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有趣。
首先,这篇《天子受国文》很感人。其中包含“天子”、“国文”这两个重量级要素,说起来自己有豪气。
但是,这句话并不是崇拜明朝的这些人说的,而是来自于一个崇拜明朝群体口诛笔伐的对象——阎崇年。
这个被贴上“清粉”的专家可谓板上钉钉的公敌,然而他的这句“天子守国门”却成了这些崇拜明朝群体的口头禅和座右铭,当然还有另一句“君王死社稷”。
这就很有意思了。难不成习惯于批评明朝的阎崇年“善心大发”开始捧明朝了?当然不是,阎崇年对明朝历来没什么好感,这说明“天子守国门”根本就不是盛赞明朝的话。至于为什么这句话流行一时,这要看崇拜明朝群体如何理解了。
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普通封建王朝,明朝最大的特点可能也就是“天子守国门”了,将都城设置在战争第一线,充分体现了朱棣之后的明朝帝王宁折不弯的胆气和卓识。
当然,这都是扯淡。明朝之后的帝王之所以不迁都,是因为没有能力,朱棣之所以迁都北京,是因为私心大于国计。
为什么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是以下因素:
1、北京才是朱棣的根据地
1398年,为了避免削藩导致家破人亡,朱棣在北平悍然起兵,向自己的侄子,当时的建文帝发动了进攻。
虽然朱棣最后取得了成功,但无论是当时还是今天看来,朱棣的行为都是真真正正的大逆不道的叛乱。
1402年,经过4年的战争,朱棣长驱直入杀到南京,建文帝失踪,朱棣取代建文帝登上帝位。
朱棣的继位,让所有被儒家伦理熏陶的士大夫们痛恨不已,对于他们,朱棣采用了最为直接的方式——镇压。
朱棣称帝后,对建文时代的旧臣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捕和处决,方孝孺更是被诛杀十族,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不过虽然朱棣杀了很多反抗者,但是手下的人都是敢怒不敢言,不反抗不代表心服口服。这一点朱棣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不得民心的朱棣害怕自己会在某个侍卫护驾不力的时候遭遇不测,这种恐惧的感觉随着年岁的增长日益明显。
所以朱棣急于寻找机会离开南京,在朱棣在位的22年时间,共进行了多达5次的北伐,而且基本都是御驾亲征。但是亲征归来还是要回到那个不熟悉且危机四伏的南京。所以朱棣决定另建新都。
明朝迁都的设想其实早在朱元璋时代就开始了,他曾派太子朱标到开封、洛阳、西安甚至凤阳等地考察,结果都不尽人意。后来随着朱标的早逝,选都之事戛然而止。
朱元璋的选址意味着,除了南京,朱棣也不可能到开封、洛阳甚至西安建都。因此在朱棣心中,也只有北平最为合适。这座金国、元朝的都城,已然有了王气,自然最好不过,最重要的是,朱棣在这里呆了几十年,早已成为一个地道的北平人。
因为熟悉,所以钟爱,这就是朱棣到北平建都的原因。1419年,北京城竣工;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北京成为明帝国的新都城。
2、彼时北京并不是“国门”
朱棣作为马上皇帝,想要把都城迁到离战场很近的地方以便于迅速出击这可以理解,但是这不代表朱棣就一定要将都城设在北京,因为建设一座行宫,比如清朝避暑山庄这样的行宫也可以达到迅速出击的目的。
寻刺激绝对不是朱棣的想法,况且就算不为自己考虑,总该为子孙后代们考虑吧。所以可以确定的是,在朱棣迁都北京时,北京并不是“国门”,是相对安全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派出徐达、常遇春等大举北伐,驱逐了元朝统治者,占领大都,随后李文忠、常遇春兵发上都,设置开平卫,作为前出蒙古高原,拱卫明朝疆域的重要据点。
卫所制度是朱元璋创立的,和北周时期的府兵制异曲同工,军户常年驻守卫所,一个卫所平均5600人,平时种地,战时打仗,成为明朝拱卫边疆的重要手段。
驱逐元朝后,明朝相继在长城以北设置了东胜、开平、大宁等卫所,这些卫所距离长城数百里,将明朝的势力伸向了蒙古高原腹地。
正因为如此,处于长城以南的北平才相对安全,没有战火的危险,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国门”。
那么,北京是如何成为国门的呢?这需要感谢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继位后,有感于祖父南征北战耗费过大,导致民不聊生,所以开始转向休养生息,对外则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收缩。
1727年,明朝宣布放弃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征服达20年之久的交趾重新独立;1435年明朝撤销奴儿干都司,放弃了铁岭、开原以北的全部土地。
1430年,明朝正式内迁开平卫至长城内的独石口。早先在1399年朱棣绑架宁王朱权导致大宁卫空虚,1403年,朱棣内迁东胜卫。朱元璋时代,东胜卫、开平卫和大宁卫组成稳固的北部防线,到明宣宗时代,只剩下开平卫孤悬塞外。而开平卫的内迁,也宣告了明朝在长城以北的防线的彻底崩解,其后明朝不得不以长城作为防御蒙古的防线,而蒙古鞑靼部也南迁到长城一线,再次对明朝形成巨大威胁。
1449年,明英宗贸然北伐,结果在长城附近的土木堡大败,明英宗被俘,这说明长城以北的地区已经不再属于明朝。
正是因为北部防线的破坏,才导致北京成为国门,而在朱棣时代,北京至少还算是半个后方。
可以说,“天子守国门”现象的形成,并不是勇敢的象征,而是为了加强统治的一种手段。毕竟如果皇帝不来这里,北方就要交给拥兵自重的藩王或者武将,这是明朝皇帝不能接受的。但正因为明朝统治者的一系列短视行为,才导致了“天之守国门”的尴尬局面。
“骑虎难下”应该是朱棣之后明朝皇帝的内心写照。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1.《“天子守国门”是豪气还是无奈?朱棣迁都北京对明朝究竟是利是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天子守国门”是豪气还是无奈?朱棣迁都北京对明朝究竟是利是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8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