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撒浦战是辽东版莫斯科保卫战,汇款大战是明清大学斯大林格勒。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实力最大的三方是明朝、李自成和满清。如果大明胜出,自然能稳定南方,如果李自成或满清胜出,必然进行南征。这与明朝初年非常相似,只不过明朝初年争斗在南方,明朝末年争斗在北方。而朱元璋立国之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明末时,却把明朝自己完全推到了对立面。这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元末明初,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终在南方形成三大势力,朱元璋居于中间,其西是陈友谅,其东是张士诚。朱元璋采取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一步一步走向壮大,尤其是最后一条“缓称王”,让其避开群雄的矛头。先灭掉西边的陈友谅,再扫平东边的张士诚,徐达北伐,终于登上帝位。
明朝末年的北方与其开国态势相仿,大明皇帝崇祯居于中间,西(南)是李自成,东(北)是满清。历史再次上演三(国)方演义,但这一次崇祯却成为了“缓称王”的最大受害者。李自成虽称闯王,满清虽建国称帝,但天下共主的天子之位,仍隐隐在崇祯手里。这也使得大明崇祯不可避免地成为另外两方轮流攻击的对象。
三方(国)争斗,只要坐看其它两方相斗到两败俱伤,第三方自然可坐收渔人之利。但处在中间位置的大明天子显然只能是最先两败俱伤的其中一方,一方面是地理的原因,而另一方面是因为崇祯继承的皇位,使其天然性成为“缓称王”的反面例子,只能东西两线同时应战。剿灭西边的李自成,东北满清进攻大明;出兵收复辽东,李自成在西边又重新振作。东西两方,车轮大战,此起彼伏,轮流消耗大明。时间一旦长久,大明只能是越战越弱,最后只有被其中一方吞并、或被两方瓜分的结局,永远成不了坐收渔利的第三方,这是当时天下大势所致。这有点像战国时的魏国,或二战的德国。
而雪上加霜的是,明朝关内无法“广积粮”,关外无法“高筑墙”。
明末,北方大地连年天灾人祸,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今天剿灭,明日再起。只要有吃不饱饭的穷人,李自成起义军就拥有源源不断的兵源,屡战屡败,又屡败重起,一次比一次更猛烈。相反明朝官军的每一次失败都会让官军伤筋动骨,就像孙传统的台词:李自成可以输十回八回,而他孙传统连一回都输不起。最终潼关之战,孙传庭一败而亡。
再看关外,白山黑水,幅员辽阔,就是清军骑兵最好的“高筑墙”,即使明军打败八旗,八旗也有足够的战略空间进行迂回和恢复。而明军却是打掉一点就少一点,越战越疲劳,越战越弱。东北明军遇到了和孙传统一样的问题:对方败十次、八次,都可以重来,而明军只要败一次,可能就是致命的。
再加上东北寒冷的冬季,临时聚集成军的八旗未必是明军的对手,天寒地冻才是明军最大的敌人。在大型决战中,清军都是趁冬季最冷的时节发起进攻,一战定输赢。例如萨尔浒之战是1619年二三月间;打朝鲜是1636年12月到次年1月;松锦之战打了两年,最后松山城破是1641年二月。
这就类似苏德战场,苏军攻克柏林,并不是因为苏军拥有八旗那样开挂的战斗力,而是因为德国需要东西两线作战,以及苏联辽阔的战略纵深和寒冷的冬季,使苏军即使失败多次,仍能恢复再战。而德军只能永远保持战术胜利态势,只要遭遇一次战术失败可能就会输掉整个战争。
明军在此种情况下,同时对西(南)、东(北)两线作战,即使靠将领素质、军队战力、火器等取得一些战术性的胜利,但战略性失败却是必然的,即使把崇祯和皇太极(或多尔衮)调换个人,皇太极(或多尔衮)在崇祯的这个位置上,也未必能够恢复大明昔日的荣光,因为这不是个人能力所为。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势而为者昌,大势崩坏时,走的任何妙棋,可能都是臭子。
大明最后被西(南)的李自成攻破北京,被东(北)的满清攻破南京,和朱元璋先灭西边陈友谅,后灭东边张士诚的顺序几乎都是照应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明朝的立国之策,也是明朝逃不过的兴衰轮回。
(图片来自网络,观点仅供闲聊,请勿转载)
1.《大话畅聊1,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与朱元璋立国之策的逆反巧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话畅聊1,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与朱元璋立国之策的逆反巧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88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