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生活

白膏泥 历史丨中国第一支毛笔出土于长沙市11中

长郡中学擅长经营文化景观,是学校里韩萱的坟墓。

正文/任大萌图/徐慧明

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历史上的遗迹也是一种文化景观。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是利用文化遗址经营文化景观、打造文化品牌的典范;长郡中学校园内的韩玄墓,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被这个遗迹迷住了。最近,鸭梨中学曹平基础设施遗址古墓葬的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如果主要文物出土,善加利用也能为学校和长沙增添一份“人文景观”。长沙有哪些学校发现了极其重要的古墓?国内外出土过哪些著名文物?形成了怎样的巨大文化影响?

长郡中学三国韩玄墓发掘出了哪些文物?从来没有人披露过这件事

汉代忠臣韩玄墓已经成为长沙著名的文化景观。到目前为止,这个文化景点已经被专门标注在长沙的旅游地图上。北京著名作家在学院街夜市吃干拌面。他声称特别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进入长郡中学,看看韩萱的墓。当然,学校晚上不开门,平时也不准任何人,他很难如愿。

住在营盘路的老人黄翠涵在去世前告诉作者,他和《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是长郡中学的初中同学。他们在求学期间,多次在韩玄墓谈及一些家事。然而,当黄翠涵在90年代回到母校时,他惊讶地发现,韩萱的墓明显移动了位置,改变了方向。他对此感到困惑。

其实1984年上半年在长郡中学重修韩玄墓的时候,我和一群长郡老师的孩子在正在修建的韩玄墓旁边玩耍,亲眼看到新建的衣冠冢里除了黄土什么都没有。小时候听长郡中学的老教师和校工说起校园里的韩萱墓。他们说文化大革命初期,有“革命少年”闯入学校挖墓、毁墓。据说韩玄墓里有尸骨。至于墓中发掘出了什么,虽然有人经历过,但都是模糊的。这个问题在长郡中学校友纪念特刊上从来没有人回答过。

不过好在三国演义还在流传。《三国演义》上说,韩玄死后,刘备来到长沙,到黄忠家里邀请他。这时,黄忠向刘备投降,并提出条件,要求将韩玄的遗体安葬在“长沙东”。韩玄墓修建时,有同学问我这样一个问题:长郡中学明明在城南,为什么《三国演义》在长沙东边?

《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和韩玄墓的存在也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长沙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何曾参观长郡中学,认为这里地势比周边高,确实是古人建坟的好地方。

早在1984年,长郡中学的领导们就主动保存了三国时期韩玄墓的遗迹,显示了他们的人文情怀和长远眼光。

第一把刷子是在该市第十一中学挖出来的,吴明升更加注意不完全腐败的男尸

新中国成立之初,湖南各城市的基本建设大大扩展。自1952年以来,长沙、衡阳两地的基本建设工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共发掘出近1300座古墓。1954年6月10日,在长沙南十字路一带的左家宫山“第四中学基建遗址”,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终于发掘出一座保存完好的战国时期木棺墓,这让一直参与此次发掘并负责记录拍照的考古学家吴明升先生眼前一亮。

吴明升解释说,1954年《文物资源》第12期刊登的考古发掘报告《长沙左家公山战国墓》中提到了“四中”所在的左家公山,现在的地址是长沙十一中,就在芙蓉路南大十字路以东。

吴明升清楚地记得,古墓所在的左家宫山“是一座狭窄的红色粘土山,位于南北两侧,周围是郊区农民种植的菜地...南端有一座坟墓,但在土方工程期间被挖了出来”。考古学家进入施工现场,经过三天两夜的艰苦发掘,吴明升亲眼目睹了战国时期木棺墓的出土情况,这是一座裹着白灰泥,保存完整,文物丰富的墓。他说:当时围观的人很多,为了保护文物,方便现场工作,他不得不请派出所派人维持秩序。锋利的青铜剑等兵器,漆器如漆杯和漆器,天平和砝码都让他觉得新鲜。从这个战国古墓中,清理出了目前中国发现的“第一笔”,吴明升先生觉得意义重大。他认为:“这种毛笔的发现是中国毛笔发明史最重要的证据,在研究中国文化史方面有很大的价值”,因为在此之前就有记载说,秦蒙天发明了毛笔。显然,长沙十一中左家宫山战国墓出土的这支毛笔,比蒙恬的“发明”还要早。

还有一个关于这把刷子的小故事:考古学家在清理古墓时,在“首箱”里出土的一个竹篮里,放满了天平、砝码、木梳、竹筒、小竹筒、竹片、铜剪等器物。考古发掘报告计划中的数字最初就是这样标注的。现场考古人员立即将竹篮中的所有文物交给省文物工作队蔡继祥先生进行室内整理和清洗,第一支中国毛笔通过蔡继祥先生的手从竹篮中一根不显眼的竹筒中再次露出来。

蔡继祥是新中国成立前长沙著名的古董商,商承佐等人在《长沙古物》和《民国新闻报》等书中对其人进行了报道或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蔡继祥在省文物工作队从事文物维修工作,工作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吴明升先生说:正是因为蔡继祥先生负责清理左家公山出土的文物,才在战国时期发现了这种毛笔。当时蔡继祥在清理竹篮里的文物时,看到竹篮里的“竹筒”两头都是泥,就仔细清理。他偶然发现竹筒的两端是/[/k0/】。蔡看到管子里藏着一根小木杆,就用清水多次浸泡。最后,他用修钟的镊子把藏在竹筒里的木杆搬开,这是战国时期一种完美的毛笔。当时,新闻界报道了“中国第一件出土毛笔”的重大发现,称之为“国宝”,震惊中外。这支毛笔长21厘米。经长沙老技师鉴定,为细兔箭毛。但是制作方法和后来用的毛笔不一样。笔尖用兔毛箭毛缠绕在笔杆的一端,用细丝线缠绕,用油漆粘合。这支“国宝”毛笔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后来被原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54年,吴明升先生在他的考古发掘报告中就提醒大家,长沙左家宫山的考古发掘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

第一,长沙古墓葬棺椁周围建造的白色石膏泥对于保护2000多年前古墓葬中的有机质具有重要作用。吴明升发现,在左家宫山战国墓周围,铺有大量的白泥灰。这种白泥是瓷器用高岭土,粘度大,结构细,能减少水对古墓的渗透,隔绝空气体。他认为左家贡山的棺材及其文物是靠白灰膏保存的,他甚至认为左家贡山战国时期的木棺墓中的尸体并没有完全腐烂,应该归于白灰膏。在吴明升提出这一观点十多年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世界上第一次出土的最古老的湿尸——辛追夫人的不朽遗骸震惊了世界。辛追的尸体为什么能保存的很好?应该说白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在考古发掘中,吴明升更关注的是躺在左家贡山古墓中的1.579米高的35岁男尸,其姿势奇特,双腿交叉,左腿放在顶部,这是南楚特有的埋葬习俗。令他深感意外的是,这具男尸并没有被完全腐化,“它的脸还隐约可见”。虽然这具男尸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但头骨中的脑髓依然存在,大约2/3的两个大脑半球被保存下来,几乎所有的两个小脑半球都被保存下来。最不可思议的是头骨中的视神经还保留着,这的确是一个奇迹。为此,湖南医学院解剖科对这具保存完好的尸体的大脑进行了研究。这一切似乎都在为后来马王堆汉墓的发掘铺路。

长沙十一中左家公山墓一刷出土影响很大。但是11名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随便问的,就连他们学校在左家宫山也是闻所未闻。可以看出,要使文物成为文化景观,还有文章要做。

早年《枪林弹雨之书》散落海外,在地质中学南墙下发现《人龙帛画》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震惊中外后,1973年6月2日,郭沫若再次为长沙考古新发现兴奋不已,连夜填写了“西江月,长沙楚墓图”字样:

“这就像三闾的再世。卢离剑握拳,削云之冠高耸。盖上天球天篷,带上湖黑龙。鱿鱼从容领先,一瞬间飞了九次。”

附注:“1942年9月,长沙南部弹药库楚墓被盗,出土一本《祖宗之书》,后被帝国主义者劫掠一空。1973年5月,湖南省博物馆对该墓进行了重新发掘和清理,发现了一口棺材和两口棺材。遗骸是完整的,最初被确定为男性。在剩下的重要文物中,有一幅丝绸画,是最珍贵的。丝绸画中,一个男人侧身站在左边,手里拿着一件危险的冠袍和一把长剑,站在龙舟上。一只鹤站在龙的末端,龙的头一直向下。水里有一条鲤鱼。这幅画的顶部有一个天篷。龙鱼都向左拐,只有鹤向右拐。龙舟向左移动,所以画中垂直的尖刺都因风而向右浮动。同志看了,有照片,有复印件,是纪在《西江月》里看到的一首诗。1973年6月2日晚”。

子弹图书馆楚墓遗存在人民路地质中学和省南路林业勘探设计院共用的墙下。这里的地名原叫子弹库纸源冲,又名王家嘴山。考古发掘这面墙下的楚墓时,发现它的四周也是类似白灰的绿灰。由于棺盖被绿色石膏与外界隔绝,墓成为长沙古墓中独一无二的“火坑”。

这座楚墓早在1942年9月就被长沙的“吐蕃子”盗走了。此墓所盗楚书,原属长沙古董商蔡继祥所有。后来蔡继祥去上海给书拍照,被美国Kirks以给他拍照的名义骗到美国。长沙子弹头图书馆楚墓上绘有农历、巫术等奇形怪状的图画。在卖给美国一些收藏家的时候,被拍了几次,成为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文物研究的一大热点,在海外影响很大。

1950年以来,一些权威报刊纷纷披露“美帝大规模掠夺中国文物约翰·考克斯”,“蔡继祥是个糊涂的帮凶”。1950年11期《文物参考资料》甚至点名长沙古董商蔡继祥说:“最可笑的是,蔡继祥会在战国时期在长沙出土——这就是中国。售价10000美元,美国人只留下了1000美元这一无价之宝。”蔡继祥因为《书》的欺骗,数次被隔离审查。蔡继祥在他的自白材料中,实际上声称出土的“归书”位于杜家坡,“四周都堆着坟茔等巨树”,让人觉得这是一座“黄肠”的皇陵。其实早在商承佐等人写的文章中就已经指出,出土的《诗经》墓只是一座规模不算太大的古墓。

1973年5月,省博物馆借助马王堆汉墓发掘的“东风”,对1942年被盗的子弹头图书馆楚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墓中除了丁涛、陶墩、陶罐、木梳、木格等陶器的残骸,以及一些破损的丝麻织物外,还发现了一具40岁左右的男性骨架躺在棺材里,这是棺材里的主人。更让人惊讶的是,盖板下的隔断上,平躺着一幅《人物御龙帛画》。一般认为《人物御龙帛画》中站在龙舟上的男子,是他死前墓中尸骨的样子。

前天笔者去人民路地质中学,问了一些放学后离校的同学。有些学生不知道出土的玉龙帛画,更不用说这本书了。至于子弹图书馆的楚墓,有同学觉得应该和学校没有关系。其实我睡在地质中学南墙的这件文物应该是这所学校的骄傲。

1.《白膏泥 历史丨中国第一支毛笔出土于长沙市11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白膏泥 历史丨中国第一支毛笔出土于长沙市11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344180.html

上一篇

美第奇家族 美第奇家族:你不知道的41件事

下一篇

长沙梅溪湖 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师去世

亚航假日 亚航将开长沙直飞清迈航线 特惠338元每天一班

亚航假日 亚航将开长沙直飞清迈航线 特惠338元每天一班

在发布会上,单体苏先生宣布了“长沙-清迈”航线的单程价格。3月28日——工作忙完之后,总期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如今,对于长沙市民来说,这种旅行是一种新的选择。今天下午,亚航空公司新开通的“长沙直飞泰国清迈航班”发布会在长沙举行。据报道,新航线将于2016年5月27日正式开...

毒芹 长沙市民将毒芹误当野芹菜 食用后导致食物中毒

——三相都市报3月27日报道,每到春运周末,一些市民外出郊游时总会在家里挖一些野菜吃。长沙的秦女士因误食毒芹菜而中毒,误认为是野生芹菜。长沙疾控中心提醒,春季是毒蘑菇和有毒植物引起食物中毒事件高发季节,其中毒蘑菇、生绿豆、豆浆和发芽土豆是常见的“元凶”,市民应引起重视,避免误食...

毒芹菜和野芹菜的区别 长沙市民将毒芹误当野芹菜 食用后导致食物中毒

毒芹菜和野芹菜的区别 长沙市民将毒芹误当野芹菜 食用后导致食物中毒

——三相都市报3月27日报道,每到春运周末,一些市民外出郊游时总会在家里挖一些野菜吃。长沙的秦女士因误食毒芹菜而中毒,误认为是野生芹菜。长沙疾控中心提醒,春季是毒蘑菇和有毒植物引起食物中毒事件高发季节,其中毒蘑菇、生绿豆、豆浆和发芽土豆是常见的“元凶”,市民应引起重视,避免误食...

小白虎 [长沙]动物园6只小白虎快满百天啦!来帮它们取名

  • 小白虎 [长沙]动物园6只小白虎快满百天啦!来帮它们取名
  • 小白虎 [长沙]动物园6只小白虎快满百天啦!来帮它们取名
  • 小白虎 [长沙]动物园6只小白虎快满百天啦!来帮它们取名
四衢八街 回忆丨觅踪黄兴路 那些年八角亭里的长沙老店

四衢八街 回忆丨觅踪黄兴路 那些年八角亭里的长沙老店

黄兴南路老影。改革开放前,长沙有一个很小的城区,从北部的伍嘉陵到东部的猴子石,再到西部的五里牌,再到湘江东岸的姜妍路。这个城市最繁忙的街道是黄兴路。黄兴路是一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北起中山亭、先锋堂,东西向与中山路相交形成丁字路口,南至南门,西与西湖路、天心路交汇。黄兴路分两段...

长沙社区 长沙社区启动智慧养老平台 把养老院“搬”回家

  • 长沙社区 长沙社区启动智慧养老平台  把养老院“搬”回家
  • 长沙社区 长沙社区启动智慧养老平台  把养老院“搬”回家
  • 长沙社区 长沙社区启动智慧养老平台  把养老院“搬”回家

智慧养老平台 长沙社区启动智慧养老平台 把养老院“搬”回家

  • 智慧养老平台 长沙社区启动智慧养老平台  把养老院“搬”回家
  • 智慧养老平台 长沙社区启动智慧养老平台  把养老院“搬”回家
  • 智慧养老平台 长沙社区启动智慧养老平台  把养老院“搬”回家
金地华园 湖南首个女性众创空间“3·8”落户长沙

金地华园 湖南首个女性众创空间“3·8”落户长沙

新闻3月8日,在长沙雨花阁金地花园,湖南首个女性创意空室成立。800平米空房间是一个无限创新平台,为广大女企业家提供“3.8女王节”礼物。该平台倡导建立以兴趣为导向的教育体系,招募富有创造力和爱心的女企业家,搭建兴趣教育垂直领域的技能分享和交易平台。目前,湘绣、剪纸、中国结、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