渭河的三级支流,为葫芦河最大支流,是庄浪县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在县城以上分为水洛北河和水洛南河,两河在县城西南部水上公园西端汇合后称为下水洛河。河流总长约100千米,流域总面积942.99平方千米,庄浪境内长89.9千米,流域面积878.69平方千米。(1)北洛河:即水洛北河,发源于六盘山西麓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境苏台乡黄草沟,源地海拔2700米。从县境东北隅通化镇红崖湾流入,主流经过通化、良邑、水洛三个镇,沿途接纳阳屲沟、东峡、梁河、外儿河、章麻河、陈家峡、小河子沟、李家咀水等支流,在水洛城(《水经注》称水洛亭,《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又名洛口城)西南与水洛南河交汇。水洛北河全长41.3千米,河道平均坡降26.6‰,流域总面积345.85平方千米,其中境内河长32.2千米,流域面积296.5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335万立方米。(2)南洛河:即水洛南河,发源于六盘山西侧韩店镇关山灶火沟一带,源地海拔2480米。上游地处关山林区,支流补给众多,河网纵横交织,水系比较发达。相继有黑林沟、庞家沟、王家堡崖河、石庄沟、佛沟、鲁生沟、花崖河、梁家沟、岔岔沟、龙家湾、马家寺沟、郭家沟、试雨河、谢家沟、黄家窑湾、马家沟渠、马家大湾、木瓜湾、刘家湾、沈家沟、王家沟、张家沟、唐家沟、大房李家沟等水汇聚,沿途流往韩店、南坪、水洛三个镇。水洛南河史称犊奴水,河道流域称犊奴川。河流全长39.3千米,河道平均坡降22.4‰,流域面积348.2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561万立方米。(3)下洛河:水洛北河与水洛南河在县城西南部汇合后,径流增多,河道展宽,水势汹猛,滚滚流向西南,统称水洛河。水洛河干流接纳文家沟、吊沟、柳家沟、朱家咀水、吴家沟、孔家沟、贾家沟、长尾沟、青龙沟、贾家河湾、马家沟等支流,途经石门口,水洛河西穿石门之后,古称石门水,在万泉镇徐家城出境与清水河汇合后经清水峡汇入葫芦河。河流全长26.2千米,河道平均坡降8.4‰,流域面积258.8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经流量616.6万立方米。水洛北河水质纯淡,水洛南河水质微碱,下水洛河偏淡。水洛河流量受当年降水量制约,每年四至九月为洪水期,十一月至翌年三月中旬为枯水期。

水洛河流域是县境内各流域古城堡历史文化遗存分布最多、最广,类型最全,最杂的区域。

1.杨王家堡子

位于良邑镇杨王村的北山上。杨王家村依山傍水,北面紧靠两座梁峁,一座叫大坪,一座叫北山,北山上因修筑有堡子,当地人称堡子山。堡子山地势陡峻,山形险要,堡子居高临下,防御功难十分突显。

杨王家堡子外形像一艘大船,也像一个巨大的金元宝。椭圆形的土堡长轴长115米,短轴长35米,从南面的堡门到北面的烽火台,边长达135米。堡门所在的东南侧马面土墩,长16米,高10米。北面靠山梁的烽火台长10米,宽7米,堡墙高15-17米,堡子的东、西各有两座马面土墩,东面的马面长11米,高13米;西面的马面长10米,宽7米,高12米。堡墙上的垛墙(女儿墙)局部保留,高2米。堡子基本上呈椭圆状,南头大北头略小,堡子依山势而建,北高南低,堡子里面分三级台阶,阶梯状排布,周围荒草丛生,中间地里苜蓿生长茂盛。

杨王家堡子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5°16´,东径106°4´,海拔1880米。我们在村上采访了89岁的王志凯老人,他说:“堡子山上的堡子,同治年前什么时候修着打的,不太清楚。但同治年间对面张家沟的堡子被回子攻破,回子造反,回子贼把张家沟的人押解到村上(杨王村)的大场里,回子叫喊着,扬言要把全村人用碌碡全部碾死。当时驻守堡子的王老五让躲避在堡子里面的杨王村人不要乱跑,他一个人在堡子顶上用土炮绑上3个“过山鸟”(即土制炸弹),向山下场里的回子土匪打去,“过山鸟”威力很大,打到场里把回子炸的抱头鼠窜,土匪溃散,四处逃跑,当时场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村民乘机都逃脱了。杨王家堡子既救了张家沟的人,又保护了杨王家全村父老。大坪堡子被回子破过,而杨王家堡子一直平安无事。”

2.石门口刘家堡子

地处万泉镇石门口刘家山顶,土堡堡门朝东南开,堡子呈椭圆状,长轴长127米,短轴长55米,北面的烽火台高大雄伟,堡墙高14-17米,东、西两侧的堡墙厚4-6米,墙体高11-12米,夯土层9-12公分。墙体轮廓完好,但局部地段破损坍塌。进入堡子里面,农民的承包地种植的很好,苹果树修剪规范,玉米长势良好,油料作物荏即将丰收,可以看出万泉镇人多地少,农民对每一寸土地都很珍惜。

站在石门口刘家山上堡子城墙上,对面石门堡遗址隔河相望,雄伟壮观。山下水洛河穿过,由中铁十九局承建的天平高速工程和隧道正在紧张的施工。刘家堡子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5°5´51",东经105°54´8",海拔1550米。

3.石门堡

石门堡为县境内重要的古城堡之一。位于朱店镇与万泉镇交界的小湾村傅家西200米水洛河南岸高距河床50米的突出石山顶端,北面到秦隆公路,南到傅家小湾庄,东到小湾山坡,西到壕沟。堡址平面呈椭圆形,长200米,宽130米,东墙残长30米,高3-6米,开一北门,墙体为黄土夯筑。石门堡下临天堑石门口。水洛河束流崩雷湍急,两岸断峭壁,当时东南半壁凿仅数步宽一线小道。如此狭窄绝险,却是秦渭往来要径,并以“石门口”而驰名。石门口山上设堡,名石门堡,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卡,为保一方平安起过很大的作用。《明一统志》谓:“山石如门,其路斩截。”请乾隆时的《静宁州志》曰:“石门高山堡。”因而,此堡又称石门高山堡。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此城堡筑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为水洛城所辖二堡之一。北面为“秋月观”,内存“秋月观”碑刻一通,红砂岩质,长方形,为明万历壬午年(1580年)刻。1992年1月由县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门堡遗址虽残垣断壁,但仍不失往日雄风伟严。

4.董湾古堡子群

朱店镇董湾村古堡分布相对集中,全村从塬上开始依山而上筑建有古堡三座,从低到高分别是董家湾塬上堡子、外连城堡、永安堡,堡子与堡子上下相连,错落有致,前后呼应,规模庞大,气势恢弘,蔚为壮观,保存相对完整,是水洛河下游流域古堡成群的地方,也是我县境内古堡群落的典型代表,极具考察研究价值。

(1)董家湾堡子

当地村民又叫塬上堡子。堡子地处董湾村四社,土堡选择地形平坦的塬坪上修筑,开阔向阳,适宜居住,堡内村民集中,宅院遍布,据传是当地大富豪董老爷出钱捐粮雇用当地的村民修建的堡子,供董湾全村人居住生活。

塬上堡子面积广阔,外形呈长方形,东西堡墙长107米,南北堡墙宽80米,东侧堡墙很完整,西侧和北侧堡墙体局部有破损,担基本保留遗址,南侧堡墙有23米完好,其余毁坏严重。堡子开有东、西两个堡门,东堡门至今供村民出行,堡门宽3.8米,高2.7米,夯层清楚,层厚8-10公分。西堡门两侧墙体保存,堡门已无痕迹。堡子墙体基宽2米,高7-8米。72岁的董湾村四社村民董成鹏口述,他的几代先人都住在这个堡子里,是地地道道塬上堡子的后代,现在堡子里住有村民千人之多。

董家湾堡子位于北纬35°8´49",东经105°59´51",海拔1560米。

(2)外连城堡

从董家湾堡子顺着山坡走四五十米,看到一座堡门,本地人称闸门便是山上堡子的第一道防守大门。闸门宽2.8米,高2.3米,堡门上方有8-10公分厚的棚木,门框、门板荡然无存。堡墙厚1.7米,墙体高6米,最高处的瞭望台高12米。站在堡门上面的堡墙上向下望去南高北低,居高临下,易守难攻,闸门实际上是外连城堡的“山寨门”。外连城堡墙仅剩37米长的一段,其余都已坍塌。听说当年马家队伍打到董家湾的闸门处,由于壁垒森严,土匪久攻不下,便撤离而去,确保了永安堡第一道防线的安全。永安堡长久稳固,永远安宁。

(3)永安堡

永安堡地处董湾村南山半山腰的丘陵峁顶上,俗称“堡子”。堡子是一个几何图形的组合体。里连堡由一个长方形和半椭圆形的堡墙组成。西面属长方形,东面是半圆形,形成永安堡的主体。堡墙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堡内地势南高北低,和当地地形大势保持一致。堡子开有北堡门和南堡门,北堡门宽1.2米,高1.5米,仅容纳一人出入;南堡门现已封填。永安堡是当年跑土匪供董家湾和吴家沟两村村民躲避匪患的安全避难所。董家湾人走北堡门,吴家沟人走南堡门,两村人历史上就患难与共,利害一致。

永安堡依地形地势而造,长方形堡墙高大,墙体高8-10米,西南角的马面土墩基宽14米。东面半圆形堡墙渐低,呈西高东低状缓缓延伸。西堡墙长66米,南堡墙长105米,墙厚3.5米。堡内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全为董湾四社5户董姓村民的耕地,种植有苹果,花椒、玉米、蔬菜,占地面积6亩。

里连城和外连城之间的区域建有私人养牛场,场主董富珍介绍存栏奶牛22头,牛种为赫斯特里白花牛。

永安堡地理位置北纬35°8´47",东经105°59´55",海拔1590米。

5.胡家堡子

胡家堡子位于万泉镇王岔村四社胡家岔西山梁峁上(北纬35°6´33"、东经105°48´53"),依地势而建,东高西低,堡门朝西,现成缺口。堡子呈不规则圆形,墙基宽1.5米至5米不等,顶宽0.8米至2.5米不等,外墙高最低4.6米,最高处7米,内墙最低处约2米,最高处约5米。堡外墙朝东有未打通洞口一处。堡内占地约5亩,中间有凸起土台(筑堡时未取土部分),依台埂墙有残破窑洞一口,据村民介绍,堡内原有水井两眼,四季不竭。近几年才回填。据王岔村主任胡江鱼回忆,他已去世的爷爷常说堡子与他同岁,老人今年诞辰100周年,由此推算,堡子大约建于100年前左右。(蒲跟武稿)

6.弥僧堡

盘安镇颉崖村弥僧堡坐落于颉崖村三社贠家沟,小地名堡子沟,形状为椭圆形,直径为50米,墙高10米,底墙厚度为4米,墙顶厚度为2米。堡子大门方向朝东,大门高10米,宽4米。

堡子修建年代约为明朝末年,于1942年维修过一次,主要用途作为防范土匪的烧杀抢掠,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堡子名为弥僧堡,传说中为关公驻军所在地。现在已成为颉崖百姓的耕地,堡子里面主要种植马铃薯,小麦。岁月流逝,时光变迁,弥僧堡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战乱年代保护着他的子女不受强敌的凌辱,在和平年代养育着他的子孙丰衣足食。(赵志杰稿)

7.郭家堡子

位于水洛镇郭家堡村。土堡呈呈平面方形,边长250米,东西残200米,残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北部残长30米,高4米,基宽3米,夯层厚10-15厘米。城门位置不明。在夯层中发现汉代和宋代陶瓷残片。该堡子传为宋代名将郭诰后裔所筑,残存明散官郭赐、郭循碑一通。碑为红砂岩石质,圆首。残高1.48米,宽0.8米,厚0.15米,碑阳刻楷书,竖行16行,每行30余字,字迹漫漶不清,略可辨识。为明代南城兵马副使郭循父郭坚及妻子的封诰碑。为明代军事设施遗址。

8.高家堡子 位于南坪乡阴洼马家村南约200米处的山顶。堡址呈东大西小的三角形分布,因地形而建,残存东墙、西墙遗迹,残高5米,有西门及龛城,东西长100米,南北宽30米,面积约3000平方米。高山堡子东为阴洼马家村,南有刘家河,西为刘堡坪,北为水洛南河,距河床高约500米,地理位置四面开阔, 地势险要,山大沟深。从堡址四周可将周围一览无余,为明代早期堡址,是重要军事遗址。

9.韩家堡子

位于通化镇梁河村四社三角地带山顶上。堡子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80米,南北宽60米,面积4800平方米,墙体为黄土夯筑,夯层厚0.1米,残高6-8米,墙基宽3米。开南门,门口上有圆形马面。夯层内夹杂有黑釉瓷、白釉瓷碗残片,另采集有白釉瓷碟和青花瓷片。堡内现为村民居住、耕地。为明清堡子。

10.塌堡子

位于朱店镇中街村山上李家庄西500米山顶。堡子依地势修建,平面大体呈“弓形”,东西长140米,南北宽30米,黄土夯筑,残高1-6米,基宽3米,夯层厚8米厘米,开北门。堡子南北长、东西窄,东墙直形,西墙依地势呈现形,东、西墙破坏严重,残高仅1米左右,南北城墙保存较为完整。堡内散见大量砖、瓦和黑、白瓷片。建于清代同治年间。

11.阳坡堡子

位于柳梁乡阳坡村中。西至长坡沟,东、南、北三面被村庄环绕。东西长60米、南北宽80米,分布面积4800平方米。堡子平面呈长方形,残高2-6米,基宽3米,夯层厚7-9厘米。堡子开东门,南墙和东墙中心有马面,堡墙四角均筑有马面。南墙部分破坏严重,其它三面墙体保存较为完整,堡子内现为农田。为明代堡址。

12.李家堡子

位于万泉镇史沟村李家堡子北面山坡上。北为半截墩山,南临水洛河,东望史家沟,西为李家川。东西长100米,南北宽50米,分布面积5000平方米。遗址以李家堡子为中心分布,堡子东西长、南北窄,平面呈长方形,堡子长80米,宽50米,残高5-8米,西南墙角马面保存完整,其它堡墙坍塌非常严重。属清代堡子。(3、7-12均为李小斌稿)

作者简介:

李维仓,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 1963年7月,庄浪县水洛镇人,1983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大地理系,2001年西北师大地环院人文地理学研究生结业,2002年12月参加中共中央党校首期教育发展战略理论高级进修班。理学学士学位,中学地理高级教师,甘肃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甘肃省优秀教师,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获得“中国名校长”荣誉称号,中国地理学会会员,甘肃省教育学会会员,庄浪县第一中学校长,现任庄浪县政协副主席。

庄浪古城堡历史文化遗迹的课题研究历时两年,从实地考察考证,到资料分析整理,虽然倾注了一定的心血汗水,但仍觉得有诸多不足,缺憾纰漏颇多,敬请赐教指正。古城堡遗址是县域社会变革文明发展的珍贵历史遗迹,也是全县人民共同的物质精神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庄浪人应尽的责任。古城堡历史文化遗存的考察研究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它是县政协集体劳动的成果,亦是社会各界支持的结果,在此向关心、关注、关爱、关切的人们深表感谢。

1.《古城堡历史文化遗迹的流域分布延伸考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古城堡历史文化遗迹的流域分布延伸考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9028.html

上一篇

2012年唐朝盛世酒,干货看这篇!洛阳一“梦回盛世”地标,耗资260.8亿元,堪称“河南之光”

下一篇

17岁唐朝公主葬礼看这里!李治为何把亲妹妹以“皇后礼”下葬?千年后谜团揭开:着实不光彩

i唐朝十八岔,干货看这篇!茶马古道的激情岁月—康县兰皋驿

i唐朝十八岔,干货看这篇!茶马古道的激情岁月—康县兰皋驿

i唐朝十八岔相关介绍,在文县临江站,来自青海兰州的客商骑马经过这里,沿着白龙江经过玉楼馆,向南去四川。 在康县的窑坪,陕西、湖北、四川的客商从此起步,踏出了一条康县境内的茶马古道。 (《察院明文》残碑 网络图片) 多少年来...

i唐朝十八岔,干货看这篇!丹霞谷深处的袁氏遗传密码

i唐朝十八岔,干货看这篇!丹霞谷深处的袁氏遗传密码

i唐朝十八岔相关介绍,《丹霞谷深处的袁氏遗传密码》,习水,比喻,旧原创图文,盗风景者旅小册子协会,鹿系普及版权所有。 尽管由鳛而来的习姓源远流长,但在今天的习水,最重要的姓氏之一却是“袁”。 根据被梁启超誉为“天下第一府志...

【i唐朝十八岔】专题探访恐龙密窟——荣县复兴乡

【i唐朝十八岔】专题探访恐龙密窟——荣县复兴乡

i唐朝十八岔相关介绍,永县复兴乡地处永县西北边陲,与乐山井接壤。有世界著名的古生物遗迹——青龙山恐龙化石群、九九十八条美丽的自然风景、金九玉阿纳英学者、明月之夜七仙女下凡洗澡等神奇传说。万灵寺500多年的古树大榕,复原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