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长寿,但还有时间。蝰蛇乘雾最终变成土灰。”也就是说,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凡夫俗子,都难逃一死。(莎士比亚)。

寿不因权而增亦不因贫而减。

在古人看来,人之生死大限皆有定数。正所谓“阎王让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不过古人认为“生死有命”的同时又抱有着“事在人为”的心态。两者交汇之下也就形成了中国人信命的同时又处处逆天而行的特有色彩。

因此衍生了古人眼中诸多“逆天改命”的说法与做法。而广为人知的“七星续命灯”便是其间产物。

一、诸葛亮续命失败

所谓“七星续命灯”便是古人根据道家文化衍生而出的一种可以逆天改命,扭转生命垂危、大限将至之人即将去世的命数,继而在原有基础上延续寿命。

“七星续命灯”与北斗七星位置相合,又与人体部分特征相对应,除却七灯之外,另有代表着续命之人命数的主命灯,以及七七四十九盏辅灯。

不过似这般“逆天改命之法”无论真假必然是不为人知的。因此,历史上仅两人会七星灯续命,诸葛亮失败,另一高人却成功多活12年。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之中,作者对于三国历史进行加工之后,无可避免的添加了几分引人入胜的神秘色彩。

其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然而却心力交瘁,病逝于五丈原之中。然而彼时自知时日无多的诸葛亮实质上并不甘心就此去世。毕竟他此一生诸多宏图大业尚未实现,单单眼前北伐曹魏一事尚且无果。

因而精通于奇门遁甲之术的诸葛亮在姜维的劝说之下,决定以“祈禳之法”扭转自身大限将至的局面,希冀凭借七星续命灯向天再借一段寿命,令自己的一生抱负不至于就此盖棺定论。

由此,诸葛亮在军帐之中摆下七星续命灯阵,并且告知姜维可带四十甲胄皂旗、皂衣环于帐外。如若七日之内灯不灭,便可延长寿命。若是灯灭则代表上天不愿借给他寿命,他亦必死无疑。

然而彼时正处于蜀魏两军对垒时期,蜀军之中的诡异气氛自然也被司马懿所察觉。因此便派人佯攻一探虚实。

而魏延对于诸葛亮的一应事务并不知情,只当是魏军来犯,因而急匆匆的闯入诸葛亮军帐当中,无意间踏灭了主灯,七七四十九盏小灯悉数被风吹灭。以至于诸葛亮续命失败就此离世。

弥留之际的诸葛亮称之为“天命如此”。亦有人说是因诸葛亮昔年烧起的几次大火有悖于天道,因此而导致折寿、上天不愿借命以至于灯灭人亡。不过除却诸葛亮借命失败之外,历史之中亦有另一位高人成功续命多活了十二年之久,此人便是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

二、一代奇人刘伯温

《洞天福地记》中记载“古称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而刘伯温便是诞生于人杰地灵的洞天福地南田。自幼时起,刘伯温便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不仅天资聪颖,刘伯温亦是勤奋好学,由此12岁之时他便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此后十四岁的刘伯温进入府学读书,面对春秋经这般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他只消通读两遍便可倒背如流,对于其间深意亦是了然于胸。相较之下其他学生往往诵读便略显勉强,又岂明其中深意?

不过老师起初只以为刘伯温曾经接触过这本书方才有此令人叹服的表现,于是又找来其它一些书籍交由刘伯温学习,然而刘伯温一如前者般迅速掌握。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对于刘伯温只是区区两遍便足以。

由此不难看出刘伯温的天赋异禀究竟达到了怎样一番令人可望不可即的程度。无论是他府学之中的老师抑或着后来拜师名士郑复初,两者对于他的评价都是出奇的一致,不外乎“此子必成大器,将有一番作为”。

经由此不断积累之下,年轻之时的刘伯温便已学富五车,胸中自有天地至理,奠定了他未来的一番成就。以此刘伯温踏入了仕途,却又因彼时元朝官场的混乱而郁郁不得志,又因身遭陷害令他看透其中蝇营狗苟因此而辞官隐居。

至正二十年乱世跌宕之中,刘伯温受朱元璋之邀为其出谋划策,其“军师”之身份于朱元璋,堪比诸葛亮于刘备,由此亦有“再世诸葛”之称。“五百年前诸葛亮,五百年后刘伯温”便是因此而来。

因此,相传彼时朱元璋尚未成就大业之时,刘伯温便察觉到大限将至,却又如诸葛亮一般不甘心生平所学随着人死灯灭而付之东流,因此他便施展“七星续命灯”为自己续命十二载。在此期间相助与朱元璋建立了不朽的卓越功勋。

此外一如围绕着诸葛亮的“借东风”等神秘事物,与刘伯温相关联的“奇人异事”亦是不胜枚举。究其本质便在于刘伯温出任“太史令”这一官职。

太史令的职责之中便有一项“天文历法,掌管祭祀”。对于这一官职而言,往往向皇帝进言会为其言论附加一层“天命”的神秘色彩,以此来令皇帝认真对待。

明朝建立之初因为法制尚未健全,以至于存在诸多冤假错案。而注意到这一现象之后,刘伯温便以彼时令朱元璋不胜其烦的“大旱”为由,将“大旱”与冤假错案相关联。

由此刘伯温便得到皇帝命令平反冤假错案,此后大雨果然随之而来。又借着这场雨,刘伯温趁机请求建立法制。

三、神秘事件的背后

从客观角度来看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所谓的“大雨”、“未卜先知”实质上源自于刘伯温对于自然气候的了解。大雨将至必有“天垂象”的发生,而留意到这些现象的刘伯温便自然而然的达到“借雨做文章”的目的。

因此诸多古人眼中的神秘事迹并不在于如诸葛孔明“借东风”刘伯温“借雨”这般有着鬼神莫测的神秘力量。而是在于这些人都能发现世间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达到天气预报的效果。

实质上诸多天象与凡间事物之间并无直接关联,而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则是那些善于发现自然规律的人,以此未卜先知来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为自身平添一份神秘色彩。

而这些对于普通人而言显然是无法洞悉的,因此口口相传之下便愈发离奇,将这一部人奉为“活神仙”。古代部分江湖骗术亦不乏诸如此类者。

《三国演义》一书普遍认为其作者乃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而这一名著的体裁终归只是小说,因此其中平添一些神秘色彩增加读者阅读兴致自然无可厚非。所谓七星续命灯一说亦是很大概率由作者添加进去为诸葛亮“造势”而为之。

至于刘伯温七星灯续命之说,亦不乏以讹传讹的因素。“五百年前诸葛亮,五百年后刘伯温。”此一语便不难看出,世人惯将刘伯温与罗贯中进行对比。因此续命成功之说亦不乏某些认为刘伯温胜于诸葛亮之人刻意造势。

固然《三国演义》著书于元末明初,而刘伯温恰是同时代之人。因此,“七星续命灯”之所以是彼时时代之产物,究竟是源自于两者何人亦是殊难断定的。

由此对于我们当代人而言,在对于一件事件产生认知之时,亦要溯本回原看到其中的因果关系以及本质,不可将诸多事物一概归之为迷信抑或着茫然从之,凡事务必相信科学。

1.《七星灯续命原理专题之刘伯温七星灯续命之说是真是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七星灯续命原理专题之刘伯温七星灯续命之说是真是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08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