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拥有至高无上身份的皇帝总是努力保持自己权利地位的绝对优越性,几乎所有的措施和制度都是以此为目的展开的,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确立了过去的选举观制度,进一步加强了隋朝的统一,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维持了政治的集权统治。
隋朝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动荡局面,统一全国之后,为了维持来之不易的统一,在各方面都加强集权专制以维持这种统一的局面,在吸取历朝的经验教训之下,为了维持隋朝的政治统治,建立科举选官制度,以削弱门阀氏族的力量而达到强化和统一政治统治的效果。
隋朝疆域图
隋朝科举制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打破了门阀氏族的垄断地位,削弱了地方政权的势力,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削弱地方权力的同时又加强了中央的集权统治,巩固了中央的统治地位,保证了君权独尊,维持了当时的封建政治统治。
隋朝在政治方面主张统一,建立了严密的官僚政治体系,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地方势力,增强中央势力。为了维持进一步维持封建政治统治,建立了,科举制,本文将从倡导统一的角度入手,分析隋朝建立科举制的原因。
大统一特点在隋朝的突出表现
隋朝统一全国之后,君主专制的程度比前朝更加强烈,隋唐时期设置中书省负责决策事务,门下省负责审议和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削弱相权,并且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在土地、法律、经济等各个方面加强中央的统治,强化君权,保证皇权独尊,政治上呈现统一的局面。
隋朝政治制度结构图
经济方面,隋朝时期,大运河的开凿在促进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利于农业的发展,便利了灌溉,而且农产品富足,进一步商品化;手工业也较为发达,种类繁多;商业也进入繁荣阶段,出现了固定的买卖交易场所。一个朝代经济的繁荣与统治者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隋朝统治者在经济方面实施以统一为宗旨的政策促进了隋朝的经济发展。
在文化方面,隋朝的大统一体现在思想的融合上,调和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融合发展,文化上呈现较为和谐的景象。统一的文化思想避免了各派纷争的出现,避免了由于价值观的不同而导致分化势力出现并逐渐强大,避免了地方权力过大而危及中央的政治动荡局面出现。
《史记》卷十七中记载:"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馀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戹塞地利。"
隋朝在各方面都倡导统一,即把地方权力统一于中央的权力之下,把宰相大臣的权力统一集中于君主的权力之中,维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统一局面,在这种各方面都统一的大环境下,为了更好地实施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便建立科举制,扩大官员的来源范围,分散和削弱地方世家大族的权力。
皇帝形象图
隋朝及其以前前选官制度和其优劣
封建制度确立之后,到了汉朝,西汉武帝时实行察举的选官制度,即用考察和推举的方法选官,并没有绝对的和统一的标准,从民众百姓之中推荐人员做官,或者中央向下层百姓招聘的方式选官的制度,以孝亲敬长的品德为主要选拔依据,注重德才皆备,到东汉时注重门第族望,做官的权利被世家大族垄断了。
《隋书》卷十一·志第六中记载:"中书监、令、秘书监,铜印墨绶,朝服,进贤两梁冠,佩水苍玉,腰剑,兽头鞶。左、右光禄大夫,皆与加金章紫绶同。其但加金紫者,谓之金紫光禄,但加银青者,谓之光禄大夫。"
封建制度即分邦建国的分封制,地方官员都是继承父辈,帝王给大臣分封一定的土地和权力等资源,被封的大臣利用所拥有的资源不断发展,代代相传,家族势力不断膨胀,各地方势力雄起,形成了皇帝和地方官员的家族势力之间相互对抗的情景,君少臣多,寡不敌众,若是帝王的势力没有足够强大,就会出现地方叛乱,朝廷内部争斗的局面。
科考图景
原来的选官制度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例如察举制,考察推举,没有较为固定的标准来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致使官员素质不高,容易被功名利禄所诱惑,从而引发纷争,不利于政治的统一和稳定发展,此外,容易造成做官的渠道被世家大族垄断,不利于中央的极权统治,社会中家族与家族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导致起义和自暴自弃等极端情况发生。
隋朝科举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降低了地方叛乱的可能性,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官员文化素质提高之后,朝中大臣的决策能力有所提高,利于巩固整治通知,减少内乱,保持并加强隋朝的统一。隋朝倡导统一的精神促进了科举制的建立,同时,科举制又进一步维持了隋朝的统一。
科举制度的意义和影响
隋朝科举制的建立配合了隋朝的政治体系运转,削弱了地方权力,分散了地方官员庞大的家族势力,有效规避了地方叛乱的风险,地方权力减小,随之,中央的权力就会扩大,维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平衡,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政治的统一性,是隋朝来之不易的统一局面得到了很好地维持。
《隋书》中记载:"其属官,左丞、掌吏部、考功、主爵、殿中、仪曹、三公、祠部、主客、左右中兵、左右外兵、都官、二千石、度支、左右户十七曹,并弹纠见事。又主管辖台中,有违失者,兼纠驳之。"
科举制的建立,使人才有更好的平台施展才华,促进了政治的发展,官员文化素质与之前相比有大幅提高,宦官之间争权夺势的内乱现象有所减少,整顿了官场政治局面,加强了君权,强化了君主专制的程度,地方权力统一于中央,中央权力统一于帝王。
隋朝诗人作诗图景
建立科举制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官员的选拔期限有所加长,众多人民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科考内容,有的甚至倾注终生。选官期限的延长也是官员势力结派时间的延长,地方和朝廷官员中"志趣相投"的恶势力减少,随之,暴乱的可能性就有了较长的时间可以缓解。
《隋书》中记载:"古者天子征伐,则宜于社,造于祖,类于上帝。还亦以牲遍告。梁天监初,陆琏议定军礼,遵其制。帝曰:'宜者请征讨之宜,造者禀谋于庙,类者奉天时以明伐。'"
科举考试示意图
科举制的建立,改善了社会风气,士人读书学习的氛围浓厚,科举考试注重诗赋的创作,这促进了隋朝文化的发展,涌现出大批优秀诗人,文化创作受隋朝注重统一特点的影响,呈现出创新与融合并存的局面,文学形式较为样,为唐诗的兴盛奠定坚实的基础,
评价
隋朝使混战动荡的局面得以结束,统一天下的功绩使其在统治王朝的时候又更加注重统一,在政治上,完善并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在经济上,注重土地户籍分配,安定百姓,统一社会局面,在文化上,提倡统一与融合,避免异类思想出现。
隋朝的政治制度呈现出统一和创新的特点,在统一政治统治的目的下,创新出一套选官制度,建立并完善科举制,与三省六部制配合,加强集权统治,扩大官吏选拔来源,分散世家大族的势力,是原本靠氏族关系做官的大家子弟逐渐减少,打破了贵族对做官权力的垄断,使官员来源范围扩大,使隋朝政治平衡与统一发展。
隋朝倡导统一的精神促使科举制的建立,科举制反过来又促进了隋朝的统一发展,科举制的确立,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作品又从思想上教化人民,使社会得以安定。科举选官制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内乱的出现,避免了由于官员决策不力而造成的失误,促进隋朝政治经济的发展,使隋朝的政治统治更加统一。
隋朝由于倡导大一统精神,政治上地方权力统一于中央,中央的权力统一于皇帝,整个王朝的统治呈现出稳定的统一局面,为了进一步维持并加深这种统一的局势,创立了科举制,扩大官吏来源,进而就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地位,分散了世家大族的势力,避免了地方权力过大而导致的叛乱,从而加强了政治的统一,所以,隋朝倡导统一的精神是科举制建立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隋书》、《史记》等。
1.《关于1 隋朝为何能开创统一局面我想说绵延千年的科举制度为何会在隋朝诞生?或因其更加倡导统一的精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 隋朝为何能开创统一局面我想说绵延千年的科举制度为何会在隋朝诞生?或因其更加倡导统一的精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07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