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来,中国处于南北对峙的战乱时代,南方是汉族政权控制的范围,北方是五湖十六国少数民族政权更迭的地区。
政局的混乱,彻底摧毁了秦汉帝国创建的社会秩序,其中包括了汉代制订的一套标识社会地位的服饰礼制。五胡在不断大举内迁的过程中,为了巩固对汉地的统治,大力改革自身民族的素质,提倡全面汉化。尤其统治阶层首当其冲,以汉化为时尚之举,由此掀起大规模的民族汉化运动。汉族也在社会动荡中自我反思,尤其在南迁的世族和文人中清谈玄理的思潮风行江南。在这场大变革中,各地的服饰表现出反叛的现象,汉装在五胡大行其道,中原以南的魏晋风度也逐渐渗透北方;而汉族则以胡服统领时尚。位于西北的敦煌,从汉代以来就有大量中原移民至此,形成以汉族居民为主体的地区。在十六国的二百七十多年间,敦煌先后归属诸多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加之当地原本就是少数民族依存的游猎牧场,又是丝绸之路上的贸易重镇,因此这个多民族杂居之地的居民成分更加复杂,文化更加多元化。在这段特殊的历史大背景下,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对敦煌的影响很大,从公元366年敦煌莫高窟建窟到公元589年北朝结束,敦煌壁画中的各个阶层人物服饰表现了强烈的时代特征,胡服与汉服并行,汉人以胡服为时尚,胡人又以汉装为潮流的特殊现象,构成了多元文化融合的主旋律。
处于西北边陲的敦煌,无论是胡族还是汉族的官员,穿着的正式官服都仿效汉装,流行曲领横颈,宽袍大袖。贵族和文人的服装受到魏晋风度的影响,追求洒脱不凡的气质,出现了袒胸露臂的新时尚。妇女的服装也仿效江南贵妇,流行曲据绕襟,飞髯飘动。
西域少数民族服饰强烈地表现着异域风采,潜移默化地丰富了汉族服饰的因素,奠定了隋唐盛装时代多元化的基础。以适应游牧民族骑马狩猎为特征的胡服盛行,上自官员、下至士庶均以椅褶为常服。头上戴笼冠,腰间系蹀躞带,脚上穿靴子,无不反映出胡服紧身窄袖,便于骑射的特色。
就敦煌壁画中服饰的整体风格,与当时的中原内地比较,还是保留了当地的朴实无华的风格。即使是王公贵族的服装,都是单色搭配,少有图案花纹。此时壁画的绘画比较草率,也是服饰中少有花纹的原因之一。
《洛神赋》中的贵族形象
图中描绘的是曹植及其仆从。曹植头戴远游冠,穿朱衣绛纱领,皂缘白纱中衣,朱绂赤易。侍从则均头戴笼冠,穿皂缘青衫,足著青易。这种穿着打扮是当时的风尚。
《列女仁智图》中的贵妇形象
图中贵妇梳髻,上饰步摇,身著宽大的裙服,裙摆覆地,衣带飘曳,是当时普遍流行的衣着。
灰陶女俑
南朝
高37.5厘米
1 960年江苏省南京墓葬出土
现藏南京博物院
俑头梳高誉,两鬓发向上梳起呈片状。面带微笑,和蔼温恭。身着右衽宽袖长袍,内穿圆领内衣。袍下微露足尖。双手叠于腹前。从服饰和发型上看,应为东晋晚期的贵妇形象。
西魏贵妇服饰
贵妇头梳双丫髻,上着窄袖对襟襦衫,披巾搭在臂上,围腰下延伸出被髯,下着间色裙。长长的谶带和上身的祸带随风飘舞,仿佛感到贵妇在迎风前行,以简练而夺张的艺术手法再现了飞裰垂臀的丽人形象。
西魏莫高窟285窟北壁
知识库
丝绸之路
古代横贯亚洲的交通道路。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欧亚各国的陆地交通线。当时从长安出发,经敦煌通往欧亚各国的商路有两条:一条为南道,沿昆仑山北麓,经今新疆境内翻越葱岭南部到达大月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诸国,再抵达地中海或身毒(今印度);一条为北道,沿天山南麓,经今新疆境内翻越葱岭北到达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撒马尔罕)奄蔡(今里海)诸国,再抵达大秦(罗马)以后千余年间,大量的中国蚕丝和丝织品皆经此路西运,因此而闻名于世界,被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希特霍芬称为丝绸之路,并沿用至今。
文字摘自:《解读敦煌》
来源:我在敦煌赏壁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1.汉朝的服装有哪些特点专题之敦煌的北朝服饰以何为时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汉朝的服装有哪些特点专题之敦煌的北朝服饰以何为时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09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