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入学适应问题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就存在着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于小学新生来说,校园的自然环境对老师和同学的人际环境是陌生的,也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些都对新入学儿童的心理适应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对于一些心理发展较快的学生和在幼儿园接受过预科教育的孩子来说,他们可以很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有些孩子会有适应不良的情况。这种不适应大多表现在: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恐惧等;注意力不足,进而失去学习兴趣;约束不住自己,总是违纪等等。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整,学生可以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几个月。内向、胆小、谨慎、急躁、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产生适应不良。
学习问题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随着学生学习竞争的加剧,他们的学习负担过于沉重,学校、教师和家长过于注重成绩,给小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身心压力。辽宁教育学院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比国家教委规定的标准高出60%,很多家长还为孩子开“小火炉”,让学生晚上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多。大多数城市近70%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9小时。此外,现有的教学内容难度大,使得学生的自立能力更差。在这样的压力下,学生们遭受了巨大的身心伤害。孩子们越小,他们越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如果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就会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嗜睡,失眠,头热脚冷。在心理方面,会出现抑郁、易怒、缺乏自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钝等。
厌学和逃学
据调查,厌学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这些学生主要是缺乏学习兴趣,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缺乏追赶的勇气和毅力,老师没有及时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他们上课可能会东张西望,走神;或者偷偷看动画书或者玩下面的玩具;或者上课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逃学,到处玩。一些农村地区的孩子由父母抚养。他们只是辍学帮助父母工作和做生意。也有一些尖子生,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别人超越自己或达不到目标,就容易厌学。
人际关系问题
人作为社会人,有与人交流的需求。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人们可以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可以获得生活和学习的知心朋友,在困难时期获得支持和帮助。但如果没有正常的沟通,人就无法满足依恋,内心压抑,影响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害。目前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交往多为成年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流中,孩子往往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好时光”。所以学生普遍具有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时,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但他们仍然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交流,因此他们往往自尊,无法理解他人;困难克服不了,不想被克服,缺乏自信,以至于小学生不能也不会和别人正常交流。在与他人的接触中,往往有太多的恐惧和太多的防范心理,导致自我孤立。而且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当,忽视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教师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和公平代表。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如果老师不能热情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反而会批评,学生会感到失望。会有压抑感和负面情绪,造成师生之间的冷漠。这种以学生失败告终的交往,也会在小学生与他人的交往中迁移和泛化,加剧人际交往的焦虑。
意志障碍
这类小学生主要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连贯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容易受骗,爱说谎,受不了学校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面对挫折,顺其自然。中国父母一直非常重视孩子的安全,尽一切可能关心孩子,甚至溺爱孩子。结果,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经受不住任何风雨,意志力很弱。自然,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会不知所措,甚至采取消极逃避的方式。一旦这种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习惯化并稳定下来,即使挫折状态在某种情况下发生变化,他们的行为仍然以习惯性的适应方式出现。由此,挫折适应的消极方式转化为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严重心理问题。
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扰乱他人或妨碍自己身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问题行为按性质可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个人行为违反或违背组织纪律和社会普遍生活水平,往往是由不适当的需求、好奇、活动、诱惑、恐惧、缺乏经验和缺乏理解等引起的。不良道德行为是指个人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侵犯或侵害。这种问题行为通常是由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人格特征引起的,因此表现出规律性、倾向性和目的性的特征。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固执己见,走自己的路,人际关系紧张。
依赖心理
由于小学生的特点,他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能在父母和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下长期生活,所以他们对环境形成了强烈的依赖,这首先表现在他们对环境的依赖上,比如天气变化不能适应,他们不知道如何增减衣服,他们需要老师或父母的提醒,否则他们容易感冒。其次,表现出自责倾向。这种现象在小学生中更为常见,危及他们的心理健康。自责倾向是指当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人们往往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害怕。自责倾向的根源是不放心失去别人的爱。当学生感到被父母、老师和朋友抛弃时,他们往往会形成自责的倾向。比如父母老师对孩子过于严厉专制,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感受不到权威人物的关爱,产生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爱的渴望太强烈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让小学生觉得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很强的心理依赖。
害怕考试怯场
由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一些小学生在考试时处于紧张和恐惧的状态。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面对排名较低、决定未来的入学考试,大多数人都感到紧张和压力。他们渴望成功,担心失败。有些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是一旦考砸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责,焦虑,导致对下一次考试的担心。他们总是害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场就心烦发抖。本该回答的问题在他们心目中毫无印象,发挥失常。严重的话会有不正常的生理反应,不能正常参加考试。如果长期这样,会导致心理异常,性格乖张,行为异常。
史明校园小生初微信官方账号
你想知道的都在里面!
1.《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741784.html