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学院讲师杨碧安
编辑的话: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山河破碎,老百姓凄凉。
这个时代出现了三位医学大家,解救黎民于疾病痛苦,他们就是华佗、董奉、张仲景。华佗把麻沸散运用于外科手术之中,堪称一代外科圣手;董奉治病救人不要钱,只让人种杏树,以至杏树遍山野;张仲景更是遍寻经典,立论著书,为后世创立了伤寒之论,成千古经方大师。三人以济世救人的慈悲和高超医术造福了华夏,被世人推崇为“建安三神医”。华佗
把郡守的病“气”好了
华佗(约公元145~208年),名旉(音fū),字元化,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华佗从小便立志学医,之后走南闯北,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只求刻苦钻研医术,不求闻达于仕途。
华佗擅于应用心理疗法治病。有一郡守得了重病,请华佗诊治。华佗面诊后,私下对郡守的儿子说:“你父亲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瘀血在他的腹中,应激怒他,让他把瘀血吐出来,这样就能治好他的病,不然就没命了。你能把你父亲平时所做过的错事都告诉我吗?我传信斥责他。”郡守的儿子说:“如果能治好父亲的病,有什么不能说的?”于是,他把父亲长期以来所做不合常理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华佗。华佗于是走之前写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留下。郡守看后大怒,派捕吏捉拿华佗,没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一升多黑血,结果病好了。
华佗也是中国古代医疗体育的创始人之一。他曾对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这强调了适度运动的重要性和益处。后来,华佗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鸟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既可以用来防治疾病,也可使腿脚轻便利索,疏通全身经络。他的弟子吴普用这种方法锻炼,活到90多岁时,听力和视力都还很好,牙齿也完整牢固,足见其功效神异。
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华佗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时人誉为“神医”。所留医案中,《三国志》记载十六则,《华佗别传》中五则,其他文献中五则,共二十六则,这在先秦和两汉医家中是较多的。从其治疗范围看,内科病有热性病、内脏病、精神病、肥胖症、寄生虫病,属于外、儿、妇科的疾病有外伤、肠痈、肿瘤、骨折、针误、忌乳、死胎、小儿泻痢等。
麻沸散是华佗闻名于世的发明,他也由此开创了世界麻醉药物的先例。欧美全身麻醉外科手术的记录最早始于18世纪初,而华佗却比他们早了1600余年。
不过晚年因遭曹操怀疑,华佗被下狱拷问以致枉死。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后人多称之为神医华佗,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杰出的医师。▲
董奉
治病不收钱,只让种杏树
董奉(公元220~280年)又名董平,字君异,候官县董墘村(今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人。
据记载,董奉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轻时,董奉曾任候官县小吏,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庐山下隐居,在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过着远离车马喧嚣的隐居生活。
董奉虽然在乡间隐居,却不种田,天天给人治病,不取分文。不过他有一个特殊的要求:凡是得重病经他治好的,患者就得在后山栽五棵杏树;而病轻的治好后,就栽一棵。只过了几年时间,人们便栽了10万多株杏树,于是整个后山在不知不觉间形成了一大片美丽的杏林。杏子熟后,董奉在杏林里盖了一间仓房,并告诉人们,想要买杏的不用告诉他,只要拿一罐粮食倒进仓房里,就可以装一罐杏子走。
然后,董奉每年把卖杏得来的粮食全部救济了贫困的人和在外赶路缺少路费的人,甚至传闻董奉一年就能散发两万斛(音hú,一斛相当于如今的120斤)粮食出去。后世将中医喻为“杏林”,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家,都是来源于董奉的故事。据载,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医处仍有杏林。历代文学名家在庐山也留下了许多与杏林相关的名篇。李白写有“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王维作诗“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将董奉之杏和陶潜之菊并列,站在中华文化史的高度,对董奉进行赞誉。
《真仙通鉴》记载:“奉在人间百年,其颜色常如三十许人。”可见董奉有一套不凡的养生之道。董奉死后,人们在江西庐山上建有董奉馆;在福建长乐,有一座山被称为董奉山;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也是为了纪念董奉。▲
张仲景
打开衙门,堂上看病
张仲景(约公元150~约219年),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邓州市)人。
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从此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张仲景10岁左右时,拜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张仲景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都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积累的行医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
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张仲景被朝廷指派为长沙太守。但他仍用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当时,做官的人是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的。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长进。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依次为群众仔细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这一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剧烈反响,百姓无不感激涕零,对张仲景更加拥戴。时间久了便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张仲景的衙门前总是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百姓,有人甚至带着行李远道而来。
张仲景还通过望诊预测过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将患重病。据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记载,张仲景见到王粲时,这位才子只有20多岁。张仲景只通过望诊,就对他说:“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张仲景看出他有重疾,如果不治,40岁时会眉毛脱落,超不过半年就会死亡,不过,服用五石汤便可以避免劫难。据记载,王粲听到这话很厌恶,而且,他并未感觉自己哪里有不舒服。王粲虽然接受了张仲景给熬制的五石汤,但他并没有服用。三天后,张仲景再次见到王粲,就问他:“服汤否?”王粲撒谎说:“已服。”张仲景再次给他望诊,观察他的脸色,叹息说:“年轻人,你并没有吃药,你的神色出卖了你。等到将来像我说的那样,你后悔都来不及了!”20年后,果如张仲景预测的那样,王粲眉毛脱落,半年后,即建安二十二年正月廿四日,王粲跟随曹操征讨东吴返回邺城的途中病逝,时年仅41岁。
东汉末年,战乱导致瘟疫流行。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先后共达5次之多,让很多人丧生,有些热闹的城镇甚至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张仲景下定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此病。经过几十年夜以继日的钻研,张仲景最终写出福泽千秋的《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此书首次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被世人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医圣”。
写成该书后,张仲景继续行医济世,直至去世。公元285年,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张仲景的遗体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后人还在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仲景墓,以纪念这位大德良医。
1.《关于一代神医在明朝我想说建安三神医,造福千百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一代神医在明朝我想说建安三神医,造福千百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09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