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人进入官场做官,要参加什么考试?
古代学生要通过多少考试,状元才能当官?这些考试都考什么内容?
隋朝两广开创了过去取舍的先河,科举制度经过2000多年,到明清时期才逐渐僵化,成为阻碍中国知识分子进步的障碍,最终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科举制为现代的各种考试奠定了基础,美国的考试制度,正是从科举制度借鉴而来。大家或许会认为科举制度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正如秦始皇的秦朝虽然短暂,但是说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其实只不过是秦朝的一次又一次复刻也不为过。秦始皇的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在历代封建王朝中虽然改头换面,但是仍旧换汤不换药。
科举制也正是如此,虽然考试选官已经被民主选举所替代,但是科举选拔人才的功能并没有被抹杀,只是将科举制稍加改造,或是用于教育系统选拔人才,或是用于政府系统选拔“小吏”。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科举制扩大了其适用范围和生命力。
明清时期对于科举取士十分重视,科举成为官员任免的主要通道。所以才引得无数的读书人,天天专营于孔孟之道,做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梦。
既然读书入仕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那么自然想要走科举之途的人是数不胜数,官位有限,只能让最优秀的人获得升迁的机会,于是利用考试来筛选人才就成为控制官员质量的重要途径。
那么一个一文不名的读书人,在明清时期,要通过哪些考试,才能有机会成为朝廷命官呢?
县试、府试、院试
看起来很吓人?其实这只是成为秀才的第一步,没错,就是成为鲁迅先生“穿着长衫站着吃酒的孔乙己“那样的秀才。
读书人在没有任何功名之前,被称为童生。童生只问功名,不问年纪,也就是说即使是八十岁的耄耋之人,也很有可能只是个童生,有机会与十七八岁的孩子一起,共同参加考试。
县试的主考官是知县,由他负责出题,童生们需要五人一组,请一位本县的廪生作保,保证童生的品行无缺。府试是在考生所在的府进行,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
院试三年两次,每次两场,由各省的提学道(清朝为学政)主持,只有这三场考试全部通过,才能成为一名秀才。
考试的内容中,县试和府试主要考八股文,诗赋和策论,院试中需要写文章和作诗,还要默写《圣谕广训》。这三场考试中的佼佼者,可以成为廪生,成为下一届童生的保人。
乡试
乡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在省城所在地,因为时间定在八月份,因此有“秋闱”的别称。乡试的主考官不在是地方长官,而是由皇帝派出信任而又有学识的人担任主考官。
通过乡试的考生,也就能够成为举人,也就是因为考中而高兴的发疯的范进,所考出来的功名。一般而言,成为举人,也就有了做官的资格,不过也就仅仅只是做官资格而已,真正想要做官,还需要通过后面的会试才行,否则就只有担任一些并没有很大前途的小官,就这,还需要相当的关系。
不过,考中举人之后虽然做官比较困难,作为国家干部预备人员,举人在生活方面可以算作是衣食无忧的。因为举人不用交税,也不会被征派徭役,于是乡村中人往往将田地依附于这些举人,以此躲避朝廷的横征暴敛。雍正朝的“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弊端,遭到了读书人的强烈反对,即使有田文镜这样的酷吏,也没能将之推行下去。
会试、殿试
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一般进京赶考的学子,也就是参加会试。古代小说中一般进京赶考途中,总是能够得到佳人眷顾,这是因为能够进京赶考的人,必然是参加会试,也就是说,最起码也有举人功名,这对于一般人家,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会试可谓群英荟萃,由礼部负责主持,通过会试的人,称为贡生。贡生只要参加了殿试,一般都能够成为进士,因为殿试自宋以后,并不只是评定等级次序,并不淘汰人。
殿试过后,进士们就被分为三甲,一甲前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明清时期由于科举日久,因此积压了不少的进士,家世好的可以留在京城熬资历,熬不住的一般外出为官。
总结
想要在古代通过科举考试成功入仕,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从县试到殿试,层层选拔过后,能够参加殿试的成为进士的人,其实只有百十来号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科场不如意之人,终其一生忙碌于科场,埋头于书卷,到头来任然竹篮打水一场空。
参考文献:《科举制导论》
本文为作者“一路伴你看天下”原创作品,欢迎大家评论和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欢迎对我加关注,我们一起去探寻更多好看好玩的历史和文化。
1.《关于1.隋朝开创科举取士有什么影响我想说古代要通过多少考试,才能中状元或当官?这些考试都考什么内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隋朝开创科举取士有什么影响我想说古代要通过多少考试,才能中状元或当官?这些考试都考什么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1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