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朱孔来、朱、《加快医护结合建设健康山东的研究》;图片由《中国养老周刊》编辑拍摄
点击左上角的蓝色单词,每天获得专属实用干货
去年,山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提出了公开招标决策咨询的10个重点研究课题。其中,“加快医疗与建设健康山东相结合的研究”课题获暨南大学朱孔来教授中标。课题组在全面回顾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相关理论问题、总结发达国家典型经验、综合分析表层数据的基础上,连续开展了近一年的研究,考察了省内外200多家养老机构。
上图是朱孔来教授赠送给《中国养老周刊》编辑的书。医疗保健和18种模式的结合摘自这本书
通过调查,总结出山东省医疗与护理相结合的18种模式,并分析其优缺点。这18种模式分为三类:“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
虽然以山东省为例,但我们相信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医护结合,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帮助大家避坑,找到合适的模式。
一、医疗与护理相结合的“机构养老”
1.“大养老+小医疗”型
模式是在养老机构的基础上新建小型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以养老为主,医疗为辅。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采用这种模式进行医疗护理联合服务。
这种模式有明显的缺点:内部医疗机构只能进行门诊,不能解决养老机构直接住院的问题;同时医疗机构运营成本高,仅医护人员工资就给养老机构带来很大负担,长期难以支撑。据调查,很多已经申请内部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在医疗机构试运行一段时间内无法坚持下去,“人上楼空”。
2.“医疗和养老并重”
这种模式大多是新建的医疗和护理相结合的机构,或者是医院改造成养老机构或养老院,强调医疗和护理并重的发展。新建大型养老机构将同时建设综合医院或养老院,实现医疗和养老平等发展;一些资源闲置的医疗机构将其剩余资源转化为养老服务,通过设立老年人重症监护室或直接转化为养老院和康复中心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这种模式将医疗和养老资源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医促医、以护养医的运行态势,基本可以实现非危重症老人在机构内的医疗共享。
3.“大医疗+小养老”型
这种模式大多是大型医疗机构新建的小型养老机构。通过提供相关设施和增加护理人员,在医疗机构中建立了一个新的医院下的专业养老机构。
这种模式利用高端医疗资源设立养老机构,具有养老环境好、医疗保障好、高端等优点,但也有明显的缺点:一方面利用现有医院资源不经济甚至浪费,另一方面养老成本高,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普通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4.“大医疗+小康复”型
这些模式多为大型医疗机构建设的小型康复机构,如老年病科、康复科、康复中心等,以医疗为主,康复为辅。大多是在原有医疗机构的基础上增加康复维护功能,建立起医疗、护理、康复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
发现大部分模式发展良好,但“医、卫、护一体化”体系中“护理”所占比例较小。
5.“两房合一”
在这种模式下,地方政府建设的养老院大多由当地乡镇卫生院管理运营,乡镇卫生院和养老院一体化,或者乡镇卫生院直接建设养老机构,实现医疗和护理相结合。乡镇卫生院利用养老院的资源,照顾好“五保老人”,也接纳了一部分社会老人。
这种模式是现有养老和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以激活医疗资源供给的引力,为附近的农村老年人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就地养老。同时,与“公办民营”养老服务相比,这种模式更容易维护和增加原有养老院的国有资产价值,是医疗和护理的理想结合。
6.“医疗保健一体化”类型
在医院的基础上,新建养老院和护养院,实行医、卫、护一体化经营。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康复患者的身体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患者从卧床不起到独立行走,具有极好的社会效益;康复病人在住院期间既接受康复服务,又接受养老服务。康复出院后,一批人可能会长期留在养老机构,这将大大提高机构的经济效益。是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医护结合模式。
7.“个体诊所+小额养老金”型
这种模式一般由个体诊所组织,前面大厅一个诊所,后面是家庭式小规模养老。诊所的医生和护士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聘请一两名护士照顾老人。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费用低、离家近、方便、资源利用充分、效果好。但缺点是医疗护理设施相对简单,护理不规范,规模不经济。
8.“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整体外包”
这种模式是指不具备设立医疗机构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就近具有住院功能的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将养老机构需要的医疗服务外包给整体医疗机构,为医疗机构提供场所和必要条件,在养老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和其他分支机构,派遣医务人员到养老机构为其提供整体医疗外包服务,或者“整体托管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医生和护士双方责任明确,权利和利益明确,双方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合作。研究发现,这是医疗机构进行专业化分工合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形式,特别适合100-300人的养老机构开展联合医疗服务。
9.“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绿色通道”
这种模式是指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内的患者提供“绿色通道”,优先提供住院、远程会诊、预约挂号等服务。这是目前我省医疗与护理相结合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的基础是由双方的信任和利益驱动的,双方的合作缺乏有效的约束和利益协调机制。协议一旦影响到一方利益,就容易终止协议,难以保证合作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据调查,医护一体化难以实现,基本属于“搞形式”,医护之间难以进行实质性合作,基本走自己的路。久而久之,很难长期合作。
10.“大养老+小医疗+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型
在这种模式下,养老机构自己先建设一个小的医疗机构,如诊所或门诊部,同时与其他大型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养老机构的患者就医提供“绿色通道”。对于一般的医疗问题,由养老机构自行解决,有严重患者时,立即转到合作医疗机构诊治。
以上十种“机构养老”服务模式中,前七种是“一体化”,第八种和第九种是“嵌入式”,第十种是“混合型”。前八种药护紧密结合,第九种药护松散结合,第十种半松半紧。目前当相关部门在介绍自己的成果时提到的医护结合覆盖率高到签订协议的松散模式。
从调查来看,我们认为松散型模式基本属于“搞形式”,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难以进行实质性合作,更难以在市场上操作;医护结合必须采用“一体化”发展模式。
二、“社区养老”与医疗保健相结合的主要模式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人日托中心”
日托中心的设施可以在养老、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多个方面共享使用,资源配置效率高;一般送到“老人日托中心”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体化的、有病的”,这些人需要更多的医务人员提供服务,所以这种模式更能满足老人的医疗需求;同时,只有医务人员承担相应的服务,老人的孩子才能更放心,把老人送到老人日托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实体机构,经营老年人日托中心,符合“负责任、有问责”的要求,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既解决了社区居委会对老年人日托中心管理经营带来的制度不尽人意、所有权不清的问题,又解决了老年人日托中心资产闲置的问题。解决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住房紧张的矛盾,实现了资源共享。它不仅可以获得“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医疗保健,让老年人的子女更加安心”等社会效益,还可以通过更多的服务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带来应有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促进养老产业化,真正做到多赢,是实现社区层面医疗与护理相结合的理想途径。
2.“社区医疗设施共建共享”型
养老服务设施要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规划建设,如农村幸福之家和诊所同步建设,城市社区日托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步建设。通过同步建设,可以一步到位地实现社区层面的医护结合。
3.“专业养老运营机构+老年人日托中心”
将大型专业化养老机构委托给老人日托中心,充分利用老人日托中心的闲置资源。
研究发现,由于老年人日托中心规模较小,这种模式很难实现规模经济。同时,一些专业的养老机构跟不上医疗服务,很难把优秀的医疗和优秀的医疗结合起来。一旦政府补贴减少或取消,就很难维持下去。
4.“社区综合养老服务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协议”类型
在这种模式下,社区往往会建设一个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中心,并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以开展医护结合,但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相对较少。
5.“乡村诊所+农村幸福医院”型
农村幸福之家由村卫生室管理和运营,实现农村社区医疗和护理相结合,但目前典型案例较少。
三是医疗与护理相结合的“居家养老”的主要模式
1.“互联网+可穿戴设备+实体服务组织”类型
这种模式需要在家中为老年人配备可穿戴设备,以远程监控老年人的生活和身体状况。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及时传输老年人日常生活、健康和出行的相关数据。实体医疗联合养老机构或实体社区机构及老年儿童;实体服务机构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监测数据制定服务计划,根据老年人及其子女的需求,为其提供饮食、医疗、消防安全、休闲娱乐、居家报警求助等相关服务。目前很多企业热衷于开发这种模式,有的设计规模较大,但目前成功的案例并不多。
2.“家庭护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类型
在这种模式下,通过开展家庭医生合同服务活动、与有需要的老年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开展合同服务来促进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双方可获得家庭医生提供的医疗保健咨询服务、优质诊疗服务、精准预约转诊服务、健康指导、疾病干预、家庭病床、健康管理等服务,让老年人在家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提供的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这种模式主要解决的是居家养老的医疗服务问题,而社会化的生活服务并不能有效解决。我们认为这种模式不是医疗和护理的实质性结合,仍然属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畴。
3.“家庭护理”服务中的“家庭护理+长期护理保险”
这种模式是为合资格的残疾长者提供家居照顾服务。残疾老人通常在家由自己的家人照顾,有长期护理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以康复为主的“居家护理”服务。相关费用主要由医保基金提供。
目前,这种居家养老模式主要针对享受长期护理保险的城镇职工。虽然很受居民欢迎,但社会成本很高,医护人员往返医疗机构和居民家中的时间成本也很高。相比于入住养老机构的残疾老人的“住院照顾”,资源配置效率并不好。
此外,调查还发现,一些大型医疗护理机构在做好“机构养老”的同时,向“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提供延伸服务,同时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三个层面开展医疗护理服务,形成了机构、社区、家庭一体化发展的“智能化”医护结合模式,具有经济效益。
1.《医养结合 最全盘点:医养结合的18种模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医养结合 最全盘点:医养结合的18种模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63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