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1年,胡主权信杨坚废主政制自立,建立隋朝。
公元604年(仁寿四年),隋场帝杨广下令营建洛阳作为东都,以便控制全国。洛阳新城位于旧城之西,方圆50余里,规模宏大炀帝又在巩县置洛口仓,在洛阳置回洛仓,一时间,洛阳成了全国政治,经济和漕运的中心。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了众叛亲离和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大费族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起兵反隋,翟让领导的瓦岗军以浚县瓦岗寨为据点,雄据中原,威震河洛,是北方起义军的盟主。公元616年,瓦岗军在荥阳大海寺大败隋军主力,杀死隋朝大将张须陀,“河南郡县为之丧气”。瓦岗军又破兴洛仓,开仓济贫,声威大震。隋末农民大起义颠覆了隋王朝的统治,但胜利成果被李渊、李世民父子夺取。公元617 年,李渊在太原起兵,随之挥师南下,直捣长安。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自称皇帝,建立唐朝。当时河南一带被王世充占据,公元621年(武德四年),李世民东征洛阳,俘虏了前来救援王世充的窦建德,王世充被迫投降,河南地区归属唐王朝统治。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经过贞观、开元天宝之治,农民们辛勤劳动,地主阶级积累起了大量财富。先进农具曲辕犁在中原地区广泛使用,虢州(今灵宝)、陕州(今陕县)一带水利工程的兴修,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主要都门是练织业,河南是著名的丝织中心之一,宋州(今商丘)的捐,质量居全国之首。瓷器制造业也很发达,巩县、洛阳均发现过唐代窑址。东京洛阳是仅次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城内设南市、北市、西市三大市,店铺林立,生意兴隆,客商荟萃。
唐朝中期以后,河南兵燹频繁。天宝十四载(公元755 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不久就突破天险黄河,在洛阳打败唐朝大将封常清率领的6万大军,占领洛阳。翌年春,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建立燕国。唐玄宗被迫从长安逃往成都,长安被叛军占据。叛军所到之处,烧杀虏掠,无恶不作,激起各地人民的强烈反抗。唐将鲁灵坚守南阳(今邓县),张巡、许远等坚守雍丘(今杞县)、宁陵、睢阳(今商丘南)一线,遏阻了叛军南下江汉和东进江淮的企图。后来几经争夺,唐代宗李豫借回纥兵收复洛阳。763年,史朝义在唐军追击下,苍促自杀,安史之乱才算平息。安史之乱历时8年,中原地区战争频繁,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烟断绝,千里萧条”,锋镝余生人们“以纸为衣”,洛阳一带数百里之内州县尽成废墟,人自相食。
安史之乱后,唐代宗为图暂时苟安,“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在平叛过程中,内地掌握兵权的刺史也多加封节度使的封号,乘机扩大地盘。这时,“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815年,淮西镇节度使吴元济据河南南部叛唐,唐朝派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进驻郾城,统帅唐军平叛。817年,大将李愬在一个风雪弥漫的冬夜,率9000精兵突袭吴元济的老巢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南),活捉吴元济,平定淮西之乱。
唐朝后期,政治黑暗,吏治败坏,贪污成风,土地兼并严重,人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尖锐。874年,盐贩王仙芝首先在长垣发难,不久,黄巢率数千人在冤句(今山东荷泽西南)起兵响应。876年,起义军采取避实击虚流动作战的方针,进军河们则那(今两县)郑城(今郏县),克汝州(今临汝),南下(/何南唐河县),邓(河南邓县),转战荆襄,“东都大震”。王艺战死后,黄巢率大贫三次进攻河南,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尤其是880年7月,黄巢自采石强渡长江,攻占安徽、江苏,浙江,颜建,广东大片地区。不久,又回师北上强渡淮河,攻克汝州,兵临东都溶阳,“京师大恐”。10月,起义军克洛阳,并乘胜西攻潼关。潼关是长安的大门,它南接高耸入云的华山,北临波汹涌的黄河,形势十分险要。12月,黄巢大败唐朝神策军,突破天险关,不久,黄巢率大军西进长安。在农民军的沉重打击下,唐朝的统治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
从公元907年朱温称帝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这50多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所谓五代,就是继唐之后在黄河流域相继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除了后唐建都洛阳外,其他四国均建都开封。五代的帝王除后晋为契丹所灭,石重贵被俘客死异域外,其余都葬于河南。所谓十国,就是继唐之后,在江南先后建立的南汉、南平、南唐、前蜀、后蜀、吴、吴越间、楚和在山西境内建立的北汉等10个割据政权。
五代时期,中原地区几经战乱,白骨蔽野,闾里丘墟。但张全义在洛阳任地方官时,招辑流亡,垦辟草莱,兴修水利,使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在战乱中呈现一派蓬勃生机。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及其养子柴荣,重视生产,减轻剥削,奖励耕织,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他们还下诏在河南只准洛阳开封保留佛寺,其他地方一律拆除。此外,柴荣还派员治理黄河,征集百姓扩建开封城,并派兵攻打契丹,收复失地,这一切,为以后起匡胤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唐朝不仅是政治、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而且也是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在百花齐放的唐代文学中,诗歌尤为引人注目。河南籍诗人创作的诗歌数量之巨,内容之丰,风格流派之多,超过了过去任何时代。诗坛巨星杜甫,河南巩县人,他的诗,风格沉郁雄浑、语言精练,内容深刻,叙事严谨,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有“诗圣”之称。其代表作品《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等,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边塞诗人岑参,河南新野人,他的诗气势雄伟,热情奔放,富于幻想色彩和夸张手法,善于吸取乐府民歌的营养,熔铸创造,形成峭丽奇峻的风格,后人说他的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苦吟诗人”李贺,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人,他在27年的短暂岁月里,给我们留下了240多首诗篇。新乐府运动的领导者元稹,河南洛阳人,他同白居易一起,公开倡导新乐府运动,从文学理论和创作上掀起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实用主义诗歌高潮。颍川(今许昌)出生的诗人王建,积极投身新乐府运动,以他笔法简爽、语言凝练、意蕴深沉、描写生动的诗篇,在唐诗百花园中贏得席之地。“诗豪”刘禹锡,洛阳人,他一生刻意学习民歌,探索诗歌的发展方向,留下了大量独具风格的诗篇。晚唐诗人李商隐,河南沁阳人,他的作品意境奇妙,风格独特,声调和美,辞藻精丽,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开一代文风的文学大师韩愈,河阳(今孟津)人,他既是杰出的思想家,又是伟大的文学家,他在学术上尊儒排佛,在文学上重散反并,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扫荡了南北朝以来侈丽颓靡的文风,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被朱代苏轼喻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湖”的一代宗师。另外,元结、王湾、韩等,也都是蜚声遐迩的河南籍作家。
杰出的天文学家一行和尚,原名张遂,魏州乐昌(今河南南乐县)人,他与梁令瓒一起研制出一架黄道游仪,用来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情况,通过观察,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这一成果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恒星自行的观点早1000余年。724年,一行还在世界上第一次实测了子线的长度,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原名陈伟,洛阳缑氏(今午蟹师缑氏镇)人,他于贞三年(629年)去西域取经,长途跋涉,栉风淋雨,历时17年,足迹踏遍100多国,从天竺(印度) 取回600多部佛经,一 一将其翻译成中文。晚年,又编著《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古代印度的历史留下了珍贵资料。另外,西安市著名的唐代建筑物大雁塔,也是玄奘亲自设计并指挥修建的。在艺术方面,洛阳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以后各朝都曾陆续营建,但以唐代营建的规模最大,现存的1000多个佛洞1万多尊佛像,保留有大量石刻艺术珍品,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中心之一。五代时著名画家荆浩,河南济源人。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工书佛像,尤妙山水。他一生有两大成就:一是开拓了摹写(即写生)绘画的一代新风,使山水画更趋真实生动;二是创建了中国山水画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著述的《笔法记)和(山水诀》,是我国较早的山水画论著。唐代“画圣”吴道子阳翟(河南禹县)人,他幼年失去父母,孤苦伶仃,生活困苦,常流连庙宇道观之间,因此对佛教绘画、雕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废寝忘食,刻苦自学,很快“穷丹青之妙”。他绘画的题材十分广泛,人物、山水、楼台、道驿、驴马、禽鸟无不精通,成为一代宗师。
摘自:《河南乡土历史》,责任编辑:晓东
1.《关于724年唐朝我想说封建社会时期的河南—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9~960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724年唐朝我想说封建社会时期的河南—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9~960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10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